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焦虑症和抑郁症科普知识PPT课件模板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XXX202X.X.X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讲述人:XXX时间:20XX.XX.XXLOGO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01020304精神障碍概述抑郁症与焦虑症识别躯体疾病与抑郁焦虑共病抑郁、焦虑症的处理与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LOGO精神障碍概述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北京回龙观医院的MichaelPhillips(费立鹏)等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国居民人群中17.5%至少患1种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Lancet2009;373:2041–53美国2003年完成的全美流行病学调查:人群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6.2%,年患病率为6.6%——JAMA2003,289:3095在过去的30年里有10-20%的患者经受着精神障碍的折磨,进入21世纪后我国精神卫生问题更加突出,预计在2020年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障碍仍将排名第一,并由原来的20%上升至25%。——WHO研究报告和中国卫生部有关资料精神障碍(一)流行病学:高患病率美国精神病学会主席(2年前预言):未来10年将是精神病学发展的10年。Theeraofmentaldisordersisapproaching精神障碍(一)流行病学:高危害性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健康负担和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1.高患病率2.用于诊治的资源投入少、专业人员少、床位少3.认识不足:社会偏见、就医者少、得到正确诊治干预者少危害现状精神障碍(二)定义DSM-5精神障碍是一个综合征,是以个体在认知、情绪、行为上出现显著临床异常为特征,可导致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明显损害或失能(disability),病程大多是持续迁延的,病前多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基础,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精神障碍(三)发病机制精神障碍概述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遗传·脑发育异常·躯体疾病·机体功能状态·性格特征·应对方式·应激·(生活事件)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LOGO抑郁症与焦虑症识别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注意力、思考力下降无用感、自责、自罪自杀精神运动改变、焦虑精力减退或疲乏感食欲、体重改变睡眠障碍性欲减退疼痛、血管舒缩障碍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行为认知受损情绪低落:兴趣愉快感下降躯体症状抑郁症与焦虑症识别1.是一种负性情绪。2.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对平时感到愉快的活动兴趣降低。3.一般为正常心理反应,持续时间短。4.多数不需要医学处理。1.是一组症状综合征。2.以显著抑郁心境为主要特征,丧失兴趣或愉快感,表现有情绪、行为和躯体症状。3.一般为病理性,持续时间略长。4.需要医学处理。抑郁症与焦虑症识别抑郁抑郁情绪抑郁状态抑郁症1.是一类疾病诊断。2.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3.至少持续2周,影响社会功能。4.需要医学处理。1.一种处于应激状态时的正常情绪反应。2.表现为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3.属于人体正常的防御性的心理反应,持续时间短。4.多数不需要医学处理。1.是一组症状综合征。2.包括躯体性症状、精神性症状以及坐立不安等运动性焦虑症状,个体有与处境不相符的情绪体验,可伴睡眠困难。3.一般为病理性,持续时间略长。4.需要医学处理。抑郁症与焦虑症识别焦虑焦虑情绪焦虑状态焦虑症.是一类疾病诊断。2.以无法控制的担心为核心,伴发躯体、行为异常。3.至少持续6月,影响社会功能。4.需要医学处理。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LOGO躯体疾病与抑郁焦虑共病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躯体疾病与抑郁焦虑共病睡眠障碍食欲改变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症状注意力障碍易激惹精力减退焦虑症过度担忧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震颤)大汗口干坐立不安呼吸急促抑郁症抑郁心境无价值感罪恶感自杀观念躯体疾病与抑郁焦虑共病抑郁症合并焦虑症状焦虑症合并抑郁症状1.6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合并有焦虑症状。2.焦虑性抑郁症,是抑郁症中的一种亚型3.焦虑症+持续情绪低落者少见。4.40%焦虑障碍患者在其一生中有过抑郁发作,而且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躯体疾病与抑郁焦虑共病早醒梦的困扰入睡困难、睡眠感缺乏、中间觉醒增加(应激时期)抑郁症伴发睡眠障碍焦虑症伴发睡眠障碍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LOGO抑郁、焦虑症的处理与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抑郁、焦虑症的处理与治疗一、排除类似抑郁症的躯体疾病二、心理治疗三、药物治疗酗酒药物(利血平)甲状腺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贫血(铁、叶酸;B12缺乏)1.适应症:•轻中度的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可以作为单独的治疗措施;•对于中重度患者、药物疗效欠佳/依从性差可联合心理治疗;•对于儿童、孕妇、哺乳期或计划怀孕者采用心理治疗作为初始治疗.2.治疗方法: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家庭治疗等。阿米替林、多塞平、丙咪嗪、氯丙咪嗪、异烟肼、吗氯贝胺、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米氮平、曲唑酮(美舒郁)、新型的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丁螺环酮和坦度螺酮。抑郁、焦虑症的处理与治疗1.急性病:焦虑、抑郁与躯体疾病应激或治疗等有关,应尽快控制症状,病情稳定后可考虑逐步减药或停药2.慢性病:慢性躯体疾病伴发焦虑、抑郁,应促使症状持续缓解,防止症状波动发展为慢性化,在急性期控制症状后还需要继续巩固治疗;3.焦虑、抑郁等达到“障碍”标准应按照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及停药期全病程治疗观察。(抑郁症为高复发性疾病,首次发作后,有50-85%会有第二次发作,故推荐全程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XXX202X.X.X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处/理讲述人:XXX时间:20XX.XX.XXLOGO
本文标题:焦虑症和抑郁症科普知识PPT课件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330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