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11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一、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二、税收的经济效应三、税收与经济发展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一、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一)税收的经济效应(二)税收的收入效应(三)税收的替代效应(一)、税收的经济效应1.概念税收的经济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于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①②③④正效应与负效应激励效应与阻碍效应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中性效应与非中性效应2.分类①正效应与负效应某税的开征必定使纳税人或经济活动作出某些反应。如果这些反应与政府课征该税时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一致,税收的这种效应就谓之正效应。正效应如果课税实际产生的经济效果与政府课税目的相违背,税收的这种效应则谓之负效应。负效应②中性效应与非中性效应中性效应是指政府课税不打乱市场经济运行,即不改变人们对商品的选择,不改变人们在支出与储蓄之间的抉择,不改变人们在努力工作还是休闲自在之间的抉择。中性效应与中性效应相反,非中性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影响了经济运行机制,改变了个人对消费品、劳动、储蓄和投资等的抉择,进而影响到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公共抉择等。非中性效应③激励效应与阻碍效应税收激励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包括增税或减税)使得人们更热衷于某项活动激励效应阻碍效应则是指政府课税使得人们更不愿从事某项活动。阻碍效应④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课税减少了纳税人可自由支配的所得和改变了纳税人的相对所得状况。收入效应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当某种税影响相对价格或相对效益时,人们就选择某种消费或活动来代替另一种消费或活动。替代效应一、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一)税收的经济效应(二)税收的收入效应(三)税收的替代效应(二)、税收的收入效应收入效应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衣物食品BOACDP1I1I2P2■图中AB线是将纳税人购买两种商品——衣物、食品的数量组合连成一条直线。■由于边际效应随数量递减,无差异曲线呈下凹状。■切点(P1)上,纳税人以其限定的收入购买两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或满足程度最大,即用于衣物的支出为P1,与轴线的垂直距离乘以衣物的价格,用于食品的支出为P1与轴线的水平距离乘以食品价格。衣物食品BOACDP1I1I2P2■政府征税额:征税额=AC*P衣物=BD*P食品■纳税人购买两种商品的组合线由AB移CD。另一条无差异曲线I2相切,切点为P2。在这一切点上,纳税人以其税后收入购买两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或满足程度最大。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政府课征一次性税收而使纳税人在购买商品的最佳选择点由P1移至P2,这说明在政府课税后对纳税人的影响,表现为因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减少商品购买量或降低消费水平,而不改变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一、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一)税收的经济效应(二)税收的收入效应(三)税收的替代效应(三)、税收的替代效应替代效应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衣物食品BOAEP1I1I3P3■只对食品征税,对衣物不征税。税款=BE*P食品■该纳税人则会减少食品的购买量,对购买两种商品的组合线便由AB移至AE,与其相切的无差异曲线则为I3,切点为P3,在这一切点上,纳税人以税后收入购买商品所得效用或满足程度最大。由此可见,由于政府对食品征税而对衣物不征税,改变了纳税人购买商品的选择,其最佳点由P1移至P3,这意味着纳税人减少了食品的购买量,相对增加衣物的购买量,从而改变了购买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也使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下降。二、税收的经济影响(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是通过税收的收入效应和税收的替代效应来表现的。人们对两者之间的取舍取决于许多因素,诸如个人的偏好,工资率的高低(即闲暇的机会成本),其他收入水平的高低等,此外还有政府征税的因素。Ⅰ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析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是指征税后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促使其为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而减少或放弃闲暇,增加工作时间。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使劳动和闲暇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劳动收入下降,闲暇的相对价格降低,促使人们选择闲暇以替代工作。1.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总效应工资率时间个人劳动供给曲线图S■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率提高时,劳动力供给增加。■在工资率较高的阶段,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当工资率提高时,劳动力供给减少。因此,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S呈现“向后弯曲”的行状。■在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条件下,个人的收入线是DZ。在这个无差别曲线中,个人的最大化效用点是无差别曲线U1与收入线的相切点E1,该点所决定的闲暇时间是OA单位。■假定对全部劳动所得征收比例所得税,税率为t,工资率固定为W。因征税收入线向内转移到CZ,其斜率为W(1-t),新的收入线与新的无差别曲线U2相交于E2点,该点所决定的工作时间为ZB。收入闲暇ZFBU2U1AE3E1E2DCOW(1-t)斜率(W)是由放弃1小时的闲暇而增加的净收入决定的,即净工资率■与E1点相比,E2点表明劳动供给增加了,增加的数量为BA(ZB-ZA),这是征收比例所得税的总效应。■税收对劳动产生的这两种效应,当: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增加工作时间;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减少工作时间;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工作时间不变。收入闲暇ZFBU2U1AE3E1E2DCOW(1-t)斜率(W)是由放弃1小时的闲暇而增加的净收入决定的,即净工资率2.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收入闲暇ZFBU2U1AE3E1E2DCOW(1-t)斜率(W)是由放弃1小时的闲暇而增加的净收入决定的,即净工资率■税收对劳动的替代效应,可用E3点来说明,该点是平行于收入线CZ的新收入线与原无差别曲线U1相切的点。由于闲暇价格已经下降了,个人会享用更多的闲暇时间。从图可以看出,多出的闲暇时间或劳动供给减少是AF,这就是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2.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收入闲暇ZFBU2U1AE3E1E2DCOW(1-t)斜率(W)是由放弃1小时的闲暇而增加的净收入决定的,即净工资率■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指的是,政府征税会直接减少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促使纳税人为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而增加工作时间,减少闲暇时间。他表明只是减少了个人收入,而并未改变闲暇与劳动的相对价格。由于说的是效用降低,也可以说无差别曲线U1向下平行移至U2,表现在图中是从E3点移至E2点。可见,收入效用是使闲暇减少或劳动供给增加的数量为FB。2.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收入闲暇ZFBU2U1AE3E1E2DCOW(1-t)斜率(W)是由放弃1小时的闲暇而增加的净收入决定的,即净工资率■收入效用与替代效用呈反方向运动,前者刺激人们更加努力工作,后者促使人们减少劳动供给;后者使劳动供给减少的数量为AF,与BF比较,净效用是增加劳动供给BA(BF-AF)。但是,这是本例的情况。个人工作时间是减少还是增加,最终取决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对比,本例是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也可能是两种效应相互抵消,或某种效应占优。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现实情况而言,可以说税收几乎不影响劳动的供给,而且个人所得税在短期内也不会成为主体税种,因此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需要解决的不是如何增加劳动供给,而是如何消化劳动力过剩问题。二、税收的经济影响(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二)税收对居民收入的影响(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1.税收对居民储蓄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影响居民储蓄行为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个人收入总水平和储蓄利率水平。■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人所得税、利息税和间接税影响居民的储蓄倾向及全社会的储蓄率。(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1.税收对居民储蓄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在对储蓄的利息所得不征税的情况下,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居民储蓄只有收入效应,即征收个人所得税会减少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迫使纳税人降低当前的消费和储蓄水平。■对储蓄利息(收益)征利息税,会减少储蓄人的收益,从而降低储蓄报酬率,影响个人的储蓄和消费倾向。具体来说,当对储蓄利息征税时,使得当前的消费与未来消费的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即未来消费的价格变得昂贵了,而当前的消费价格相对下降了,个人将增加当前的消费,于是产生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所得税与储蓄之间的关系:(1)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水平,而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高低;(2)边际税率的高低决定了替代效应的强弱,所得税的累进程度越高,对个人储蓄行为的抑制作用越大;(4)减征或免征利息所得税将提高储蓄的收益率,有利于储蓄。(3)高收入者的边际储蓄倾向一般较高,对高收入者征税有碍于储蓄增加;二、税收的经济影响(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而投资决策是由投资的净收益和投资的成本决定的。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税前抵扣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影响纳税人的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1.税收影响投资的原理(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2.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课征公司所得税,会压低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如果因此而减低了投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导致投资者减少投资而以消费替代投资,就是发生了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0消费投资BP1I1I1I2C1C2I2P2DA3.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如果征税和提高税率减少了投资者的税后净收益,而投资者为了维持过去的收益水平趋向于增加投资,这是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0消费投资BEP2P1I1I2C1C2I2I1A4.税收对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都给予内资所不能享受的特殊优惠措施。但外国投资者是否会真正得到税收优惠的好处或者能够得到多少,还取决于投资者的居住国和东道国之间的国际税收关系。■投资者的居住国对纳税人在东道国的已税收入可以实行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即免税法、扣除法和抵免法。免税法抵免法扣除法居住国对投资者来源于投资国的利润免于征税,投资者可以全部享受东道国给予的全部税收优惠。居住国允许投资者从应税所得中扣除已在东道国缴纳的税款,投资者实际得到的利润将取决于投资国税率的高低,二者呈反向关系。居住国首先按本国税法规定计算出一个税额,然后从该税额中减去已在投资国缴纳的税款。二、税收的经济影响(一)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四)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1.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最有力工具。2.税收支出也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3.社会保险税是实现收入再分配的良好手段。4.所得税指数化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的一种方法。二、税收与经济发展(一)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观点(二)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三)减税政策评析(一)税收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观点2、1、早在18世纪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认为社会的中心问题是增加社会财富,但不需要政府干预,税收不过是为了维持“廉价政府”而取得收入的手段。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以阿道夫.瓦各纳为代表的社会政策学派,打着社会政策和讲坛社会主义的旗号,一方面,反对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承认国家具有干预经济的作用,另一方面,谋求矫正收入分配不公的社会问题。阿道夫·瓦格纳(1835~1917)阿道夫·瓦格纳是社会政策学派财政学的集大成者和资产阶级近代财政学的创造者。代表作有《政治经济学教程
本文标题:11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30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