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给袁隆平一封信【汇编8篇】
给袁隆平一封信【汇编8篇】【学习指导】这篇学习资料“给袁隆平一封信【汇编8篇】”由三一刀客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收集,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给袁隆平一封信【第一篇】袁隆平院士:我怀着沉痛的心情,给您写下这封信,就是想告诉您,您是吾辈之楷模,是我们永远的精神丰碑。梳耙耧犁,您把一生浸在稻田里;宅心仁厚,您把苍生装在心头上。一粒种子,一生追梦。不知经历了多少赤日炎炎、多少挥汗如雨?未曾改变的是您坚定的脸庞,未曾动摇的是您如炬的眼光。为了让国人吃饱饭,您穷尽一生、坚守一生、奋斗一生。如今,巨星陨落,精神不朽,梦想不灭,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您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致敬稻田里的“追梦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袁隆平常说“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正因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坚持,才有了他的信念坚定、矢志不渝,才有了稻浪中的米香、百姓家中的笑脸,才有了水稻高产梦的实现,“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了实现梦想,他从未停止过向前探索的脚步,用一生致力于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他却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诠释着什么是信念坚定,什么是矢志不渝。他信念坚定,不管碰到怎样的难题和困难,他都不变方向、稳扎稳打、逐一攻关;他矢志不渝,一直坚持下田,只为心中所梦。向他学习,就是要如他一般听党话、跟党走,做勇敢的“追梦人”。致敬稻田里的“耕耘者”,脚踏实地,不辞辛苦。高产、再高产、更高产、超高产!”这是您一生所求,对于杂交水稻的产量,您的追求没有尽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您一生的梦想是将杂交水稻种植覆盖全球,让更多的人吃饱饭。您长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水稻等,同时还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实现水稻的推广种植和丰收后,您敢于自我突破,敢于技术创新,把杂交水稻种到了沙漠,种到了盐碱地,使中国的农业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到世界的瞩目。您还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为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新时代的我们,要永远铭记您的不朽贡献,传承您勤勉敬业的操守,书写属于我们的灿烂明天。致敬稻田里的“服务员”,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个人能力出众并不能因此伟大,只有深入群众才能完成“止于至善”。袁老一生为人民“口粮”事业奋斗终生,目标纯粹得令人敬畏,但同时他又是少有的同人民打成一片的人民科学家。面对镜头,他侃侃而谈,没有所谓科学家的“端架子”;面对网友的善意调侃,他欣然接受并开怀大笑,迅速获得“袁爷爷”的称号。认知中的科学家形象同鲜活真实的“爷爷”之间的差距,让百姓对袁隆平先生的敬意多了一份亲近。给袁隆平一封信【第二篇】“袁老师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杂交水稻。说起杂交水稻,他眼里永远都有光,并且‘滔滔不绝’。因为专注执着,他才能挺过杂交水稻科研发展过程中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几十年如一日,才有了今天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的世界领先。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学习袁老师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张德咏说。袁隆平离世前,曾在三亚住院治疗。有一天,张德咏去医院向他汇报工作,时间已是晚上9点多。尽管很晚了,但他依然和张德咏交流了40多分钟,耐心细致地交代中心要抓的重点工作。“袁老师是我们中心的家长。他走了,我们都很难过。我觉得,学习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传承是对他最好的缅怀。我们会传承先生未竟事业,竭力做好世界粮食安全事业中的中国担当。”“我和袁老师相处了12年,他每次看到我的第一句话都是杂交水稻。他常说电脑里、书本里都长不出水稻,要种好水稻就必须下田。他也是这么做的。前几年他身体好的时候,每天都下田观察水稻长势,风雨无阻。我做栽培工作,那时候下田次数都没有他多。这两年,由于身体原因袁老师出差次数少了,但他经常打电话询问试验田情况,特别是水稻快成熟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打好多个电话来问。”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说。“我们做栽培工作的经常被人调侃,‘远看像种田的,近看像卖炭的,仔细一看是做水稻科研的’。”李建武说起来很无奈,“栽培工作又脏又苦又累,有时候我都想放弃。但袁老师几十年如一日都坚持下来了,我们这点苦算什么?现在袁老师走了,但他的精神就是我们团队的凝聚力。再苦再累再难,我们都会接续他的‘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想。”同样感受的,还有中心研究员马国辉。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科研经费匮乏,从事水稻栽培工作的马国辉一度想离开。他清楚地记得,有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去田间“打卡”,他拉着自己坐在田边,边抽烟边跟他说,科研要耐得住寂寞,希望他留下来继续坚持。此后,马国辉担任中心党委书记期间,袁隆平依然要求他在长沙和三亚各种一丘高产田,与中心年轻专家“PK”,不能因科研管理工作而耽误科研。后来,马国辉退休,袁隆平又嘱咐他“退位不退科研”。“现在,我还在做第三代杂交稻攻关和耐盐碱水稻配套技术研究,并有了阶段性进展。虽然我已年过六旬,但我会像他给我起的绰号‘马似驼’那样,像骆驼般负重前行,不负他的期望。”心怀天下,敢为人先,他的科研从不“藏着掖着”1970年,袁隆平助手在海南三亚发现“野败”。为尽早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他没有藏着掖着,将珍贵的“野败”材料分发给全国相关协作单位。此后,全国大协作,在1973年迅速成功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育种,并很快育成了“南优”等系列籼型杂交水稻高产组合,使杂交水稻快速走向大面积生产,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张德咏在报告中还谈及,杂交水稻在中国大面积推广后,袁隆平带领团队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为近80个发展中国家培养杂交水稻技术人才14000余人。现在,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杂交水稻试验试种和推广。“博士毕业到现在已20多年,我坚持应用研究,相继选育出了中国第二、三、四期超级稻代表性品种。我们缅怀袁老师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他的精神,破除‘四唯’,真正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希望我们团队,未来能像他那样,扎实推进理论突破,并致力于将理论突破转化为技术和材料的原始创新,助力新品种产量潜力大幅提高。”邓启云说。给袁隆平一封信【第三篇】“袁老师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杂交水稻。说起杂交水稻,他眼里永远都有光,并且‘滔滔不绝’。因为专注执着,他才能挺过杂交水稻科研发展过程中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几十年如一日,才有了今天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的世界领先。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学习袁老师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张德咏说。袁隆平离世前,曾在三亚住院治疗。有一天,张德咏去医院向他汇报工作,时间已是晚上9点多。尽管很晚了,但他依然和张德咏交流了40多分钟,耐心细致地交代中心要抓的重点工作。“袁老师是我们中心的家长。他走了,我们都很难过。我觉得,学习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传承是对他最好的缅怀。我们会传承先生未竟事业,竭力做好世界粮食安全事业中的中国担当。”“我和袁老师相处了12年,他每次看到我的第一句话都是杂交水稻。他常说电脑里、书本里都长不出水稻,要种好水稻就必须下田。他也是这么做的。前几年他身体好的时候,每天都下田观察水稻长势,风雨无阻。我做栽培工作,那时候下田次数都没有他多。这两年,由于身体原因袁老师出差次数少了,但他经常打电话询问试验田情况,特别是水稻快成熟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打好多个电话来问。”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说。“我们做栽培工作的经常被人调侃,‘远看像种田的,近看像卖炭的,仔细一看是做水稻科研的’。”李建武说起来很无奈,“栽培工作又脏又苦又累,有时候我都想放弃。但袁老师几十年如一日都坚持下来了,我们这点苦算什么?现在袁老师走了,但他的精神就是我们团队的凝聚力。再苦再累再难,我们都会接续他的‘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想。”同样感受的,还有中心研究员马国辉。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科研经费匮乏,从事水稻栽培工作的马国辉一度想离开。他清楚地记得,有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去田间“打卡”,他拉着自己坐在田边,边抽烟边跟他说,科研要耐得住寂寞,希望他留下来继续坚持。此后,马国辉担任中心党委书记期间,袁隆平依然要求他在长沙和三亚各种一丘高产田,与中心年轻专家“PK”,不能因科研管理工作而耽误科研。后来,马国辉退休,袁隆平又嘱咐他“退位不退科研”。“现在,我还在做第三代杂交稻攻关和耐盐碱水稻配套技术研究,并有了阶段性进展。虽然我已年过六旬,但我会像他给我起的绰号‘马似驼’那样,像骆驼般负重前行,不负他的期望。”心怀天下,敢为人先,他的科研从不“藏着掖着”1970年,袁隆平助手在海南三亚发现“野败”。为尽早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他没有藏着掖着,将珍贵的“野败”材料分发给全国相关协作单位。此后,全国大协作,在1973年迅速成功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育种,并很快育成了“南优”等系列籼型杂交水稻高产组合,使杂交水稻快速走向大面积生产,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张德咏在报告中还谈及,杂交水稻在中国大面积推广后,袁隆平带领团队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为近80个发展中国家培养杂交水稻技术人才14000余人。现在,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杂交水稻试验试种和推广。“博士毕业到现在已20多年,我坚持应用研究,相继选育出了中国第二、三、四期超级稻代表性品种。我们缅怀袁老师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他的精神,破除‘四唯’,真正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希望我们团队,未来能像他那样,扎实推进理论突破,并致力于将理论突破转化为技术和材料的原始创新,助力新品种产量潜力大幅提高。”邓启云说。给袁隆平一封信【第四篇】最最尊敬的袁隆平院士,您好!我和您从未谋面,可以说完全是行走在两条平行线上的陌生人,但惊闻您离去的消息时,一种莫名的伤感却彻头彻尾地将我笼罩。说实话,我们素昧平生,但那一声声发自肺腑的“袁爷爷,一路走好!”,这些天令我失魂落魄不知所措。一生永为“稻粱谋”。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动力支撑着您“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必除了心中装着人民,很难找到其他的答案。千言万语,道不尽您一生的耕耘。这两天有关您的消息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我不停地在网络上找寻您的经历和过往,感知您的平凡和伟大,感受老百姓对您的真情和厚爱。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了“你若心里装着百姓,百姓将把你高高举过头顶”这句话的真谛。都说民以食为天,您让老百姓远离饥饿的恩情比天高比地厚啊,老百姓怎能不记着您的好呢?稻菽千重浪,粒粒皆思念。昨天的长沙城下起了小雨,那淅淅沥沥的雨滴正是老百姓流下的泪水。昨天,在长沙给您送行的队伍排起了长龙,这些人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稚嫩的孩童,有农民、医生、军人、学生、外卖小哥,有人免费送花、有人免费开车接送、有人免费提供口罩,在长长的送行队伍中大家有序等候,只为能够送袁老最后一程。虽然我没法前往悼念,但那首悲伤的《送别》曲却在我脑海里循环播放着。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是您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您辛勤耕耘的写照。“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您怀揣这两个梦想用脚踏实地的奋斗、敢为人先的创新和鞠躬尽瘁的坚守,创造了一颗稻种填满粮仓的奇迹。1964年开创杂交水稻研究,1997年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吨、12吨、吨、15吨的目标,2020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科学探索的力量,更是您不懈追求的结晶。您曾寄语青年:“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如今您带着一粒“种子”去了远方,落红化泥更护花,我们坚信您在中国大地上播下的梦想,必将在后继者心里生根发芽。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袁老,您不仅给后人留下了粮食的种子
本文标题:给袁隆平一封信【汇编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629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