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通货膨胀财务管理(1)
通货膨胀财务管理第一节通货膨胀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一.企业资金需求不断膨胀原因:物价上涨,同等数量的存货占用更多的资金;企业为减少原材料涨价所受损失,或囤积中受益,提前进货,超额储备,资金需要量增加;资金供求矛盾尖锐,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的现象严重,应收账款增加,引起资金需求增加;通货膨胀时,按历史成本原则核算,会造成成本虚低,利润虚增,资金不足,企业维持正常生产,需要增加资金;二.资金供给持续性短缺原因:☆政府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抽紧银根,减少了货币资金供应量;☆通货膨胀较高时,投机利润大于正常生产利润,闲置资金转化成信贷资金的过程受阻,减少了信贷资金的来源;☆物价上涨,引起利息率上涨,使股票、债券价格暴跌,增加了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筹资的困难;☆物价上涨时,银行贷款的风险上升,贷款的条件也更加苛刻;三.货币性资金不断贬值货币性资金:包括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货币性资产:指企业所拥有的现金及其他固定金额的债权。货币性负债:指由企业承担的支付定量货币的义务。物价上涨时,持有货币性资产,要丧失一部分购买力,称为按一般物价水准来计量的货币购买力损失。负有一定货币数量计量的债务,使企业获得一般物价水准来计量的货币购买力收益。四.实物性资金的相对升值实物性资金指各种实物资产,如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固定资产等。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各种实物资金占用具有在货币计量上不断升值的特性。五.资金成本不断升高通货膨胀是通过影响利息率来影响企业资金成本的。利息率(K)由三部分组成:纯利率(K0),风险报酬(ID)和通货膨胀贴水(IP)K=K0+ID+IP第二节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企业资金筹集一.发行债券时采用浮动利率浮动利率债券的利息率随物价变动而变动,有效地保护了投资人的利益在通货膨胀时不受损失。二.利用股票集资时采用高股利政策在通货膨胀时,为了保证股东的实际报酬不致降低,必须增加股利的发放才能保证普通股股票的吸引力,使企业的股票顺利发行。三.改变企业资金结构通货膨胀时,利率的上涨有时赶不上物价的上涨速度,造成实际利息率下降,因此,企业改变了传统的资金结构,增加了负债的比例。第三节通货膨胀条件下的投资管理以净现值为例说明通货膨胀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没有通货膨胀时,计算净现值的公式NPV1=NCFt代表第年的现金净流量k代表资金成本或必要报酬率n代表投资项目的使用年限C代表初始投资额ntttCKNCF1)1/(假定现金净流量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相同NPV2=NCFt(1+i)t/(1+K)t(1+i)t-C=NCFt/(1+K)t-C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1)通货膨胀对分子中的现金流量和对分母中的必要报酬率的影响是不相同的;(2)通货膨胀对现金流量的构成—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影响也不一定一样;(3)如果按原始价值计提折旧,通货膨胀对折旧无影响;(4)通货膨胀还会影响到初始投资。nt1nt1净现值NPV的计算公式NPV={[St(1+i1)t-Vt(1+i2)t](1-T)+DI}/(1+K)t(1+i)t-C(1+i3)St代表第t年的现金销售收入,Vt代表第t年的付现成本,D代表按直线折旧法计算的年折旧额,C代表初始投资,T代表所得税税率,n代表投资项目的使用年限,i代表通货膨胀率,i1代表因通货膨胀引起的现金销售收入的增长率,i2代表因通货膨胀引起的付现成本的增长率,i3代表因通货膨胀引起的初始投资的增长率。第四节通货膨胀条件下的营运资金管理一、对货币性资金管理采用净债务人法二、对实物性资金管理采用超额储备法则:T=(Q/2)C+(A/Q)P经推导得:Q=物价稳定时期的经济批量模型Q代表订购批量A代表全年需要量A/Q代表订购批数Q代表经济订购批量P代表每批订货成本C代表每单位存货年储存成本T代表年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合计CAP/2通货膨胀时期的经济批量模型:g代表原材料单价i代表材料的价格上涨率r代表单位储存成本上涨率k代表批量订货成本上涨率T=Q/2[C(1+r)-gi]+A/Q×P(1+k)经推导得:Q=])1(/[)1(2girCkAP某企业对甲材料年需要量6000件,每件单价为3元,每次订货成本为112.5元,每件材料的年储存成本为0.6元,在没有通货膨胀时,经济批量为:Q==1500(件)设通货膨胀率10%,原材料储存成本、订货成本、材料单价同等速度上涨时经济批量为:Q==2031(件)6.0/5.11260002%103%)101(6.0%)101(5.11260002
本文标题:通货膨胀财务管理(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88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