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你好盲盒期末心理课程【中学教育】
你好,盲盒——期末心理课程一、教学理念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是这样的过程:“始于体验,进而发表看法,由此引发反思,既而形成理论,并最终把理论所得应用于实践的过程”。该理论强调教师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其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寓教于乐,帮助和指导学生主动学习。二、教学内容1.相关文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中明确指出,初中年级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帮助学生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2.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教育倡导关注学生成长的积极力量和积极体验,主张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我。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引导他们关注和发展自己内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将有助于提升积极体验、培养积极人格、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内在潜能的发挥。3.积极的不确定生涯心理学家吉列特主张用“积极的不确定”的生涯观来应对生涯发展中的不确定性。积极的不确定是指,当人们在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时,应该抱有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去接纳这些未知和不确定性,并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开拓与丰富自己发展的空间,由此带动新的经验、新的信息、新的价值、新的观点,探索自身未知的潜能。三、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识到人生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情感目标:体验不确定性带来的丰富感受。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如何更好地面对不确定性。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到人生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如何更好地面对不确定性。五、学情分析教学对象:初一年级学生。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将迅速发展。认知方面,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将有较大提高,观察力持久而敏锐,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抽象性都得到相当的发展。情感方面,他们的内心体验变得多种多样,情绪的控制能力有所提高。自我意识方面,自我意识的能力和水平将逐渐提高,进入飞跃期。在人际交往方面,初中生渴望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七年级学生实现了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身份转变,来到陌生的环境,体验崭新的中学生活,一切充满着未知和不确定性。加之,在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社会大环境充满着变化。此课帮助学生认识不确定性以及更好地面对同样不确定的未来。六、教法学法1.教学方法:教师采用操作法、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组织课堂教学。2.学生学法:学生通过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来学习本课内容。七、教学准备鳄鱼盲盒、小盲盒、作业单、彩笔等材料。八、教学活动流程及内容活动阶段活动名称活动内容活动意图热身活动认识盲盒1.猜谜语“系列有多款,方正都一样。欲知里头物,唯有打开看。”(打一物)2.播放视频《盲盒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盲盒最大的特点是什么?(1)有趣热身活动和素材,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2)通过视频介绍盲盒并引导学生总结盲盒最大的特点——不确定,导入新课。体验活动鳄鱼盲盒1.鳄鱼盲盒学生分成六组进行小组活动,小组成员轮流接受挑战,用手指选择“鳄鱼”的某一个牙齿并按下。三分钟内全班被夹次数最多的同学有神秘体验!2.诉说心语请用一个词概括你的心情。被夹是件好事,还是坏事?怎么才能不被夹到?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回顾在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的体验,和在面对鳄鱼盲盒时的感受、想法和采取的方法,升华体验。(1)在鳄鱼盲盒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不确定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思考通关的秘诀。(2)设计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与体验,深化在鳄鱼盲盒中所引发的体验。(3)学生带着活动的体验和思考,从活动回归现实。升华体验如果生活是个“盲盒”1.小组活动:如果生活是个“盲盒”,2020年你印象深刻的“盲盒”是什么?你是怎样和这个“盲盒”友好相处?选出一个本组最想要分享的“盲盒”,总结出应对不确定性的经验。2.展望未来:我是“盲盒”,2021年,你会给自己或大家带来怎样的惊喜?(1)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引导学生把课堂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思考生活中的不确定。(2)通过我的“盲盒”、我和“盲盒”以及我是“盲盒”三个由浅入深的环节,开展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分享,借此升华体验,提升知识水平。总结全课总结课堂人生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虽然我们不能控制未知和不确定,但学生分享本课的体验和感受,教师适时加以点拨我们可以决定以怎么样的态度去看待不确定。与其为不确定而担心、焦虑、彷徨,不如把握住能把握的事情,努力过好当下。与提升,总结课堂,寄予希望。
本文标题:你好盲盒期末心理课程【中学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724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