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
好文供参考!1/10《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设计一:谈话,这首歌熟悉吗?喜欢春天吗?你会到哪儿去找春天呢?设计二:复习(紧扣课题)谁“只拣儿童多处行”?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冰心,找春天)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寻找春天。找到了没有?快速地阅读,找出描绘春天景色的语句。二、感受春天的景美学生速读课文,找到之后,认真地读一读。你觉得春天的景色怎么样?引导交流:景色如何?可以先说感受,再读相关的语句,也可以先读相关的语句,再加以读论。(出示海棠图),你可以对着图来介绍一下冰心奶奶笔下的海棠吗?“海棠花……”景色真美,让冰心奶奶“眼睛一亮。”你喜欢吗?你能把好文供参考!2/10自己对海棠的喜爱美美地读出来吗?学生练习试读。指名展示。指导策略:读得让听得同学眼睛一亮。其他同学要静静地听,在头脑中想象一下,他哪儿读得让你眼睛一亮。你抓住了海棠的花多,你注意了海棠花的色彩,你读出了海棠花生命力的旺盛。齐读:“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出示第6自然段)一气呵成,齐读这一段。引读好五六两段。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找到春天了没有,(找到了,而且是那么饱满,那么烂漫)板书:花儿旺,春光好。三、感悟儿童的可爱(一)过渡设计:花真多,老师不由想起了杜甫的一首诗《江畔独步寻花》:花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同样也是寻找春天,杜甫是只拣花儿多处行。而冰心奶奶却只拣儿童多处行(在课题上点出“只”)。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二)明确问题:冰心奶奶找春天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呀?(三)引导学生探究:让我们一起跟着冰心奶奶到“儿童多处”走一走,看一看。1、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书,找出书上反映儿童多的语句。反馈:可以让学生简单地说说理解,体会多,统一认识,标上好文供参考!3/10序号。2、儿童真多!儿童多处怎么样呢?你可以在这些句子中选一句,认真地读一读,可以把自己当成冰心奶奶,也可以从少年儿童同龄人的角度。把自己的读后的感受写下来,写在文章的空白处。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巡视3、提出新的要求:有了自己的感受,你能不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马上交流的时候,不但要说,还要读。(四)引导交流:儿童多处怎么样呢?“怎么样”的参考观点:充满快乐,很自由,我很羡幕他们,很幸福。充满了笑声。很有礼貌,无拘无束,充满活动。朝气蓬勃。朗读指导重点是第一、第三自然段。学生的交流方式:我感觉儿童……我要朗读的是……或我读的一句是……我感觉儿童……引导相互评价:你觉得他有没有读出这种感觉?引导相互补充:还有谁也准备了这一段,有自己的感受,也想读这一句的?大家真了不起,学习语文就要这样用心去读书,读出感受,读好感受。只要是自己用心去读的,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体验,相信自己。(五)统一主导性体验:调查一下,你作为同龄人,看这样的情景,羡慕他们吗?(欢乐多、活力足)想想冰心奶奶看到这些,心里想些什么呢?好文供参考!4/10(六)(出示海棠儿童图)这才是冰心奶奶眼里的春天,要寻找的春天。(可以提供关联词语不但……而且……说话)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冰心奶奶的心声。(出示第8自然段)自己读一读这一段话,你明白了什么?(在冰心奶奶眼里花儿,儿童都是春天的一道风景)追问:儿童与花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质疑或提问:“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也感到快乐”自己是谁,别人指谁?读好这一段,背下这一段。小结:现在冰心奶奶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找春天,明白了吗?板书:(欢乐多,活力足)读好第9自然段。注意双重否定句的语气。四、体会冰心奶奶的人性美这一节课,我们跟着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找到了烂漫的春天,读一个人的作品就是与作者在进行心灵的交流,我相信现在大家已经对冰心奶奶有了了解,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出示冰心简介,适当拓展)结束语: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多处花儿旺,儿童多处春光好,儿童多处欢乐多,儿童多处活力足,儿童多处总是春,我们都不虚此行!今天我们都不虚此行,你们的活力让教师欢乐。课后作业:好文供参考!5/10(一)背诵课文(二)读课外书板书设计:只拣儿童多处行,花儿旺,春光好,欢乐多,活力足,儿童多处总是春!第二课时的设计令人豁然开朗,我觉得这一课要让学生理解冰心对儿童的喜爱之情,特别是由眼前的海棠花联想到对儿童的教育,感受春光的灿烂、饱满入手,再感受儿童的天真烂漫,然后讨论两者的共同特点,进而体会冰心的人性美是遵循了儿童认知的一般规律的,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2一、教材简析《只拣儿童多处行》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第2篇文章,这是冰心写的1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全文字里行间饱含了她对真爱和美的追求。这篇文章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花儿,流露出作者对儿童的喜爱,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这篇散文宛如一首诗,一首吟诵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的诗歌;宛如一幅画,泼洒生机和快乐的油彩画;宛如一首歌,歌唱着鲜好文供参考!6/10花与少年,歌唱着爱的主旋律,全文读来令人十分欢畅!这一单元的3篇文章,都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感受童心、感受儿童的世界、感受儿童的智慧。联系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这应该是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苏教版这一类文章的特点,结合我班学生的具体认知水平,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学会本课生字。(三)朗读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的行踪,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儿童多的句子。(四)给课文分段,试着写段意。三、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布置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四、教学过程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分四步来实施:(一)激趣导入、(二)初读感知、(三)细读感悟。讨论交流(四)达标检测(五)布置预习好文供参考!7/10(一)激趣导入:由导入的内容,让学生明白这是诗冰心奶奶写的1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这篇文章与儿童。春天有关,激发他们的对文章的兴趣。(二)预习检测在检测时,我发现有的个别学生竟然把一句话读漏掉了几个字,我想,也可能是没有认真预习,也可能是紧张,但总的情况还可以。(三)自学课文,完成目标1。2的任务因为在检测预习情况时,发现同学们预习的情况还不错,所以在完成目标1。2的时候,我就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在这个时候,我本来是安排范读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注意倾听,有没有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在此过程中,注意正音,及,引导学生自我进行朗读评价。可因为我把时间看错了,担心时间不够,所以就省略了这个环节,(四)讨论交流,完成目标3。4的任务在学生读通读顺文章的基础上,细细品味文章。在这一部分我打算围绕两个问题来展开:1、找出作者的行踪路线,目的是为课文分段服务的。2是画出儿童多的句子,目的是下节课服务的,因为文中有句古诗: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所以必须把儿童多的句子找出来,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要把他们的这种个体差异转变为好文供参考!8/10课堂中的教学资源,为我所用,让学生在小组成果汇报时,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文中这些句子很多,我想重点引导学生读好极具代表性的重点句段,去感受儿童的生机与朝气。]2、①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太阳的香气息。”③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沿着……在学生感受了儿童的多、儿童的生机后,紧接着切入本课的难点“冰心奶奶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呢?”五:达标检测我走到学生中间巡视了一番,感觉还不错六:布置预习内容这节课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3一、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二、学习第三第四段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好文供参考!9/102、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春天是什么样子?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3、上面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4、学生交流。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6、指名尝试背诵。7、指名读第7自然段。分角色读。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9、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儿童身上!教师引读课文。10、齐读第四段。(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2)出示句子:好文供参考!10/10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意吗?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11、说说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12、学生讨论交流。13、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三、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2、完成本课的有关习题。板书:只拣儿童多处行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面湖边儿童到处总是春玉澜堂花儿——儿童
本文标题:《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660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