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十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
第十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本章结构第二节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第一节采购与付款循环概述第三节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第四节应付账款和固定资产的实质性程序学习目标:熟悉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及涉及的主要会计记录。掌握采购与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内部控制及其控制测试。熟悉应付账款、固定资产及相关账户实施的实质性程序。掌握对应付账款函证时应注意的事项。掌握对固定资产实施的分析程序的内容及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正确性。第一节采购与付款循环概述一、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采购与付款业务通常经过:请购—订货—验收—付款2019/9/27第十章5(一)请购单由产品制造、资产使用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填写,送交采购部门,申请购买商品、劳务或其他资产的书面凭证。(二)订购单由采购部门填写[事先连续编号],向另一企业购买订购单上指定的商品、劳务或其他资产的书面凭证。(三)验收单收到商品、资产时编制[事先连续编号]的凭证,列示从供应商处收到的商品、资产的种类和数量等内容。(四)卖方发票卖方发票由供应商开具,载明发运的货物或提供的劳务、应付款金额和付款条件等。(五)付款凭单付款凭单是采购方应付凭单部门编制的,载明已收到的商品、资产或接受的劳务、应付款金额和付款日期,是采购方企业内部记录和支付负债的授权证明文件。2019/9/27第十章6(六)转账凭证转账凭证是指记录转账交易的记账凭证,它是根据有关转账交易(即不涉及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收付的各项交易)的原始凭证编制的。(七)付款凭证付款凭证包括现金付款凭证和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是指用来记录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支出交易的记账凭证。(八)应付账款明细账(九)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十)供应商对账单2019/9/27第十章7二、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一)请购商品和劳务请购单是采购交易轨迹的起点,是证明有关采购交易的“发生”认定的凭据之一。仓库、其他部门都可以编制。由于都可以填列请购单,不便事先编号;为加强控制,每张请购单必须经过对这类支出预算负责的主管人员签字批准。大多数企业对正常经营所需物资的购买均作一般授权,但对资本支出和租赁合同,企业则通常要求作特别授权,只允许指定人员提出请购。(二)编制订购单采购部门只对经过批准的请购单发出订购单。订购单应填写所需商品品名、数量、价格、厂商名称和地址等,预先予以顺序编号并经过被授权的采购人员签名。订购单正联应送交供应商,副联送至验收部门、应付凭单部门和编制请购单的部门。2019/9/27第十章8(三)验收商品有效的订购单代表企业已授权验收部门接受供应商发运来的商品。验收部门验收后,应对已收货的每张订购单编制一式多联、预先按顺序编号的验收单,作为验收和检验商品的依据。验收人员将商品送交仓库或其他请购部门时,应取得经过签字的收据,或要求其在验收单的副联上签收,以确立他们对所采购的资产应负的保管责任。验收人员还应将其中的一联验收单送交应付凭单部门。验收单本身是支持资产或费用以及与采购有关的负债的“存在或发生”认定的重要凭证。2019/9/27第十章9(四)储存已验收的商品将已验收商品的保管与采购的其他职责相分离,可减少未经授权的采购和盗用商品的风险。存放商品的仓储区应相对独立,限制无关人员接近。这些控制与商品的“存在”认定有关。(五)编制付款凭单记录采购交易之前,应付凭单部门编制付款凭单。这项功能的控制包括:1.确定供应商发票的内容与相关的验收单、订购单的一致性。2.确定供应商发票计算的正确性[计价]。3.编制有预先顺序编号[存在、完整性]的付款凭单,并附上支持性凭证(如订购单、验收单和供应商发票等)[存在]。4.独立检查付款凭单计算的正确性[计价]。5.在付款凭单上填入应借记的资产或费用账户名称[分类]。6.由被授权人员在凭单上签字,以示批准照此凭单要求付款[存在]。2019/9/27第十章10(六)确认与记录负债(七)付款通常是由应付凭单部门负责确定未付凭单在到期日付款。(八)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支出2019/9/27第十章11第二节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一、采购交易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一)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与审计测试的关系:表10-12019/9/27第十章12(二)采购交易的内部控制1.适当的职责分离采购与付款交易不相容岗位包括(1)请购与审批;(2)询价与确定供应商;(3)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批;(4)采购、验收、会计记录;(5)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2、授权批准内部控制审批人应当根据采购与付款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3、充分的凭证和记录4、实物控制5、监督检查内部控制2019/9/27第十章13二、付款交易的内部控制三、采购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2019/9/27第十章142019/9/27第十章15第三节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1、测试登记入账的采购业务是真实的。2、测试已发生的购货业务均已登记入账。3、测试登记入账的购货业务都经过正确的计价4、测试登记入账的购货业务的分类是否正确。5、测试购货业务记录是否及时。6、测试购货业务是否已正确地记入明细账并准确地汇总2019/9/27第十章16【单项选择题】以下审计程序最能证实固定资产的存在认定的是()。A.以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为起点,追查至采购合同和发票B.以固定资产实物为起点,追查至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C.以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为起点,追查至固定资产实物D.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明细表,符合加计是否正确【答案】C【解析】选项A证实的是固定资产的权利和义务认定;选项B证实的是固定资产的完整性认定;选项D证实的是固定资产的计价和分摊认定。第四节应付账款和固定资产的实质性程序一、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被审计单位:S公司项目:应付账款编制:X日期:索引号:FD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复核:Y日期:审计目标可供选择的实质性程序D1.获取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AE2.根据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选择以下方法对应付账款执行实质性分析程序AC3.函证应付账款B4.检查应付账款是否计入了正确的会计期间,是否存在未入账的应付账款B5.针对已偿付的应付账款,追查至银行对账单、银行付款单据和其他原始凭证,检查其是否在资产负债表日前真实偿付AB6.针对异常或大额交易及重大调整事项(如大额的购货折扣或退回,会计处理异常的交易,未经授权的交易,或缺乏支持性凭证的交易等),检查相关原始凭证和会计记录,以分析交易的真实性、合理性ABCD7.被审计单位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的,检查不同债务重组方式下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ABCD8.检查应付关联款项的真实性、完整性E9.检查应付账款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重要程序之分析程序:1.将期末应付账款余额与期初余额进行比较,分析波动原因;2.分析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1)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缺乏偿债能力或利用应付账款隐瞒利润,并注意其是否可能无需支付。(2)对确实无需支付的应付账款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依据是否充分。(3)关注账龄超过3年的大额应付账款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是否偿还,检查偿还记录,单据及披露情况。3.计算应付账款与存货的比率,应付账款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并与以前年度相关比率对比分析,评价应付账款整体的合理性;4.分析存货和营业成本等项目的增减变动,判断应付账款增减变动的合理性。重要程序之函证应付账款:1.函证必要性(1)一般情况下,并不必须函证应付账款函证不能保证查出未记录的应付账款,况且注册会计师能够取得采购发票等外部凭证来证实应付账款的余额。(2)函证应付账款情形如果控制风险较高,某应付账款明细账户金额较大或被审计单位处于财务困难阶段,则应进行应付账款的函证。2.函证对象(1)较大金额的债权人的账户;(2)资产负债表日金额不大、甚至为零,但为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的账户。3.函证方式最好采用积极函证方式,并具体说明应付金额。4.函证控制注册会计师必须对函证的过程(包括选取需要函证的账户、询证函的起草、寄发和收回)进行控制,要求债权人直接回函,并根据回函情况编制与分析函证结果汇总表,对未回函的,应考虑是否再次函证。5.函证的替代程序如果存在未回函的重大项目,注册会计师应采用替代审计程序。比如,可以检查决算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及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实其是否已支付,同时检查该笔债务的相关凭证资料,核实交易事项的真实性。重要程序之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1.检查债务形成的相关原始凭证,如供应商发票、验收报告或入库单等,查找有无未及时入账的应付账款,确认应付账款期末余额的完整性。2.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关注其购货发票的日期,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合理。3.获取被审计单位与其供应商之间的对账单,并将对账单和被审计单位财务记录之间的差异进行调节(如在途款项、在途商品、付款折扣、未记录的负债等),查找有无未入账的应付账款,确定应付账款金额的准确性。4.针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付款项目,检查银行对账单及有关付款凭证(如银行汇款通知、供应商收据等),询问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查找有无未及时入账的应付账款。5.结合存货监盘程序,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资产负债日前后的存货入库资料(验收报告或入库单),检查是否有大额料到单未到的情况,确认相关负债是否计入了正确的会计期间。二、固定资产的实质性程序被审计单位:S公司项目:固定资产编制:X日期:2011/01/06索引号:ZO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2010/12/31复核:Y日期:2011/06/08审计目标可供选择的实质性程序D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结合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AD或BD2.实质性分析程序A3.实地检查重要固定资产C4.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或控制权ABDC5.检查本期固定资产的增加ABD6.检查本期固定资产的减少AB7.检查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ABDC8.检查固定资产的租赁D9.获取暂时闲置固定资产的相关证明文件,并观察其实际状况,检查是否已按规定计提折旧,相关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D10.获取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固定资产的相关证明文件,并作相应记录A11.获取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相关证明文件,并作相应记录,检查对其预计净残值调整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是否正确B12.检查固定资产保险情况,复核保险范围是否足够ABD13.检查有无与关联方的固定资产购售活动,是否经适当授权,交易价格是否公允。对于合并范围内的购售活动,记录应予合并抵销的金额D14.对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或长期应付款的审计,检查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计算方法和资本化金额,以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DE15.检查购置固定资产时是否存在与资本性支出有关的财务承诺CE16.检查固定资产的抵押、担保情况。结合对银行借款等的检查,了解固定资产是否存在重大的抵押、担保情况。如存在,应取证,并作相应的记录,同时提请被审计单位作恰当披露D17.检查累计折旧D18.检查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E19.检查固定资产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重要程序之对固定资产实质性分析程序:1.基于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通过进行以下比较,并考虑有关数据间关系的影响,建立有关数据的期望值:(1)分类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并与上期比较;(2)计算固定资产修理及维护费用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并进行本期各月、本期与以前各期的比较。2.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3.将实际情况与期望值相比较,识别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差异。4.如果其差额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额,调查并获取充分的解释和恰当的佐证审计证据,如检查相关的凭证。5.评估实质性分析程序的测试结果。重要程序之实地检查重要固定资产:1.实地检查的目的实地检查重要固定资产,确定其是否存在,关注是否存在已报废但仍未核销的固定资产。2.双向检查(细节测试方向)(1)以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为起点,进行实地
本文标题:第十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5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