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财务学社会消费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与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和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国家所购买的商品包括消费品和投资品,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把购买性支出划分为两类:社会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第一节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第二节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第三节文科卫支出第六章社会消费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一第一节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属性二、社会消费性支出项目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属性•财政消费支出与财政投资支出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使用不会形成资产,不带来经济收益。•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财政一方面付出了资金,另一方面也相应获得了商品和服务。也就是说,在这些支出安排中,政府和其他主体一样,从事着互利、有偿的市场交易活动。二、社会消费性支出项目•财政消费支出包含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文化支出、科学研究支出以及卫生保健支出等内容。第二节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一、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属性二、行政管理费三、国防费•一、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属性•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是一种纯消费性支出,资金一旦投入,便不能收回,其支出结果只能引起社会产品消耗和价值丧失。而不能实现其价值的补偿和增值。官民比例1:79341:392791:2291:50汉朝唐朝明朝1:911清朝1:294建国初期1978年1:301997年专栏:机构改革与我国的行政支出改革•日本官民比例为1:236;美国1987年官民比例为1:83。1997年中国的官民比例为1:30,机关人数接近4000万人。•中国的官民比例为日本的近8倍,为美国的近3倍。臃肿的机构导致官僚主义与行政效率低下。二、行政管理费(一)我国行政管理费的构成(二)行政管理费性质与特点(三)行政管理费规模变化的特点(四)行政支出增长的影响因素(五)行政支出改革(一)我国行政管理费的构成财政统计口径的行政管理费包括人大、政府机关、政协、共产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社会团体机关等单位的行政管理经费。具体分析时按照预算收支科目分解为以下五大类:1.立法机构支出是指国家财政用于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经费支出。2.行政支出包括:党政机关经费、行政业务费、干部训练费及其他行政费等。3.公共安全支出和国家安全支出公安支出包括:各公安机关经费、公安业务费、警察学校和公安干部训练学校经费及其他公安经费等。国家安全支出包括:安全机关经费、安全业务经费等。4.司法检察支出包括:司法检查机关经费、司法检查业务费、司法学校与司法检查干部训练经费及其他司法检查费等。5.外交支出包括:驻外机构经费、出国费、外宾招待费和国际组织会议费等。•按支出对象的不同,行政支出可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人员经费基本等同于政府人工成本;公用经费是用于保证政府机构正常开展公务而花费的支出,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购置费、修缮费等。目前我国人员经费占行政管理支出的绝大部分,公用经费数量相对不足。(二)行政管理费性质与特点1.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行政管理支出是指,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费用支出。是一种纯粹的消费性支出。2.行政管理支出的特点与其它财政支出相比,行政管理支出具有以下特点:(1)非生产性行政管理支出是一种纯消费性支出,资金一旦投入,便不能收回,其支出结果只能引起社会产品消耗和价值丧失。而不能实现其价值的补偿和增值。(2)连续性行政管理支出是连续的,只要行政管理机关和国家权力机关存在并行使其职能,就需要连续不断的行政管理支出予以保证。(3)增长刚性行政管理支出一般不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容易乱开口子、任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等等,因此其支出额往往呈现出刚性增长而难以压缩。这就要求对这项支出采取行政手段加以约束和控制。(4)支出的效率难以考核(三)行政支出的增长特点从总体上看,我国行政支出规模的变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规模迅速扩张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公共事务日渐增多,导致行政支出的规模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2.增长速度超过财政支出增长速度3.占GDP比重稳中有升GDP是行政支出增长的物质基础,行政支出占GDP比重指标显示了一个国家非经济费用支出的负荷能力和负担水平。国别中国美国韩国印度英国198066.734765711357041985130.55121401250871819892618932276478137331991343.611933472712180001992424.513134357810195911993533.714014630889194021994729.4144157151075202191995872.615472888126320781年均增长率%18.6910.4810.3717.469图5-1中国行政支出的规模(1978-2003年)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年份单位:亿元图5-2行政支出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1978-2003年)0%2%4%6%8%10%12%14%16%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年份行政支出/财政支出行政支出/GDP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1,2004)(四)我国行政支出支出膨胀原因第一、政府机构过于庞大1993年3月政府机构改革前,国务院的工作部门达86个,全国省级党政机关的厅(局)级机关多达2100多个,平均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70余个,超过中央编制部门规定机构限额15个左右。连最低的乡镇政权这个“小政府”也不甘示弱,逐渐庞大。50年代末期成立人民公社时,全国共有2.7万个公社。现在全国共有6万多个乡镇,可谓是“庞大的小政府”。政府机构多,人员必然就多。有资料显示,中国党政机关干部1979年为279.12万人,到1991年底,全国靠财政预算支付工资的人员(包括企业干部、党政干部、教师、军队干部、事业单位干部)为3400万人。若再加上“以工代干”则机关人数接近4000万人。第二、财政管理体制不完善①管理不统一,财政预算被分为预算内和预算外两块。预算外资金长期脱离财政管理,乱支滥用、收支不入帐等现象严重。近年来虽已将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但管理制度较软,缺乏预算约束。②管理乏力,支出约束不强。一是支出缺乏严格可行的标准。二是预算约束力不强,批条子追加过多。三是监督查处不力,违纪现象相当严重。③缺乏成本效益意识,财政资金使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财政资金使用不计成本,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好坏没有考核奖惩制度。财政资金一拔了之,使用结果不了了之。④管理不严,支出秩序混乱。一些地方和单位支出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统筹安排,该压缩的没有压缩下来,该保证的未切实保证,无钱发工资,有钱购买小车;无钱出差,有钱出国不合理现象大量存在。(五)行政支出改进措施第一、决策程序科学化和民主化,使公民能得到充分的信息进行监督。第二、对行政支出的绝对量或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规定法律标准,并由国家立法机关和审计部门施行严格审计监督。第三、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将为控制行政管理费的增长带来契机并提供前提条件。第四、财政部门本身对行政支出加强管理监督,规范行政管理费的供应范围,完善经费考核办法。行政管理费增(减)变化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项目年份行政管理费增速财政支出增速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比重1978198019851990199520002001200220032004200513.316.74.315.819.617.222.935.615.718.119.133.0-4.117.89.217.822.519.015.711.815.619.14.45.46.59.812.811.36.413.513.914.314.3表行政管理费增(减)变化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若干国家1995年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国别印度韩国泰国荷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7.24.6310.6310.259.27.109.04表若干国家1995年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三、国防费(一)国防支出的概念与内容(二)国防支出的有效提供(三)国防支出的规模(四)国防支出的影响因素(五)我国国防政策(一)国防支出的概念与内容所谓“国防支出”,是指财政提供的用于军队建设和其他国防建设的支出。按预算收支科目分类,国防支出包括军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费、动员预编经费、招兵事业费、专项工程经费等具体项目。按军队兵种分类,国防支出包括国防部支出、战略部队支出、陆海空支出、武警支出和预备役支出。按支出目的分类,国防支出包括维持费用和投资费用。(二)国防支出的有效提供•国防支出不直接作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是一种消耗性支出。在一国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军用品与民用品之间,在总量上存在此消彼长的制约关系。•对国防支出合理规模可以做一般均衡分析:•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在现有资源和技术约束条件下,能够生产的军用品和民用品的各种组合,而社会无差异曲线则代表能给社会成员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军用品和民用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根据一般均衡的要求,要实现国防的有效供给,社会对于军用品和民用品的边际替代率应等于二者之间的边际转换率•当两条曲线相切时,就达到现有资源和技术约束下的均衡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E军用品(大炮)民用品(黄油)O民用品(黄油)社会无差异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军用品(大炮)图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对于国防支出合理规模的一般均衡分析,有助于理解有限资源约束下军用品和民用品之间的权衡抉择。•但在现实中,要找到合理的国防支出规模却并非易事,历来都存在主张与反对扩大国防支出的不同观点。•各国实践证明,引起国防支出预算规模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程度、对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认识、政府收支状况、世界格局的变化以及公共决策过程等。(三)国防支出的规模•我国国防支出的相对规模在“六五”、“七五”时期曾一度趋减,“八五”时期略有回升,之后有所下降,目前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大致稳定在8%左右。•2000年以来,为了推进军事现代化步伐,我国国防支出有所增加。不过,从总体上说,我国对国防的财政投入仍然是相当有限的。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国防支出无论是在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上都是较低的。图5-6我国国防支出的相对规模(1978-2003年)0%2%4%6%8%10%12%14%16%18%20%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年份国防支出/财政支出国防支出/GDP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四)国防支出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2.国家管辖范围的大小3.国际政治形势的状况4.军事现代化程度5.兵役制度中国实行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役制的军事人员薪金较低,有助于减少直接的军事开支费用,但国家需要更多地承担他们复员后的基本生活保障性需求,从而增加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志愿兵役制可相应减少退伍军人的生活保障开支,但志愿兵役制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兵力动员,将增加军费开支的需要。我国国防费规模和构成1.国防支出及其增长2.国防支出的构成我国国防支出及其增长趋势年份国防支出(亿元)比上年增长(%)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国防支出占GDP的比重(%)1978167.8412.615.04.601980193.84-12.915.84.261985191.536.09.62.121990290.3115.49.41.561995636.7215.69.31.0420001207.
本文标题:财务学社会消费性支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63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