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三章财政收入概述第一节财政收入的分类第二节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第三节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2第一节财政收入的分类一、财政收入的含义二、财政收入的形式三、财政收入的分类3一、财政收入的含义财政收入一个过程一定量的资金它是财政分配的第一阶段,即组织收入,筹集资金阶段它是国家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一种货币资金,即用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45中国古代社会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赋税,起源于禹,称为贡赋。唐代初期颁布租庸调法令,确立了田赋制度的完整内容,中唐时推行两税法,把租庸合并到户税、地税中,征税依据由人丁向财产转变。宋代的田赋沿袭唐代初期税法,其中已含丁税。北方地方亦执行上述法制。元代财政收入以赋税为主。元太宗二年(1230年)十一月,始置十路征收课税使,初定税法:一地税,对农民按牛具或土地数量课征;二诸课,按酒、醋、盐、河泊、铁冶等取课于民;三户调,按户征收。元太宗五年(1233年),因军需不足,地税加增。元太宗八年(1236年),更定税法。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年)时世祖内外用兵,费用浩繁,发钞增税,以保证军政支出。元自太祖成吉思汗建国到元顺帝失国,共160多年历史,财政由无制到有制,为明代立制,奠定了基础。6明代财政收入,以田赋为主。其次为人口税、工商税。明初田赋,叫做夏税和秋粮,夏税征收时间,不超过当年8月,秋粮不超过次年2月。以征收土地所产实物为主,夏为麦,秋为米。丝、麻、棉为田赋的附纳品目,继而又征及绢与麻棉布。洪武九年(1376年),规定:实物税与货币税开始并行。明代田赋加派始于正德九年(1514年),叫做额外提编。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至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在北直隶(包括今北京、天津、河北地区)都制定了加派的有关规定。到崇祯十年(1637年),朝廷又加派剿饷。万历九年(1581年)推行“一条鞭法”(即赋役合并,计亩征银)。7清代财政,经历了创建、改制发展到崩溃三个阶段。顺治初,在财政上采取轻税政策。康熙时期,为巩固清统治政权,在财政制度上有所建设。雍正时期,在财政上完成了摊丁入地的改革。乾隆时期,财政上开源与综核并举。嘉庆时期,收入较乾隆时岁减千余万,而出项增多。道光时期是清朝由盛而衰的起点,内外经费巨大,库藏渐空。咸丰时期,外有英、法军列强入侵,内要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而各省奏效不时,经济上流通阻滞,商业歇业、农业受损、经济衰退、导致财政运转艰难。同治时期,内外交困,只有通过筹款以相补救。至光绪时期,财政趋崩溃。8民国前期,基本沿用清代的税收制度。孙中山的税改主张,因局势动乱、财政收不抵支等原因,未能及时施行。直至民国20年以后,才逐步开征统税、营业税、所得税等新税,分批裁撤厘金、府县商税等苛捐杂税和“筹饷”、“禁烟”等不良税种。至民国25年8月归政中央时,基本建成了以关税、盐税、统税、所得税为主干的国家税系和以田赋、营业税为主干的地方税系。民国31年取消省级财政,只保留中央和县两级财政。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5年(1946年)7月恢复省级财政。但大部分收入仍集中于中央,。省的大部分支出仍依靠中央补助。划给各县(市)的收入有营业税50%、土地税(田赋)50%、契税全部。为宽筹地方自治经费,中央准许县(市)开征6种地方税捐。为求负担平衡,税率由省核定。鉴于县(市)的收入增加,而省级的财力微薄,原来由省拨支的始后,国民党统治区通货恶性膨胀,预算分析已经毫无意义。9抗日战争初期,根据地、解放区恢复开征了部分工商税收,基本沿用前国民政府的税制。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以后,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决定,废除旧税法,建立新税制。在全区范围内相继开征了工商业税、出入口税、印花税、所得税、货物税、交易税、摊贩牌照税等。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进行税制改革,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公布了《晋察冀边区统一累进税暂行办法》和《晋察冀边区统一累进税税则》,开征了统一累进税。这个税种是融合田赋、所得税、营业税、印花税而创立的一种新税(后又将田赋划出)。抗日战争胜利后,平郊各县根据地、解放区执行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和新成立的华北人民政府先后发布的《工商业征税办法和决定》、《货物税暂行条例》、《所得税暂行办法》和《农业税暂行税则》等。10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第一阶段,不仅表现为取得一定的货币资金,它还在整个财政分配关系中起着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11二、财政收入的形式1.无偿征收形式;2.有偿形式;3.补偿形式。12其他收入三、财政收入的分类(一)按照财政收入形式分类税收工商税收、所得税、关税专项收入、罚没收入等国有资产收益债务收入收费收入规费收入、国家资源管理收入、公产收入国债、国际债券13税收收入: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靠国家税法规定所取得的财政收入。国有资产收益:是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所应获取的经营利润、租金、股息(红利)等收入的总称。债务收入:是指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信用的原则从国内外取得的各种借款收入。14收费收入:是国家政府机关或国家事业机构等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基金或批准使用国家某些资源时,向收益人收取一定费用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1.规费收入:是国家机关为居民或单位提供某种特殊服务时,按国家有关规定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收入。2.国家资源管理收入:是指国家向经过批准开采国家矿藏等资源的单位收取的管理费,如矿山管理费、砂石管理费。3.公产收入:是指国有山林、芦苇等公产的产品收入,政府部门主管的公房和其他公产的租赁收入,以及公产变价收入。15其他收入:是国家财政主要财政收入以外的一些零星收入,包括:事业收入、罚没收入、专项收入等。1.罚没收入:是指工商、税务、海关、公安、司法等国家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按规定依法处理的罚款和没收品收入,以及各部门贪污处理追回的赃款和赃物变价收入。2.专项收入:是指根据特定需要由国务院批准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由财政部批准、设置、征集和纳入预算管理、有专项用途的收入。如排污费收入、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等。16(二)按照财政收入来源分类所有制结构为标准部门结构为标准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中外合营经济收入、外商独资经济收入等第一产业部门收入、第二产业部门收入、第三产业部门收入17(三)按照财政收入征收的政府级别分类中央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我国国家政权机构分成中央、省、市、县和乡(镇)五级,而原则上有一级政权就应有一级财政,因此,我国就有五级财政。18中央财政收入是指按照财政预算法律和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由中央政府集中和支配使用的财政资金。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家税收中的属于中央的税收,中央政府所属企业的国有资产收益,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中的中央分成收入,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的上解收入,以及公债收入等。地方财政收入是指按照财政预算法或地方财政法规定划归地方政府集中筹集和支配使用的财政资金。19地方政府大肆谋求自身利益,寻求租金,甚至以少交多留、越权减免等方式截留财政包干制下应上缴中央的部分财政收入。中央财政收入已经从1984年的40.51%逐步下降到1993年的22%,占GDP的比重也从1984年的9.28%下降到1993年的2.77%。迫于无奈,1994年,中央政府推行分税制,即按照各级政府在社会活动中的不同职责,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责权,并进而确定收入和支出。到2001年,我国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上升到52.4%。而大多数发达国家中央财力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约为60%~70%.2004年,中央财政总收入15110.27亿元,全国财政收入达到26396.47亿元(不含债务收入).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7.2%20(四)按照财政收入来自境内外分类国内财政收入国外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主体财政收入的辅助部分21第二节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二、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三、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的趋势22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财政收入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总水平。通常用绝对额如财政收入总额,或用相对额如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来表示。23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财政收入占GDP的21%.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2012年1至12月累计,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中央财政收入56133亿元,比上年增长9.4%;地方财政收入(本级)6107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2012年,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为100601亿元,增长12.1%;非税收入16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5%。24目前,国际上统计宏观税负有两种口径,一个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中国与之相近的指标是“税收收入+社会保险缴费收入”占GDP比重。另一个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界定,政府收入包括四类:税收、强制性社会保障缴款、赠与、其他收入,中国与此相近的指标是大口径宏观税负。按照OECD统计口径计算,2007年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宏观税负分别为27.9%、28.3%、36.0%、43.5%。按此标准,2009年我国宏观税负为21.7%,比上述国家均低。根据IMF统计口径计算,2007年,发达国家全部政府收入占GDP比重的平均值为45.28%,发展中国家全部政府收入占GDP比重平均值为35.6%。按照该标准,2009年中国大口径宏观税负约为31.4%,低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25从税收来看,2007年中国累计完成税收收入49449亿元,比上年增长31.4%;2008年全国税收超过5.4万亿元,同比增18.8%;2009年全国税收收入6.3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1%;2010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732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2011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0028.43亿元,同比增长29.6%。从中可以看出,除了金融危机的2008年和2009年税收增速低于20%以外,2007年、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都高于20%,即使在金融危机的2008年仍然高达18.8%。26从绝对额来说,2007年全国税收只有接近5万亿元,而到今年全年可能达到10万亿元,短短5年时间增长两倍。除了金融危机时期的2009年以外,2007年和今年上半年税收增长都高于GDP增速20个百分点,2008年和2010年高于10个百分点以上。2007年和今年上半年税收增长高于城乡居民扣除物价影响以后的收入增速20个百分点以上,2008年和2010年高于10个百分点以上。同时,加上每年几万亿元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归财政和不归财政的每年几万亿元的各种收费,中国内地的税负并不轻,“税负痛苦指数”居世界前列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27二、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一)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二)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三)收入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四)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28二、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一)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经济决定财政,可见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具有基础性的制约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它是用该国一定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等几个指标表示的。29(1)从世界各国的现实情况看:1986年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15.424.037.940.936.751.630(2)从我国情况看:1978年2002年增长年均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624.110239828.2倍14.9%财政收入(亿元)1132.31890415.7倍12.4%31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产品就越丰富,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就越多,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内生产
本文标题:第三章财政收入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09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