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项脊轩志》精品教案设计【推荐4篇】
好文供参考!1/31《项脊轩志》精品教案设计【推荐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项脊轩志》精品教案设计【推荐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项脊轩志》教案【第一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呢?我给大家三个数字,“一、二、三”,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给这三个数字各加上几个字,就是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生1:一间书房,两种情感,三位亲人。师:哪两种情感?哪三位亲人?生1:两种情感,一喜一悲;三位亲人,先妣、先大母、妻子。师:“妣”是谁?“大母”又指谁?生2:“妣”是指已故的母亲。师:那已故的父亲叫什么?生2:考。有个成语叫做“如丧考妣”。“大母”就是祖母。师:为什么在“妣”和“大母”的前面加上“先”字?生2:对死者的尊称。师:写作本文时,归有光的妻子去世了没有?好文供参考!2/31生2:去世了。师:那能否在妻前面加上“先”字,称之为“先妻”?生2:不行。“先”是对死去的长辈的尊称,妻子是平辈,应称“亡妻”。师:嗯,是应叫亡妻。三位亲人是先妣,先竽负屯銎蕖n恼碌幕灸谌莞爬ㄈ寺穑?br生3:还有,一个男人。(众生笑)师:哪一个男人?生3:作者归有光。师:你为什么不说“一位作者”,而要说成是“一个男人”?(生3一时语塞,众生纷纷说归有光本来就是个男的。)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放在后面解决。先自由朗读“一间书房”部分,思考这是一间怎样的书房。生4:狭小。师:从哪里看出它很狭小?生4: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师:何谓方丈?生5:就是一丈见方的意思,说明它面积小。师:“方丈”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佛寺的最高领导人。为什么叫他方丈呢?因为他的办公室和寝室面积不过一丈见方。这也算是借代的修辞方法。大家明白了归有光为什么他的好文供参考!3/31书房命名为项脊轩了吗?不妨大家先摸摸自己的项脊。生6:“项脊”说明房子窄小。生7:“项脊”是脊梁骨的一部分,以此命名,说明归有光有人生大志。师:“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评论界有这样几种看法。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含有怀远追宗之意。同时,“项脊”二字,含有脊梁的意思,作者自号“项脊生”,也可理解为归有光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成为家族中顶天立地的脊梁骨的人生理想。师:这间书房除了狭小之外,还有别的什么特点吗?生8:还有“旧”、“破”、“漏”、“阴暗”等特点。师:这样一间又小又旧又破又漏又阴暗的书房,作者嫌弃它吗?生9:不嫌弃。师:从何处看出来?生9:作者对它进行了“稍为修葺”。师:你上来把“修葺”两个字写一下。师:修葺后的项脊轩有了什么变化?生10:(室)不上漏,洞然,显得很清幽,很有情调。师:你最喜欢第一段中的哪几句话?生10:我很喜欢“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好文供参考!4/31簌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几句,写得很美。师:我也很喜欢这几句话。(师背)动静结合,特别清雅。我们把它背起来。师:“万籁有声”是什么意思?生11(翻词典):指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响都能听到。师:这里是写环境幽静还是喧嚣呢?生11:当然是写环境幽静。师:哪能否换成“万籁俱寂”?生12:“万籁有声”是指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这是以声衬静的写法,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效果一样。这种静是有生命力,有灵气的,而不是一片“死寂”。师:好,好。“万籁有声”是幽静而有灵气,“万籁俱寂”是一片“死寂”。真是“此时有声胜无声”。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们能否用几个词语来概括作者潜心读书时的心情?生13:闲适。生14:轻松自在。生15:怡然自乐。生16:一个字,喜。师:在这样的一间书房里潜心读书,是可喜的,但是一个人独坐书房,想起阴阳两隔的亲人又是何其悲痛啊。在三位亲好文供参考!5/31人当中,母亲是最早离我而去的。请你把写先妣也就是写母亲的片段读一下。(生17读课文)师:读得不错,投入了自己的感情。注意“老妪”、“呱呱而泣”的读音。千万别把“呱呱(gūgū)”念成“呱呱(guāguā)”,哪可不是小孩子的哭声,而是青蛙的叫声。“老妪”在我家是干什么的?生18:是奶妈。文中说:“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其中的“乳”便是喂奶的意思。老妪是当过归家两代人的奶妈。师:先妣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根据具体语句加以分析。生19:先妣首先是一位慈母,她半夜还要起床问孩子冷吗,饿吗;其次是一位好心肠的主子。老妪仅是一个奶妈,先妣却“抚之甚厚”,还有,“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一句,非常感人,一个下人居然能记住主子立过的地方,而且还每每提及,可见先妣在其心中的地位,可见她是如何感激先妣对她的恩德。师:说的很好。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生20:通过写老妪来侧面烘托先妣的形象的地方还有“语未毕,余泣,妪也泣”一处,“我”泣不成声可以理解,“妪也泣”实属难得,归有光的母亲实在是太好了。生21:我想提一个问题,归有光的母亲为什么不同她的好文供参考!6/31女儿住在一起呢?她是不是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众笑)师:哦,你是对这位慈母抱怀疑态度。归有光的母亲有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我不知道。但是我手头有一份材料,说的是归有光的母亲一生有八个孩子,是一位非常辛苦的母亲。她可能实在照顾不了这个女儿,但是她对没在身边的孩子仍牵肠挂肚,怕她冻坏了,饿着了,半夜三更还起来问寒问暖,“儿寒乎?欲食乎?”虽仅一言半语,却纯是慈母心肠啊。师:下面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一部分,我们继续探讨,归有光为什么不直接去写他母亲的音容笑貌,而要通过老妪之口呢?生22:作者幼年丧母,有些儿时往事无法记清了,所以借老奶妈之口道出,自然而真实,亲切而感人。师:还有就是同学们已经说到了的。既让我们知道这是一位慈爱的母亲,更是一位善良的女主人。虽然归有光记不起母亲的音容笑貌,但母亲在他心中永远是最美丽的。清人林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让我们带着感动的心情,把这一片段齐读一遍。师:先妣是一位慈爱的母亲,那么先大母呢,又是怎样的一个人?找出最感动你的地方,用现代汉语转述一遍,说说你为何深受感动?生23:我找的是“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好文供参考!7/31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祖母有一天来看我,对我说:“我的儿啊,很久都没看到你的身影,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房间里,太像一个女孩子了。”祖母的话既有对孙子的疼爱,又带着对孙子的表扬,语气亲切自然,表现了慈爱的长者对小辈的怜爱。生24:我找的是“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这句话是说,祖母关门而去,喃喃自语:“我们家读书长久没有人考取功名了,这孩子长大,就可以有指望了。”老奶奶对孙子的功成名就充满着希望。师:真的很感人。请问能否把“阖”字改成“关”字?还有这话为什么不当着孙子的面讲?《项脊轩志》教案【第二篇】教学目的:1学习常用实词和虚词“顾”“稍”“置”“去”“归”等的用法。2学习文言文中词类现象(名词作状语)的一般规律。3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迁的感慨。4分析归有光散文的一般特点。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归有光散文的特点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方法:文言文教学三读法第一课时目标:解题,介绍作者,认读课文,讲解第一段。好文供参考!8/31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本课是1篇抒情性很强的散文佳作。作者在写景叙事中,把“喜”和“悲”的感情抒发得委婉动人,感人至深。二。介绍作者:归有光(1507~1571年),字熙甫,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作者自幼苦读,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生”。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由于为官正直,不与上级官吏和地方豪绅同流合污,3年后明升实降为顺德通判,专管马政,颇受委屈。后由大学士高拱保荐为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上任一年后,病故。在文学上,因作者仕途多舛,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上造诣很深,是明代杰出散文家。他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一反当时“文必秦汉”的理论和只求貌似的形式主义风尚。归有光与王填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以神味见长,尤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项脊轩》《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为代表,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本单元的《登泰山记》(姚鼐)与本文有很多相似之处。三。解题:项脊,地名,是作者九世祖归道隆所居之处;轩,小屋,作者将自己的书斋题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志,记也,好文供参考!9/31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四。听录音,正音正句读: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渗漉(shenlu)栏楯(shun)兀(wu)坐修葺(qi)b斑驳(bo)异爨(cuan)老妪(yu)汝姊(zi)c阖(he)门长号(hao)偃(yan)仰婢(bi)女d扃牖(jiongyou)呱呱(gu)门扉(fei)象笏(hu).断句练习:判断下列各句断句是否准确。1.日过午/已昏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3.鸡/栖于厅4.吾家/读书久不效5.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6.述诸/小妹语7.然/自后/余多在外正确的是:五。讲解第一段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一句是什么句式?答:判断句,用来判断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是什么,具有什么属性或属于什么范围的句子。译文中,能翻译出“是”,相关内容一定做谓语。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表判断的词有:①也,用“……,……也”的句式,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②好文供参考!10/31用“者”“也”表示,其句式为“……者,……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③用“者”表示,句式为“……者,……”,如“陈轸者,游说之士”;④用“是、乃、为、即、则、非、亦、必、诚、皆、本”等词语表示,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⑤不用标志,直接用主语和宾语组合,如“七略四库,天子之书”。2.“室仅方丈”中“方丈”一词是何意思?答:“方丈”是一丈见方的意思,也就是平方丈。这个词也另外用来指佛寺或道观中主持住的房间,并借以指寺院的住持。3.“使不上漏”、“雨泽下注”和“以当南日”中“上”“下”“南”几个方位词的用法是否相同?答:“上”“下”是名词做状语,意思是“从上面”“向下”;而“南”还是名词,做定语。4.指出下列词语在各句中的用法。①以a以当南日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臣是以无请也d以啮人,无御之者②胜a旧时栏楯,亦遂增胜b予观乎巴陵胜状c何可胜道也哉好文供参考!11/31d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e胜负之数,或未易量③时a旧时栏楯,亦遂增胜b小鸟时来啄食c秦时与臣游d谨食之,时而献焉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包含什么文化常识?答:“三五”表示“十五”。古人记时,往往以两个数字的乘积表示应有的数量。再如“年方二八”,表示为十六岁。“桂影”指月影,神话传说,月中有桂花树,所以用桂代月。六。朗读本段,边读边翻译。七。分析与板书第二教时教学目标:第二、三自然段教学过程:一。第二段:1.“然余居于此”中“然”和“居”应怎样理解?答:然,但是,表转折;居的用法是居住,作动词,它的其它用法还有:①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③居官守法④二者必居好文供参考!12/31其⑤昂其值,居为奇货⑥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意思:①经过②处于③当,任④占据⑤存储⑥坐2.本段在文中起何作用?答:起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多可喜”转景入画,“多可悲”点人事兴衰。二。分析第三段(一)分析第
本文标题:《项脊轩志》精品教案设计【推荐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881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