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新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新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新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熟悉课文内容,掌握全文结构,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教学重点:熟悉全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教学难点: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作者简介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第一名。2.导语现在通讯事业发达了,电话、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的沟通方便多了,但是传统的书信联系在很多地方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邮递员也延续着他们的工作。不知道大家对邮递员有什么印象呢?二、听了几个同学对邮递员的看法后,我们看看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邮递员也就是信客的故事。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写一个小标题。生字词:克扣接济唏嘘稀罕噩耗呵斥诘问焦灼伎俩颠沛吊唁文绉绉穷愁潦倒风尘苦旅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连声诺诺生死祸福文章结构: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2、阅读课文一遍后,文中的信客给你怎样的印象呢?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一下吗?任劳任怨待人宽容善良厚道恪尽职守有才干3、结合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的3个小问题,再次仔细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看看文中主要写了信客的哪些故事,各个故事又体现信客怎样的为人呢?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参考资料,少熬夜!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有才干: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4、在信客的这么多的故事中,哪个最让你感动呢?并说说原因。5、解答课后的练习三、小结回顾文中信客的故事和他的为人,如果让你在信客的墓碑上写碑文,你回用一句怎样的话来写呢?板书设计: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有才干:当佬都同样受到赞誉第二课时一、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二、完成课后习题。三、拓展延伸。板书设计:信客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诚信无私终年跋涉,非常辛苦-----任劳任怨收入微薄,生活贫穷-----待人宽容教学后记:信客一文的学习,学生对信客的品质和精神都能能较好地体会,对文章的结构基本能把握,朗读能力有提高。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篇】一、导入部分引导学生注意这篇小说与以往读过的战争题材小说或者看过的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作的风格不同之处,进入学习。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拟定“你喜欢这篇小说吗?喜欢小说的那些方面?”来确定学习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认识教师归结到“人物形象美、环境美、语言美”三大方面并且板书,作为探究学习任务。二、检查预习1、处理生字词2、概述小说内容三、走近“老头子”赏析老头子这一典型人物形象。阅读提示:跳读课文,把你认为描写“老头子”的精彩之处标记勾画出来,加批注。思考:“老头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陈述理由。参考资料,少熬夜!1、学生自主探究学习2、展示探究学习成果:抗日热情高涨的人(二、五段);老当益壮的人(三、四、五段);自尊自信的人:“每天夜里”、“每天傍晚”;三个“不怕”;三处“明天来看吧!”以及大菱受伤以后集中地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爱憎分明的人:对两个孩子和爱和对敌人的恨“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__”。智勇双全的人(诱敌上钩、痛击鬼子)3、分角色朗读体会“老头子”的性格特征。4、迁移训练,丰满人物形象:从两题中选一题:(1)二菱躲在荷叶底下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2)晚上“老头子”回来后向大菱转述白天痛击鬼子的经过。5、深化“老头子”形象,分析其典型性和代表性:小说为什么塑造一个年近六十岁的干瘦的老头子形象,而没有塑造一个高大魁梧、身强力壮的硬汉子英雄形象。(传奇性、典型性、代表性;男女老少全动员,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四、走进“芦花荡”欣赏环境描写。过渡:倒数第二段“他狠狠地敲打……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这一句话有什么作用?文中类似的精彩的景色描写还有很多,请找出来加以分析、欣赏。1、自主学习;2、展示;3、指导朗读,读出情境和趣味。语言美的分析穿插在二、三环节中五、“荷花淀派”的创作风格思考: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如诗如画,“老头子”的形象塑造趣味横生、丰满有加,这与当时残酷的抗日战争形势协调吗?难道不矛盾吗?谈谈你的看法。教师小结:即使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作者仍然以沉静从容的姿态抒写白洋淀的美丽风光,细心镌刻白洋淀人民心灵的塑像。追求诗情画意之美,尽展浪漫主义色彩,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抒写风云变幻的人生,从而使小说独树一帜,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文学流派——“荷花淀派”。“荷花淀派”创作风格:以诗歌的意境和散文的笔法,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诗情画意,有参考资料,少熬夜!“诗体小说”之称。六、几分钟自由质疑时间七、课堂小结,推荐阅读《荷花淀》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篇】[教学目的]1、体会小说当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2、了解那十年给人民正常生活所造成的冲击,形成对的正确认识。3、体会小说当中对童年生活的描写,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小说所描写的优美的生活场景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以及轻松的氛围中所反映出来的深刻的社会主题。[教学时数]总计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主题。1、小说当中的白皙的少年是哪儿的人?它从小跟着谁长大的?它和外婆的关系怎么样?你是从哪些内容中看出来的?白皙的少年来自城里;他从小是跟着外婆长大的;外婆非常喜欢他。这从文中“‘城里人没得用’”、“白皙的少年也就极喜欢外婆炒的喷喷香的马齿苋干菜”、“他是外婆带大的,童年浪漫如月船,泊在了外婆的臂弯里,臂弯宁静又温暖”、“平日的下午,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等内容可以看出来。2、引导学生理解“却忽然有一天,外婆就打起包袱到乡下来了。”的原因。外婆的生活受到了不明因素的冲击,不然的话,哪一个城里人会愿意专门从城里到乡下来住呢?3、仔细阅读第43自然段,看看外婆的举动有何反常,这种反常预示着什么,在此处你能感觉到吗?平时,“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但是今天,有一个好大的声音隔了田塍喊外婆,外婆就叫来了他的朋友“一起去玩,远远地到河边上去玩”,而且“随便”地玩,“‘没断黑不要回来’”……这种反常,预示着今天下午在外婆的身上要发生一件事情,而且这件事情外婆还不愿意让白皙的少年知道。4、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呢?引导阅读课文“忽然传来了锣声……今天下午开斗争会”几段。得出结论:今天下午的斗争会的斗争对象,就是外婆。外婆不愿让自己心爱外孙看到这种难堪的场面,不愿让自己心爱的外孙的生活受到冲击,所以专门叫来了黝黑了少年陪外孙“远远地到河边上去玩”,“‘没断黑不要回来’”。因此,这篇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我们就清楚了。外婆之所以从城里到参考资料,少熬夜!乡下来住,也就是在躲避这场政治风暴的袭击。可是宁静的乡村也没能使她逃过这场荒谬的政治狂热给她带来的灾难。5、帮助学生理解这篇小说表达主题的独特方式。这篇小说通过两少年在河边尽情的嬉戏,对美丽的大自然、天真纯朴的少年、自由快乐的小鸟等如诗如画的描写,反映了xxx“”给人的正常生活所带来的灾难性的影响和它的荒谬。三、体会文中对纯美自然的描写及由此营造出来的诗情画意的氛围。1、小说中乡村的自然风光,干净、朴实。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对大自然风光的描写,体会环境的美。“河堤上或红或黄的野花开遍了,一盏一盏如歌的灿烂”,河水“粼粼闪闪”,“小鱼小虾蹦蹦跳跳”,“卵石好洁净”;蝉声“抑扬”,野蜂“嗡嗡营营”;“绿色的岸”,“远远淡青的山”;岸边水草“葳蕤”,芦苇“汪汪的绿着”;水鸟“雪白雪白的”,甲虫在软泥上爬。一幅多么美丽的乡间田野图!在这样的大自然中,一切多么纯洁、透彻,与少年率真的心相互辉映,让人感到一种净化的美,质朴的真。2、这篇小说营造出一种诗一般的氛围和意境。让学生齐读、朗读、默读下列内容,细心体会从中所流露出来的诗情画意。(1)“在那黑点移动过的地方,迤逦了两行深深浅浅歪歪趔趔的足印,酒盅似的,盈满了阳光,盈满了从堤上飘过来的野花的芳香”。(2)“间或一页白帆,日历一样翻过去了,在陡然剩下的寂谬里,细浪于是轻轻腾起,湿浸浸的舔着天空舔着岸”。(3)、文中对芦苇的描写、对水鸟的描写、对少年的描写。归纳:这些优美的画面,营构了全文的诗情画意,表达了少年天真烂漫的纯真和如梦如幼的感觉。四、复述课文内容,复习巩固。[作业练习]1、本文生字词听写积累。2、课外阅读积累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篇】教学要点:一、本单元是一个说明文单元,《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是比较规范的说明文,其余则有一定的说明文性的小品。二、本单元教学,要学生了解什么是说明文。三、学习本单元,要理清说明文的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四、学习本单元后,要学生学习写作说明文。教学时间:23课时11中国石拱桥教学目的:参考资料,少熬夜!1.引导学生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2.列出文章结构,领会文章的内容。3.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教学重难点:1.重点: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文章结构。2.难点:课后思考练习题三,以形象的语言介绍一种事物。学法指导:引导?自读?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是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二.简介作者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有。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本文最早以表于是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文笔通俗易懂,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三.检查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弧形拱桥陡坡匀称惟妙惟肖2.读了本文,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及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不同之处?四.初读课文,看看作者写出了石拱桥的什么特点。1.提示:请同学们找出哪些段落是写赵州桥的,哪些段落是写卢光沟桥的?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一,填空。2.学生读,填空,教师巡视指导。3.总结:名称位置修建年月结构特征赵州桥横跨在河上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面三刀个小拱。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4全桥结构均匀。卢沟桥位于永定河上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参考资料,少熬夜!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1.听写2.说说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二.细读全文,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石拱桥的特点的。1.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赵州桥,一个卢沟桥,这种说明方法叫做--举例子。2.在写赵州桥和卢沟桥时,作者列举了许多精确的数字,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数字。3.为了让人们更清楚的认识中
本文标题: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580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