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4章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
第4章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本章结构•前言•两要素经济模型•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贸易中的政治经济学:初步介绍•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经验证据•提要前言•在真实的世界中,一部分贸易模式可以由劳动生产率差异来解释,而另一些贸易模式则反映了资源的差异。•H-O理论:--该理论强调资源的差异是贸易的唯一原因--表明比较优势是由以下因素所反映的:(1)相对要素丰裕度(对国家而言)(2)相对要素密集度(对产品而言)•该理论也被称为要素比例理论(factor-proportionstheory)•要素禀赋--指一个国家或经济体所拥有的可利用的经济资源的总供给。包括自然存在的资源,如土地、矿产等,也包括社会积累资源,如技术、资本。•要素丰裕度--指两国要素拥有量和要素价格比率的比较•要素丰裕的实物定义:若乙国的资本总量与劳动总量的比率(TK/TL)高于甲国,则乙国资本相对丰裕,甲国劳动相对丰裕。请注意:相对值•要素丰裕的价格定义:若乙国的利息率与工资率的比率(R/W)低于甲国,则乙国资本相对丰裕,甲国劳动相对丰裕。•要素密集度--指生产各种商品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设生产两种商品X、Y,使用两种生产要素K(资本)和L(劳动)。如果生产Y的K/L的比率高于生产X的K/L的比率,或生产X的L/K的的比率高于生产Y的L/K的的比率,则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比如在棉布和粮食,两要素(劳动和土地)的世界中,如果在任何给定的实际工资率条件下,粮食生产中所使投入的土地-劳动比率都高于棉布生产的相应比率,那么粮食的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两要素经济模型2×2×2模型:两个国家(本国与外国),两种产品(布和粮食),两种要素(土地和劳动)•价格与生产定义表达式——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土地——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劳动——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土地——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劳动——一国的劳动总供给——一国的土地总供给TFaTCaLFaLCaLT假定:生产棉布和粮食所投入的土地和劳动力是固定的;土地与劳动之间不能互相替代;棉布是劳动密集型,粮食是土地密集型土地约束劳动约束由于生产同时受到劳动和土地的约束,故生产可能性边界只能是劳动约束线和土地约束线的交集——图4-1若劳动和土地可以互相替代,则生产可能性边界变为弓形——图4-2LCTCLFTFaaaaFTFCTCQaQaTFLFCLCQaQaL两种产品的总价值最优点: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等价值线的切点,图4-3切点的斜率为棉布与粮食的价格比,即多生产一单位棉布的机会成本(用粮食表示)就等于棉布与粮食的价格比CCFFVPQPQ•要素投入集的选择在两要素的经济中,由于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对投入要素的使用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图4-4曲线上,左上方的点表示“广种薄收”,右下方的点表示“精耕细作”生产者会如何选择要素投入组合,取决于土地和劳动的相对成本(w/r),图4-5在任一要素价格下,粮食生产总比棉布生产的土地—劳动比率高,故粮食是土地密集型的,棉布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1卡路里粮食所有可能的投入组合生产1卡路里粮食投入的土地aTF(英亩)生产1卡路里粮食投入的劳动aLF(小时)图4-4粮食生产的要素投入组合可能性CCFF工资-地租比率,w/r土地-劳动力比率,T/L图4-5要素价格和投入选择•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差异←-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不同←-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国际贸易的基础特定要素价格对商品生产成本的重要性,取决于有多少该要素进入到该商品生产。w/r与Pc/PF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图4-6。注:对要素的派生需要导致了要素价格对商品价格的影响SS棉布的相对价格,PC/PF工资-地租比率,w/r图4-6要素价格和产品价格图4-7的含义第一,棉布相对价格若上升,则工资地租比率也相应上升,土地劳动比也相应增加——商品的价格,会影响要素的价格,进而影响要素的投入。第二,如果棉布对于粮食的相对价格PC/PF上升,那么有:其一,提高工人收入相对于土地所有者的收入,w/r。其二,在棉布和粮食的生产中,提高土地相对于劳动的投入比率,从而提高劳动相对于土地的边际产出。其三,不管用哪种商品衡量,增强了工人的购买力而减弱了土地所有者的购买力。wc=MPLcxPc,wc/Pc=MPLc(工资的购买力),rc/Pc=MPTc(地租的购买力)相对价格变化会产生强烈的收入分配效应FFCCSS土地-劳动比率,T/L棉布的相对价格,PC/PF工资-地租比率,w/r(PC/PF)1(TC/LC)2(TC/LC)1(TF/LF)2(TF/LF)1(w/r)2(w/r)1增加增长图4-7从商品价格到要素投入的选择(PC/PF)2•资源和产出研究商品价格、要素供给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依据图4-7,给定商品的相对价格,就可以得到要素的相对价格,进而得到土地劳动比。依据土地劳动比,可以画出图4-8两条直线的交点1决定了该国的资源配置(假设:资源供给固定且充分利用,决定了不是直线上的其它点)LFTFLCTC粮食生产中劳动的使用量棉布生产中劳动使用量OF增加增加棉布生产中土地使用量粮食生产中土地使用量1FCOC图4-8资源的配置在价格不变(决定了直线只能平移)的情况下,土地供给的增长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出的下降,土地密集型产品产出的增加(图4-9)。粮食部门产出的增加要高于土地增加的幅度——新增加的土地和从棉布部门转移过来的土地。雷布津斯基定理(效应):在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如果一种生产要素量增加(T或L),那么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的供给会增加,而其他产品的供给会减少。反之亦然。CL2FL2CT1FT1CF1L1FL1CT2FT2C1图4-9土地供给增加粮食生产中劳动使用量棉布生产中劳动土地量增加增加棉布生产中土地使用量粮食生产中土地使用量F2O1FO2F2OC土地(劳动)供给的增加,会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偏于粮食(或棉布)生产的方向扩张(图4-10)。可见,土地对劳动的相对供给比较高的国家在粮食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资源供给的变动对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偏向性效应是理解资源差异如何导致国际贸易的关键——进行专业化分工。TT1TT2粮食产出,QF棉布产出,QC切线斜率=-PC/PF切线斜率=-PC/PF2Q2FQ2C1Q1FQ1C图4-10要素和生产可能性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假设–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相同的消费倾向–相同的技术–不同的资源禀赋本国劳动-土地比率高于外国•相对价格与贸易模式–要素充裕度当且仅当本国可获得的劳动总量与土地总量的比率高于外国的对应比率时,即:L/TL*/T*就可以说相对外国而言,本国是一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相对本国而言,外国是一个土地充裕的国家)例如:如果美国有8000万劳动力和2亿英亩土地,而英国有2000万劳动力和2000万英亩土地,那么英国是劳动充裕的而美国是土地充裕的。棉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且本国是劳动相对充裕的国家,故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超棉布方向伸展的程度大,棉布相对粮食的产出比较高。外国则反之故在图4-11中,本国的相对供给曲线位于外国相对供给曲线的右下方当发生国际贸易时,两国的相对价格会趋于一致,图4-11的点2RDRSRS*123图4-11贸易使相对价格趋同棉布的相对价格,PC/PF棉布的相对产量,QC+Q*CQF+Q*F相对价格是如何趋同的呢?一个国家不存在贸易,消费的价值必须等于生产出来的价值。即预算约束为:PCxDC+PFxDF=PCxQC+PFxQF可改写成:DF-QF=PC/PFx(QC-DC)国际贸易使得一个国家可以消费不同于产出的棉布和粮食组合,且一个国家不可能支出大于消费,故可得图4-12。预算约束线(斜率=-PC/PF)棉布消费,DC棉布产出,QC粮食的消费,DF粮食的产量,QF--生产可能性边界图4-12:参与贸易国家的预算约束线Q1M1Q1F在本国,棉布相对价格的提高会带来棉布生产的增加和相对消费的减少,所以本国成为棉布的出口方和粮食的进口方。相反地,外国棉布相对价格的下降会使外国成为棉布的进口方和粮食的出口方。本国的棉布出口等于外国的棉布进口,本国的粮食进口等于外国的粮食出口,图4-13赫克歇尔-俄林定理:一个国家会出口密集使用该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稀缺要素的产品。QHFQFFDFFDHFQFCDFCQHCDHC本国粮食进口外国粮食出口本国棉布出口外国棉布进口棉布产量棉布产量粮食产量粮食产量本国预算约束线外国预算约束线图4-13:贸易均衡•贸易和收入分配贸易导致相对价格趋同对两个国家,相对价格的改变对劳动和土地的相对收入会有重要影响:•在本国,棉布的相对价格上升,本国劳动力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改善而土地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恶化。•在外国,棉布的相对价格下降,外国劳动力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恶化而土地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改善国内充裕要素的所有者从贸易中获利,而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因贸易而受损。•要素价格均等化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本国的劳动力的收益会比国外的劳动力的收益少,而本国土地的收益会比国外土地的收益多国际贸易会使国家间的要素价格相等——国际贸易不仅是商品的交换,也是间接的要素的交换在现实世界中,国家贸易已经使不同国家间同类要素的价格实现均等化了吗?——表4-1以下三个对预期要素价格均等化至关重要的前提假设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两个国家同时生产两种相同的产品(eg: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太多,难以与美国要素价格均等化);两个国家的生产技术相同(技术水平存在差异);贸易使两个国家的产品价格相同(存在自然壁垒与人为壁垒)贸易中的政治经济学:初步介绍•再论贸易利得如果要那些从贸易中获利的人补偿那些在贸易中受损者的损失,他们是否还会觉得有利可图?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贸易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潜在获益资源。国家总能从贸易中受益,其基本原因就是贸易扩大了一个国家消费品的选择范围。选择范围的扩大意味着总能找到一种收入再分配的方法使每一个人都可能从贸易中获利。论证上页(结合图4-14):第一步:没有贸易,该国自给自足,假设其贸易前的消费组合为点2第二步:贸易使得该国的消费可能性增加(p34)。给定棉布的相对价格,则该国的消费组合就落在预算线上(p63),处于阴影部分的预算线表明该国对棉布和粮食的消费均比贸易前增加第三步:如果一国从整体上对两种产品的消费均增加,则理论上每个人对两种产品的消费也都增加。也就是,每个人均从贸易中获利了。预算线(斜率=-PC/PF)PP棉布的消费量,DC棉布的产量,QC粮食的消费量,DF粮食的产量,QFQ1CQ1F12图4-14:贸易扩大了一国的消费可能性•最优的贸易政策政府必须在一个人的受益和另一个人的损失之间进行权衡。–有些集团已经相对贫困,需要特殊的关照(例如,美国的鞋子和服装的工人)。–大多数经济学家仍然会或多或少地赞同自由贸易,理由:收入分配效应不是国际经济学的专题;在贸易后补偿受损者比禁止贸易更合理;受损者一般比收益者更有组织。•收入分配和贸易政策贸易受益者的集中程度,对情况的掌握程度,以及组织程度都不如那些贸易受损者。例如:美国制糖业的消费者和生产者集体行动的逻辑——少数剥削多数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美国数据–里昂惕夫悖论:虽然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充裕的国家,但是美国的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要低于美国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解释:人力资本,劳动不是同质的表4-21962年美国进出口产品包含的要素进口出口每百万美元产品所包含资本每百万美元产品所包含劳动(人年)资本-劳动生产比率(每工人占有美元资本)工人平均受教育年数劳动力中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比重$213200119$179169.90.0189$1876000131$1432110.10.0255–全球数据鲍恩、利莫、斯维考斯克斯的一项研究利用大量国家的数据检验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该项研究在世界范围证实了里昂惕夫悖论,表4-3。–南北贸易的考察尽管国际贸易的整个模式并不能很好的由赫
本文标题:第4章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04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