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票据权利之付款请求权
1票据权利之付款请求权一、付款请求权的概念1、是指持票人向票据主债务人或其他付款义务人请求按票据上所记载的金额付款的权利。2、票据上的第一次请求权,是主票据权利3、权利人:持票人义务人:票据主债务人或其他付款义务人二、付款请求权的取得(一)原始取得是指持票人不经由其他前手权利人,而最初取得付款请求权。1、发行取得是指权利人依发票人的出票行为而取得付款请求权。即:合法作成并签章+交付2、善意取得是指票据受让人从无处分权人手中,无恶意或重大过失受让票据,从而取得付款请求权。票据权利善意取得(1)法律依据:我国票据法和大陆法系国家票据法没有从正面规定付款请求权的善意取得制度,但有关规定可以理解为付款请求权善意取得的规定。比如:我国《票据法》第12条规定:“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规定的票据的,也不得享有票据权利。”(2)构成要件:①必须是从无处分权人处取得票据这里的无权处分人,是指对票据不享有处分权的人,如票据2拾得者、盗窃者等。而无权处分人又必须是受让人的直接前手,否则也不构成善意取得。例如:A遗失一支票→B拾得、背书→C接受支票时无恶意或重大过失——善意取得A拾得支票→B善意持票人→C当然取得票据A持票人→C直接取得票据当然取得付款请求权②必须是依票据法规定的转让取得票据——背书和交付依票据法的规定,付款请求权的转让须依背书和交付进行,并且除了无记名票据和空白背书票据可以单纯交付转让外,其他票据都必须通过背书和交付方式转让票据权利。由无权利人处取得禁止背书转让的票据不存在付款请求权的善意取得问题,因该种票据经出票人记载禁止背书转让文句后便失去了背书性,只能依普通债权转让方式转让。③必须是基于善意而取得票据指无恶意或重大过失取得票据。受让人受让票据是否恶意或重大过失由票据债务人负举证责任。④必须是付出对价而取得票据我国《票据法》第10条第2款:“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应的对价。”如果无权利人是将票据无偿赠与受让人或受让人象征性地付出一点代价而取得票据,则该受让人享受该票据上的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即票据债务人对他的前手所能行使的抗辩也能够对他行使。我国《票据法》第11条第1款:“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但是,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的权利。”3⑤必须是取得形式完整的票据票据是要式证券,为维护票据设权的明确和统一,避免票据文义的混乱或欠缺,票据的作成格式和记载事项必须遵照法定方式才能产生付款请求权的效力;不依法定方式作成票据,则对票据的效力有一定的影响。总结:善意取得付款请求权的持票人即成为付款请求权人,而原持票人的付款请求权归于消灭。不论原持票人丧失票据是何原因,均不得向现持票人请求返还票据;自现持票人善意取得付款请求权时起,原票据上存在的负担统归于消灭。(二)继受取得是指持票人从有票据处分权的前手,依背书交付受让或依单纯交付受让票据而取得付款请求权。1、票据法上的继受取得可能是背书转让(记名票据),也可能是单纯交付转让(无记名票据、空白背书票据),票据法的特别规定票据保证人因履行保证债务、参加付款人因承担付款责任也可继受取得付款请求权。2、非票据法上的继受取得也称民法上的付款请求权的继受取得。包括依普通债权转让方式如继承、公司合并等方式取得付款请求权。只能由民法来调整和保证而不是票据法。(三)付款请求权取得的准据法问题一般来说,关于付款请求权取得准据法,应使用付款请求权取得行为地法律,即在何国取得付款请求权就适用何国的法律解决付款请求权的争端。而票据是完全有价证券,票据交付使当事人取得票据而享有4付款请求权。结论:付款请求权取得的准据法,应为票据交付行为地法。一般来说,付款请求权取得的准据法问题发生在以下场合:1、在持票人请求付款,而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主张其未取得付款请求权或非属善意持票人而拒绝付款的场合。2、在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恶意以或者有重大过失向无付款请求权人或非善意持票人付款的场合。3、在两人或两个以上的人,对同一张票据主张权利而提起占有票据诉讼的场合。三、付款请求权的行使和保全(一)付款请求权行使和保全的概念付款请求权的行使,是指付款请求权人请求票据债务人履行票据债务的行为。付款请求权的保全,是指付款请求权人为防止付款请求权的丧失而为的各种行为。付款请求权的保全行为,大部分情况下同时又是权利的行使行为,因而各国票据法均将二者相提并论。(二)付款请求权行使和保全的方法1、提示票据:即持票人依票据法规定的期间,向票据债务人现实地出示票据,请求其履行票据债务。《中国票据法》第4条规定:“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在票据上签章,并出示证据。”在汇票关系中,“提示票据”包括按期提示承兑和按期提示付款两种情形;而在本票和支票关系中,因本票与支票无需承兑,“提示票据”仅指按期提示付款一种情形。2、依法取证:是指为了证明持票人曾经依法行使票据的付款请求权而遭到拒绝或者根本无法行使票据的付款请求权而依5法取得相关的证据。例如:提示付款遭到拒绝的持票人,请求拒绝付款之人出具拒绝证书或退票理由书;承兑人或者付款人破产,持票人请求法院提供相关的司法文书副本;承兑人或付款人死亡或者逃匿的,持票人请求医院或公安机关出具有关证明等,均属于依法取证的情形。一般而言,行使付款请求权遭到拒绝的持票人或者根本无法行使付款请求权的持票人凭此证明就可行使追索权。3、中断时效:付款请求权的短期消灭时效制度,即持票人在较短的法定期限内不行使票据权利,其付款请求权就归于消灭。关于票据权利时效的中断,《中国票据法》没有作出特别的规定,依法理自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关于时效中断的规定。依《民法通则》规定,中断期间的事由主要有权利人提起诉讼、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债务履行要求以及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但在票据法上,在持票人主张票据权利之前,债务人通常对权利人并不知晓,自然也就无法承诺履行义务。所以,所谓票据权利时效的中断,是指持票人通过提起诉讼、向债务人提出履行要求等方式,使票据权利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时效期间从中断事由消失之日起重新计算。(三)付款请求权行使和保全的处所各国票据法均有明确的规定。我国《票据法》第16条:“持票人对票据债务人行使票据权利,或者保全票据权利,应当在票据当事人的营业场所和营业时间内进行,票据当事人无营业场所的,应当在其住所进行。”注:票据债权行使的处所和民事债权行使的处所不同,民事债权的行使原则上在债权人的住所进行,而票据债权的行使原则上在债务人的所在地进行。6(四)付款请求权行使和保全的时间不同法系、不同国家一级不同地区的票据法均有明确的规定,尽管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付款请求权的行使和保全都必须在票据法规定的行为期限内的营业时间(或称工作时间)进行。我国《票据法》第16条规定,付款请求权的行使和保全,应当在票据当事人的营业时间内进行……。四、付款请求权的消灭付款请求权消灭原因有:(一)因付款而消灭付款是指付款人依票据文义支付票据金额以消灭持票人付款请求权的行为。注意:不包括保证人的清偿和参加付款人的付款,因为这仅能使持票人的付款请求权消灭,而保证人或参加付款人仍取得付款请求权。此外,若全部付款则持票人的付款请求权全部消灭,若部分付款则持票人的付款请求权部分消灭。(二)因未按期提示承兑或付款而消灭各国票据法都对票据的提示承兑和提示付款规定有明确的期限。关于提示承兑的期限,《中国票据法》第39条规定:“定日付款或者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在汇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第40条规定:“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提示承兑。”关于提示付款的期限,(汇票)依《中国票据法》第53条规定,见票即付的汇票,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后者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自到期日起10日内向承兑人提示付款。(本票)《中国票据法》第78条规定了本票的提示付款期限,7自出票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个月。(支票)《中国票据法》第91条规定了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支票的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10日内提示付款”。依《中国票据法》第40条第2款、第53条、第79条及第91条的规定,未按照上述规定期限提示承兑或付款的,持票人丧失对出票人以外的其他前手的追索权。(三)因未依法取证而消灭《中国票据法》第65条明确规定,持票人行使追索权必须提供有关证明,“持票人不能提供拒绝证明、退票理由书或者未按照规定期限提供其他合法证明的,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四)因时效而消灭这里时效是指付款请求权的消灭时效。各国票据法均有明确规定,付款请求权的消灭时效各国规定不同。我国《票据法》第17条:付款请求权在下列期限内不行使而消灭(一)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之日起2年;(二)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三)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四)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从清偿之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3个月。票据的出票日、到期日由票据当事人依法确定。
本文标题:票据权利之付款请求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44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