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前厅管理制度【汇集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前厅管理制度【汇集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前厅管理制度【汇集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高三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第一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及至厉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乱自京师始,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而共和行政焉。是后或力政,彊乘弱,兴师不请天子。”材料主要表明当时A.诸侯争霸危及中央集权B.周召二公开启古代丞相制度C.礼崩乐坏局面已经出现D.天子过失冲击国家宗法制度2、管仲改革之前,齐国允许私人从事盐铁生产,由国家征收部分税收,盐铁业利润大部分由私人业主所得,政府所得并不多。管仲改革推行“官山海”政策,煮盐业和冶铁业由国家垄断性经营。此举A.开创了“工商食官”制度B.发挥了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作用C.扼杀了传统的民间手工业D.与民争利激化当时的社会矛盾3、《晋书•卫瓘传》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从中获悉九品中正制的创立A.旨在保护士族贵族特权B.促进社会阶层间的流动C.消除了察举制度的弊端D.兼顾了新环境与旧传统4、《旧唐书•桓彦范传》载:时有墨敕授方术人郑普思秘书监,叶净能国子祭酒,彦范(政事堂宰相)苦言其不可。帝曰:“既要用之,无容便止。”彦范又对曰:“陛下自龙飞宝位,遂下制云:‘军国政化,皆依贞观故事。’……至如普思等是方伎庸流,岂足以比踪前烈?臣恐物议谓陛下官不择才,滥以天秩加于私爱。惟陛下少加慎择。”帝竟不纳。由此可知当时A.缺乏系统完善的用人机制B.政事堂成为国家权力中枢C.方术破坏了国家政治秩序D.君权和相权矛盾依然尖锐5、王阳明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李贽又说:“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这表明两者A.都把孔子作为其批判对象B.超越了传统儒学思想范畴C.思想观点具有一定关联性D.强调人性解放和学术自由参考资料,少熬夜!6、同治十年,李鸿章驳斥日本刚行订约又马上悔约时,借用万国公法来反对日本这一做法。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又因日本侵台而用万国公法来进行辩驳。李鸿章此举A.开始抛弃传统“蛮夷观”B.用近代外交法则维护利权C.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D.避免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7、杨村战役之后,因为遭到聂士成军队的顽强抵抗,有西方记者认为“这场战争已经无法取得胜利”。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在其描述天津战役时写到:“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这场战争”A.进一步被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B.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C.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D.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8、胡适在《谈新诗》中写道:“初看起来,这都是‘文的形式’一方面的问题,算不得重要。却不知形式和内容有密切的关系。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由此可知胡适的主张旨在A.废止文言文而推行三一刀客B.废除格律诗推广新体诗C.打破旧束缚促进思想解放D.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社会9、下图为民国21年在《申报》刊登的一则香烟广告。这表明当时A.申报成为宣传抗日的主流媒体B.全民族抗战已成为社会共识C.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D.爱国商家利用时局营销产品10、下表反映了1937~1942年国民党统治下的西南、西北地区工矿业的发展状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年代193719381939194019411942设厂总数632094195178661138国营厂数3277311112861民营厂数601823464067381077A.民营资本主导工业生产B.发展源于日本放缓了对华经济侵略C.官僚资本日益走向萎缩D.实业发展为抗战胜利提供物质条件11、孙中山主张“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这种把以后涨高的地价收归众人公有的办法,才是国民党所主张的平均地权,才是民生主义。”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A.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B.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认识一致C.并没有超出民主主义的范畴D.通过平均财富来保障民众生活世纪60年代中期,蒋介石曾责问日本右翼元老石井道:“日本豢养台独,还允许他们成立临时政府,不是欺人太甚嘛!”参考资料,少熬夜!之后,他指示台湾当局相关负责人和媒体发表谈话或刊发文章,揭露和谴责日本政府及其右翼政客支持“台独”、制造“两个中国”之行径。这说明蒋介石A.积极推动第三次国共合作B.承认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C.改变了对大陆的敌视政策D.秉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年1月,国家物价局和国家物资局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出售和购买‘计划外’的产品,也就是国有企业‘计划内’所需生产资料及产品按国家调拨价供应和销售,超出计划内的所需生产资料和产品则按照市场价格从市场购买或出售。”此规定A.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废止B.标志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激发了国有企业的生产活力D.表明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14、公元前2世纪,罗马出现了一种新的诉讼形式——程式诉讼。诉讼当事人都可以自由地向行政长官陈述各自的要求,不必像以前那样陈述一定的语言,履行一定的法定动作,也不必担心违背严格的形式主义而遭致败诉的后果。此举A.适应了当时罗马社会发展的需要B.体现了罗马公民法的典型特征C.克服了原有诉讼制度的诸多弊病D.标志着古罗马法学体系的成熟15、“实际上,自然界好像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对自然界的这种解释A.揭开了天体运行的神秘面纱B.推动了启蒙运动的产生发展C.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的不足D.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演变规律年,英国议会大选,保守党战胜工党,其领袖丘吉尔再度出任首相,在白金汉宫接受伊丽莎白二世的任命。1955年4月5日,丘吉尔因健康原因,按惯例到白金汉宫正式向女王递交了辞呈。6日下午,他离开了唐宁街10号首相府官邸。这表明英国A.国王的权力影响着政党政治B.首相产生任免需要履行法定程序C.议会由选举产生并对国王负责D.资产阶级代议制获得进一步完善17、下列是胡佛任职美国总统期间的部分做法。这些做法A.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C.实现了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D.赢得美国民众广泛认可18、列宁认为:“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是一个进步。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如果我们现在能紧紧抓住这个环节,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掌握整个链条,否则我们就掌握不参考资料,少熬夜!了整个链条,建不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由此可知列宁主张A.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发展商业进而向社会主义过渡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反对用行政手段管理国家经济年10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表示,如果中美爆发全面贸易战,可能将导致全球贸易额下降%,使全球经济损失%。澳大利亚和日本也呼吁中国和美国要利用现有规则解决它们在贸易和政治问题上的分歧,不要引发新的“冷战”。这说明当今A.世贸组织丧失了调节国际贸易的职能B.反全球化的浪潮日益高涨C.大国战略博弈引发国际社会重大关切D.国际经济新秩序无从建立20、“它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使人们感受到畸形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它按照自己的美学观选择新的表现对象和方法,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悲观主义,与此相关联的异化观念和表现自我,是它的基本主题。”与材料中“它”的风格特征相吻合的是A.《巴黎圣母院》B.《大卫•科波菲尔》C.《日出•印象》D.《等待戈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0分。其中第21题13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21、(13分)会馆产生于明朝,盛行于清朝,是明清时代社会发展的产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清时期伴随着传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全国许多地区的工商业者就已经建立了会馆、公所等组织。从成员构成看,会馆大多对成员的地域籍贯有较严格的要求,主要是由同一籍贯的商人组成,因而其名称往往都冠有地名。会馆起初只是同乡会性质的组织,后来则逐渐发展成为同籍商人聚议商务贸易的行会性组织。——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会馆作为同乡会,其基本职能就是“联桑梓,敦乡谊”,为流寓异地的同籍商人营造良好的乡缘人际关系。工商会馆的同乡联谊活动与商业经营联系密切,有力推动了工商会馆向市场化发展的进程。因此,很多工商会馆到清代便已转化为定期的商品交易市场。同籍商人还通过会馆集议行规业律,规范商业行为,又通过会馆仲裁商业纠纷,制裁不正当竞争行为,体现了高度的商业自觉。加之,中国商人多数是力农致富,经商发家,对乡土有浓郁的眷恋情结,在异地发家后,他们往往通过“炫耀郡邑”,张扬故乡的文化,以为自己争得荣耀和社会地位。会馆从不同层面综合反映了明清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与历史变迁。参考资料,少熬夜!——摘编自宋伦《明清工商会馆的产生及其社会整合作用——以山陕会馆为例》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会馆的产生原因及其显著特征。(4分)(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明清时期工商会馆的影响”为主题写1篇小论文。(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22、(14分)伏尔泰与卢梭是启蒙运动的灵魂人物,但两人也是著名的“冤家对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伏尔泰一直是卢梭心目中的导师,“有朝一日成为被伏尔泰注意的作家”是青年卢梭的梦想。1755年,卢梭把自己的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寄给了伏尔泰,这本来是启蒙时代重要的思想成果,与伏尔泰的理性精神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伏尔泰没有能读懂卢梭,他在给卢梭的信中说:“至今还没有人如此煞费苦心地要让我们与禽兽同类。读了您的著作,人们意欲四足爬行。不过我失去此习惯已逾六十年之久,复习恐怕力不从心。”随着两人在思想争鸣上的加剧,双方的关系逐渐恶化。1760年,卢梭给伏尔泰写了最后一封信,信中说:“先生,我一点也不喜欢您,我是您的门徒,又是热烈的拥护者,您却给我造成了最痛心的苦难。”“总之,我恨您……别了,先生。”材料二伏尔泰与卢梭两人在感情上的交恶有性格、兴趣上的原因,根源却在于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案和理论上的斗争。伏尔泰赞成“开明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号召推翻专制王权。在伏尔泰看来,启蒙的旗帜是理性,而卢梭对理性提出质疑,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主张尊重人的天性,宣扬感情至上,走向了浪漫主义。——以上材料摘编自(法)亨利•古耶《卢梭与伏尔泰:两面镜子里的肖像》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二,分析伏尔泰与卢梭两人成为“冤家对头”的原因。(4分)(2)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和卢梭主要观点的差异,指出两人在思想认识上的相同之处。(6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伏尔泰与卢梭两人争论的认识。(4分)23、(13分)中美关系仍然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战后初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经济政策。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参考资料,少熬夜!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摘编自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材料二从某种意义上看,尼克松的“越顶外交”可以说是美国在对华政策上把其盟友日本抛在了身后,这必然对日本的外交抉择产生了极大影响。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
本文标题:前厅管理制度【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520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