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我的生前告别宴直视骄阳向死而生教案【中学教育】
微课教学设计文本授课教师所在单位微课名称我的生前告别宴——直视骄阳,向死而生授课对象初二学生理论基础死亡焦虑是对即将到来的或者终将到来的死亡这一事实产生恐惧、纠结和不安等复杂的思想和情绪。这次的新冠疫情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次死亡提醒,提醒我们生命的脆弱与无常。结合恐惧管理理论与现代心理学观点,加深对死亡的理解,将死亡教育融入社会文化有助于缓解死亡焦虑。谈生命教育其实离不开认识死亡,正确认识死亡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生命,反思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死亡教育作为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局外见证人是叙事治疗的重要工作技巧,让见证者团队去倾听当事人的生命、力量与故事。因疫情网课期间难以做到面对面的讲述与倾听,可因地制宜地将局外见证人虚拟化,让学生与想象的角色进行对话,通过对话书写去了解自身的价值、信念、热情、承诺与梦想等。教学目标知识内容正确认识生命与死亡的关系,了解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技能内容初步掌握探索生命价值的方式,产生对生命的思考态度内容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更加欣赏生命与热爱生命学情分析公共危机事件向来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资源,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全民生命理论与实践大课,引导人们追问生命意识、生命意义与生死问题。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和理智的判断能力,他们能够像成年人一样认识到人会死亡的事实,但会在对死亡感到悲痛与伤心的同时具有很多的困惑。一方面,他们很难接受死亡造成的事实,另一方面死亡带来的恐惧会造成情感上的长期困惑。青少年学生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死亡不可能不进行思考探索,但由于现行教育较为缺少对死亡这一现象的关怀和省思,使得青少年对于死亡这个概念有不少的迷思与困惑。与此同时,因疫情影响学生居家学习时间较长,这期间他们的心理波动较大,在线学习的不适应与亲子冲突频发,导致学生轻生事件频发。根据以往数据,14~34岁人群中,自杀是第一位死因,占相应人群死亡总数的19%。自杀现象背后既有个人心理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层面的原因。在这特殊时期,适时的生命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们了解生与死的意义,通过了解及整合关于死亡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反思转换成一种积极追求生命价值的人生智慧,从而更好地体验生命,缓解心理危机,预防极端事件发生。教学重点通过体验活动建构学生对死亡的认识与感悟,反思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教学设计一、导入阶段1.对生命的自由联想师:同学们,谈到“生命”,你首先想到的三个词是什么呢?师:第一个进入老师脑海中的词是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热爱生命,活着才有生命。每个人的答案肯定都不一样,同学们可以将自己的答案分享在评论区,我猜,也许会同学想到:“珍贵、平等、幸福、健康、年龄”等等,不知道有没有同学想到了“意外”“脆弱”呢?有句话说生命太脆弱,明天和意外,我们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二、展开阶段1.疫情之殇师:坦白地讲,在想到生命这个词的时候,老师还想到了“死亡”,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写出来,可能是觉得“死亡”这个词太沉重了,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之下沉重得让我觉得恐惧。又或者更多的时候是我觉得太残酷了不愿意讲,可现实却比我们想象的残酷得多。师:在这段时间里,有很多人要面对生和死的考验,有的人重新获得了生命,有些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到今天为止中国已经有5607人不幸离世,全球死亡人数更是多达4,069,072。“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消逝,无数个家庭因此笼罩上悲痛的阴霾。2.探讨死亡师:同学们,你觉得当我们在谈论死亡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你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呢?在你回答之前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中的他们对死亡的看法,你和他们的看法一样吗?欢迎将你的看法分享在评论区。播放视频——《中国人如何看待死亡?》三、转换阶段1.初体验:直视骄阳师:死亡,就像今天我们课程的小标题“骄阳”一样,有一位叫做欧文亚隆的心理学家说“死亡就像刺眼的阳光,直视骄阳不免带来痛楚,但躲避并不能让它自动消失;相反,即使不看它,它也笼罩着你的时时刻刻,甚至或明或暗地驱使着你的行为、选择。”所以,在今天我们不妨给自己一点时间,来一起直视骄阳,谈谈死亡这件事。师:疫情爆发至今,太多的人因不幸感染病毒而匆匆离开了这个绚烂多彩的世界,他们可能还没来得及和自己最亲、最爱的人好好地告别,还有很多想说却还没来得及说的话。试想假如有机会在生前举办一场告别仪式,他们会对自己的家人、朋友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来举办一场生前告别会,你会邀请谁?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接下来,请你拿出一张A4纸,一支笔,给自己一个安全、安静的时空,一起进入到“我的生前告别宴”。2.我的生前告别宴(1)请你在纸上画出一个大圆,这便是告别宴上的圆桌。(2)想象一下你会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你想要坐在哪个位置?请你选一个位置“坐下”,在这个位置写上“我”,这便是你在告别宴上的座位。(3)你会想要邀请谁来参加你的生前告别宴呢?亲人、朋友、同学还是师长?请你给想要邀请的人安排座位,你想让他们坐哪个位置都行。安排好之后,也写下他们的名字。(4)在这场特别的告别宴上,需要一段开场白,你想要对大家说些什么呢?请你把想对大家说的话写出来。(5)除了刚刚写下的那一段话,你肯定还有很多想说的话,你首先想要和谁对话?在开场白的下面,写上ta的名字以及想要对他说的话。(6)经过了刚才的对话,想必宴席上的所有人都依依不舍,你觉得他们可能会对你说些什么呢?四、升华阶段1.向死而生师:经过刚才的体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当我们假设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我们会特别想完成那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让人生不留遗憾,这就是向死而生的感觉。而如果生命中没有死亡,人生则会变得迷茫和没有动力,所以死亡带给生命动力和目标,这就是死亡的积极意义。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我们不从现在开始向死而生呢!带着你刚刚对告别宴上的人们所说的话开始行动起来,奋斗起来吧!2.拥抱自己师:直面骄阳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体验的过程中也许你会有一些不舒服的感受,那说明你非常认真、深入地进入到体验活动中来了,你做的很棒。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拥抱自己,用关爱自己的方式来结束这一场虚拟的“生前告别宴”吧。跟着视频《蝴蝶拍技术》一起练习,给自己一点关爱。五、总结阶段师:人生的终点虽然是死亡,但是走在生命成长的路途之上,我们依然可以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向死而生,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价值与意义。
本文标题:我的生前告别宴直视骄阳向死而生教案【中学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724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