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2023小学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应急预案及流程【4篇】
1/202023小学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应急预案及流程【4篇】防溺水安全重在一个防字,重在提高大中小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提升大中小学学生的防溺水技能。下面网友在这里为大家精心分享的“2023小学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应急预案及流程【4篇】”,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2023小学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应急预案及流程【第一篇】为确保学生安全防范教育落到实处,防止校园外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好学生溺水突发事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安全,特制定我校学生防溺水事故应急预案:一、防止学生溺水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各小组职责。溺水事故应急小组总指挥:____现场救护组组长:____组员:体育组职责:发生溺水事件后,本小组组员应立即赶往现场进行救治,同时联络120,并负责车辆配送通讯联络组:____组员:____职责:发生事故后,本小组马上奔赴现场,同时与120。各应急小组、学生家长、上级安全办领导联系,保持通讯畅通。事故调查组组长:____2/20组员:____职责:事故发生后,本小组马上赶往现场,对事故进行调查。二、防止溺水事故应急组职责1、决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2、统一领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确定现场指挥人员,负责应急人员的分配和调动。3、向医院、教育局等应急部门报告,并保持密切联系,相关人员到达后,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救援工作。4、向学校老师通报事故情况。三、防止溺水事故处理程序及措施1、对学生加强游泳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到河边。江边玩耍,不得私自下河游泳,如确须到游泳场游泳的,必须要有家长的陪同。2、教学生掌握有关预防溺水、自救等知识,在紧急情况下,会进行简单的处理。3、在汛期建立校外防溺水巡逻队,在天气炎热的季节,对特殊地进行巡逻、看护。4、一旦发生学生溺水事故,应在第一时间内报警组织施救。5、如有伤者,应及时送就近医院救治。6、及时通知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救护。7、组织调查、上报、处理相关事宜。3/202023小学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应急预案及流程【第二篇】为做好防溺水安全工作,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预案。一、工作原则以人为本,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坚持分层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行校长负责制,做好防溺水安全工作。二、组织机构和责任(一)防溺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____副组长:____成员:____各级部组长及班主任(二)防溺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防溺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学校防溺水安全工作,研究部署处置对策和应急措施,协调有关处室、年级组共同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三)学校有关处室主要职责1、总务处、政教处要及时准确掌握信息情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按照领导小组的部署,协调处置防溺水各项具体工作。并通过学校办公平台,及时下发有关通知,同时负责应对新闻媒体,在领导小组领导下及时与新闻媒体沟通,对外发4/20布相关信息。2、总务处、政教处要及时指导相关处室做好溺水事故的紧急救护知识培训工作和防溺水安全防范工作,检查监督校园各项防溺水安全防范工作措施及落实情况。3、防溺水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作防溺水安全工作专题宣传教育片,对广大师生进行教育,提高师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4、学校在防溺水安全工作小组领导下,建立以校长为核心的防溺水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学校协调高效的防溺水联动机制,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三、预防办法、安全教育1、学校利用广播、宣传栏,班主任利用板报、班会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安全教育。2、每年开学初,学校召开家长会,对学生安全提出具体要求,并与家长、学生签订安全责任书。3、教育学生不要在上学、放学时,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私自结伴游泳,防患于未然。4、在天气炎热或下暴雨时,最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管理,将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5、班主任、任课教师每节课上课前要清点人数,对未到校的学生要查明原因,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预防学生私自外出发生意外溺水事故。5/206、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及时发现学生私自结伴游泳的苗头,并迅速报告班主任或学校。四、日常管理1、学校要建立健全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的安全防范制度。把任务落实到部门、班级,实行各负其责的防范工作机制。2、学校应当请示当地政府,在校内外水池、河流、湖泊等易发生溺水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加装防护设施。3、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春秋游、集体劳动、教学实习或者社会实践活动时,活动地点或途中如有河流、湖泊,要落实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的相关措施。需乘坐船只的,必须严格检查船只的证照和安全性能情况,严禁超载。4、每年暑假前,学校要印发《致家长一封信》,通过家庭访问、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增强家长防止孩子溺水的责任意识。五、应急反应行动(一)发生溺水事故时,第一个发现者应立即呼救并设法营救,但应当注意保护自己,同时要报告学校。(二)学校接到学生溺水的报告后,应立即赶往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并立即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拨打110、120求救。(三)动用一切器材对溺水者进行营救,给溺水者做人工呼吸,尽快救醒溺水者,减少伤亡程度。(四)第一时间通知溺水者家长。6/20(五)尽快将溺水者转移到附近的医院去治疗。六、应急处理流程(一)学校接到报告后,应马上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经请示后分别通知相关的处室按照职责进行工作(总务处、教导处、政教处、安全保卫处等)。(二)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向校长报告,经请示后视安全事故的大小,校长通过电话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三)事故处理完后,由学校书面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023小学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应急预案及流程【第三篇】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建立和健全防范、指挥、处置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常备不懈;进一步提高学校应对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保障学校师生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__省学校安全条例》7/20等法律法规。(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发生的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事故灾难类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本预案所指的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包括校园火灾、交通事故、水面冰面溺水、拥挤踩踏、建筑物倒塌、煤气中毒、爆炸、危险物品泄漏污染、水电煤气等能源供应故障,组织师生外出实习、参观、考察等集体活动,以及校园周边、学校所属企事业单位发生的突发安全事故等。(四)工作原则1、统一领导,快速反应。学校要成立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应对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工作,形成预防和处置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确保事件的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置,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2、预防为本,及时控制。立足于防范,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分析,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要把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造成社会秩序失控和混乱。3、临危不乱,安全有序。在现场处理中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首先要依照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疏散事故现场人员;及时拨打110、120、119等报警求救电话;在规定时间内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查找伤亡人员,同时依据一般性医8/20学救助原则实施紧急救护。4、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无论发生何种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在处置过程中,学校第一要务是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在事件处置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有人员伤亡的情况下,要立刻开展对伤亡人员的抢救工作,当抢救生命和抢救财产问题发生冲突时,要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在布置和指挥救援工作时,要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二次事故;不得组织未成年学生参与救火、抢险等活动。5、加强保障,重在建设。学校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的规章制度与工作部署,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科学设置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及时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经费支持,提高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工安全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学校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决策、组织、指挥学校内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针对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在领导小组下成立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由校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学校各处室、各年级组负责人为组员。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制定各种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校级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加强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演练;事故发生后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报告情况,配合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应对9/20处置工作;重大事故发生后,在组织救援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等待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和事故处理;善后阶段要做好有关师生及家长的安抚慰问和心理辅导等相关工作,保持校园稳定。三、预防、预警和信息报送(一)预防学校要按照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工作责任;改进学校安全管理,加强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教职工的安全工作能力建设;做好应对事故灾难类事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确保应急设施、设备和经费落实。(二)预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对事故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全面把握不同时期安全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提前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学校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学校要针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预警信息和工作要求,及时做好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和安排。(三)信息报送1、信息报送原则1迅速:发生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后,学校应立即向主管教育部门和属地政府上报事故信息。2准确:信息内容要客观详实,全面准确,不得漏报、瞒报、谎报、延报。10/203直报:一般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采取分级报送的原则。发生特别重大事件,必要时学校可越级上报。4续报:事件情况发生变化后,学校应及时续报。2、信息报送机制1初次报告。学校发生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后,应在45分钟内将事件初步情况报告主管教育部门和属地政府。重大、特别重大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必要时学校可以越级报送。初次报告内容: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规模、破坏程度、伤亡人数、可控程度、发展趋势、事件的初步性质和事故可能原因等。2过程报告。一般事件(ⅳ级)和较大事件(ⅲ级)处置过程中,学校应及时将事件发展情况报告教育主管部门;重大事件、特别重大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应每天将事件发展情况报告教育主管部门。过程报告内容:事件发展状态、控制情况、伤情变化、事故分析、性质判断、采取措施、下一步处置安排等。3结果报告。事件结束后,学校应将事件处理结果逐级报告教育主管部门。结果报告内容:处理结果、影响程度、责任追究、整改情况、公众及媒体各方面的反应等。3、信息报送系统1电话报送。在发生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后,学校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进行信息初步报送,有条件的使用保密电话或加密传真。11/202紧急文件报送。学校通过电话报告相关情况后,应于1小时内书面报送相关情况。由于灾难事故原因导致无条件上报书面材料可先口头报告,事后补报书面材料。4、信息发布信息发布要全面、客观、准确、及时,重大信息发布应当按照有关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四、事故灾难等级划分根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事故灾难按严重程度,从低至高可分为ⅳ级—ⅰ级。(一)一般事件(ⅳ级)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一般事件(ⅳ级);其他则视情需要作为ⅳ级事件对待。1、造成3人以下师生死亡;2、10人以下师生重伤;3、学校遭受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4、对学校教学秩序产生一定影响。(二)较大事件(ⅲ级)出现下列情况之
本文标题:2023小学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应急预案及流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891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