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我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管理研究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管理研究姓名:陆路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邓超20090525我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管理研究作者:陆路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李晓露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研究2008国际储备是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备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问可以接收的一切资产。国际储备的主要功能有保证国际支付能力;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稳定本国货币汇率;保证本国的国际信誉.在国际储备的构成中,外汇储备是国际储备的主体.外汇储备又称储备性货币,它是指由一国官方掌握的国外可兑换货币的存款和其他可变现的金融资产。一国的外汇储备资产包括外币存款、债券、债券回购、同业拆放等各项外汇资产。外汇储备作为国际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国际清偿能力的主要体现.外汇储备作为一国官方掌握的国外可兑换货币的存款和其他可变现的金融资产,其主要的功能在于融通国际收支逆差,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本国汇率稳定。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各国货币兑换可以自由浮动,这就为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了汇率风险,世界各国为减少汇率波动,保证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力,减小资本流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大大增加了对外汇储备的需求。世界各国开始努力实现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货币储备体系。目前,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瑞士法郎(在亚洲包括港币)等货币共同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但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从国际储备体系来看,全球约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与美元有着直接联系。当然欧元和日元也在成为重要的储备货币,其作用不断加强。1975年、1980年、1984年、1990年和1994年的美元占国际储备货币中的比例分别是79.4%、68.6%、55.3%、49.1%和56.9%,马克(现被欧元取代)为6.3%、14.9%、13.9%、17.5%和14.8%,日元为0.5%、4.3%、7.3%、8.2%和8.1%。①[1]中国外汇储备的历史和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80年代,我国对外公布的外汇储备由两部分组成,即国家外汇结存和中国银行外汇结存。从1992年起,由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银行的外汇结存不再列入国家外汇储备,只有国家外汇结存才算作官方储备。1994年初,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企业外汇留成,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实现汇率并轨,建立银行间统一的外汇市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外汇储备数量随之大幅度增长.截至2007年1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到14336亿美元①,位居全球之首。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经济高速发展。顺差不断增大;人民币升值预期,外国资本流入,固定汇率下央行只有不断买入外汇;外汇管制,强制结售汇制度,不能藏汇于民。在固定汇率、强制结售汇制度下,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完全来自于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是一种被动的增长.虽然外汇储备作为国家经济实力和金融实力的标志,是充实国库、弥补本国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国汇率以及维持本国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但结构不尽合理,外汇储备大量集中于美元和美元资产,特别是美国国债。在当前美元贬值的背景下,我国的外汇储备结构存在缺陷,不仅面临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而且直接面临因储备资产成本高而收益率较低带来的储备资产缩水.因此,应在满足储备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以多余储备单独成立专门的投资机构,拓展储备投资渠道,延长储备资产投资期限,以提高外汇储备投资收益水平。即选择适合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实行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本文以外汇储备结构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币种结构分析我国的外汇储备结构,探讨最优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几种可行性,从而为外汇储备积极管理提供理论和政策建议。首先对国内外的研究作了一番回顾,并对重点概念作了相应界定。接下来,在币种结构的讨论中,本文借鉴币种结构研究理论中的马科维茨投资组合选择理论,采用均值—方差模型,综合考虑外债清偿力和对外贸易对货币需求的约束后,得出了最优外汇储备币种结构。模型充分考虑了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币种构成的约束条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对于我国外汇管理的实践中,分散外汇储备投资组合,在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基础上,提高外汇储备的收益性,实施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在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本文提出要力争尽早摆脱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独大的局面:面对逐渐成熟的欧元和地位逐渐上升的英镑,增加他们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等系列建议.2.学位论文叶菲2002-2007中国外汇储备累积研究20082002年以后,全球外汇储备增长迅速,由2001年末的2万亿美元增加至2007年末的6.4万亿美元,其中又以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最快,2007年末,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己接近75%。全球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并且越来越集中于发展中国家的现象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外汇储备累积”(accumulationofforeignexchangereserve)这一表述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外文献中。在全球外汇储备累积的过程中,中国无疑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2002-2007年,中国累积了1.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相当于同期全球外汇储备增量的30%。本文以全球外汇储备累积为背景,对2002-2007中国外汇储备累积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中国外汇储备累积的全球背景”结合萨默斯悖论深入分析了2002-2007的全球外汇储备累积;第二章“外汇储备累积、国际资本流动与美国收益率曲线”利用1987Q1-2006Q4季度数据,用协整方法研究了新兴市场国家以外汇储备形式进行的资本输出对美国收益率曲线的影响;第三章“中国外汇储备累积——规模与成因”对三个主要的外汇储备规模指标进行了测算和国际比较,并从预防需求角度对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区间进行了估计;第四章“外汇储备累积的国内经济影响”对2004-2006年中国的冲销干预成本进行了估算,并对外汇储备累积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以及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与长期利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章“外汇储备高速累积背景下的资产管理策略”深度分析了挪威的外汇储备管理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并利用均值一方差模型对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可概括为:①中国外汇储备累积现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深刻的全球背景。2002年以后,全球外汇储备增长迅速,由2001年末的2万亿美元增加至2007年末的6.4万亿美元,其中又以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最快。在“全球失衡”的背景下,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累积很大程度上成为对美国的资本输出,成为美国融通巨额经常项目赤字的重要来源。这也正是萨默斯悖论所强调的、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相违背的资本由穷国流向富国的现象。穷国向富国(美国)输出资本所获得的收益很低,因为这部分资本大多购买了美国政府债券,不仅如此,伴随着美元的持续贬值,本金也在不断缩水,资本输出的结果是穷国福利的损失。②与外汇储备累积相联系的国际资本流动对美国收益率曲线存在显著影响。外国投资者特别是外国官方是美国政府债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外国资本在美国国债和政府代理机构债券市场的流入和流出对美国收益率曲线产生了显著影响,利用1987Q1-2006Q4季度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国际资本流动指标与10年期美国国债利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外国对美国国债和政府代理机构债券的净购买将使长期利率下降,国际资本流动指标变动1%将使10年期美国国债利率反向变动12个基点。第二,国际资本流动指标与收益率曲线斜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正的外国净购买将缩小长期国债利率与短期国债利率之间的差异,使收益率曲线变得平缓,国际资本流动指标变动1%将使收益率曲线斜度反向变动约13个基点。③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远远超出适度规模。就主要的外汇储备规模指标而言,1998-2007年,中国外汇储备比进口(FR/IM)指标值除2000年以外均大于10,最高达18,这意味着外汇储备已经能支持一年半的进口,在国际比较中中国FR/IM平均值仅略低于日本;中国外汇储备比短期外债(FR/STED)指标值在所有年份中都是各国最高的,1998年为3.88,2004年达到最高值14.24。另外,如果从预防需求角度出发,以一个包含进口额、短期外债和广义货币的线性函数来估计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区间的话,利用1998-2007年数据的测算表明:1998-2001年,中国实际外汇储备处于适度储备区间;2002年,实际外汇储备与适度储备上限十分接近;2003-2007年,实际外汇储备超过适度储备上限并且幅度不断扩大。④中国外汇储备累积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实际影响与一般推测之间存在差异。欧洲中央银行的研究指出,外汇储备累积可能使储备国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和成本,主要包括:第一、外汇储备累积引致的货币扩张可能诱发国内通货膨胀;第二,货币当局如果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来冲销外汇占款将被迫负担沉重的冲销干预成本;第三,央行票据的大量发行可能割裂国内债券市场。但是,利用中国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外汇储备累积对国内经济的实际影响与上述推测存在差异。首先,从外汇储备增加到出现通货膨胀之间的传递机制较为复杂,外汇储备增加在一定时期内并不必然诱发通货膨胀。其次,特定时期的国内低利率可能使货币当局在冲销干预中获利。再次,由于我国国债绝大部分为中长期国债,短期国债极少,因此央行票据的发行并未割裂国内公共债务市场,反而在实际上承担了短期国债的部分功能,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为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提供了利率基准。⑤挪威经验对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有积极借鉴意义。挪威的经验对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有三点启发,第一,应确立“为后代管理国家财富”的储备管理理念,建立分层次储备管理体系。可以效仿挪威的做法将我国外汇储备分为三个层次:外汇稳定基金、缓冲基金和外汇投资基金。外汇稳定基金是应对国际收支逆差和金融危机的缓冲器。缓冲基金有两个作用,一是增强外汇稳定基金的危机防御能力,二是分配新增外汇储备。外汇投资基金以保持基金资产长期、真实的购买力并实现财富增值为目标,与外汇稳定基金相比,外汇投资基金的管理目标更加强调资产的收益性。第二,为提高收益性,外汇投资基金必须配置部分权益类资产。外汇投资基金的战略资产配置可以仿效石油基金的做法,进行包括权益类资产投资在内的中长期投资,建立一个在资产类型和地区分布上广泛分散化的资产组合,平衡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第三,引进外部管理人和培养内部专业人才并举。由于国内缺乏具有国际市场投资经验的专业人才,因此外汇投资基金可以将部分资产委托外部管理人管理。同时为了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投资能力的内部经理人,必须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在选择外部经理人时附加一个培训条件也是一个可行的做法。⑥在选择储备货币的币种结构时应适当增加欧元的配置比例。欧元的问世对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构成了挑战,1999年以来,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缓慢下降,欧元的比重缓慢上升。在未来欧元区不断扩大,美元继续贬值和欧洲金融市场广度及深度不断加强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存在被欧元赶超的可能性。利用均值一方差模型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美元、欧元和日元的选择上,如果以预期收益最大为目标,欧元将获得最大的配置比例。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有三个方面:①利用1987Q1-2006Q4季度数据,就国际资本流动对美国收益率曲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考察了国际资本流动与收益率曲线斜度的关系,而相关文献通常只考察了国际资本流动与长期利率或短期利率的关系;第二,利用加总的国别数据考察了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政府债券的净购买与美国长期利率和收益率曲线斜度的关系,而相关文献通常仅使用包括所有外国在内的总量数据来考察外国对美国政府债券的净购买与美国长期或短期利率的关系。②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外汇储备累积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实际影响与一般推测之间存在差异。首先,从外汇储备增加到出现通货膨胀之间的传递机制较为复杂,外汇储备增加在一定时期内并不必然诱发通货
本文标题:我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管理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85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