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幼儿园《海浪》教学设计【最新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幼儿园《海浪》教学设计【最新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幼儿园《海浪》教学设计【最新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幼儿园《海浪》教学设计【第一篇】活动目标:1.感受小浪花的调皮和爱运动的特点。2.对跳远活动产生兴趣。活动准备:1.有条件的话,可让幼儿在活动前看看海浪拍打海岸的图片或录像,听听海浪扑上海滩的声音。2.故事磁带。活动过程:1.浪花来了。——出示挂图,欣赏散文“瞧!海上的浪”至“就悄悄退下了”。——谁来了!浪花们是怎样来的?他们发出了什么声音?——引导幼儿模仿象声词:哗、沙啦、呼呼。——浪花们想干什么呢?2.小浪花比跳远。——欣赏散文“忽然,有个浪娃娃”至最后。——小浪花想干什么?——小浪花是怎样比赛的?他有没有听裁判的指挥?3.调皮的小浪花。——完整欣赏散文。——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浪花?——你从哪儿听出他们很调皮?4.跳远比赛。——组织幼儿进行跳远比赛。——幼儿在运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散文的意境,并对跳远这一活动产生兴趣。建议:1.散文中的小浪花正如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弱,又好学样,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便一哄而上。孩子们会从小浪花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2.活动前,可根据条件,让幼儿看看海浪拍打海岸的图片,听听海浪扑上海滩的声音,让没有见过大海的幼儿对海浪有感性的认识。附:海浪扑上来瞧!海上的浪,急匆匆往海滩上跑,往海滩上跳。哗——一个人浪扑上来了,跳得真远。沙啦——参考资料,少熬夜!又一个浪扑上来了,用力地撞,撞在岸边的山崖上,碎了。呼呼——嗯,这个浪小一点,只在滩头张一张,望一望,就悄悄退下了……忽然,有个浪娃娃爬到我身边,用舌头把我的脚儿舔舔,还咕咕咕说着什么。哈,我听懂了,他说浪花们要比跳远,叫我当裁判哩!当裁判就当裁判。好,1号浪花起跳!呼啦,跳到这儿,我连忙在沙滩上划一道杠杠。哎呀,杠杠没划好呢,2号浪花就跳过来了——2号2号,你急什么呀!不对不对,2号浪花还没退回去,3号、4号、5号……都一个劲儿向前跑,向前跑,往上跳,拦也拦不住!唉,浪花,一群调皮的浪花呀!幼儿园《海浪》教学设计【第二篇】主题内容:海底世界活动名称:海浪活动目标:1、知道大家一起用力,才能使“海浪汹涌澎湃”;锻炼手臂力量,懂得合作、协调的重要。2、发挥想象,创造出多种玩法。3、感受大家一起游戏的快乐。重点:锻炼手臂力量,懂得合作、协调的重要。难点:懂得合作才能使“海浪汹涌澎湃”。活动准备:1、提供一块圆形大花布(太阳伞)。2、有关海的音乐(《水族馆》)磁带、录音机。活动过程:1、准备活动。幼儿随音乐做各种鱼游、虾跳、螃蟹爬等动作入活动场地。2、游戏一:海浪。幼儿围成圆圈。(1)启发经验,引出游戏。小朋友,你们看过大海吗?海水有时会怎么样?(会起浪花、会潮涨、潮落)浪急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漩涡)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海浪的游戏。我们用这大圆伞当大海,大家一起抓住伞边,一起用力抖动,伞就会像大海一样起波浪。玩的时候,注意听老师的口令。(2)鼓励幼儿按老师的口令和方法玩海浪游戏。大海浪(集体用大力,使布大幅度抖动);小海浪(集体用小力,频率高抖动速度快,幅度小);潮小组长(集体用大力,然后全体往圆心靠拢使圆布往上拱);落潮(集体不用力,使布自然下降至地面);漩涡(同涨潮动作,并同进朝同一方向快速绕圈跑)参考资料,少熬夜!3、游戏二:捉螃蟹。(1)启发经验,交待游戏。大海里有什么?我们来玩捉螃蟹的游戏。(2)玩法:幼儿抖动花布,布上放螃蟹卡片,请一位幼儿趴在布下捉螃蟹,捉螃蟹的小朋友在下边仔细搜索,看得准、抓得牢。4、放松活动。大家一起做放松操(原地碎步,双臂下垂,全身放松抖动;碎步左右移动,上肢做似海浪起伏动作)。教师与幼儿一起收拾、整理场地。幼儿园《海浪》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在欣赏过程中,能和学生一起溶入高雅艺术氛围,并且学生能真心喜欢这种艺术氛围。2、学生能了解人声分类的常识——每一类人声还可以细分为高、中、低三个声部。3、在口风琴演奏的创编中,能体验多种形式演奏的快乐。教学重点和难点:1、激发学生对高雅艺术歌曲的崇敬和喜爱之情。2、口风琴演奏多形式的创编。教具准备:歌纸、课件资料、口风琴、水彩笔教学过程预设:一、演奏《欢乐颂》,熟悉曲子旋律。(口风琴演奏)1、学生自己装琴,练习吹奏。2、齐奏曲子二、聆听《欢乐颂》,走进高雅音乐的艺术氛围。引入:你们了解《欢乐颂》吗?(学生随便谈)1、教师介绍曲子,初步营造艺术氛围。包括:曲子背景、欣赏音乐会的要求2、欣赏视频《欢乐颂》,初步体验艺术歌曲的氛围。(1)听了音乐会,你对《欢乐颂》又有什么新的感悟?(2)曲子气势宏大、排山倒海是靠什么来营造这种效果的?(3)介绍人声的分类:3、再听〈欢乐颂〉,体验混声合唱带来的音乐效果。听一听,欢乐颂曲子中你听到了些什么声音?总结混声合唱的音乐效果。三、演唱〈欢乐颂〉,体验艺术歌曲的魅力。1、介绍贝多芬,激发学生对歌曲的情感。(只有这样伟大的音乐家才能写出这样伟大的曲子)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唱一唱。1、齐唱歌谱。(用LU哼唱一遍)2、有感情的朗诵歌词。3、轻声齐唱歌词。有不会的教师领唱4、学生手托和平鸽,有感情的演唱〈欢乐颂〉参考资料,少熬夜!四、创编演奏〈欢乐颂〉,理解不同表现形式带来的不同音乐效果。1、听不同版本的〈欢乐颂〉,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现。(童声、钢琴、合唱)2、采用不同的形式,创编口风琴演奏的〈欢乐颂〉。加和弦伴奏,主旋律分声部,有唱的,(进行表演)3、给自创的口风琴〈欢乐颂〉图上色彩。五、总结下课。喜欢〈欢乐颂〉这首曲子吗?这就是高雅艺术的魅力。教学后记:学生们基本完成了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师生之间交流默契,乐曲《欢乐颂》的吹奏情况较为理想,新乐曲《小河》还有待练习。幼儿园《海浪》教学设计【第四篇】活动目标:1、能根据音乐的变化,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形态的海浪。2、在游戏化情境中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海浪视频、欢快的音乐、一块圆形的大布活动过程:一、活动准备幼儿随音乐做神气的海军入活动场地。小朋友们,老师请你们当一回神气的海军,保卫祖国的海疆,好不好?那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去巡逻吧。(放音乐)二、观看视频,初步感受不同形态的海浪。1、引入话题:神气勇敢的小海军们,请找个位置坐下来吧。小海军们,我们出去巡逻,走着走着来到了海边。一起去看一看美丽的大海上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2、启发经验,引出不同形态的海浪并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风平浪静:小海军们,海面上有什么情况?仔细观察了。(海鸥,游泳)海水是怎么样的?--微微荡漾。能不能用你的肢体动作来表现轻轻晃动的小小波浪呢?请小朋友跟着音乐表现轻轻晃动的波浪。小浪。不好,起风了,大海涨潮了,海水是怎样的呢?(看视频)--小波浪,小浪花。谁能用你的身体动作来表现一下涨潮时的小波浪?让我们的小波浪跟着音乐一起跳舞吧。刮大风了,海面掀起了一个个大浪。去看看吧。那大浪是什么样的呢?浪急的'时候会出现什么?谁能用你的身体动作表现大浪和漩涡。把大浪和漩涡放进音乐里去吧。风总算变小了,大海要退潮了,退潮时的海浪是怎么样的?小海军要仔细看咯。(冲上去,慢慢的安静下来)。谁能表现退潮时的海浪?让退潮时的海浪随着音乐动起来吧。:原来美丽的大海,是变化多端的。它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的。参考资料,少熬夜!四、游戏:海浪刚刚小海军们看到了不同样子的海浪,还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现了海浪。老师请你们玩一个海浪的游戏。1、介绍游戏规则。我们用这大圆伞当作大海,大家一起抓住伞边抖动,伞呢就会像大海一样起波浪的。但是大海的海浪是会变的,请小朋友们要仔细听清音乐的变化,做不同的海浪好不好?准备好了吗?2、鼓励幼儿按老师的口令和方法玩海浪游戏。大海浪(集体用大力,使布大幅度抖动);小海浪(集体用小力,频率高抖动速度快,幅度小);潮小组长(集体用大力,然后全体往圆心靠拢使圆布往上拱);落潮(集体不用力,使布自然下降至地面);漩涡(同涨潮动作,并同进朝同一方向快速绕圈跑)
本文标题:幼儿园《海浪》教学设计【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802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