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残联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4篇
残联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4篇时光匆匆匆而逝,转眼就又是半年过去了。为了未来工作的良好开展,我们需要对之前的工作做一次详细的总结,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归纳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才能为未来的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一刀客网友收集分享的“残联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4篇”,欢迎大家参考下载,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残联上半年工作总结一市残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残联的精心指导下,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牵引,以组织实施惠残民生工程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积极营造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引导和扶助残疾人投身各项社会建设,全市残疾人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20xx上半年完成的主要工作(一)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和要求,市残联在市委第七督查组的指导下,认真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体党员干部思想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统一,学习教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着眼于“细”,精心组织谋划。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科学制定学习方案,深入进行动员发动。加强督查指导,坚持一月一督导,定期抽查学习笔记,对照计划检查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形成互比互促之效。二是着手于“实”,周密组织实施。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对照学习计划,认真组织学习党章、党规和领导人讲话精神,突出抓好领导人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认真组织专题讨论,创新形式开展活动,努力推动学习教育向深度广度发展。三是落点于“做”,推动整改落实。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整体推进,将学习教育与残疾人工作结合起来,把关爱残疾人落到实处。在“学、做、改、促”上下功夫,在“抓严、抓实、抓细、抓常”上做文章。(二)继续实施惠残民生工程20xx上半年,继续实施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民生工程。1.生活救助项目。在省低保范围内残疾人生活救助前提下,扩大残疾人救助范围,提高受益面。今年出台新的救助政策,将分散供养五保户中四级残疾人和一户多残家庭中无个人收入来源残疾人纳入救助范围。20xx上半年,全市共救助贫困重度和无劳动能力残疾人68957人,发放资金万元。2.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项目。省下达任务数5280人,实际完成打卡发放5596人,超额救助316人,打卡发放资金万元。3.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省下达任务数429人,完成593人,其中:假肢矫形器、辅助器具适配完成125人,超额26人;四类儿童(聋儿、脑瘫、智障、孤独症)康复训练完成468人,超额完成138人。(三)统筹抓好各项重点工作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化、体育、宣传、维权等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扎实推进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1、残疾人康复辅具工作。继续实施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项目。全年为1200名符合手术指征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超额完成870例手术任务。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全年完成捐赠、配发轮椅990辆、三脚手杖凳125辆、坐便椅125辆,为肢体残疾人安装假肢120例、特殊假肢8例、上臂假肢9例、矫形器31人、重度辅具适配完成225人,适配各类辅具488件(套)、电动轮椅车16台,彩金辅具适配洗浴椅、防褥疮床垫(坐垫)、拐杖等近千件。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体系。全市共建成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10家,基本覆盖各县(市、区)及各个康复项目,为残疾儿童就近康复提供了便利。2、残疾人扶贫工作。开展医疗救助。20xx上半年,为残疾人提供医疗救助26089人次,免费208万元;为残疾人提供住院救助2190人次,免费484万元。施行殡葬救助。对所有去世的残疾人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殡葬救助。20xx上半年,共为551户残疾人家庭提供殡葬救助,减免资金49万元。改善残疾人生活环境。20xx上半年,有504名残疾人依托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医院等机构进行机构托养;为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00户,资金50万元;为贫困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1480人次,共发放资金万元。出台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政策。联合市财政局、交通运输局出台了《滁州市市区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实施方案》,为市辖区盲人和二级肢体以上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并加购乘车意外伤害险。3、残疾人教育工作。大力开展残疾少年儿童促学工作。今年全市三残儿童适龄人口数947人,在校数868人,入学率达到%。完善残疾学生教育救助链条。实现贫困残疾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教育救助全程覆盖,全年资助贫困残疾大学生155人次,发放资金万元;资助贫困残疾中学生1060余人次,发放资金约80万元;资助贫困残疾小学生680余人次,发放资金约万元;救助新录取残疾大学生62名,发放资金31万元。推荐残疾学生到省特教中专学校就读。今年共推荐学生29名,全部被学校录取。4、残疾人就业工作。全面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全市按比例安置残疾人612人,其中新增安置31人。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700万元,其中市本级870万元。政策扶持残疾人集中就业。20xx上半年,全市30家福利企业集中就业残疾人763余人次;全市共建成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10个,直接安置残疾人51人,辐射带动200名残疾人就业。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为1000名残疾人发放200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扶持阳光大棚70个,投入资金35万元;开展“助残就业、同奔小康”千企万人就业创业行动,帮扶46名困难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开发公益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城市停车位道路交通收费管理员安置5人,报刊亭安置残疾人12人。抓好技能培训竞赛带动就业。举办第12期全市盲人初级按摩培训班,培训盲人35名;举办第2期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班,培训残疾人55名;举办首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10个项目72人参加竞赛;选送6名残疾人参加省第八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取得盲人按摩一等奖。5、残疾人信访维权工作。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将残疾人事业法规政策纳入市“六五”普法规划,多途径、多形式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残疾人事业法规政策的社会知晓率,增强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制观念。建立残疾人权益维护工作站。全市共建立残疾人权益维护工作站9个,全年为残疾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195人次,其中市本级法律援助中心提供法律服务73人次。健全信访工作制度。出台《滁州市残联加强信访工作的管理规定》,扎实开展领导干部接访、包案下访等工作,努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全年共接待来访65批次、72人次,未发生一起重大信访事件,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召开对口协商会。今年9月,市政协召开残疾人保障工作情况对口协商会,市政府副市长陆峰和有关部门领导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市政协社法委关于我市残疾人保障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深入查找剖析我市残疾人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提出了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思路对策,对下一步做好我市残疾人保障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6、残疾人宣传工作。抓好民生工程宣传。制定了特色鲜明的《20xx上半年度滁州市惠残民生工程宣传方案》,充分利用会议、新闻媒体、网络、横幅、标语、公示栏等渠道,广泛开展惠残政策宣传,成效显著。开播手语新闻节目。今年5月16日,我市首档电视手语新闻节目《效能观察》在滁州市广播电视台正式开播,为我市万听障人士开辟了获取资讯和参与社会互动的新平台,得到广大残疾朋友的一致好评。抓好重大节日活动宣传。在全国爱耳日、助残日、肢残人活动日和国际盲人节、国际残疾人日等重大节日期间,有针对性地开展残疾预防和扶残助残宣传,收到良好效果。7、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组队参加全省第四届特奥会。20名运动员参赛,共获得9枚金牌、20枚银牌、4枚铜牌好成绩,滁州市代表团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举办全市首届残疾人书画展。“助残日”期间,举办以“绽放生命、共享阳光”为主题的“滁州市首届残疾人书画、摄影、剪纸作品展览”,共展出书画、摄影、剪纸作品133件,生动反映“十二五”以来的伟大成就及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变化,体现了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8、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举办首届乡镇残联理事长暨专职委员培训班。全市各县(市、区)残联理事长、分管理事长、各乡镇(街道)残联理事长及残疾人专职委员150多人参加了培训。圆满完成残疾人数据动态更新工作。全市登记对象人数108161人,已填报100195人,入户调查97043人,电话调查3152人,查无此人312人,已搬迁541人,空挂户246人,外出464人,死亡6403人,入户调查率%。认真核发残疾人证。全市共发放残疾人证105452件,办证率为41%。积极开展助残志愿服务。结合滁州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拓宽志愿者服务领域,在城区建立助残志愿服务站22个;继续做好助残志愿者登记工作,全市登记在册助残志愿者已超过6000人。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半年来,我市残疾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和省残联的要求相比,与广大残疾人的需求相比,还存有一定差距。比如,促进残疾人就业机制尚不健全,残疾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残疾人保障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残疾人生产生活水平有待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短缺或者不达标;无障碍设施建设不完善、不系统;残疾人专职委员待遇低,基层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残联上半年工作总结二20xx上半年街道残联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残联的具体指导和各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狠抓各项薄弱点,有序推进残疾人的教就、文体、康复、托安养工作,使得街道残联整体工作水平有了切实提升。具体分以下几块:一、完善残疾人职业培训计划,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随着企业用工形式的规范和社会整体就业的不稳定,残疾人的就业形式日益严峻,因此20xx年街道街道把促进残疾人的教育和就业放在重要位置。年初,街道残联就制定了系统的残疾人培训计划,通过人员筛选,宣传、组织合适的人员进行培训,并通过发放合格证,培训补贴、联系劳动站发布就业信息等方式,鼓励残疾人学习一门有用的技术,自谋职业,自力更生。半年来,街道共组织23名残疾人参加职业培训,发放培训补贴20xx多元,并组织4个批次残疾人参加了各类招聘活动,发布就职信息30多条。其中有6人找到了较为满意的工作。其中,东莺社区的吴康辉在培训后通过应聘,获得了超市面包师工作,东南社区的王苏亚通过培训学会了美甲并聘请老师开办了美甲店,培训与就业联动促进机制发挥了满意的效果。此外,今年继续对残疾人自强创业发放补助,今年共计发放1户自助创业补助7000元补助款。二、加强保障工作,完善保障体系,保证残疾人的基本生活近几年来,在区委去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街道对各类保障政策的覆盖也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完善。目前我街道共有229人每月享受60-200元生活补助金,另有32名残疾人纳入生保扩面工程。3名重度肢体残疾人纳入居家安阳,街道残疾人的基础保障得到了有效加强。另外街道还为自己缴费参加养老保险的23名残疾人办理了养老保险补助,为29名接受义务教育或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办理了寒窗助学补助。同时,通过各种节日,纪念日,对街道50余名残疾人进行了困难慰问,共投入资金7万余元。三、深化康复工程,推进社区康复,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总体目标,以潘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康复服务室为依托,着力加强对康复服务人员和残疾人家属的护理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康复服务质量。今年街道通过与社区联合,邀请了社区康复医生和宁波天一卫生职业学院的教授,共举办残疾人家属护理培训班2期,分别就残疾人的家庭护理和精神智力残疾人的心理健康进行了讲解和培训。同时,结合区助听助明等康复行动,积极开展老年人白内障筛查,及时上报我街道康复计划名单,今年有12名白内障老人登记进行了免费筛查,共进行1例白内障免费手术,10多列白内障手术补助。免费配给2台助听器,4个轮椅,1个免费假肢安装,1个助视器,有效提高了残疾人的康复意愿和康复效果.四、倡导良好氛围,丰富文体生活,努力提高残疾人文化生活品质以
本文标题:残联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703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