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个人所得税培训课件(sj)(PPT46页)
个人所得税基础培训内容提纲一、个人所得税的基础知识二、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一、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个人所得税的定义★纳税义务人及判定标准和征税对象范围★征税税目★税率个人所得税是对我国公民、居民来源于我国境内、外的一切所得和非我国居民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1、个人所得税定义确定收入的主体是个人不能混淆本人与他人,不能将他人的收入当作了个人的应税收入。比如:独生子女补助、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托儿补助费等就属于个人的家属或子女的,不属于个人的,就不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2010年“两会”期间又有代表提议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便是综合征税的一种形式。据了解,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均采用按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制的形式,按照不同家庭的经济状况和人口数量来确定征税的标准。以二个收入总额等同的家庭为例,甲家庭夫妻俩月收入分别是7000元、8000元,乙月收入15000元但只有一人工作。二个家庭收入相等,但在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下,二个家庭的应税所得额分别为:8000元和11500元,分别应交的个人所得税缴纳(除3500元外,不考虑其他扣除项目)纳税义务人判定标准纳税义务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无限(全面)纳税义务,即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和境外的所得,向中国政府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公历01.01至12.31)的个人非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个人有限纳税义务,即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政府缴纳个人所得税2、纳税义务人及判定标准和征税对象范围3、征税项目具体内容劳动所得工资、薪金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等29项,包括个人兼职取得的收入稿酬所得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仅限于与生产经营所得有关的收入;无关的其他所得按其他项目缴税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还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3、征税项目具体内容资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国债利息、国家发行金融债券利息、个人储蓄存款利息免税财产租赁所得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财产转让所得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其他所得偶然所得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取得的所得。不扣除任何费用其他所得给储户的揽储奖金4、税率累进税率比例税率工资、薪金生产经营所得7级超额累进税率5级超额累进税率其他征税项目,单一税率20%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减征30%;存款利息:2008.10.9后暂免;个人出租房屋:2008.3.1起,减按10%;劳务报酬一次收入畸高,加成征收;二、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1、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应纳税所得额=各项收入-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我国个人所得税采取分项确定、分类扣除,根据其所得的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定额、定率和会计核算三种扣除办法。十一类应税所得费用扣除方法(1)工资、薪金所得定额扣除(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也适用);(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核算扣除(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定额或定率扣除(每次800元或20%)(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10)偶然所得;(11)其他所得无费用扣除2、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1)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2)劳务报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计税方法(3)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4)财产租赁所得的计税方法(5)偶然所得的计税方法(1)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基本工资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各种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五险一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各种津贴、补贴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基本工资的个人所得税计算计算公式: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应纳税所得额=工薪收入额-免税收入额-允许扣除的税费-费用扣除标准-准予扣除的捐赠额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级数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元的30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10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555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100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2755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550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3505案列:某职工2015年10月应发工资8600元,交纳社会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500元,失业保险200元,单位代缴水电费100元,计算其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答案】应纳个人所得税=(8600-3500-500-200)×10%-105=335元各种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职工的奖金种类繁多,有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依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实行“双薪制”单位为其雇员提供的“双薪”等等。1对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2纳税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收入全额分摊至12个月的数额确定适用税率,再按规定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的确定方法是,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A.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①找税率:全年一次性奖金/12→查表②算税额: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B.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当月工资不足3500),适用公式为:①找税率:[全年一次性奖金-(3500-当月工资、薪金)]/12→查表②算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3500-当月工资、薪金)]×税率-速扣数注意: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年终奖金的办法执行。五险一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五险”指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各种津贴、补贴的个人所得税计算:1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①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是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税。②不征税的误餐补助是指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确实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据实际误餐顿数,按规定的标准领取的误餐费。2住房补贴、医疗补助费企业以现金形式发给个人的住房补贴、医疗补助费,应全额计入领取人的当期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3防暑降温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企业发放的防暑降温费和职工食堂经费补贴属于工资、薪金所得中的津贴或补贴,应该计入工资总额缴纳个人所得税。4福利费福利费免纳个人所得税。这里所说的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另外,下列收入不属于免税的福利费范围,应当并入纳税人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①从超出国家规定的比例或基数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贴、补助;②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人人有份的补贴补助;③单位为个人购买汽车、住房、电子计算机等不属于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性质的支出。(2)劳务报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计税方法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公式:①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元)×20%②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③劳务报酬所得超过20000元,应实行加成征税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对“超过2万元部分”加成征收,实际适用“3级超额累进税率”:级数每次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1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2002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20003超过50000元的部分407000案例:某演员参加某次演唱会。一次获得表演收入30000元,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的税额为()元。适用速算扣除数的方法: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0×(1-20%)×30%-2000=5200(元)(3)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按年征收,按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征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以及准予扣除的税金-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4)财产租赁所得的计税方法自2001年1月1日起,对个人按市场价出租的居民住房取得的所得,按10%的税率征税。个人出租经营性房屋,仍适用20%税率。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2)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财产租赁收入扣除费用范围和顺序包括:税费(不含增值税)+修缮费用(800元为限)+扣除标准。准予扣除费用城建税=增值税×7%(县城和镇5%,其他2%)教育费附加=增值税×3%房产税=租金收入×12%(个人出租住房4%)印花税=合同金额×0.1%(个人出租住房免征)各种手续费【注意】判定是否超过4000元的基数为“收入额-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修缮费”。案例:某个人出租旧房一栋,每月取得租金3000元,缴纳各项税金及附加165元,2010年10月发生修缮费用2000元,计算该纳税人当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3000-165-800-800=1235(元)应纳税额=1235×10%=123.50(元)(5)偶然所得计税方法①彩票,一次中奖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1万元的,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②个人取得单张有奖发票奖金所得“不超过800元”的,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800元的,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一)免税规定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下列各项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5、保险赔款;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10、见义勇为奖金---乡镇以上政府或县以上政府批准设立的基金11、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12、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二)减税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1、
本文标题:个人所得税培训课件(sj)(PPT46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98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