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
第三章应收及预付款项应收及预付款项属于债权性质的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等。第一节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而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理解:1.是由赊销业务所形成的债权,主要包括应收货款、劳务款、增值税及代垫运杂费等。•2.非销售业务所形成的应收款项等不属于应收账款的核算内容。如企业与上下级单位之间的资金调拨、各种赔偿和罚款、存出保证金和押金等,以及企业与内部各部门和职工个人之间的备用金和各种代垫款项等,都不属于应收账款。一、应收账款的计价•计量基础:历史成本•商业折扣实质上是一种营销策略,目的在于吸引顾客、扩大销售。•现金折扣实质上是企业的一种融资策略,为的是促使购买方尽快付款,因此,一般作为一项理财费用。二、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因为折扣的存在,分为四种情况:•1.没有折扣的情况时,按应收的全部金额入账。•2.存在商业折扣的情况下,按照扣除商业折扣的金额入账。•3.存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按照全部金额入账。•4.同时存在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先按照扣除商业折扣的金额入账,在发生现金折扣时,将现金折扣额计入财务费用。•例1.•甲公司销售商品给乙企业,原价1000万元,代垫运杂费1万元。考虑到乙企业一次性购货,决定给予九折优惠。甲公司规定的折扣条件为“3/10,2/20,n/30”。•销售收入实现时,•借:应收账款--乙企业1054•贷:主营业务收入900•税--增(进项)153•银行存款1•若乙企业在10天之内付清款项,则甲公司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1032.92?•财务费用21.08?•贷:应收账款--乙企业1054•若在第30天付清款项,则•借:银行存款1054贷:应收账款--乙企业1054第二节应收票据•一、应收票据•(一)分类–是否带息:带息的应收票据和不带息的应收票据–票据承兑人的不同: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是否带有追索权:带追索权的汇票和不带追索权的汇票•(二)计价•两种方法:面值或到期值的现值•(三)应收票据到期日的确定——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如:2007.5.1~9.1•31(5月)+30(6月)+31(7月)+31(8月)=123(天)问:2003.3.14~8.1518+30+31+30+31+14=154(天)•(四)应收票据利息的计算•票面利率一般为年利率,而计算票据利息时一般采用的是月利率或日利率。•月利率=年利率/12•日利率=年利率/360•若某应收票据票面利率为14.4%,则•月利率=年利率/12=14.4%/12=1.2%•日利率=年利率/360=14.4%/360=0.4%二、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一)取得–例3.–A企业2004年3月2日向B公司销售产品一批,货款300万元,增值税51万元,收到B公司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票面金额为351万元,利率5%,期限3个月。•借:应收票据--B公司351贷:主营业务收入300税--增(销项)51(二)计息•对持有的商业汇票是否计提利息,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主要把握重要性原则,考虑两个因素:是否跨年度、金额大小。•提取的利息增加应收票据票面金额,同时冲减“财务费用”。•上例中,3月末对应收票据计提利息,•351×30×5%/360=1.4625•借:应收票据--B公司1.4625贷:财务费用1.4625此时,应收票据的票面金额为:351+1.4625=352.4625(万元)4月末:351×30×5%/360=1.46255月末:351×31×5%/360=1.5113(三)兑现•确定到期值到期值=面值+利息=面值+面值×利率×票据期限前例中,6.2,A企业收到商业汇票款项。月利率=5%/12=0.4167%票据到期值=351+351×3×0.4167%=351+4.3879=355.3879(万元)日利率=5%/360=0.0139%票据到期值=351+351×91×0.0139%=351+4.4398=355.4398(万元)355.4398-355.3879=0.0519(万元)•应收票据5月底提取利息后的票面金额为:•351+1.4625+1.4625+1.5113=351+4.4363=355.43636月只有一天应该计提利息,351×91×0.0139%=0.0488借:银行存款355.4398贷:应收票据355.4363财务费用0.0035**0.0035**--只是为了总数的平衡,在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的数字。(四)转让•转让可用于购买商品或清偿债务等,•借:原材料材料采购库存商品在途物资税--增(进项)银行存款[差额]贷:应收票据财务费用[应收未收利息]银行存款[差额](五)贴现–贴现净额=票据到期值-贴现息–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贴现期,即贴现天数,是指从贴现日期至票据到期日前一天止的实际天数。–计算方法:贴现日和到期日只能算其一,一般“算头不算尾”;承兑人在异地的,另加3天。•1.不带息商业汇票贴现•借:银行存款财务费用贷:应收票据2.带息商业汇票贴现借:银行存款财务费用贷:应收票据财务费用•例4.•宏大企业2003.10.1销售商品给本地企业B,,收到一张价值11.7万元、为期4个月、利率6%的商业汇票。12.1因急需资金,将其贴现,银行规定的贴现利息为8%。•(1)收到汇票时,•借:应收票据--B公司11.7贷:主营业务收入10税--增(销项)1.7(2)贴现时,到期值=11.7+11.7×4×6%/12=11.934贴现天数:31+31=62贴现息:11.934×62×8%/360=0.1645贴现净额=11.934-0.1645=11.7695产生的费用:11.7695-11.7=0.0695借:银行存款11.7695贷:应收票据--B公司11.7财务费用0.0695•3.已贴现的商业汇票到期时,因承兑人无力支付,应将其转为应收账款核算,同时减少银行存款或增加“短期借款”(银行存款不足以支付票据金额时)。此时,直接列作“应收账款”,而不再通过“应收票据”。•例:(承例4)•若承兑人无力支付已贴现的汇票,银行将其退回给宏大企业,同时,企业在银行的存款只有10万元。则•借:应收账款--B公司11.7695贷:银行存款10短期借款1.7695(举例)承例3,A企业因临时资金需要,于4月10日将该票据向银行办理贴现,贴现率6%。计算该票据的贴现期,票据到期值、贴现息和贴现净额,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贴现期=21+31+1=43到期值=351+351×3×0.4167%=355.3879(万元)贴现息=355.3879×43×6%/360=2.5469(万元)贴现净额=355.3879-2.5469=352.8410(万元)3月底,应收票据的票面金额为:351+1.4625=352.4625(万元)将应收票据票面金额与实际收到款项之间的差额记列“财务费用”。352.4625-352.8410=-0.3785(万元)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352.8410贷:应收票据--B公司352.4625财务费用0.3785**•0.3785**--基本上是4.1~4.10产生的利息收入。第三节预付与其他应收款•例2.•(1)A公司2004年9.1以银行存款预付B企业货款100万元。•借:预付账款--B企业100•贷:银行存款100•(2)9.3A公司收到付B企业发票账单及运单等结算凭证,货款80万元,增值税额13.6万元,运杂费0.4万元。•借:材料采购80.4•税--增(进项)13.6•贷:预付账款--B企业94•(3)收到退回的余额•借:银行存款6•贷:预付账款--乙企业6•若购买货物的发票为货款90万元,增值税额15.3万元,代垫运杂费0.4万元,则应补付货款5.7万元。•借:材料采购90.4•税--增(进项)15.3•贷:预付账款--B企业105.7•补付货款时•借:预付账款--乙企业5.7•贷:银行存款5.7•(4)若剩余的预付账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退回,则应转入其他应收款。•借:其他应收款--乙企业6•贷:预付账款--乙企业6二、其他应收款•包括已拨出的备用金,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存出的保证金,以及已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而按规定转入的预付账款等。•会计处理程序:•(1)发生其他应收账款时,•借:其他应收款•贷:银行存款•现金•(2)收回时,•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第四节坏账损失•坏账是指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很小的应收与预付款项。•坏账的主要来源:•1.应收账款•2.其他应收款•3.预付账款•4.应收票据一、坏账的确认•1.通常条件下,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应收账款,应确认为坏账:•(1)债务人破产,依照破产清算程序进行清偿后,确实无法追回的部分。•(2)债务人死亡,既无财产可供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确实无法追回的部分•(3)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3年,并有足够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2.不得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一般包括:•(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3.注意•对已确认为坏账的应收款项,企业仍然拥有追索权。二、坏账损失的核算–两种处理方法:直接转销法,★备抵法。–(一)直接转销法–含义、会计处理程序、优缺点•例5.•(1)A企业对确实无法收回的B公司所欠货款30000元确认为坏账损失。•借:资产减值损失30000贷:应收账款--B公司30000(2)半年后又收回其中的15000元。借:银行存款15000贷:资产减值损失15000(×)不便于反映经济实质。借:应收账款--B公司15000贷:资产减值损失15000借:银行存款15000贷:应收账款--B公司15000(二)备抵法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并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款项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将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并相应转销应收款项的方法。——账户“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账户结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的转销数额坏账准备的提取数额已经提取但尚未转销的坏账准备•注意: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应按照应收账款净值反映。•应收账款净值=应收账款总额-坏账准备•在备抵法下,坏账核算的关键是合理估计坏账损失进而确定坏账准备的提取数。•估计坏账的方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赊销百分比法、个别认定法。1.余额百分比法•会计处理程序:•1)计提坏账准备时(按规定的提取比例)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2)发生坏账时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3)已经确认坏账的应收账款又收回时借:应收账款借:银行存款贷: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4)调整“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会计期末估计的坏账损失与“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有差异时,应对“坏账准备”余额进行调整,使调整后的“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与估计的坏账数额一致。•例:某企业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500000元,“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1000元,按4‰提取坏账准备,则应补提坏账准备()A、1000元B、2000元C、3000元D、4000元500000×4‰-1000=1000•例:A企业坏账准备提取率为5‰,2001年初“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为2500元,2001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00000元,2002年6月发生坏账损失3800元,2002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400000元,2003年8月收回上年已转销的坏账2000元,200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350000元。•1)2001年末提取坏账,•600000×5‰-2500=500•借:资产减值损失500贷:坏账准备500坏账准备•2500•500•3000•2)2002.6发生坏账时借:坏账准备3800贷:应收账款3800年末根据应收账款余额提取坏账,2002年末坏账损失估计数:400000×5‰=2000实际上,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为:3000[600000×5‰]-3800
本文标题: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49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