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国际金融课件绪论:国际金融概论国际金融学的学科发展状况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国际金融学说的发展一、国际金融学的学科发展国际金融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国际金融学曾长期依附于国际贸易学。在早期,研究者一般在国际贸易教材中顺带地讨论一些国际金融方面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各国间的联系以商品贸易为主,国际间的货币流动是以商品流动的对应物出现并在量上相等,因而国际收支均衡问题主要体现为贸易收支问题一、国际金融学的学科发展二战后,取代金本位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一次以人为的制度安排的方式规定了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问题,这使得国际金融方面的问题开始具有某些独立的特点,引起了更多研究者的注意,体现在学科体系上则是出现了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相并列而构成的国际经济学,而有关国际金融的内容又是以研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相关问题为主要线索的。一、国际金融学的学科发展70年代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同时,国际间资本流动尤其是金融性资本的流动规模迅速扩大,其存量以远远高于贸易量的速度发展,其流动越来越具有独特的规律,从而使研究国际金融问题越来越与国际贸易相脱离而独立。因此,原有的国际经济学体系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一、国际金融学的学科发展顺应这一潮流,80年代以来,欧美教育界开始出现了国际金融学方面的专门教材,如杰拉德·盖伊(GeraldGay)《国际金融:概念与议题》、已翻译成中文的迈克尔·梅尔文(MichaelMelvin)所著的《国际货币与金融》。一、国际金融学的学科发展进入90年代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一方面,以国际金融为独立研究对象的教材越来越多,作者队伍日益庞大,这一领域的知名学者几乎都发表了这样的专门教材,例如,凯斯·皮尔比姆(KeithPilbeam)、艾弗姆·克拉克(EpheraimClark)、海勒·吉布森(HeatherGibson)各自所著的《国际金融学》,奥林·戈莱比(J.OrlinGrabbe)所著的《国际金融市场》,以及哈佛大学的萨克斯、麻省理工学院的多恩布什、芝加哥大学的米勒等专家学者的教材都纷纷问世。一、国际金融学的学科发展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专门开设了国际金融学方面的专门课程,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了由杰弗瑞·弗兰科(JefferyFrankel)主讲的“国际宏观经济学与国际金融”,哈佛大学在国际金融领域给本科生开设了三门专门课程,普林斯顿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多伦多大学等知名学府都以国际金融为独立对象开设了课程。以上情况说明,国际金融学的独立化是国际范围内学科发展的普遍趋势,国际金融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国际金融学的学科发展国际金融学在中国是从改革开放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虽然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特别快。在我国最早开设国际金融专业的院校是南开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后来在各大财经院校和综合大学迅速发展。国际金融界的学者也逐渐多了起来。老一辈全国著名的学者有钱荣堃(南开大学)、陈彪如(货东师范大学)、周林、丁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陶湘(中国人民大学)、刘舒年(中国对外经贸大学)、陈家盛(辽宁大学)、何泽荣(西南财经大学)、白钦先(辽宁大学)、陈建梁(中山大学)等,中年学者有姜波克(复旦大学)、潘英丽(华东师范大学)等,还有一大批中青年学者正在茁壮成长。国内教材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出版的国际金融都要达几十种。这些教材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最早由陈彪如、陈家盛和钱荣堃教授出版的国际金融教材,这些教材在理论界也称为南方学派和北方学派。南方学派是以陈彪如教授著的《国际金融概论》为代表,他们要求学习国际金融时必须具备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学、西方货币理论等知识,并要求外语要好,属于外向型专业课程体系。北方学派是以钱荣堃、陶汀、刘舒年教授为代表,他们编写的教材要求在学习国际金融学以前必须先学习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等课程。这属于国际金融学第一代教材。这些教材曾依附于国际贸易学,就像人民币汇率属于贸易依附性汇率一样,出于对讲座国际贸易问题的需要而讨论国际金融方面的问题。另外,这些教材“板块结构”比较明显,教材中都涉及到了独立的四个板块,即外汇与汇率、国际收支、国际货币体系及国际金融市场,差异之处是章节次序的安排不同。这是因为国际金融学这一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不成熟状态,国际资本流动以及资金融通在各国经济中的影响作用不大,在国际收支中不处于主导地位的结果。所以,当时的国际金融学尚未形成一个科学严密的学科体系,当时出版的国际金融教材中没有一本书在国际金融后加一个“学”字,这足以说明当是的教材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第二类是由钱荣堃主编的国家教委推荐使用的统编教材《国际金融》以及由其他院校从事国际金融学教学和科研的学者编写的《国际金融概论》等教材。这些教材比起第一代教材来说在内容上覆盖面更广一些,体系更合理一些,也有了一定的深度并增加了不少新内容,比如国际金融创新问题,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国际储备问题等。但这些教材也末脱离板块结构的限制,没有一个统一的研究对象,没有一条主线贯穿于全书之中。第三类是由姜波克主编的国家教育部立项的重点项目“金融学系列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成果《国际金融学》,该书的出版发行可以说是国际金融学教材质的飞跃,它把研究对象定义为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的一门学科。该书作为新世纪国际金融学教材,具有系统性与逻辑性、创新性、客观性、前沿性、通用性与专业性等特点。它同前两类教材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了一个主线,也形成了一门学科体系。但是,该书在使用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①该书与国际经济学的内容重复太多;②只有宏观国际金融学内容,无微观国际金融学内容,即无国际金融技术与实务部分,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不相适应;③从一国角度出发研究国际金融,而没有从国与国之间和全球角度出发研究国际金融问题。但不管怎么说,该书在国内目前算是最好的教材之一。二、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界定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体系建设的首要问题,也是一门学科的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关于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观点。MauriceObstfeld&KennethRogoff,(2000)认为,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或者称之为国际金融)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发散。这表现在对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本身缺乏一个统一的定义和统一的分析框架,从事这方面研究和教学的学者对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有着各自不同的定义。莫瑞斯·奥博斯特弗尔德(MauriceObstfeld)毕业于MIT,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特邀研究员、美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研究员和美国计量经济学会(EconometricSociety)会员,并且担任IMF、世界银行、欧盟委员会和多国中央银行的顾问。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之前,他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国际金融和宏观经济学。《高级国际金融学教程》(原书名《国际宏观经济学基础》)是他和Rogoff近年来的一本著作。他还和Krugman合著了《国际经济学:理论和政策》(这本书已经是第四版,并已经被译成西班牙文、法文、意大利文、日文、中文、波兰文和俄文等不同版本出版)等著作。肯尼斯·若戈夫(KennethRogoff)1980年获MIT经济学博士学位。他曾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的Charles-Robertson国际事务讲座教授,现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美国计量经济学会会员。Rogoff长期担任IMF经济学家,并在联邦储备银行理事会任职。2001年8月以来,任IMF研究部经济顾问和主任。Rogoff出版了大量关于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方面(包括汇率、国际债务问题和国际货币政策等)的论文和著作。肯尼斯-罗杰夫(KennethRogoff)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高级国际金融学教程(国际宏观经济学基础)byMauriceObstfeld,KennethRogoff(一)国内关于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在中国,国际金融学教材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但其研究对象问题还仍然是个没有解决好的疑难问题,这其中的原因并不是这些教材有什么缺陷和教材的作者没有站在理论的前沿,而是受当时的社会实践和时代局限的结果。二、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在国内,第一代教材和第二代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经济的货币方面,也就是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如陈彪如在其所著的《国际金融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的序言中认为:“国际金融应以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既要说明国际金融活动的主要问题,又要阐明国际间的货币和借贷资本的运动规律”。钱荣堃在其主编的《国际金融》(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的序言中认为:“国际金融研究的是国际间的货币关系和金融活动”。二、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这个研究对象太笼统、太概括,也没有代表性。同时这个研究对象也没有超脱封闭经济条件下学科设置的特点,把货币银行学中有关国际范围的问题单列出来,而拼凑的一门学科。表现在国际金融教材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不够强,重点来突出,体系不完整。二、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复旦大学的姜波克教授主编的第三代国际金融教材《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把其研究对象确定为“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独立学科”。内外均衡是经济在开放条件下面临的两个主要目标,这两者常常存在相互冲突的现象,因此如何确定开放经济条的内外均衡目标并进而同时实现它们,构成了国际金融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正如前边所述,该研究对象的确立是国际金融学的一大进步,是国际金融学学科体系的一场“革命”。但该研究对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正如J·奥林·戈莱比在1998年出版《国际金融市场》一书的序言中指出的:“标准经济学课程虽然也贴上‘国际金融学’的标签,但这些课程实际上是一种宏观经济学,其重点在于研究开放型经济中的最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好象政府政策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问题。……此外,这些课程常常把金融市场格式化,会使一个有实践经验的学生产生一种误解,好像一边是经济理论,另一边是现实世界,二者是分割的,永远也不会融合在一起”他还说:“事实上并不存在开放型经济和封闭型经济之区别,只有开放型经济学家和封闭经济学家之不同”。我想这些话语应用到描写姜波克教授主编的《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时也许有些适用。我国还有一部分学者提出:内部均衡的概念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诞生之后才出现的,因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一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之前的古典经济学世界,市场的力量将使得经济自动达到平衡状态,因而根本不存在内部均衡问题。内外均衡冲突问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初期由米德提出,而在此之前,国际金融理论已经得到较充分的发展。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内外均衡的冲突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的问题。因此姜波克将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内外均衡同时实现也是存在问题的。他们认为,国际融理论是研究在内部均衡约束条件下的外部均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外部均衡的方案,包括政策规则、市场力量和制度安排设计。因此国际金融的研究对象是一国的外部均衡问题。在宏观经济学中讲到一国政府将努力实现四大政策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因而有人将前三大目标合起来成为内部平衡而将最后一个目标称为外部平衡。因此讲到外部均衡,我们就自然而然的认为是国际收支平衡,但是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实际上,外部均衡概念是不断演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标准。而作为研究外部均衡的国际金融理论随着其研究对象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变化。外部均衡标准的历史逻辑(一)古典主义时期的贸易收支平衡在早期各国的经济联系是以贸易为主,因此这一时期的外部均衡体现在贸易收支平衡上。而在理论上,最早涉及外部均衡问题的是重商主义,由于重商主义者错误的将货币等同于财富,因而重商主义者
本文标题:第一章外汇汇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94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