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社会主义发展史心得(8篇)
社会主义发展史心得(8篇)【学习指导】这篇学习资料“社会主义发展史心得(8篇)”由三一刀客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收集,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社会主义发展史心得【第一篇】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的历史,蕴含着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今天,我们要从革命先烈的执着信仰和追求中汲取精神动力,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树牢“四个自信”。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就是党领导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历史。这其中,有党艰辛探索的历史,有党自觉探寻新路的历史,也有党在探索中走向成熟、走向辉煌的历史。“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学好党史、新中国史这两门必修课,会使我们更加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正确地把握历史规律,清醒地认识中国国情,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坚定“四个自信”。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恪守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就是革命为民、立国救民、执政安民、发展富民、强国兴民的光辉历史。为了初心使命砥砺奋斗,我们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正确道路,使具有70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人民心连心,才能广泛得到人民的信任;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才会见古鉴今、明智强心。党史、新中国史是革命先辈们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立国、兴国的智慧结晶,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政治灵魂和精神瑰宝。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论述,把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过程中明晰党和国家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守初心、担使命,并从中汲取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智慧和力量。社会主义发展史心得【第二篇】我们要在“四史”学习教育中提高担当作为。党的奋斗史中涌现出无数革命先烈、英雄模范和时代先锋,面临各种困难挑战,他们牢记宗旨、矢志不渝、牺牲奉献,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我们应该在思想上谋大局,脚踏实地的学习,做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努力为中国共产党今后的历史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助于提高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使头脑更加清醒坚定,行动更加坚决有力。社会主义发展史心得【第三篇】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今年党内学习教育的重点,也是牢记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四史”系统化学习,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一、学好“四史”,在鉴古知今中把准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忠诚。四史学习涵盖了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是我们深刻理解新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和实践逻辑,学好“四史”,能够帮助我们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未来的路,在实践中不断和党中央、向新思想对标对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课书,树立正确的历史记忆,有助于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四史学习不是水煮历史,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课,不能抱着走马观花,挑挑拣拣的心态去学习,而是真正把四史学习作为接受政治锻炼的一条必经路,提高政治能力的一场马拉松,学在日常,习在经常。对浩瀚无垠的四史,也要做好深学、细照,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二、用好“四史”,在学史明智中谋事创业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建工作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要从四史学习中汲取直抵人心的力量、厚植坚定的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理论功底,并进一步转化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各项难点瓶颈工作的实践热度和情感温度,从而实现党建跟人走,人才能跟党走的根本目标。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就曾说过,延安的人要通古今,全国的人要通古今,尤其是我们共产党员,更要通古今。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更好地认识过去,运用好历史这门大学问,才能把握当下和未来。发展是历史不变的旋律,也是基层党建永恒的主题。要善于把四史作为“显微镜”、“望远镜”,对我们现在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审视,找准基层党建的定位,判明工作所处的时和势,在比学赶超中,在解锁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牌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传奇。社会主义发展史心得【第四篇】【摘要】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关键词】社会主义;国际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都是一个螺旋型前进、波浪式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过程。空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是现代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早期空想平均社会主义,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和三大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早产生于英国,十六世纪英国人托马斯莫尔撰写了一部《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开启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大门。书中描绘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就本质而言,乌托邦是具有启蒙性质的,为一些极少数的人向着这个目标而努力。虽然正面乌托邦为人们描绘出了理想国度的美好生活,但是由于当时手工劳动基础上生产力非常地下,人们的这些理论也仅仅是一种空想。18世纪,法国的莫来迪发表著作《自然法典》,标志着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诞生。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将平等理解为平均,从公平、共有的原则出发,莫来迪认为人类美好的社会制度在远古。19世纪,圣西门、博立叶和欧文是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圣西门提出的实业制度,博立叶提出的和谐制度和欧文提出的公社制度,都严厉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认为资本主义应当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空想社会主义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唯心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陷入局限的根本原因;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从1844年到1917年,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1836年侨居法国的德国政治流亡者、工人和手工业者在巴黎建立的国际性的秘密革命组织――正义者同盟。正义者同盟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提出的口号是“人人皆兄弟”。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站起来”,纲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宣言》。《共产主义宣言》于1848年发表,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第一个纲领,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1871年,由于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巴黎公社运动宣告失败,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仅72天。此时,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的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社会主义从本世纪初在苏联诞生以来,出现了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到1924年列宁逝世为第一次高潮,此后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从1945年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为第二次高潮,从那以后社会主义一直处于低潮)。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落后,先天不足;内部存在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残余;外部不断遭受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遏制和打压;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探索实践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毫无疑问,21世纪社会主义也将是一个迂回曲折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促进资本主义矛盾的不断加深,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危机和冲突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矛盾。因此,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虽然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了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这种社会主义运动中暂时的复辟、倒退,改变不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总趋势。虽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总体上讲是处于低潮,但中国社会主义却是高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不仅明显优于旧中国任何时期,而且优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同期水平。社会主义克服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够推动生产力更迅速地向前发展,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率,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社会主义中国已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另一方面,非执政的共产党经过动荡和分化后,许多党坚持了下来,有的还有所发展。他们根据本国国情,努力探索复兴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他们对社会主义复兴道路的新探索必将带来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高潮。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社会主义国家提倡的是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为指导的。21世纪的社会主义将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国家特色和民族形式。过去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那种“一种模式、一条道路、一个中心、赶超阶段”的况将被克服。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表现为道路的多样性、方式的多样性、体制的多样性和策略的多样性。中国搞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越南搞的是“越南特色”,古巴搞的是“古巴特还有“朝鲜式的社会主义”或“主体社会主义”等等。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不是封闭型的社会主义,而是开放性的社会主义。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时代特征要求战略调整,时代和国情一样,是每个马克思主义政党都必须认清和把握的,是制定战略和策略的基础。而每一个时代都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特定时代的历史规定性从而区别于其他时代。认识时代特征,也要注意把和平与发展同战争与冲突联系起来,还耍从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时代特征。在历史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空想变为现实时期,在这段社会主义走走停停的探索时期,在历史的镜子面前,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我国今天改革成果以及当前国际形势,继续我们大国崛起之路。参考文献:[1]许耀桐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特点石油政工研究2005-3[2]王敏旋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5[3]薛新国国外社会主义新探索及发展趋势观察与思考2002-7社会主义发展史心得【第五篇】通过“四史”的学习有助于厘清历史脉络,有助于认清历史事实,有助于坚守初心X。通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创新工作载体,提高工作水平,坚持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提高。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X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称“四史”)结合起来。“四史”是指:一、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发展史心得(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622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