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财务管理教学课件(5学分)011第11章 收益及其分配
第十一章收益及其分配第一节利润与利润分配第二节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第三节股利政策的类型第四节股利支付程序与方式一.利润的构成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各项资产由于减值所可能发生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各项资产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所发生的损益。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二、利润规划(一)利润预测1.量本利分析法(1)生产单一产品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收入(1-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或:目标利润=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2)生产多种产品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预计边际贡献总额÷预计销售收入总额×100%或:=∑(各产品边际贡献率×该产品占销售比重))量本利分析法(3)从量本利关系分析增加利润的途径1)增加产销量;2)提高售价;3)降低单位变动成本;4)降低固定成本.分析方法有二: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改变某一因素的方法.2)在增加产销量.提高售价的同时,降低单位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量本利分析法2.比率预测法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率或:目标利润=预计资产平均占用额×资产利润率3.因素分析法在基期利润水平的基础上,考虑预测期各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求得目标利润的方法.(二)利润预算也称利润计划,是根据利润预测的结果,利用表格的形式,反映预测期营业活动及其财务成果的综合性计划.1.内容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2.编制方法是以计划期销售预算和成本预算为主要依据,结合其他有关资料来进行的。三、利润分配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称为税后利润(净利润).一般按下列顺序分配: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3.提取任意公积金(比例由投资者决议)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1)支付优先股股利。(2)支付普通股股利。第二节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股利政策是关于股份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何时发放股利以及以何种形式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广义的股利政策包括确定:股利发放比例;股利支付程序;股利支付方式;狭义的股利政策是指股利发放比例.一、股利无关论1.论点股利政策对公司的股票价格不会产生影响.2.假定3.理由(1)投资者并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2)公司价值完全由投资的获利能力决定二、股利相关论1.论点股利政策影响公司的股票价格.主要观点:(1)“在手之鸟”理论.(2)投资者类别效应论.(3)信息效应论.(4)税收效应论2.理由股利无关论假设条件不存在,公司的股利分配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第三节股利政策类型一、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一)法律因素1.防止资本侵蚀的规定2.资本积累的规定3.无力偿付债务的规定4.超积累限制(二)股东因素1.税负2.股东的投资机会3.保证控制权(二)公司内部因素1.资产的变现能力2.投资机会3.筹资能力4.盈利的稳定性5.资本成本6.公司现有经营情况(四)其他因素市场上股利平均水平.通货膨胀等.[案例]用友软件历年分红方案.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三、股利政策的类型(一)剩余股利政策就是指在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最佳资本结构(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权益资本,先从盈余当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的一种股利分配政策。按照剩余股利政策,股利决策的一般程序为:(1)确定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即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最佳比例。(2)确定最佳资本结构下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数额。(3)尽量利用保留盈余来满足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数额。(4)投资方案所需的权益资本数额已经满足后若有剩余,再将其剩余部分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剩余股利政策实行剩余股利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持最佳的资本结构,使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剩余股利政策也有明显的缺陷:(1)容易与股东,特别是那些有重要影响的大众股东对当前报酬的偏好产生矛盾,并可能难以在股东大会上获得绝对多数的赞同票;(2)可能会因股利发放的波动而给投资者造成企业经营状况不稳定的感觉;(3)会因股利支付率过低而影响股价下跌,导致企业市场价值被低估,为他人进行廉价收购创造可乘之机,等等。(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1.分配方法公司每年按照一个固定的股利支付率来发放股利.2.目的使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结合.3.缺点每年股利额随盈余多少变动,向市场传递了公司经营不稳定的信息,不利于稳定股价.(三)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1.分配方法每年按固定的股利额支付股利.2.目的:避免由于经营不善而削减股利.3.优点(1)有利于稳定股价,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信心.(2)有利于股东安排股利收入.(3)符合稳健型投资者的要求,有利于吸引机构投资者投资.但股利支付与公司盈余脱节.(四)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1.分配方法一般按较低金额发放股利;而只有当公司盈余较多时,才会发放额外股利.2.优点(1)使公司的股利政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2)它使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有比较稳定的股利收入,有利于吸引这部分股东.第四节股利支付程序与方式一、股利支付程序1.股利宣告日2.股权登记日3.除息日(除权日)4.股利支付日二、股利支付方式1.现金股利2.财产股利3.负债股利4.股票股利(一)特点1.资金来源:可供股东分配的税后利润、提存的盈余公积金。2.支付结果:不增加股东权益总额,但会引起股东权益各项目结构的变化.每股收益下降、股票价格下跌,但股东总财富不变.3.目的:是为了筹资,股票股利是股利再投资.三、股票股利(二)对股东的意义1.可使股东得到股票价值相对上升的好处。2.向股东传递信息,增强股东信心,稳定股价.3.可取得节税利益。(三)对公司的意义1.可以控制现金流出2.可以控制股票价格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被认为是公司资金周转不灵的征兆,降低投资者对公司信心,引起股价下跌。[案例]五粮液公司历年分红方案股票股利四、股票分割是指将面额较高的股票交换成面额较低的股票的行为.(一)结果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增加,每股面额降低,每股收益下降;但股东权益总额、内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相互间的比例均不变。(二)动机一般只有在股价剧涨且预期难以下降时,才用股票分割的办法降低股价;而在股价上涨幅度不大时,通过发放股票股利维持股价。(三)对公司的影响1.降低股票市价。2.为新股发行做准备。3.有助于公司兼并、合并政策的实施。(四)对股东的影响1.可能会增加股东的现金股利。2.会给投资人信息上的满足。股票分割五、股票回购是指公司出资购回其本身发行在外股票的行为.股票回购是现金股利的一种替代方式。(一)回购的动机及我国的法律规定基本动机:红利替代型和战略回购型.一般当公司持有大量现金,但缺乏良好投资机会时,可用回购股票的方式处理闲置的现金。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在减资或合并时可回购股票,并不得库藏股票,回购后必须注销。(二)结果公司以多余现金购回股东所持股份,使流通在外的股份减少,每股收益增加,从而使股价上升,股东因此获得资本利得(相当于公司支付给股东现金股利)。(三)回购的方式1.公开市场购买。即通过经纪商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股票。持续时间较长,且数量受到限制。2.投标出价(协议)购买。即以高于市价的收购价格向股东购买。交易成本较高,股东有权选择是否出售。3.荷兰式拍卖。公司说明回购的数量、最高价格、最低价格,由股东报价购买。股票回购(四)对股东的影响1.回购是公司发展良好表现的预兆。2.回购可以使股东推迟纳税。不利影响:回购风险较大;回购可能导致公司被股东起诉;回购价格过高,不利于留存股票的股东。(五)对公司的影响1.可能增加股利分配政策的灵活性.2.可以调整资本结构。3.可防止被其他公司兼并或收购。4.有利于提高公司股价.5.库藏股票有利于增强筹资的灵活性.不利影响:会减少公司投资机会,缩小经营规模;会带来一定风险;如果回购被认为是为了操纵股价,管理部门可能会提出质询,甚至被禁止。[案例]申能股份股票回购成功股票回购本章阅读资料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八章;2、(美)斯蒂芬A.罗斯(StephenA.Ross)等:《公司理财》(第6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四篇第十八章.3、傅元略:《财务管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十三章。
本文标题:财务管理教学课件(5学分)011第11章 收益及其分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25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