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高考自愿落榜的经济学分析
37高考“自愿落榜”的经济学分析赵科翔(河南财经学院经济学系,河南郑州450002)摘要:近几年,产生了好多高考生“自愿落榜”的情况。“自愿落榜”的选择是考生一时冲动,还是理性的决策?本文通过对这种决策的经济分析,说明了这些考生的行为是在他们面临一定约束条件时做出的理性选择。关键词:“自愿落榜”;机会成本;人力资本投资一、引言对于参加完高考的学生来说,上线录取无疑是令人满意的结果,然而被录取中的一些人却高兴不起来,有的人甚至自愿放弃已经获得的升学机会,成为特殊的“自愿落榜”群体。也就是高分重读。在我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恢复高考制度后,复读现象就已经出现。当时复读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招生计划有限,考生上大学很难,且考生大学毕业后的年收益远大于没有上过大学的人的年收益。因此,考生为考取大学,复读三四年者不乏其人,个别的甚至“卧薪尝胆”复读8年,被戏称为“8年抗战”。但是到了近几年,高校发展很快,入学率连年攀升,于是复读的原因也开始多元化。主因就是受到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考生也从追求“上大学”到以“上好大学”为目标,高分重读热呈升温趋势。二、数据与分析以下是北京市2002年的部分调查数据(摘自:北京青年报):●今年达到高招录取分数线的北京考生中,有近1/10的同学选择了复读;●北京二中原计划只招300人的复读班已经拒绝了1000人,却还收了700人;●北京四中复读班人数从去年299人激增到今年的630余人,某班高考分数达到专科录取线的近80%,达到本科录取线的近50%;●北京上线考生弃学复读的人数比去年将近翻了一番。为什么这些高分考生做出这种看似奇怪的选择呢?这种选择是考生一时冲动,还是理性的决策?下面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以说明这些考生的行为是在他们面临一定约束条件时做出的理性选择。我们知道,对于“高分复读”的考生来说,其面临着两种选择:1、复读;2、上大学。2004年第1期星火论坛No.1200438首先,我们建立考生复读的预期效用函数:U=f(S,a,m,d,p,ρ);S:成绩比第一批本科线高出的部分。a:考生高考时自身发挥的偶然性因素。m:考生的心理因素。d:好大学的预期工作收益。p:上好大学所获得的心理满足感。ρ:主观贴现率。若考生成绩比第一批本科线高出的多,则S变大,U增大。若考生成绩比第一批本科线高出的少,则S变小,U减小。由于S与U同向变化,因此f`(S)0。若考生平时成绩很好,但临场发挥失常。即a变大,U减小。若考生平时成绩一般,但临场发挥超常。即a变小,U增大。由于a与U反向变化,因此f`(a)0。若考生心理坚强,易抵抗外界干扰。则m变大,U增大。若考生心理脆弱,难抵抗外界干扰。则m变小,U减小。由于m与U同向变化,因此f`(m)0。若好大学的毕业生的预期工作收益大,则d变大,U增大。若好大学的毕业生的预期工作收益小,则d变小,U减小。由于d与U同向变化,因此f`(d)0。若考生上名牌大学所获得的心理满足感大,则p变大,U增大。若考生上名牌大学所获得的心理满足感不大,则p变小,U减小。由于:nnUUUU)1()1(1'221,U`是静效用,若U`0,则考生宁愿落榜,来年再考;若U`0,则考生直接上大学。由上式可知,考生耐性好,则ρ变小,U增大。考生耐性不好,则ρ变大,U减小。由于ρ与U反向变化,即f`(ρ)0。然后,我们建立考生复读的预期成本函数:C=g(S,t,l)t:复读所花费的学费。l:上一般大学的工作收益。现在的状况是若考生成绩比第一批本科线高出的多,则复读班会给予高分复读生以较高的复读补贴,即S变大引起C减小。若考生成绩比第一批本科线高出的少,则无复读补贴。由于S与C反向变化,因此g`(S)0。若复读所花费的学费多,即t大,C增大。若复读所花费的学费少,即t小,C减小。由于t与C同向变化,即g`(t)0。若上一般大学的工作收益大,即l大,C增大。若上一般大学的工作收益不大,即l小,C减小。由于l与C同向变化,即g`(l)0。我们选择S作均衡分析:39如图:即在E点上,U=C,所以E为临界点。E点的经济含义为当UC或U=C时,考生就会选择复读。由图可见:S上升,U上升,C下降。S下降,U下降,C上升。即一个人成绩比第一批本科线高出的部分越多,他选择复读可能获得的收益就越大。然后,我们对函数中的其它自变量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对a做比较静态分析:若考生平时成绩很好,但临场发挥失常。即a变大,新效用曲线相对于原始效用曲线左移,临界点E左移。如图1:新效用线U效用线E’E成本线0S若考生平时成绩一般,但临场发挥超常。即a变小,新效用曲线相对于原始效用曲线右移,临界点E右移。效用线效用线成本线SUE040如图2:U效用线新效用线EE’成本线0S若考生平时成绩与临场发挥基本一致。则新效用曲线无明显变化。●对m做比较静态分析:若考生心理坚强,易抵抗外界干扰。则m变大,新效用曲线相对于原始效用曲线左移,临界点E左移。若考生心理脆弱,难抵抗外界干扰。则m变小,新效用曲线相对于原始效用曲线右移,临界点E右移。●对d做比较静态分析:若好大学的毕业生同一般大学毕业生之间的就业差距大,则d变大,新效用曲线相对于原始效用曲线左移,临界点E左移。若好大学的毕业生同一般大学毕业生之间的就业差距大,则d变小,新效用曲线相对于原始效用曲线右移,临界点E右移。●对p做比较静态分析:若考生上名牌大学的荣誉感很强,则p变大,新效用曲线相对于原始效用曲线左移,临界点E左移。若考生上名牌大学的荣誉感不强,则p变小,新效用曲线相对于原始效用曲线右移,临界点E右移。●对ρ做比较静态分析:若考生的耐性比较好。则ρ变大,新效用曲线相对于原始效用曲线左移,临界点E左移。若考生的耐性不太好。则ρ变小,新效用曲线相对于原始效用曲线右移,临界点E右移。●对t做比较静态分析:复读所花费的直接费用越大,即t越大。新成本曲线相对于原始成本曲线右移,临界点E右移。41如图3:U效用线E’E新成本线成本线0S复读所花费的直接费用越小,即t越小。新成本曲线相对于原始成本曲线左移,临界点E左移。如图4:U效用线EE’新成本线成本线0S●对l做比较静态分析:若上一般大学的工作收益大,即l大,新成本曲线相对于原始成本曲线右移,临界点E右移。若上一般大学的工作收益不大,即l小,新成本曲线相对于原始成本曲线左移,临界点E左移。三、结论综合上述的经济学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考生成绩比第一批本科线高出的部分越多,考生高考时自身发挥的偶然性因素越少,考生的心理素质和耐性越好,考生上好大学的预期工作收益越大,上一般大学的预期工作收益越少,考生上好大学所获得的心理满足感越强,考生“高分复读”的效用就越大;而考生复读所花费的学费越少,考生“高分复读”的成本就越低。这与客观现实也是一致的。由于当前高考竞争激烈且每年高校招生数量又是有限的,这种高分重读的做法客观上干扰了高校招生工作计划,也造成了对有限教育资源的争夺。我认为要改善这种状况,必须由政府介入:1、政府应该对复读机构进行管制,不鼓励复读机构作宣传或是对“高分复读”的考生进行复读补助。422、政府不应提倡所谓上好大学的“名牌效应”,而应该在客观鼓励企业重视学生能力而不是文凭,使好大学同一般大学毕业生的收入趋于一致。以上方式可以提高高分考生复读的成本,使目前的“高分复读”的激烈状况得以改善。参考文献:[1]H•范里安,费方域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人民出版社[2]梁小民.西方经济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3]坎贝尔•R•麦克南,斯坦利•L•布鲁,大卫•A•麦可菲逊著;刘文,赵成美,连海霞译.当代劳动经济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文标题:高考自愿落榜的经济学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695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