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最新8篇)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最新8篇)【学习指导】这篇学习资料“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最新8篇)”由三一刀客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收集,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第一篇】文化旅游前景广阔在不断拓展的旅游领域中,文化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倍受游客钟情和青睐。据日本《旅游周刊》调查统计,对中国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日本游客占第一位,对中国风土人情感兴趣的占第二位,对自然风光感兴趣的占第三位。德国旅游业管理者也曾公开表示:;到中国旅游的欧洲人,大部分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他们对异国文化特别感兴趣;,并直言;如果为了玩乐享受,德国人不会选择中国,而是去地中海,或西班牙。;在我国,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大量的旅游者已经认识到,旅游不仅是游山玩水,探奇寻幽,而是获取新体验的文化交流活动。国家旅游局对国内居民出游意愿调查结果同样显示出:休闲度假已超过观光、增长见识成为国人第一大出游目的。可见,文化旅游已成为吸引众多游客的主要项目。文化旅游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民俗、宗教等内容,体现审美情趣,富有教育启示、宗教情感寄托等功能,是一种能产生心灵震撼、文化熏陶或艺术共鸣的,综合性、高品位的旅游活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和物质依托,必须主动出击,将文化旅游做强做活。发展优势与现状中国拥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而文化的差异性正是文化旅游得以开展的决定性因素。历经五千年文明积淀,中国的文化旅游资源遍布神州大地。国际旅游者对充满神秘色彩的中国文化具有浓厚兴趣,渴望了解、认识、感受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中国文化,给中国文化旅游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前景。近二十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文化旅游品牌开发持续推进,文化旅游管理和服务不断加强,文化旅游市场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各省、市在立足本区域文化特色和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和开发适合自己的文化旅游项目并呈现产业化发展态势。部分地方政府还将本地区定位为文化旅游城市,并按照产业化体系进行城市规划和发展布局,建成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大型文化旅游区,不但促进了城市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实现了多彩的文化回归,在发展文化旅游方面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存在问题文化旅游景区处于初级的旅游利用阶段,旅游方式单一化,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可让旅客直接参与的活动,直接导致景点吸引力弱,旅客不愿长时间停留。同时,旅游质量也不高,无法让游人产生再次参观的愿望。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旅游配套设施跟不上旅游发展步伐,可进入性差,周边环境不佳,吃住行游购娱得不到基本满足。发展性投资相对较少,基本上是;以门票养旅游;,经济效益不佳,只能因陋就简,以致设施不全。地方政府或旅游开发管理人员,在文化旅游开发前期缺乏对市场环境的调研和分析,没有对比其自身特色与现有市场中其他已开发资源的优势,盲目开发重复建设,使文化旅游项目开而难发,开而不发,难于立足旅游市场。有些极具文化和观赏价值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缺少资金投入,开拓性激活的能力不足,综合效应发挥不好。一些文化旅游资源涉及较深的传统文化内容,比如宗教壁画,碑刻楹联等,由于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与今天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再加上资料失传,研究、提炼、挖掘不够充分,存在着无法穿越、读不懂的尴尬,文化资源成了玩不转的宝贝。没有深度挖掘自身文化内涵,一味照搬模仿,多处旅游景区门口都是一样的现代化广场,一样的现代化停车场、现代化售票大厅、现代化购物商店,连商店里卖的文化旅游商品都一样。有些开发者不顾及景点文化主题,追求各种旅游项目样样俱全,明明是主题单一的小景点,硬要一味扩成大景区,推出的游览项目不伦不类,使景点变得大而寡味。这些脱离景点实际而拓展出的文化旅游景区相似程度非常高,每个景区都建有这样的模式公园:假山、人工湖、浮桥、长廊,抄袭模仿的开发建设,粗制滥造的人为景观,掩盖了文化旅游景点原有的特色,降低了文化旅游应有品位,其市场命运可想而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在文化景区内进行不适合的工程建设,如舍弃自然的登山道路而铺设拙劣的水泥台阶,在古城中修建现代化的高层建筑,随意移走古树名木,在文化遗产划定的保护范围内随意施工,建了拆,拆了建,不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这些行为对文化旅游a资源美学价值造成的破坏大多难以恢复。加之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使旅游环境受到污染,文化资源遭到破坏,如环境污染导致某些旅游资源枯竭消失,管理漏洞致使某些古建筑毁于雷电火灾等等,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导致旅游质量下降。大多数文化旅游景区还处于;门票经济;阶段,文化旅游产业基本上空白,景区纪念品摊位和一些有收入的项目由私人承包,出售的纪念品档次低下,品类单调,且假货次货充盈;一些初步尝试文化产业的景区,还停留在出售印有文化旅游元素的明信片、书籍、扑克牌、文化衫等简单商品的初步探索阶段,且收益不大;有些已成规模的文化旅游商品市场,开发的产品缺乏地方文化特色,纵使有几件具有特色、稍上档次的商品,定价普遍过高,动辄数百、上千元,物非所值,降低了参观者购买的兴趣。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不是致力于开发极具特色、质量上乘、价格合理、深受游客喜爱的产品,而是以回扣绑架导游,因此经常出现导游强迫游客购物的事件。发展建议加强政府主导,利用行政手段,制定有关文化旅游产业政策,指导文化旅游适度发展,引导资金正确投向。加强宏观管理,协调交通、饮食、娱乐、园林、商业、文化等相关部门相互衔接,共同为文化旅游业服务。重视文化旅游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国际国内文化旅游市场需求动态,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契机,有针对性地开发适销对路的文化旅游产品。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力争文化元素既要第一,又要唯一,突出文化旅游的特色。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充分发挥品牌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引擎作用。从长远出发,做好自己的市场定位,深层次挖掘文化旅游潜力,挖掘文化内涵,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关系,依靠特色与内涵树立品牌,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同时讲究品牌的推介、宣传与包装,形成独特的品牌文化。加强培训,提高导游人员的文化审美能力。山水楼台,都是美的结晶,庙观碑塔,都是文化的倒影。一个个人文景观就是一部部集中国历史、建筑、文学、艺术为一体的琳琅奇书。对文化景区美的发掘与破译,要靠多方面的、甚至较深厚的文化修养。这就需要导游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化欣赏与审美能力,能够对游客进行恰当的审美点拨,带领游客感受、理解、体验、探索景区的文化内涵,帮助游客提高审美注意力,进入较高层次的审美境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商品,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提高旅游业综合收入。拓展和延伸文化产品的纪念意义、审美功能、收藏价值,递次推出具有;特色性、观赏性、便携性、宣传性、多价性;的产品,逐步形成品种齐全,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富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体系。引入市场营销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设立销售机构,最大限度地扩大销售。要广设网点,不但要在景点内设立专门的购物商店,开设网上商店,还要在机场、车站、大型饭店和城市的中心购物区设立销售网络。在文化旅游宣传方面,除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常规宣传,举办特色大型活动、拍摄专题宣传片、参加旅游促销等方式之外,要特别注重游客的口碑效应,充分发挥驴友和名人游记的宣传作用,发挥文化旅游商品的宣传作用。利用法律手段打击不法经营,维护旅游者的正当权益。旅游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质量作出保证承诺,要在法律指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旅游行业的监督管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第二篇】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性意义,其内涵由可持续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概念相结合,既指将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有效传承保护,也指将旅游、文化、环境融为一体。但在实际运作中,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首先,文化旅游的主题、目标市场模糊。现阶段,文化旅游的目标市场范围涉及过广,层次比较模糊,目标群体一概而论,将文化旅游档次统一化,造成文化旅游开展的本质受到明显限制。其次,文化旅游的错位规划开发。由于文化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导致很多地区一拥而上,在缺少科学规划下,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过分地强调经济效益,造成文化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最后,文化保护意识淡薄。目前,各地都在强调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文化、精神、科研等方面价值。而且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认识程度不够,没能及时采取有效地保护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未来在推动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中,一要明确文化旅游开发主体,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主题是文化旅游项目开展过程中的主导元素,必须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以及分析相应的目标群体,从而找到最适合的开发主题。二要正确定位开发,合理保护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文化旅游资源之前,要进行科学、全面、综合地有效分析,从而得出准确定位,并在准确定位基础上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最终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三要提高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一方面要加大宣传保护力度,提高文化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监督。此外,对于文化旅游产业从业人员,要注重提升文化观和生态观在内的综合知识,具备专业的创新、管理能力。总的来说,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是当前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文化旅游若想得到更为长远的发展,则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第三篇】一、黑龙江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一)政府支持力度加大2012年黑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书面印发了省政府对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黑龙江省旅游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2012年,黑龙江省继续全面推进;351;旅游工程项目建设,即在全省重点抓好30个省级重点旅游项目、50个市级旅游重点项目、100个县级旅游重点项目。全省旅游投资项目总数185个,总投资亿元,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实际完成投资亿元。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招商引资。印制《黑龙江省旅游招商项目册》和《黑龙江省重点旅游名镇招商项目册》,从各地200多项招商项目中认真筛选,确定82个投资总额500万美元以上,拉动力大、辐射性广、效益好的项目作为重点推介;与重点旅游名镇共同确定了30个名镇重点招商项目。在;黑龙江(香港、广东、浙江)产业推介招商活动;中签订旅游合作项目13项,签约额亿元人民币。在23届哈洽会上,旅游项目招商引资亿元,其中合同金额亿元,协议金额35亿元。2012年黑龙江省旅游招商引资项目69个,招商引资金额共亿元,同比增长%。(二)文化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人民对文化旅游认识的深化,文化旅游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调查显示,2012年黑龙江省旅游产业主要指标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2012年黑龙江省旅游接待总人数亿人次、同比增长%,旅游业总收入亿元、增长%。其中,国内旅游亿人次、增长%,国内旅游收入亿元、增长%,入境旅游万人次、增长%,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下降%。1.旅行社和星级饭店数量不断增长。据统计,截止2013年5月份,全省经营出境旅游旅行社61家,经营边境旅游旅行社46家,经营国内、入境游接待旅行社有583家,比2011年增长%。全省大中型城市共有星级饭店254家,同比增长%。2.博物馆数量、从业人数不断增加。2011年全省博物馆有103个,从业人数为1636人,分别比上年增加%和%;参观人次为1217万人次,增加值为1121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和%。3.评分提高,口碑好。2012年,国内旅游者对黑龙江省旅游相关设施综合评分为分(5分制,下同),较2011年增长了分,较2010年增长了分;国内旅游者对黑龙江省旅游相关服务综合评分为分,较2011年增长了分,较2010年增长了分;国内旅游者对黑龙江省旅行社评分为
本文标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最新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515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