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一年级教学总计划【精编4篇】
1/9一年级教学总计划【精编4篇】做任何工作都应改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一年级教学总计划【精编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一年级教学总计划【第一篇】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认真开展劳动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劳技意识和实践能力。1、结合语文、综合实践、科学学科的教学,以劳动实践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目的,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与相关学科的整合。2、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历劳动过程,在劳动中增长技能,学会劳动。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依然以形象思维为主。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的设计、评价以及作品的宣传等活动。2/9通过一一些简单的手动制作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在活动中创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通过一些简单的生产劳动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在活动中创新,在广泛接触社会中增长才干。1、利用综合实践课,对学生进行自己动手、讲科学的经验教育;2、指导学生开展技术探究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操作能力;3、开展课堂小组活动,成立综合实践组、科学组、手工组等,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4、结合具体情况,带领学生参加校内外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一年级教学总计划【第二篇】一、指导思想: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3/9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健康成人。二、教学目标:1.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2.开设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3.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特别是右脑、潜意识的巨大记忆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慧,使识字、阅读、记忆、观察、思维、判断、想象、决策、创造、体能、灵感等多方面潜力得到更为科学、更为高效的开发和培育。4.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三、活动基本原则: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四、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4/9五、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小学阶段必须诵读的诗词外,还有部分经典诗词《三字经》等。六、课程开设的原则: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只要半数以上的学生能正确流利的诵读就可以进行下1。3.不要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4.不要死板,要注重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七、保障措施:1.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与热情。2.定期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快乐。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4.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形成评价体系,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5.定期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诵读大王”、“诵读能手”或“诵读之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一年级教学总计划【第三篇】5/9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特制定学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幼学生扩大了识字量,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6/9成立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领导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组长:马继武副组长:朱元海成员:赵彬主要实施成员:各班语文教师三、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弟子规》、《三字经》、《千家诗》、《声律启蒙》、《论语》等,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经典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等。1、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时间安排上以校本课程课时为主,每周一课时,与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由语文教师、思品教师具体负责。2、每天利用早读课进行10分种的国学经典诵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3、语文课前两分钟诵读或背诵古诗词;4、每月的黑板报和橱窗要有一定的国学教育的内容;5、每天中午午间时间播放国学经典的cd朗读碟或者是国学经典音乐;6、学校和班级文化建设要努力体现国学教育特色。7、充分发挥语文、音乐、美术、品德、社会课,以及其他学科的课堂渗透作用。8、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7/9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9、创新诵读形式,不断开展诵读比赛。每学期开展“经典诵读会”、“亲子诵读活动”、“诵读擂台赛”、“情景剧表演”等。将经典诵读活动科学的融入广播操、游戏、节目表演、书法、绘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善于发现和总结,把一些好的、快乐的学习方法推广应用。如:表演背诵法、熟读成诵法、吟唱结合法等等。1、开展听评课活动和专题教研,及时发现、传播好的经验和方法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和指导学生诵读的能力。六、检查评比学校将不定期对各校、各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对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形成特色和成效显著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以此推动整个活动向更高层次迈进。一年级教学总计划【第四篇】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爱读书的良好习惯,我们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活动,计划如下:学生识字量普遍达到400字左右,最高已经达到800字左右,能够借助拼音识字自主阅读。然而孩子们一边拼拼音一边读书,不利于理解,需要把句子读流畅才能明白书中的内容,8/9这样使得许多孩子不愿意看书。用孩子自己的话说,读起来太麻烦了。孩子们更喜欢看漫画之类的有图有趣的故事书,因此“陪”孩子一起读书很重要。我校一二年级选用的绘本教材印刷精美,故事性强,内容简单便于理解,以外国有名的绘本为主,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主动阅读,逐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2、引导学生结合图画仔细观察,理解故事中的意思。3、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句,指导学生理解感悟。4、在师生互读中,体验读书的快乐。1、利用多媒体的投影,让孩子们在读书的过程中看到精美的画面,看到图中角色生动的表情,激发阅读兴趣。2、每周坚持与学生一起阅读一课时,鼓励学生课下自主阅读。3、为学生推荐相关的绘本阅读书籍,扩大学生的阅读面。4、师生一起阅读,简单的句子让孩子们自己读,较长的句子老师读给孩子们听。5、老师在读的时候要声情并茂,调动孩子们听、看的积极性。6、找准故事中的“节点”适时提问,引导孩子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把句子说完整。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在每周抽出一节课开展绘本阅读。如果9/9出现节假日,适时调整阅读时间,保证孩子们在本学期能读完六套书(16册)。
本文标题:一年级教学总计划【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816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