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障碍与激励机制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障碍与激励机制研究姓名:陈取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王韬2003.4.25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障碍与激励机制研究作者:陈取华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魏玉平.WEIYu-ping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低下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原因是:第一,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的渠道存在障碍,表现为住户储蓄向实物投资的渠道不畅,储蓄-投资转化的政府渠道存在障碍,国外部门储蓄对国内投资的替代;第二,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失调;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储蓄-投资转化的制度(包括非正式制度)供给不足.2.学位论文周银香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模式的经济分析和现实选择200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崭新的机遇,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其中,如何建立新型有效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将中国巨大的储蓄资金转化为有效的投资资金,直接关系到中国宏观经济能否正常运行;国有企业能否走出困境,实现资本重组与资本结构优化,从而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该文从中国体制改革的国情出发,在借鉴西方经济学和国内有关中国储蓄、投资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改革后中国储蓄、投资格局的变化及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变迁,在此基础上具体剖析了中国储蓄——投资转化低效率的原因,并进一步通过计量经济方法对直接和间接两种融资方式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在借鉴国际融资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全文一共分为五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在借鉴有关理论的基础上,主要从理论上对各部门(居民、企业、政府及国外)的储蓄、投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探讨了储蓄——投资转化的机制和方式问题.根据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方式将其分为直接转化方式和间接转化方式;在间接转化中通常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形:一是储蓄者与投资者直接见面,实现主体的易手.如储蓄者直接借款给投资者,或储蓄者通过购买投资者发行的债券、股票等方式为投资者提供资本金,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直接融资方式”;二是通过金融中介(如银行存款等)将储蓄者的储蓄资金转移到投资者手中,从而实现储蓄——投资的转化,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间接融资方式”.第二部分:通过分析中国储蓄和投资的格局变化情况,总结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储蓄、投资主体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储蓄主体和投资主体的严重错位,由此说明要实现储蓄——投资的顺利转化则需要一定的媒介机制或是转化渠道.鉴于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分别是中国最主要的储蓄主体和投资主体,这一部分还具体分析了居民部门的储蓄变化及企业部门的投资变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既体现出了中国储蓄——投资转化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弊端,也为后文提出相应建议提供了依据.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中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变迁与发展,分析了不同机制下储蓄——投资转化的不同特点,分别表现为传统计划体制下的“政府财政主导型”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和转轨时期的“国有银行主导型”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并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金融市场主导型”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构建思路.第四部分:对中国储蓄——投资转化作进一步的实证分析.首先通过“储蓄缺口”和居民、企业部门的债权及债务结构,对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的现状作了具体分析,发现其转化效率极其低下;然后通过计量经济方法分别论证了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以及直接和间接融资方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并对直接和间接两种融资方式之间的关系作了计量分析,为后文提出相应建议进一步提供实证依据.第五部分:在借鉴国际两大融资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前文所作的分析和中国的历史及现实背景,综合地提出了几点参考性建议,以提高中国储蓄——投资的转化效率.3.期刊论文孙竞论储蓄投资理论与储蓄投资恒等之争-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3)本文围绕储蓄投资恒等理论的发展及争论过程展开讨论,通过介绍维克塞尔的货币均衡分析、累积过程理论和凯恩斯的储蓄投资恒等理论,引出了储蓄投资恒等之争.具体讨论了非均衡价格状态存在、投资的资金来源于信用、存在现金窖藏、存在消费支出落后、存在预期分析五种情况下储蓄投资是否恒等的问题.4.学位论文李贵茜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分析——透视国内储蓄过剩与大规模资本流入现象200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储蓄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不可否认,高储蓄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近年来我国对储蓄资金的利用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和外国资本大量流入并存的现象。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不高,未能充分体现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的效应。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渠道不顺畅,因此研究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无疑对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通过模型描述了储蓄一投资的转化机制。在此基础上较详尽地分析了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变迁过程。然后从当前我国储蓄不断扩大与大量外资流入相伴出现这一特殊现象出发,利用模型分析了当前我国储蓄一投资转化金融机制的转化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对造成转化机制低效率的障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如何通过疏通障碍,完善储蓄-投资转化的机制,以此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具体来讲:第一部分说明了选题的意义,概括了相关文献综述,对储蓄-投资理论进行了一般考察。第二部分详细描述了我国储蓄-投资转化金融机制的变迁。第三部分从实证角度,运用统计资料分析了当前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的机制的转化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存在的障碍。第四部分根据对当前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渠道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中存在的主要转化障碍有:市场信用障碍、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对称、资本市场发展失衡等。第五部分针对当前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的金融机制存在的障碍,提出要疏通障碍,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本文在借鉴传统储蓄投资转化理论的基础上,对本文所讨论的储蓄、投资作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对中国建国以来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进行了分析。在明确我国储蓄现状的基础上,引用了大量的实际历史数据,对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效率低下的结论及其原因,进而研究现阶段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重构我国高效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对策和建议。5.期刊论文任碧云.RENBi-yun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及中国目标模式的选择--基于高储蓄率、高贸易顺差背景的思考-经济经纬2006,(4)高储蓄率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影响了消费与投资的合理关系;高贸易顺差在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诸多摩擦.要解决贸易平衡问题,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储蓄率,以扩大国内需求.实现储蓄向投资的顺利转化,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及其在中国实践的分析,我们认为,市场主导型模式是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的目标模式,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模式,必须以制度建设为路径选择并着手进行相应改革.6.期刊论文储蓄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甘肃省平川区为例-生产力研究2009,(15)发展经济学认为,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资本最终来源于储蓄,只有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时,它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本支出.近年来,甘肃省平川区储蓄不断增长,由于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社会投资渠道的缺乏,投资主体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低迷,导致储蓄总额逐年提高.如何消除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成为当务之急.文章从储蓄、投资结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三个方面,分析怎样继续扩大储蓄,疏通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使高储蓄和低投资达到均衡,让平川经济能够健康发展.7.学位论文孙连友我国储蓄—投资转化金融机制的研究2003该论文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多个模型描述了储蓄—投资转化的金融机制.在此基础上较详尽地分析了中国储蓄—投资转化金融机制的变迁过程.然后从当前中国储蓄与投资之间不断扩大的储蓄负缺口这一现象出发,利用效率指标分析了当前中国储蓄—投资转化金融机制的转化效率及金融机制低效率的障碍原因,最后提出了如何通过疏通障碍,完善储蓄—投资转化的金融机制,以此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具体来讲:首先,说明了选题的意义,概括了相关文献综述,对储蓄—投资理论进行了一般考察.其次,详细描述了中国储蓄—投资转化金融机制的变迁.该部分对简单模型、拓展模型、优化模型中金融机制在储蓄—投资转化中的渠道作用做了详尽的剖析,在此基础上,进而对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的金融机制的变迁作了详细的描述:(1)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的金融机制.这一阶段的中国储蓄—投资转化金融机制与简单模型中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是大致吻合的.(2)1979-1990年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的金融机制.这一阶段的中国储蓄—投资转化金融机制与拓展模型中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是大致吻合的.(3)90年代以来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的金融机制.这一阶段的中国储蓄—投资转化金融机制与优化模型中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是大致吻合的.再次,从实证角度,运用统计资料分析了当前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的金融机制的转化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储蓄—投资转化金融机制存在的障碍.论文中同时运用了储蓄缺口和资本形成的构成两个指标对当前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的效率进行了测度.通过1991-2001年中国资本形成构成的分析表明,当前中国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过程是有效的;但在1991-2001年的11年间,中国储蓄缺口有9年内呈现负值,储蓄并未能悉数转化为投资,转化却是低效率的.根据对当前中国储蓄—投资转化金融机制的渠道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存在的主要转化障碍有: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对称、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不到位、市场信用障碍、资本市场发展失衡与不规范和利率政策传导不畅等.最后,对策及结论部分.针对当前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的金融机制存在的障碍,要疏通障碍,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就需要大力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建立国有商业银行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加快市场信用建设、发展债券市场规范资本市场和利率市场化等.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仅仅通过完善储蓄—投资转化的金融机制,疏通障碍,并不能使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问题一蹴而就,还需要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包括强化金融监管、调节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国有企业改革、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等,从而使储蓄—投资转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8.期刊论文黄金竹中国储蓄与投资相关性的实证分析-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4,3(5)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资本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资本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储蓄的规模以及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决定的.储蓄能否完全转化为投资,或者说多大比例的储蓄转化为投资,对一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运用协整技术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数据,结果表明中国储蓄与投资存在明显的协整关系,即储蓄-投资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长期内投资主要来源于国内储蓄,但投资-储蓄的相关系数并不是很高.本文认为目前大量外资涌入中国是造成储蓄-投资相关性降低的主要原因.9.学位论文李德焱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研究2006资本形成对于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这种作用尤为明显。资本形成主要依靠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换句话说,就是要保证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顺畅。储蓄、投资是经济学的两个重要研究对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储蓄和投资主体的分离加速,储蓄和投资的互动转化,这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储蓄投资转化机制模式主要有直接转化和间接转化,金融转化和财政转化。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的转化方式各有优劣,但发展趋势朝向市场主导的金融转化模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重大扭曲,居民储蓄高居不下,外商直接投资持续走高,很明显,在资本形成过程中,国内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出现了问题。为此,本文首先从储蓄——投资转化的理论分析入手,界定了储蓄、投资,并对储蓄、投资主体、资本形
本文标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障碍与激励机制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25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