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5篇】
好文供参考!1/27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篇】教学要求:1、对照插图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了解主要内容,结合习作提示,明白写人的要领: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性格、兴趣等展开介绍。2、画好自画像,在自我观察和相互提示下,写一段关于自己的话,注意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抓住外貌特征,通过神态的描写反映一个人的性情。难点:写出个性特征。课前准备:1、课本插图投影片。2、例文录音。3、用来画自画像的卡纸和小镜子。4、好词语表。教学过程:好文供参考!2/27一、导入小朋友,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儿吗?拿出你的小镜子,欣赏一下镜子中的自己吧!杜小虎真逗,他对着镜子给自己画了张像呢!画好了,还写了篇作文,题目就是“我的自画像”,想读吗二、读懂例文1、指导看图。(1)小朋友,你看杜小虎给自己画的自画像,哪些地方画得特别像啊?指名说。(2)你能看图说说自己对杜小虎的印象吗?说给小小组的。同学听。指名说。(3)小结:小朋友说得都很准确,他抓住了自己主要的外貌特征来画的,瞧那笑眯眯的眼睛,大大的脑袋,多可爱啊。2、学习例文。(1)学生自由读例文。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杜小虎写的《我的自画像》,想想他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的。(2)对照插图,再读例文。小朋友,我们再来看看杜小虎的自画像,从这张自画像上,你能看出杜小虎是个怎样的孩子?我们再来读读杜小虎的习作,他把自己的特点写出来了吗?好文供参考!3/27三、指导习作1、学生给自己画像2、同桌互相欣赏,提出修改意见。3、自由地把画张贴在黑板上,学生做“猜猜看”的游戏。(1)愿意展示自己的小朋友请把自画像贴在黑板上,其他小朋友把眼睛闭起来。(2)睁开眼睛,让我们来“对号入座”猜猜看,他们都是谁,把名字写在相应的画像旁,并说说你猜出的理由。(3)学生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并说出理由。4、学生练说。(1)请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画像,就像杜小虎一样给同学们做一个自我介绍,如果小朋友觉得你说得不像,那就要请你唱歌儿啦。(2)出示“好词语花篮”,供学生写作时选用。5、学生练写。(1)学生写草稿。(2)指名读。(3)师生评议。(4)学生誊写。(5)习作和画像展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篇】好文供参考!4/27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理解生词意思。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课前准备:生字卡、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板:掌声)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3、预习了课文后大家知不知道,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好文供参考!5/27二、初读课文。1、师范读。2、生自读课后生字词。3、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班里愿意投向调来情况持久讲述交谈珍惜慢吞吞困境残疾犹豫骤然鞠躬舞蹈4、理解词义:持久:保持的时间长。困境:困难的处境。犹豫:拿不定主意。骤然:突然。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①写英子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②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英子上台演讲,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③同学们的掌声使英子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④点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声。7、每组各读一段。三、书写生字。1、师指导写“班”“境”“愿”。2、生习字,师巡视指导。好文供参考!6/27第二课时一、复习。1、认读词语。2、说出文章各段的内容。二、前后对比,感受英子变化。1、英子曾经是怎样一个人?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一段。2、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3、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1)出示: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2)指名读这句话。(3)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4)“默默地”说明了什么?(5)你从“总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6)齐读这句话。可是不久以后,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变得怎样了?(7)指名说。(8)读读这一小节。(出示:“说也奇怪……”)(9)英子变得怎么样了?(自信、勇敢……)(10)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好文供参考!7/27(11)是什么原因,使她变得判若两人?(指名说)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英子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分组读1、5两段。)4、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那就是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你认为是因为什么?(掌声)过渡: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1、学生自由读2、3、4自然段。2、同学们给了英子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示掌声的词语。3、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大家来鼓掌(指名读)英子感受到了吗?谁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力量?4、同学们为什么要给英子这样的掌声呢?在掌声响起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5、出示: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好文供参考!8/27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1)谁来读第一段话?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英子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齐读第一段。(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英子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英子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因此,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我们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齐读。(3)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引读)。是啊,同学们已经走进了英子的心里,关注着她。其实同学们早已在关注她,这关注的目光里包含着什么?(4)英子终于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什么?包含着什么?(回顾前面的课文。)(5)掌声渐渐平息,英子开始演讲了,她讲得怎么样?听了演讲,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对她说些什么?6、同学们把要对英子说的话用什么表达出来?(第二次掌声)这时的掌声又是什么?这时的掌声又犹如什么?(学生自由说,并让说得精彩的同学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好文供参考!9/27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英子内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感激)7、听到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英子怎样了?出示: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齐读。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她想说——(生答)英子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引读)8、是啊,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再次引读)9、后来,英子上了中学,她给“我”写来了一封信,想看看吗?指名读最后一段。四、总结升华,读背作者感想。这掌声仅仅是指这次掌声吗?这掌声包含着什么?(关爱、友情……)是呀,当别人需要你的掌声的时候,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好文供参考!10/27齐读这一段,把这一段话工工整整地抄下来,把这爱记在心里。以后如果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把这段话送给他;如果你自己遇到困难,你可以拿出来看看。记住:还有很多朋友在关心你,爱护你!板书设计:掌声原先的英子:文静、默默、早早、最后不愿意(忧郁)热烈的掌声(关爱)→受到鼓励、鼓起勇气改变的英子:快乐游戏跳舞(开朗)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能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只要抓住两次掌声出现的时间、英子的神态及心理,以及同学们的表现,就抓住了本文的主干。另外在讲课时要把课堂的掌声与文本的掌声相结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认识5个汉字,会写7个汉字。2.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3.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好文供参考!11/274.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教学重点:1.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2.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学难点: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1.齐读课题。你知道司马光吗?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请你讲一讲!学生讲故事。2.了解人物,介绍司马光。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作品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等。主持编撰了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二、听读感知同学们的故事讲得真精彩,但是你知道吗?在《宋史》中好文供参考!12/27记载的这个故事,只有30个字。古人只用了30个字就把这个惊险的故事讲清楚了。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注意课文朗读的节奏。2.想一想课文讲的故事和我们平时听到的有什么不同?3.跟老师一起读课文,读准文章的节奏。预设: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4.在课本上圈画生字,小组交流识字。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吗?谁可以给大家领读一下?2.出示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司、跌、皆、弃、持。3.学生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法识字。预设:用加一加、减一减、分一分、比一比、换一换的方法,分别识字。如:“司”加一笔变成“同”;“跌”减去“”变成“失”;“皆”可以分成“比、白”两个汉字;“弃”可以跟汉字“弄”进行比较识字;“持”可以换掉部首“扌”,加“牛”变成“特”。好文供参考!13/27四、了解内容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学生根据阅读成果填空。课文主要写________在小伙伴掉入瓮中时,沉着冷静地________救出了小伙伴。2.我们都知道一个事件一般包括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作者用这么少的字,有没有把事件说完整呢?请快速阅读课文,然后说一说读了这篇文章后,你知道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吗?(用原文回答)预设:起因: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经过: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结果:儿得活。五、咬文嚼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课文只用了30个字就把故事讲明白了。我们一起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吧!1.逐字逐句翻译,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的内容。2.读一读课文,试着翻译成现代汉语。预设:一群儿童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耍),一失足就掉到了缸中,并没入水中。其他小孩(见出了事情)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起石头把瓮打破,水流出来,这个小好文供参考!14/27孩子便得救了。3.再读课文,说一说小组讨论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在哪里?重点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预设:文言文精炼简短、概括力强。体会文言文的语序有所不同。例如:“群儿戏于庭”这句话我们的翻译是:“一群儿童在庭院里玩耍”。并不像课文中的语序一样直接翻译为“一群儿童玩耍在庭院里”。六、走近人物1.危急时刻其他孩子的反应是怎样的?司马光是怎么做的?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读这句话,说一说:大家是怎样做的,司马光是怎样做的?了解作者用众人来衬托司马光的衬托手法。2.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预设:对朋友不离不弃,遇事临危不乱,机智勇敢。七、能说会道1.如果你在现场,可能会怎么做?2.你觉得司马光的办法怎么样?这个办法好在哪里?学生自由交流。3.如果你是被救出的小伙伴,你会对司马光说些
本文标题: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实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674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