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2023年舞蹈教学计划【精选4篇】
1/92023年舞蹈教学计划【精选4篇】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网友收集分享的“2023年舞蹈教学计划【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舞蹈教学计划【第一篇】1、增强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2、掌握简单的舞蹈基本手位、脚位、舞步,动作基本准确。3、发展幼儿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树立幼儿大胆自信的个性。4、增进幼儿的灵活的形体,培养幼儿群体的合作精神。5、培养幼儿初步的舞台表现能力,增进他们的表现欲。基本功训练:勾绷脚、擦地、蹲、小踢脚,腰的训练、吸腿、大踢腱的节奏变化训练,训练幼儿的反应力、动作的灵敏性。中间动作:大踢腿(前旁后)、基本姿态、舞姿训练。舞蹈技巧训练:身、跳、翻、转等训练。二、舞蹈的基本训练1、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基本手形、脚位、手位、脚形。2/9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胯关节训练,腰的训练、胯的训练,压腿和跑腿训练,走跑跳训练,幼儿基本舞步训练,身段组合训练。三、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训练1、学习藏族舞、汉族舞、新疆舞等。2、理解幼儿舞特点,学习基本步法、手位,学习幼儿舞蹈3-4个。舞蹈教学计划【第二篇】为培养护理学生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形成高雅的气质,为加强自身素质培养和艺术潜力的挖掘,以提高学校舞蹈教学课堂(第二课堂)为核心,以所有的学生都能舞起来为目标。在教学中采用“融合式教学”,把教学趣味的、规格的、专业的、融合在一起。基训枯燥,往往学了一会就会到厌烦。针对这一问题,本人以“兴趣式教学”为基础,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前提下,让们易于吸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造用肢体动作将模仿的事物表现出来,如:大海的波浪、风中的杨柳、各种人物、各种动物。。。。。。舞蹈老师不光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艺、强健体魄,同时还培养了她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全方位的、完整的培养了学生们健全、完美的品格。鼓励她们有自己的思考方法,独立见解、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本课程教学来源于各类舞蹈形体训练光碟,电视及网络和自身对舞蹈认识的创造。3/9每周星期三下午第二三节基训是舞蹈的基础,也是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基本功强化、舞蹈气质与舞姿形成的关键。基训在课堂训练中分成几个步骤,一般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在身体训练时掌握“直、绷、软、开”等舞蹈基本功。所谓“直、绷、软、开”是指后背和腿的直立力量,躁关节勾,大小腿绷,腰的柔韧、灵活性,腰和腿的“软度”,肩和髓的“开度”。由于学生身体自然条件方面有差距,在进行训练时可运用各种方法使初学者身体的各部位尽快具备“直、绷、软、开”的条件。舞蹈教学计划【第三篇】为培养孩子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形成高雅的气质,为加强少儿自身素质培养和艺术潜力的挖掘,在教学中我们采用“融合式教学”,把教学趣味的、规格的、专业的、融合在一起。初学舞蹈时,孩子们因为年龄尚小,往往学了一会就会到厌烦。针对这一问题,老师以“兴趣式教学”为基础,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前提下,让孩子们易于吸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引导少儿通过想象,创造用肢体动作将模仿的事物表现出来,如:大海的波浪、风中的杨柳、各种人物、各种动物。。。。。。舞蹈老师不光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艺、强健体魄,同时还培养了她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全方位的、完整的培养了孩子们健全、完美的品格。家长们一起为少儿的未来着想,鼓励她们有自己的思考方法,独立见解、个性特点、充分发挥4/9其主动性、积极性。我们的教学理念是变被动的练功转化为主动的练舞,让孩子们热爱舞蹈,达到心与灵、肢体与神韵的完美结合。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艺术素质。2、教学任务: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快乐、优美地表演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常识,强调学生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中健康成长。1.通过训练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有一定的灵活与协调能力。2.跳舞时与音乐协调一致。3.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集体活动。4.初步理解舞蹈表情,知道舞蹈与音乐的姐妹关系。5.在舞蹈中与他人合作。6.欣赏舞蹈,能有体态反应,掌握舞蹈风格。1.动作基本准确到位,配合协调,身体各部位可以灵活运用。2.跳舞时能情绪投入准确表演掌握不同舞蹈风格。3.乐于通过舞蹈表达自己情感。4.集体配合协调默契队形整齐准确1意识到在生活中注意自己体态语言行为美5/92观赏舞蹈表演,简单了解欣赏舞蹈的文化背景。第一教学单元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一定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ⅱ、教学内容: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舞蹈发展的相关知识。2、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识别舞蹈图谱1、学习舞蹈基本手位、脚位。手形、脚位、手位、脚形。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腰的训练、,走跑跳训练,基本舞步训练,组合训练。片段舞训练(总共四课时)第一课时(第一周)基本动作练习第二课时(第三周)完成“准备段,第一舞段”第三课时(第五周)完成“第二舞段,间奏部分”第四课时(第七周)综合训练,动作提高第一课时(第九周)完成“准备舞段”教学第二课时(第十一周)完成“第一舞段,第二舞段”教学第三课时(第十三周)完成“间奏段,第三舞段”教学第四课时(第十五周)完成“第四舞段,综合表演”教学6/9第十七、十八周欣赏课成品舞表演汇报注:每个学期让孩子学会并掌握一个舞曲,能独立随音乐跳舞。每个舞种根据孩子本身的掌握情形而定。舞蹈教学计划【第四篇】为培养孩子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形成高雅的气质,为加强少儿自身素质培养和艺术潜力的挖掘,在教学中我们采用“融合式教学”,把教学趣味的、规格的、专业的、融合在一起。初学舞蹈时,孩子们因为年龄尚小,往往学了一会就会到厌烦。针对这一问题,老师以“兴趣式教学”为基础,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前提下,让孩子们易于吸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引导少儿通过想象,创造用肢体动作将模仿的事物表现出来,如:大海的波浪、风中的杨柳、各种人物、各种动物。舞蹈老师不光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艺、强健体魄,同时还培养了她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全方位的、完整的培养了孩子们健全、完美的品格。家长们一起为少儿的未来着想,鼓励她们有自己的思考方法,独立见解、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我们的教学理念是变被动的练功转化为主动的练舞,让孩子们热爱舞蹈,达到心与灵、肢体与神韵的完美结合。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少儿舞蹈课程属于普及性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学生7/9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艺术素质。2、教学任务:二、具体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有一定的灵活与协调能力。2.跳舞时与音乐协调一致。3.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集体活动。4.初步理解舞蹈表情,知道舞蹈与音乐的姐妹关系。5.在舞蹈中与他人合作。6.欣赏舞蹈,能有体态反应,掌握舞蹈风格。三、以舞带功的形式让孩子逐步掌握舞蹈的要领和要求1.动作基本准确到位,配合协调,身体各部位可以灵活运用。2.跳舞时能情绪投入准确表演掌握不同舞蹈风格。3.乐于通过舞蹈表达自己情感。4.集体配合协调默契队形整齐准确(1)意识到在生活中注意自己体态语言行为美(2)观赏舞蹈表演,简单了解欣赏舞蹈的文化背景。四、教学内容第一教学单元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一定的力度8/9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ⅱ、教学内容:一、理论课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舞蹈发展的相关知识。2、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识别舞蹈图谱二、舞蹈的基本训练1、学习舞蹈基本手位、脚位。手形、脚位、手位、脚形。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腰的训练、,走跑跳训练,基本舞步训练,组合训练。三、教学进度片段舞训练(总共四课时)第一课时(第一周)基本动作练习第二课时(第三周)完成“准备段,第一舞段”第三课时(第五周)完成“第二舞段,间奏部分”第四课时(第七周)综合表演,动作提高片段舞训练(总共四课时)第一课时(第九周)完成“准备舞段”教学第二课时(第十一周)完成“第一舞段,第二舞段”教学第三课时(第十三周)完成“间奏段,第三舞段”教学第四课时(第十五周)完成“第四舞段,综合表演”教学第十六周欣赏课成品舞表演汇报注:每个学期让孩子学会并掌握一个舞曲,能独立随音乐9/9跳舞。每个舞种根据孩子本身的掌握情形而定。我们将在各个学期里让孩子逐步学会和掌握各种民族舞、现代舞、幼儿舞、芭蕾舞、中国舞等。
本文标题:2023年舞蹈教学计划【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691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