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五年级数学教案【范例5篇】
五年级数学教案【范例5篇】您是否知道“五年级数学教案【范例5篇】”网友为您分享的“五年级数学教案【范例5篇】”,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学生的课堂表现会直接反映在教师的教案和课件中。以下是我关于某个话题的一些观点和分析供各位参考和借鉴!五年级数学教案篇【第一篇】设计说明1.开门见山,引入新课。教学没有固定的形式,一节课如何开头也没有固定的方法。由于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开头也不会相同。本节课直接拿出计算器,开门见山,明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使学生在新课开始就明确了学习目标,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2.注重开展自主学习。别人说十遍不如自己做一遍,学生亲手操作演示的东西,由于有切身实践,往往体会深刻,有助于激发悟性,增强思维力度。缘于上述原因,在每个板块的活动中,都积极为学生主动尝试、交流、讨论等创造条件,为学生探索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交流中发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交流、总结、应用的过程,层层深入,让学生感受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乐趣,这样才会使课堂生动有趣。此外还重视方法的总结,在学生会用规律写商后,让学生回顾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试着总结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计算器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开门见山,引入新课今天的新课,我们请来了一位特别的“朋友”(计算器),有了它,我们的计算既快捷又准确,它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帮助我们发现规律。接下来我们就利用计算器一起来探索数学中的奥秘吧!(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导入,通过利用计算器的好处,让学生带着“特殊功能”这个疑问进入新课。⊙合作探究,总结规律1.建立猜想。出示例9中的.前两题:1÷112÷11(1)使用计算器。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1÷11的结果。(2)根据结果猜想。师: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已经得出1÷11=…,如果在这道除法算式中,除数11不变,被除数乘2,得到的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提出猜想:…×2=…,因为除数11不变,被除数1扩大到了原来的2倍,得到的商也应该扩大到原来的2倍。2.验证猜想。(1)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2÷11的商,验证猜想。(2)引导学生举例进一步验证猜想。猜想:①商是循环小数;②2÷11的结果是1÷11的结果的2倍……出示3÷11、4÷11、5÷11,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这几题的商,并用计算器验证。3.总结规律,运用规律。(1)观察各商的特点,寻找规律。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生1:除数不变,被除数与第一题相比分别扩大到原来的2~5倍,商与第一题相比也相应地扩大到原来的2~5倍。生2:商都是循环小数,整数部分都为0。生3: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2)运用规律。请学生根据探究出的规律写出例9中后四题的商。4.总结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用计算器计算五年级数学教案篇【第二篇】综合应用-聪明的测量员[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4页[教材简析]本节“聪明的测量员”是一节综合实践课,该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知识之后安排的,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地提出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目标]1、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2、获得测量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等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展示情景图中的特殊物体(字典、铜线圈、一堆花生米、一块蚊帐)。2、你想知道这本字典一页纸的厚度、一根铜丝的直径、一粒花生米的质量和蚊帐上一个网眼的面积吗?3、提出问题1这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直径能够直接测量出来吗?2怎样才能知道呢?现在就请你来做一个聪明的测量员。(出示课题)(二)、动手实践探索方案活动要求:1、小组先估计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直径,再讨论测量方案,最后动手操作。2、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3、每项数据都要测量三次,然后取平均值。4、把测量的结果填在表格中。(三)、汇报交流拓展延伸1、汇报测量字典中一页纸的厚度的情况。请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以下情况1所测量的物体。2具体测量方案。3具体测量结果。4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还有无法解决或者带有疑问的问题?2、依次汇报测量一根铜丝的`直径、一粒花生米的质量、蚊帐上一个网眼的面积的情况。3、其它组有没有不同的测量方法呢?4、谁能总结一下测量这些特殊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直径的方法。(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1、这次数学实践活动我们都测量了哪些物体的体积?2、你都有哪些收获或体会?3、如果你想继续探索,还有那些问题需要帮助解决?(五)、课后留疑开拓视野同学们,地球与月亮之间的距离很远,你知道它们之间的距离是怎样测量的吗?你想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呢?[课后反思]这节课主要按照以下五个主要环节进行展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动手实践探索方案――汇报交流拓展延伸――总结回顾评价反思――课后留疑开拓视野。在这里充分体现出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问题”和“问题解决”的教学与设计理念。这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和机会;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用具,满足了每位学生实践操作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改变了独生子女惟我独尊的性格,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学会欣赏别人,关注学生互动交流、观点交锋及智慧的碰撞,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合作意识打基础。数学在这节活动课中只是作为一种计算的工具。这节实践活动课又是对小学数学知识进行的一次大胆创新和共同探究的新尝试。在探究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面临新的挑战、新的问题,提高了难度,扩散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节课的数学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主要活动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在活动中,不仅体会了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生活中,而且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进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课中,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示自我发展智慧的舞台,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是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学习时空,达到了预期效果。五年级数学教案篇【第三篇】质数和合数(课本第14页例1及第16页练习四1~3题)。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点四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注意指导。3教学质数和合数的概念。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②用筛选法排除。首先排除掉2的倍数,再排除掉3的倍数。提问:4的倍数还需不需要排除呢?(不用)接下来我们可以排除掉5、7的倍数,剩下的就是质数。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教学质数与合数时,先复习了因数的概念,然后再让学生找出1~20各数的所有因数,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的因数有什么不同,再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引出了质数、合数的概念,学生对一些知识的掌握就会水到渠成,而且还会作出正确判断。五年级数学教案篇【第四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正确的判断。2、过程与方法:采用探究式学习法,通过操作、观察自主学习、提出猜想、合作、交流验证、分类、比较、抽象、归纳总结、巩固提高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体验与探究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明确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可分为三类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学号牌、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介绍学号数字9和12,引出整数的第一次分类:偶数、奇数。2、学生介绍数字时出现质数,教师借机引入本节课学习内容:质数和合数。3、学生汇报预习结果,同时提出学习目标。(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1.课前预习。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号,课前大家已经在自己的学号牌上写出1—20的所有因数。(课前完成)2、交流:课件出示1—12所有的因数,现在请所有同学一起来观察屏幕,看看你把1—12依据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你又是如何理解质数与合数的?课前大家在预习的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现在在组内互相说一说。(交流、汇报)【设计意图:根据给定的.标准观察、分析,突出了有关概念的本质特征,又能使学生体会到分类标准的合理性。通过对“1”的研究,完善对非0自然数的认识,促进学生对质数和合数概念的理解。】3、教师提问:我们班有29个人,谁的学号是质数?谁的学号是合数?1号同学呢?引出整数的第二次分类(板书)4、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172229353787学生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分组讨论,汇报交流。【设计意图: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三)动手实践,制作100以内的质数表。1、51是质数还是合数?要想马上知道一个数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过渡)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我们一起制作一个质数表,拿出100以内的数表,想想怎样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2、刚才,我们有些同学接受任务后,有的马上就去找,有人在思考。要是我,我可不及于去找,而是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去找。说说你们是怎样找的?(把质数留下,其他的数去掉,古代数学家就是用这种筛选的方法制作质数表的。我们都来筛吧!)3、怎样筛选的更快?……同学们自己发现了规律制成了100以内的质数表。你们真了不起!【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完成100以内的质数表,使学生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你能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吗?6=、、、28=、、、、2、判断下面这段话中的数字是质数还是合数。2月8日,13名河北唐山农民自费来到遭受最严重冰雪灾害的湖南郴州抗冰救灾,他们每天凌晨5点准时起床,忙到晚上12时才能休息,每天工作近20小时,16天时间他们帮助灾区重建了10座电塔。3、猜一猜:小红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最小的合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3,既不是合数也不是质数,10以内最大的偶数它的最大的因数是8,10以内3的倍数同时又是偶数,10以内最大的合数【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一组有层次的练习,既巩固了新知,又联系了以前的知识。通过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强化探究学习的效果,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4、课堂反馈:(五)归纳总结,师生评价1、总结:本节课学
本文标题:五年级数学教案【范例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903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