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篇)
1/16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篇)做任何工作都应改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第一篇】包括:登月;减法塔;正方形组成的图形。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对上学期的知识进行了复习,更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组合能力,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包括:乘整十数、整百数;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大卖场中的乘法;用一位数乘;用一位数除。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并能熟练计算乘、除整十数、整百数,探索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问题,并能够利用乘法与除法的关系来验算除法计算的结果。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包括:元、角、分——用小数表示;千克、克——用小数表示;千米、米——用小数表示;米、厘米——用小数表示;长度单位;年、月、日。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已经接触到一些小数。在本单元2/16中,不是抽象地讨论小数,而是通过创设贴近孩子们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孩子们在熟悉的情景中来进行小数的初步认识。而在长度单位一课中主要是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并对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进行复习整理。在年、月、日一课中,重要是将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年月日的各种经验片断系统的串起来。包括:三角形;面积;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平方米。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及其分类、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探索图形的大小认识到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掌握正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认识1平方米。包括:乘乘除除;灯市;我们来认识图形;它们有多大;数学广场——数苹果;数学广场——放苹果;数学广场——剪绳子;问题解决——喜迎新年。进行乘除法计算练习、除法的应用练习。使学生能根据问题收集有用的信息,能将情节描述成简图,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认知方面: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2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用小数标是价格、表示重量单位以及长度单位;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3/163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根据边的特征将三角形进行不同的分类4认识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5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6使学生会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和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能力方面:1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2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3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4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5具有回顾和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6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情感方面: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学习中注重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态度方面:1重视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端正态度,能自觉的把课堂学到的本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4/162在直观感知和广泛的背景下,通过学生自身体验,在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千万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算法则、计算公式、混合运算顺序和数量关系。3有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及时改正。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2.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4.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就在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善于用已有的旧知识去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应该尽量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氛围,使学生乐意参与到学习数学中来。在这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在综合解题能力上对学生加以训练和培养。1.在计算方面,培养学生“一看,二想,三做”的基本解题步骤,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避免学生看题就做的习惯,注重算的过程,使整体的计算能力有所提高。2.在应用题方面,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的能力。从条件入手或从问题入手分析,能掌握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找相关的5/16条件求出问题。3.在概念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算”和“想”的过程,使学生在知道结果的基础上,更能理解期间的过程。1、前两分钟的基本训练,对于一些关系式或者定律等有关内容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每天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够熟记住。2、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解决“新知”的能力。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回顾旧知,且发表对所学新知的的兴趣,,并能通过讨论使新旧知识得以同化。2在课堂的新授过程中,抓重点,多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完整性。3新授课中抓基础部分,练习中结合实际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多接触一些灵活性比较题目。a)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对于一些基本题目的理解,加强计算的能力。b)对于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指导他们多观察,多比较,分清比较容易混淆的题目。养成仔细、认真的解题习惯。加强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周次日期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1、9.3—9.7登月2、减法塔22、9.10—9.146/16正方形组成的图形2、乘整十数、整百数23、9.17—9.21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2大卖场中的乘法1一位数与两位数乘14、9.24—9.28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3、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15、10.1—10.5国庆6、10.8—10.12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1、两位数被一位数除37、10.15—10.19三位数被一位数除3、元、角、分---用小数表示18、10.22—10.26千克、克---用小数表示1、千米、米---用小数表示39、10.29—11.2米、厘米---用小数表示1、长度单位1年、月、日210、11.5—11.9期中复习与考试11、11.12—11.16三角形3面积112、11.19—11.23面积1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313、11.26—11.307/16平方米1、乘乘除除314、12.3—12.7乘乘除除1灯市315、12.10—12.14我们来认识图形2它们有多大?216、12.17—12.21数学广场---数苹果1放苹果1剪绳子1问题解决----喜迎新年117、12.24—12.28问题解决----喜迎新年218、12.31—1.4元旦1、总复习319、1.7—1.11总复习420、1.14—1.18考试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第二篇】1、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8/16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2、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级学困生有好几位学困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2、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估算意识,体会算法的多样化。3、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9/16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4、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及在生活中应用5、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6、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7、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8、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16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第三篇】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等。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11/16验。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
本文标题: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846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