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9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九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本章学习目标1.熟悉各种宏观经济总量概念。2.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3.熟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及其关系。4.熟悉总需求、总供给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含义。5.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条件及其图式说明。6.理解乘数原理。第九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学基础第九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一节宏观经济总量与核算第二节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第三节投资函数第四节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五节乘数原理第六节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第九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学基础导入案例9-1:宏观经济数据预测分析在宏观经济研究中,人们通常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服务和货物的净出口总额等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9年10月有市场人士根据2009年前三季度情况和综合多方面因素作出预测:预计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增量为5792亿元,增幅为15.92%;最终消费增量为5270.9亿元,增幅为8.93%;货物和服务出口总净额为668.7亿元,增幅为32.6%。与2008年相比,按照支出法计算的GDP增量为11731.6亿元。预计2009年按照支出法计算的GDP规模为109819.1亿元。这样,预计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9.37%,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4.93%,货物和服务出口总净额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7%。第一节宏观经济总量与核算第九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学基础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这个概念包含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含义:(1)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产品市场价值就是用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乘产量获得的。(2)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否则就会造成重复计算。所谓中间产品是在核算期内生产出来,又在核算期内被消耗或加工,形成其他新产品的那些生产资料。(3)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销售的最终产品价值。(4)国内生产总值仅仅是一定时期生产的价值,是一个包含实践因素的概念,是一个流量而不是存量概念。(5)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域概念,它是指在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包括在本国的外国公民提供生产要素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但不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提供生产要素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6)一般地,国内生产总值计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应该是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非市场活动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没有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一、宏观经济总量第一节宏观经济总量与核算第九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学基础2.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GNP)是按照国民原则来计算的,即凡是本国国民(包括境内公民及境外具有本国国籍公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不管是否发生在国内,都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可表述为:GDP=GNP-NFP,其中NFP(NetFactorIncomeandTransferPaymentsfromAbroad)称为国外要素收入与转移支付净额,定义为本国生产要素在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外国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3.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净值(NetNationalProduct,简称NNP)是指经济社会新创造的价值。NNP等于GNP减去资本(包括厂房、设备)折旧(Depreciation,简称D),即:NNP=GNP–D一、宏观经济总量第一节宏观经济总量与核算第九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学基础4.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NationalIncome,简称NI)定义为一国生产要素(指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所获收入的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之和。NI等于NNP减去企业间接税(IndirectBusinessTax,简称IBT):NI=NNP-IBT。5.个人收入(PI)个人收入(PersonalIncome,简称PI)是指个人从经济活动中获得的收入。PI等于NI减去非个人接受的部分(包括公司利润、社会保险费),再加上并非由于提供生产性劳务而获得的其他个人收入,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利息调整、红利和股息。PI=NI-企业利润-社会保险费+转移支付+利息调整+红利和股息6.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PersonalIncome,简称DPI)DPI等于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IncomeTaxes,简称T):DPI=PI-T。可以把以上讨论的内容用图9-1所示出来:一、宏观经济总量第一节宏观经济总量与核算第九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学基础一、宏观经济总量第一节宏观经济总量与核算第九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学基础在衡量一个经济社会的各种总量指标中,最基本的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同时由于其他总量指标都可以从国民生产总值中推导出来,因此,下面以国内生产总值说明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一)生产法生产法测定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原理是:首先计算国民经济部门的总产出,再从总产出中扣除相应部门的中间消耗,求得各部门的增加值,最后汇总所有部门的增加值得出国内生产总值,即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总产出-该部门中间消耗)=∑各部门增加值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第一节宏观经济总量与核算第九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学基础(二)支出法用支出法测定国内生产总值,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产品的总支出来测定国内生产总值。谁是最终产品的购买者呢?只要看谁是产品和服务的最后使用者。1.消费支出(Consumption,C)消费支出指的是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包括服务)的购买,它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总需求中最主要的部分。2.投资支出(Investment,I)投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的投资和库存投资两大类。库存投资是指企业存货价值的变动额(增加或减少),即存货的净变动额,等于一定时期期末存货减期初存货(如年末存货减年初存货)。3.政府购买(GovernmentPurchases,G)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部门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包括政府在国防、法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第一节宏观经济总量与核算第九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学基础(二)支出法用支出法测定国内生产总值,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产品的总支出来测定国内生产总值。谁是最终产品的购买者呢?只要看谁是产品和服务的最后使用者。4.国外购买(NetExport,NX)出口(X)指国外居民、企业或政府对本国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进口(M)指本国居民、企业、政府对外国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净出口(NetExport,NX)指出口额减去进口额的差额(X-M)。NX=出口额-进口额NX>0顺差;NX<0逆差把上述四类项目加总,用支出法测定国内生产总值的项目合计可写成:GDP=C+I+G+(X-M)=C+I+G+NX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第一节宏观经济总量与核算第九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学基础(三)收入法收入法是指通过把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相加来得到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这些收入换个角度可以看作是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出来以后分配给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所以也称为分配法。(1)劳动者收入。包括工资、津贴、福利费,也包括企业向社会保障机构交纳的社会保险费。(2)个人的租金收入。个人出租土地、房屋等的租赁收入。(3)公司利润。是指所有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费、股东红利及分配利润。(4)利息净额。是指贷款还息以及储蓄所得利息在本期的净额。(5)企业间接税。是指企业交纳的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税项。(6)资本折旧。折旧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因经济活动而引起的固定资产消耗的补偿,它虽然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所以也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7)非企业业主的收入。非企业业主是指不受人雇佣的独立生产者,如私人诊所的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等。这样,按收入法测定的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收入+租金+利润+利息+间接税+折旧+非企业业主收入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第一节宏观经济总量与核算第九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学基础导入案例9-2:2009年一季度城市居民收支情况调查国家统计局对某城市统计,2009年一季度城市居民收支情况调查显示,随着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009年一季度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收入和消费支出继续增加。受居民消费倾向回落的影响,居民收入增幅大大快于消费增幅。2009年一季度城市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约70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6.2%。按同口径计算的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0.4%,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20.6%;考虑调查对象变化所高估的4个百分点,实际增长16%左右。一季度城市居民月人均收入中,来自工薪收入有52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4%。一季度,城市居民家庭月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81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8%。经营净收入变化不大。一季度中国城市居民月人均经营净收入为25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0%。一季度城市居民八大支出各有涨跌,消费倾向下降。月人均消费性支出51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2%,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6.3%。同口径比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1.4%。在八大类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类、交通和通信类、衣着类、娱乐教育文化服务、食品类、杂项商品和服务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均显上升态势,增幅在6.7%~23.3%之间;而居住类则呈下降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调查显示居民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今年一季度城市居民消费倾向为67%,比去年同期的72.7%下降了5.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支出相对收入而言仍然偏淡。第二节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第九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学基础消费函数讨论居民的消费支出与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一国居民消费的因素很多。假定一国经济制度、环境等因素不变,那么,就单个家庭而言,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商品的价格、预期收入、偏好、利率水平、消费习惯等一系列因素,都制约着消费者的消费数量,从而决定着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水平。进一步假定整个经济中的价格总水平和利率水平保持不变,那么,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经济中的总收入即国民收入决定。以C表示居民消费支出水平,Y为国民收入,则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用函数形式表示为:C=c(Y)凯恩斯主义把消费与收入的一般关系表述为: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地说,收入越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就越高,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消费增加的比例小于收入增加的比例。一、消费函数第二节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第九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学基础消费和收入的上述关系也可以用平均消费倾向(APC)和边际消费倾向(MPC)进一步加以说明:平均消费倾向(AvergePropensitytoConsume,APC)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重,或平均每单位收入的消费量,用公式表示为:APC=C/Y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MPC)。表示增加单位收入所增加的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MPC=C/Y一、消费函数第二节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最简单的函数形式是线性函数形式。经济学家在做经济理论分析时往往假定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也就是假定MPC为一常数,这时的消费函数可表达为:C=a+bY第九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学基础消费和收入的上述关系也可以用平均消费倾向(APC)和边际消费倾向(MPC)进一步加以说明:平均消费倾向(AvergePropensitytoConsume,APC)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重,或平均每单位收入的消费量,用公式表示为:APC=C/Y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MPC)。表示增加单位收入所增加的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MPC=C/Y一、消费函数第二节消
本文标题:第9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05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