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8章西方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八章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物质生产部门有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邮电业及商业等。•核算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统计指标:GDP、GNP。第一节GDP与GNP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grossdomesticproduct,GDP•GDP: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有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说明:①GDP是一个地域概念,侧重于本土的生产能力。如,中国的GDP不含中国人在国外生产的价值即收入,但包括外国人在中国的收入。②GDP是“流量”而非“存量”。流量指一定时期内经济变量的量值,存量指某时点的量值。③GDP中不仅包括有形的最终产品,而且包括无形的最终产品。④GDP是指最终产品的总价值,而不是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指直接供人们消费的产品,中间产品指下一道生产程序的投入品。⑤GDP是一定时期内的产量而不是销售量的价值。将生产出来而未售出的产品当做企业自己买下的产品,视为企业的存货投资。⑥GDP仅指市场活动形成的价值,没经过市场交换则不计。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等非市场交易性项目以及非生产性项目,不计入GDP。如,某男子雇佣一位女佣料理家务,并向其支付工资,这部分工资收入计入GDP。后来,男子娶女佣为妻,女子一如既往地劳动,但其价值不再计入GDP,因没经过市场交换。•非生产性项目:政府及私人的转移支付、证券交易,等。二.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GNP•GNP: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NP以国民为原则。•GDP=GNP-本国居民从国外取得的要素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1)•GDPGNP,表示资本输出较多•GDPGNP,表示资本输入较多•解释:GDP-GNP=外国居民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本国居民从国外取得的要素收入•可流动要素包括劳动、资金和企业家才能,统称为资本。外国居民在我国取得的要素收入,是因为其向我国输入了3种要素即资本,故称资本输入,我国居民从国外取得的要素收入叫做资本输出。•GDP-GNP=资本输入-资本输出•GDPGNP,即GDP-GNP0,故资本输出较多。•国际通用GDP,而非GNP,原因:①按地域原则计算方便;②因人员国际流动频繁,GDP比GNP更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状况。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一.支出法•支出法: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最终产品的使用形式: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①消费,C②投资,I•投资是一定时期内的资本流量,资本存量则是某一时点的资本总量。投资=期末存量-期初存量(2)净投资=投资(即总投资)-折旧(即重置投资)(3)•支出法核算GDP时的投资指总投资。③政府购买,G•如,国防、道路、学校等都是政府支出,但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不计入G。④净出口,X-MGDP=C+I+G+(X-M)(4)二.收入法•收入法: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以下各项从企业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①工资、利息和租金等要素收入。②公司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在所得税完税前的利润,即企业营业收入扣除成本费用以及流转税后的利润。③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如企业慈善捐款;企业间接税包括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④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等。⑤折旧。•GDP=工资+利息+租金+公司税前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非公司企业主收入+折旧(5)•从理论上说,支出法和收入法核算的GDP的值应相等,但实际中总有误差。第三节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1.国内生产总值(GDP)2.国内生产净值(NDP)•netdomesticproductNDP=GDP-折旧(6)•“净”=“总”-折旧。如,净投资=总投资-折旧。3.国民收入(NI)•nationalincome•NI=NDP-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政府补助金(7)4.个人收入(PI)•personalincome•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8)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disposablepersonalincome•DPI=PI-个人所得税(9)•个人可支配收入用来消费和储蓄。•在宏观经济学中,如非特别说明,国民收入(或简称收入)就是指GDP,虽然NI亦是。在GDP意义上,一国的总收入、总支出和总产量是相等的。第四节投资-储蓄恒等式一.两部门经济•假设一经济社会只有消费者(家户)和企业两部门,无政府则无企业间接税,为了简化分析,暂不考虑折旧,则有GDP=NDP=NI,用Y表示。•从支出角度看,Y=C+I。•从收入角度看,Y=C+S。•因此,Y=C+I=C+S,即I=S(10)这是两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关于“I=S”的说明:①从国民会计角度看,事后的储蓄和投资总是相等的。②对整个经济而言,I=S;而对单个个人、企业或部门则未必。二.三部门经济•引入政府部门。政府经济活动:①向企业和居民征税;②购买商品和劳务、给居民转移支付。•从支出角度看,Y=C+I+G。•从收入角度看,Y=C+S+T,其中T为政府净收入,即T=T0-Tr,其中T0为政府全部税收,Tr为转移支付。•因此,Y=C+I+G=C+S+T,即I=S+(T-G)(11)其中T-G可视作政府储蓄。上式表示私人储蓄S与政府储蓄T-G之和等于投资,这是三部门投资-储蓄恒等式。三.四部门经济•再引入国外部门。•从支出角度看,Y=C+I+G+(X-M),其中X-M是净出口,是外国居民购买我国商品对我国的支出。•从收入角度看,Y=C+S+T+Kr,其中Kr为外国居民在本国的要素收入。•因此,Y=C+I+G+(X-M)=C+S+T+Kr,即I=S+(T-G)+(M-X+Kr)(12)其中M-X+Kr表示外国居民的储蓄。上式表示私人储蓄S、政府储蓄T-G与外国居民的储蓄M-X+Kr之和等于投资,这是四部门投资-储蓄恒等式。第五节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是用当期价格计算出来的GDP;实际GDP是以过去某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GDP。表1名义GDP与实际GDP2000年名义GDP2010年名义GDP2010年实际GDP苹果10万kg×1$/kg=10万$20万kg×1.2$/kg=24万$20万kg×1$/kg=20万$食用油5万kg×10$/kg=50万$10万kg×15$/kg=150万$10万kg×10$/kg=100万$合计60万$174万$120万$•GDP平减指数=(13)•GDP平减指数能反映通货膨胀程度。GDP100%GDP某年名义某年实际例题P176,三作业:P174,一三、1.解:(1)NDP=GDP-折旧=GDP-(总投资-净投资)=4800-(800-300)=4300(2)GDP=Y=C+I+G+(X-M),因此,X-M=4800-3000-800-960=40(3)用BS表示政府预算盈余,T表示净税收即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政府收入,则有BS=T-G,从而有T=BS+G=30+960=990。(4)已知条件中没有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等数据,因此,可直接令Yd=NDP-T=4300-990=3310。(5)S=Yd-C=3310-3000=310。2.(1)因为Yd=C+S,所以S=Yd-C=4100-3800=300(2)I=Sp+Sg+Sf=300-200+100=200(3)因为GDP=C+I+G+(X-M)所以G=5000-3800-200+100=1100
本文标题:第8章西方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15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