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关于2023年全市粮食安全情况报告【汇集4篇】
关于2023年全市粮食安全情况报告【汇集4篇】【前言导读】由网友为您整理收编的“关于2023年全市粮食安全情况报告【汇集4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2023年全市粮食安全情况报告【第一篇】今年4月初,我办与盟市、旗县扶贫办共同组成联合调研组,利用近20天的时间,分别对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赤峰市宁城县、通辽市库伦旗、兴安盟扎赉特旗4个部级重点县的20个贫困村的1004户农民进行了有关粮食安全方面的重点调研。调研采取填报调查表、召开涉农部门或村民代表座谈会、入户访问等多种形式进行。在重点调研旗县选择上,主要考虑了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农业人口所占比重较大,粮食产量高;二是属于我区粮食主产区或特色种植区,粮食种植面积较大,粮食产量较高;三是属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农业基础条件差,因灾致贫返贫现象严重;四是粮食种植结构不合理,粮食供求矛盾比较突出,不同程度存在卖粮难和缺粮双重矛盾。一、粮食安全现状(一)农业自然条件和土地状况4个被调研旗县地处我区中、东部地区,地形地貌为典型的山丘沟壑或沙区、坨沼区。年降雨量少,无霜期短,粮食种植条件非常差。位于东部的宁城县、库伦旗、扎赉特旗年降雨量250-350mm,分布极不均匀,无霜期85-110天,旱灾、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距离首府仅128公里的清水河县,地处黄土高原延伸地带,土地贫瘠且干涸,属水源枯竭区,地上地下无水,靠截留雨水、雪水维持日常生产生活,人畜饮水极度困难,虽然年平均降水量达到410mm,可是年蒸发量却高达,为降水量的倍,干旱年份时可达14倍。4个旗县土地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9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被调研的1004户农户占有耕地面积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和旱作基本田建设面积分别为1690亩和3877亩,人均只有亩和亩,其余全部为不宜耕作的坡地、沙地、沼泽地等。(二)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状况4旗县总人口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占全区农业总人口的7%。被调研的1004户3890人中,劳动力人数为1510人,占农村人口的%。赤峰市宁城县万人口中,仅农业人口就有万,占全县总人口的%。劳动力结构上,以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女性人口为主,而身强力壮、稍有文化的劳动力大多输入城镇进入二三产业。(三)粮食供求状况*年,被调研的1004户农户粮食总产量万公斤,平均亩产63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1004户中有562户2233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粮问题,其中缺粮1个月145户60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缺粮2个月209户83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缺粮3个月以上208户79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受国家和自治区粮食种植鼓励政策影响,预计*年粮食总产量可增加到万公斤,粮食生产增幅不明显,缺粮状况稍有改观。在粮食供给结构上,4旗县中赤峰市宁城县是我区较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每年粮食总产量在5亿斤左右,在充分保证粮食自给的条件下,还可有30%的输出余地。通辽市的库伦旗、兴安盟的扎赉特旗粮食供给也只能维持在低水平的自给状态。相比较,清水河县情况就更差一些,要吃饱肚子基本上靠国家退耕还林草粮食补贴和民政救济。在粮食种植品种上,我区贫困地区粮食作物大多以玉米、高粱、谷类、杂豆等粗杂粮为主。二、目前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耕地匮乏,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础条件薄弱,贫困地区粮食供求矛盾突出。我区国土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地域非常辽阔,可是由于地质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和湖泊占到了总土地面积的%,土地荒漠化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54%,可利用耕地资源十分匮乏。我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风大沙多,降水量少而且不匀,大部分旗县属水资源紧缺地区,加上发展农业所需水电等配套设施跟不上,粮食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波动非常大。全区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赤峰、通辽、呼伦贝尔三市及中部呼和浩特市5个旗县和巴盟的河套地区。这些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70%以上,而这几个地区耕地面积只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50%,其余50%的耕地只生产30%的粮食,粮食供求矛盾相当突出。(二)粮食生产投入不足,经营粗放,科技含量低。由于传统的粗放性耕作习惯和连续多年农业和农民增收缓慢的实际,直接导致农民对土地的投入严重不足,“靠天吃饭”现象十分严重。如前所述,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劳动力大多出外务工,剩余的农业人口文化素质低,接受新事物意识和能力差,粮食新品种和农业实用技术不能得到及时普及和推广,导致粮食种植品种单一,经营粗放,产量低,科技含量低,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农业和农民增收缓慢。(三)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尽管党和国家始终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但粮食价格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高的现实直接影响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的地区种粮收入不抵种粮投入,结果农民宁可撂荒也不种粮食。事实上,与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相比,粮食产业的天然弱势和粮食产品消费弹性小的特点,致导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特性更加明显,粮农的生产积极性一再遭受挫折。(四)对粮食生产重要性认识不足。80年代初期开始的土地承包制,极大的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我国的粮食生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出现了结构性供过于求的局面,给一些人的感觉是我国的粮食太多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又有一些人片面认为,社会的繁荣和经济的高速发展靠的是走工业化道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被忽视。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设用地逐年增加,耕地面积逐步减少的趋势在进一步加剧。三、对策建议(一)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改善耕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我区贫困地区主要应搞好以水源建设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改善灌溉条件,实现人均1亩水浇地或4亩高标准旱作基本田,保障贫困农民基本生活用粮需要;同时做好坡改梯和水平畦田建设为主的中低产田改造工程,保证群众有一个稳定的粮食生产条件。(二)确保粮食主产地种植面积,做好粮食作物的转化增值。贫困地区要因地制宜确定自己的粮食主产地,结合粮食补贴等优惠政策,采取一定措施支持粮食主产地的粮食生产,首先保证本地区粮食自给。把发展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统筹考虑,以粮食为重点开发对象,发展精深加工技术,延长粮食产业链,增加粮食附加值。通过发展养殖业,带动粮食转化增值。(三)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尤其要开展好以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和普及粮食优良新品种为主的农业科技培训,从根本上扭转贫困地区粗放耕作、粗放经营的粮食生产现状,提高粮食生产技术和水平。(四)严格耕地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国家出台了严格的用地和耕地保护制度,对占用耕地实行严格的审批手续和惩罚措施。贫困地区要切实抓好落实工作。同时,各地还应根据本地实际,制订出台适合当地时实际的保护耕地优惠政策,鼓励各级、各类组织或个人开发治理荒山、荒地,做好保护现有耕地和努力增加耕地面积两项工作。(五)免征贫困地区农业税。贫困地区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农业生产比重大,农牧民收入主要来自粮食生产。加上贫困地区本身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耕作技术粗放,靠广种薄收增产增收,农业税负担重。建议从贫困地区财政困难的实际出发,以上级转移支付方式一次性免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的农业税,减轻贫困农牧民负担。(六)对贫困农牧民粮食生产给予直接补贴。当前,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仍是我区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粮食生产直接关系到扶贫工作的效果和进程。建议对贫困旗县粮食生产给予直接补贴,特别是现行的粮价补贴、粮种补贴、农机补贴等优惠政策要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优先保证贫困群众粮食生产的自给,为进一步实现脱贫致富奠定基础。2023年全市粮食安全情况报告【第二篇】按照《xxx市粮食安全考核工作组办公室关于印发xxx市20xx年度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各项指标细化方案通知》(x市粮安考核办〔20xx〕8号)要求,我县对照《20xx年度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自查表》进行了自查自评,市定目标分值100分,我县自查得分100分。现将我县20xx年度贯彻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1.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方面。xxx市下达我县到2023年耕地保有量为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21300公顷(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率达%。目前,我县耕地保有量为万公顷完成比例112%;已划定基本农田面积公顷。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划定面积两项指标均超过上级下达的责任目标,实现了我县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的总体目标。2.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方面。完成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7万亩次,占全县种植面积余万亩的%,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8%;建立水稻IPM绿色防控示范园区1个,面积万亩,应用多种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实施粮油绿色防控面积万余亩,其中水稻绿色防控面积万亩,玉米绿色防控面积6万亩。3.粮食生产科技水平方面。开展粮油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万余亩(其中水稻6080亩),示范片选择品质好、产量高、抗性好的“宜香优2115”、“晶两优1377”、“德优4727”等品种,推广旱育秧、宽行窄窝栽培、配方施肥、病虫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现场测产面积达1039公斤,示范区加权平均亩产公斤,比上年增产8%。辐射带动2万亩水稻生产。所建6520亩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片重点选用米拉、费乌瑞它、青薯9号、川芋117等优质脱毒种薯,推广应用中小型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垄作栽培等适用增产技术,根据全面测产调查和专家现场考察,加权平均亩产,比大面积亩产1350kg,增产,增幅达%,辐射带动周边4万亩的马铃薯种植。4.粮食总产量方面。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万亩,总产万吨,由于光热分布不平衡,中高山区产量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总产量与目标任务万吨相比,稳中略减。其中:小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万吨(其中:小麦万亩,产量万吨;胡豆万亩,产量万吨;豌豆万亩,产量万吨;小春马铃薯万亩,总产万吨(折合产量)。大春粮食作物:大春粮食播栽面积万亩,总产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玉米播种面积亩,产量万吨,红薯播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马铃薯播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基本完成全年粮食总产量的目标任务5.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整合投入资金3096万元,以xxx镇、xxx乡、xxx镇3个乡镇为项目主实施主体,完成灌区末级渠系整治,整治加固山坪塘1座,新建蓄水池208口,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万亩。6.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全县共完成水利项目建设总投资万元。累计完成新建、整治渠道公里,铺设灌溉管道公里,整治山坪塘2座,新建蓄水池809口,维修渠道150公里,渠道清淤15320立方,维修拱圈渠墙1745立方,铺设人饮管道公里,解决2118人饮水安全问题,其中在册贫困人口26人,山洪沟、河提治理方面新建横隔墙2道共米,建设横隔墙河提30米,水土保持方面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通过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新增灌溉面积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万亩,新增节水能力万方,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44万公斤。(二)落实粮食扶持政策,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1.粮食扶持政策方面。一是及时制定印发《xx县20xx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足额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合计万元;二是根据川财农〔20xx〕98号文件下达的9万元资金,县农业局、县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20xx年度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现金直补实施方案〉的通知》(汉农文〔20xx〕55号)文件,审核登记种粮大户共计9户1469亩。2.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及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以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着力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合组织、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
本文标题:关于2023年全市粮食安全情况报告【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876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