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优秀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优秀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优秀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四年级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第一篇】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正确朗读、理解新词。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读通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4、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教学准备:cai课件;学生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执教人:周伟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题质疑1、同学们一定都看过《西游记》吧?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呢?为什么?师小结:老师知道了,同学们之所以喜欢这些神仙,是因为他们法术高强、能上天入地。尤其是东海龙王,打一个喷嚏,狂风大作,掉几滴眼泪,大雨滂沱,真是要风得风,要雨有雨。相机理解“呼风唤雨”。2、今天,我们就跟随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一起走进这“呼风唤雨的世纪”。3、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你能解开心中的什么疑问?还有什么不懂的?要求:读准生字新词,不加字、不丢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检查课前自学情况,相机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1)认读新词:奇迹(jì)依赖(lài)潜(qián)入洞察适(shì)用幻想哲学家因特网农耕社会程控电话腾云驾雾出乎意料(2)理解“农耕社会、程控电话、因特网”3、生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解决简单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谁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参考资料,少熬夜!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验证一下吧!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中的“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2、科学创造了怎样的神话?创造了怎样美好的生活?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划出相关语句。3、同桌讨论后,全班集体交流:句子①:“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理解:a、读一读,说一说:你从“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体会到什么?b、“千里眼”“顺风耳”就是指现在的_________________。c、想一想:古代的人们还有着怎样的幻想?如今,变成了现实没有?句子②“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理解:a、“等”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b、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20世纪还拥有哪些科技发展的成果?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师出示《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生谈感受:你想说点什么?c、辨析“发现”和“发明”。说说:哪些是人类的发现?哪些是人类的发明?d、过去的王公贵族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你感受到了科技带给了我们怎样的舒适和方便?为什么说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师相应补充相关资料,加深理解。(①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爱吃新鲜荔枝,唐玄宗命人快马赶运长安,也需七天;现代社会空运,7个时辰都不需要。②匈奴侵犯,边关告急,京城十天半月后才知晓消息;现代社会,一个电话,一份传真,几秒种就知道信息。)e、对比读,再次感受一下农耕社会的落后和20世纪的科技的进步,体会“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好处。f、出示课件,展示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谈感受:你想说点什么?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②。4、现代科学技术变化之快、成就之多,真是让人无法想参考资料,少熬夜!象。作者用了一句什么诗来形容?a、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指导有感情地朗读。b、你还能说出几个形容变化快、成就多的词语吗?四、小结收获、畅谈未来1、文章学到这儿,你又想说点什么??有感情地朗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2、畅谈未来,提出希望:请你大胆推测,21世纪,科学技术还将创造出哪些奇迹?五、布置作业:用《畅想二十一世纪》为题写一段话或者拿起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你的“奇思妙想”。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第二篇】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学习分析学习时,可以先借助工具书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理解课题。然后围绕“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重点阅读第3、4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了解“农耕社会”是个怎么样的社会,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在近一百年中变为了现实。学习准备资料卡片学习流程导学策略文中写哪个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交流感悟。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20世纪非常了不起?全班交流相关的句子,简述自己的感受。出示第四自然段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①学生自由读这一段。②这段话中举了哪些科技成就?这么多巨大的成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跟我们的祖先比比,哪儿方便了,哪儿舒适了?③对这些成就,这些改变,你的心情怎样?读一读这一段,把高兴、激动、自豪、幸福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齐读。④大家发现没有,这段话举了很多例子告诉我们20世纪的成就。你还能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吗?⑤在人类历史的百万年间,我们只用了短短的一个世纪,短短的一百年,就取得参考资料,少熬夜!了那么多巨大的科技成就。太令人骄傲了!文中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颂,在哪儿?⑥所以,面对这样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改变,我们不能不承认——(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出示第三自然段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①学生读这段话。②我们的祖先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他们想过上好的生活吗?但是他们只能靠幻想,那我们祖先的幻想在哪儿,他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现在有没有让“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变成现实?怎么实现的?③何止这么一点幻想变成了现实!你随便代我们祖先说一个幻想或者美好愿望,现在一定能帮你实现。谁来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感受科学成就之大)⑤祖先的幻想,今天的现实!多么强烈的对比呀!你感受到了吗?其实,对比是一种很好的说明方法。通过对比让我们更直观,更清楚地感受到了20世纪取得的巨大成就。⑥在20世纪的一百年中祖先的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我们又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四、同学们的证据充足,我们不得不赞叹: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加感叹号)是什么让20世纪呼风唤雨呢?正如——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文章的前面也讲到这个意思,你知道在哪吗?科学技术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时代,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同学们感受到了吗一、学生自由读课文二、出示问题,小组学习三、个人展示四、老师总结,升华主题。教学后记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改观、程度、依赖、寄托、幻想、洞察、潜入、联系、原子核、因特网、哲学家、呼风唤雨、农耕社会、腾云驾雾、程控电话、归根结底”等词语。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难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参考资料,少熬夜!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题目叫“比眼力、比嘴力”。看图片,把你看到的事件、事物大声、快速、准确地说出来。2、导入课题师:你知道这些事物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生:刚刚过去的20世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师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3.全班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问题:生:怎样呼风唤雨?生: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哪个世纪?生:呼风唤雨靠什么?生: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师:谁来帮助解决?生:一些神仙的一些法术。师:呼风唤雨,原本指人想象中的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就是支配自然的能力。在电视中、故事里,你知道谁具备了呼风唤雨的能力,能为我们介绍?生:孙悟空观世音……一、预习探究:过渡:呼风唤雨在课题中可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只要用心读课文就可以体会。为什么这个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在读了课文时候,我们就会明白这个问题。(板书问号)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2.边读边思考:20世纪的百年间,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巨大的变化?二、合作交流:1、师:读准词语是读准课文的关键,这一课的词语你会读吗?(1)自己读一读词语。(2)学一学:2.师:词语读得好,课文读得怎么样?我找五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生1:(读课文,一个学生读一个自然段)生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总和。”生3:“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来形容。”师:孩子们读得非常努力,听得也很认真。3、小组讨论交流:三、品读体验:1.师:我们读了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请哪位同学说说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个世纪?生:20世纪。参考资料,少熬夜!师: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生读,师评价。2.师: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谁来呼风唤雨?生答:当然是人类。3.师:靠什么来呼风唤雨?生答: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4.师:上节课老师让你们课下思考: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谁来说说。师过渡: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上节课我们提了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边学课文一边来解决。1、师:作者路甬祥用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人类把幻想变成现实,使得20世纪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大声读课文。2.交流。(1)生各自谈感受,师做引导。生:古时候的“千里眼”现在有了,如望远镜、视频。它能让千里以外的人彼此看得到,还有一些可视电话也是。生:古时候的“顺风耳”,现在有了,那就是程控电话,它可以让两个相距很远的人很快听到对方的声音。还有手机、录音机都是神话中的“顺风耳”。生:“千里马”也有了。有了高速火车、飞机,想到哪里都很方便。生:古代的人想腾云驾雾,没能实现,只能靠幻想,而现在我们可以腾云驾雾了。你只要坐上飞机就可以了。生:以前的人想着飞到月亮上去看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现在我们的飞船已经登陆月球,做了很多实验。……师生小结:也就是说,在20世纪以前,人们一直生活在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想象“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这些都是人们的幻想。而20世纪,人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把这些幻想变成了现实。所以说,20世纪是一
本文标题:《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优秀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900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