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高三物理教案【推荐4篇】
好文供参考!1/14高三物理教案【推荐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高三物理教案【推荐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高三物理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康普顿效应,了解光子的动量(2)了解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3)知道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4)了解光是一种概率波。2、过程与方法:(1)了解物理真知形成的历史过程;(2)了解物理学研究的基础是实验事实以及实验对于物理研究的重要性;(3)知道某一物质在不同环境下所表现的不同规律特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教学重点:好文供参考!2/14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教学难点:实物粒子的波动性的理解。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一)引入新课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光的一些特性和相应的事实表现,那么我们究竟怎样来认识光的本质和把握其特性呢?(光是一种物质,它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特性,分别举出有关光的干涉衍射和光电效应等实验事实)。我们不能片面地认识事物,能举出本学科或其他学科或生活中类似的事或物吗?(二)进行新课1、康普顿效应(1)光的散射: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2)康普顿效应1923年康普顿在做X射线通过物质散射的实验时,发现散射线中除有与入射线波长相同的射线外,还有比入射线波长好文供参考!3/14更长的射线,其波长的改变量与散射角有关,而与入射线波长和散射物质都无关。(3)康普顿散射的实验装置与规律:按经典电磁理论:如果入射X光是某种波长的电磁波,散射光的波长是不会改变的!散射中出现的现象,称为康普顿散射。康普顿散射曲线的特点:①除原波长外出现了移向长波方向的新的散射波长②新波长随散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波长的偏移为波长的偏移只与散射角有关,而与散射物质种类及入射的X射线的波长无关,==(实验值)称为电子的Compton波长只有当入射波长与可比拟时,康普顿效应才显著,因此要用X射线才能观察到康普顿散射,用可见光观察不到康普顿散射。(4)经典电磁理论在解释康普顿效应时遇到的困难①根据经典电磁波理论,当电磁波通过物质时,物质中带电粒子将作受迫振动,其频率等于入射光频率,所以它所发射的散射光频率应等于入射光频率。②无法解释波长改变和散射角的关系。(5)光子理论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好文供参考!4/14①若光子和外层电子相碰撞,光子有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散射光子的能量减少,于是散射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长。②若光子和束缚很紧的内层电子相碰撞,光子将与整个原子交换能量,由于光子质量远小于原子质量,根据碰撞理论,碰撞前后光子能量几乎不变,波长不变。③因为碰撞中交换的能量和碰撞的角度有关,所以波长改变和散射角有关。(6)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意义①有力地支持了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②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光子具有动量的假设;③证实了在微观世界的单个碰撞事件中,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是成立的。2、光的波粒二象性讲述光的波粒二象性,进行归纳整理。(1)我们所学的大量事实说明: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分立性和连续性是相对的',是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光子的行为服从统计规律。(2)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遵从波动规律,物理学中把光波叫做概率波。3、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是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大量光子行为显示波动性;个别光子行为显示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强;光的波长越短,粒子性越强。光的好文供参考!5/14波动性不是光子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例题:已知每秒从太阳射到地球上垂直于太阳光的每平方米截面上的辐射能为,其中可见光部分约占45%,假设认为可见光的波长均为,太阳向各个方向的辐射是均匀的,日地之间距离为R=,估算出太阳每秒辐射出的→←可见光的光子数。(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高三物理教案【第二篇】考点自清一、平衡物体的动态问题(1)动态平衡: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一系列平衡状态中。(2)动态平衡特征:一般为三力作用,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化,一个力的大小变化而方向不变,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变化。(3)平衡物体动态问题分析方法:解动态问题的关键是抓住不变量,依据不变的量来确定其他量的变化规律,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解析法和图解法。解析法的基本程序是:对研究对象的任一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出应变物理量与自变物理量的一般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区间确定应变物理好文供参考!6/14量的变化情况。图解法的基本程序是:对研究对象的状态变化过程中的若干状态进行受力分析,依据某一参量的'变化(一般为某一角),在同一图中作出物体在若干状态下的平衡力图(力的平形四边形或三角形),再由动态的力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的边的长度变化及角度变化确定某些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变化情况。二、物体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1、临界问题:(1)平衡物体的临界状态:物体的平衡状态将要变化的状态。物理系统由于某些原因而发生突变(从一种物理现象转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从一种物理过程转入到另一物理过程的状态)时所处的状态,叫临界状态。临界状态也可理解为恰好出现和恰好不出现某种现象的状态。(2)临界条件:涉及物体临界状态的问题,解决时一定要注意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等临界条件。平衡物体的临界问题的求解方法一般是采用假设推理法,即先假设怎样,然后再根据平衡条件及有关知识列方程求解。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要注意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2、极值问题:极值是指平衡问题中某些物理量变化时出现最大值或最好文供参考!7/14小值。平衡物体的极值,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高三物理教案【第三篇】一、动量1、动量: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动量的合成与分解,按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是状态量;通常说物体的动量是指运动物体某一时刻的动量,计算物体此时的动量应取这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是相对量;物体的动量亦与参照物的选取有关,常情况下,指相对地面的动量。单位是kg2、动量和动能的区别和联系①动量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平方成正比。即动量相同而质量不同的物体,其动能不同;动能相同而质量不同的物体其动量不同。②动量是矢量,而动能是标量。因此,物体的动量变化时,其动能不一定变化;而物体的动能变化时,其动量一定变化。③因动量是矢量,故引起动量变化的原因也是矢量,即物体受到外力的冲量;动能是标量,引起动能变化的原因亦是标量,即外力对物体做功。④动量和动能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两者从不同好文供参考!8/14的角度描述了运动物体的特性,且二者大小间存在关系式:P2=2mEk3、动量的变化及其计算方法动量的变化是指物体末态的动量减去初态的动量,是矢量,对应于某一过程(或某一段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其计算方法:(1)P=Pt一P0,主要计算P0、Pt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2)利用动量定理P=Ft,通常用来解决P0、Pt;不在一条直线上或F为恒力的情况。二、冲量1、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是矢量,如果在力的作用时间内,力的方向不变,则力的方向就是冲量的方向;冲量的合成与分解,按平行四边形法则与三角形法则。冲量不仅由力的决定,还由力的作用时间决定。而力和时间都跟参照物的选择无关,所以力的冲量也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单位是N2、冲量的计算方法(1)I=Ft.采用定义式直接计算、主要解决恒力的冲量计算问题。(2)利用动量定理Ft=P.主要解决变力的冲量计算问题,但要注意上式中F为合外力(或某一方向上的合外力)。三、动量定理好文供参考!9/141、动量定理: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Ft=mv/一mv或Ft=p/-p;该定理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质点m在短时间t内受合力为F合,合力的冲量是F合质点的初、未动量是mv0、mvt,动量的变化量是P=(mv)=mvt-mv0.根据动量定理得:F合=(mv)/t)2.单位:牛秒与千克米/秒统一:l千克米/秒=1千克米/秒2秒=牛3.理解:(1)上式中F为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2)动量定理中的冲量和动量都是矢量。定理的表达式为一矢量式,等号的两边不但大小相同,而且方向相同,在高中阶段,动量定理的应用只限于一维的情况。这时可规定一个正方向,注意力和速度的正负,这样就把大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3)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一般是单个质点。求变力的冲量时,可借助动量定理求,不可直接用冲量定义式。4.应用动量定理的思路:(1)明确研究对象和受力的时间(明确质量m和时间t);(2)分析对象受力和对象初、末速度(明确冲量I合,和初、未动量P0,Pt);(3)规定正方向,目的是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4)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好文供参考!10/14(5)解方程。四、动量定理应用的注意事项1.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或可看作单个物体的系统,当研究对象为物体系时,物体系的总动量的增量等于相应时间内物体系所受外力的合力的冲量,所谓物体系总动量的增量是指系统内各个的体动量变化量的矢量和。而物体系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是把系统内各个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的冲量的矢量和。2.动量定理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当合外力为变力时F则是合外力对作用时间的平均值。3.动量定理公式中的(mv)是研究对象的动量的增量,是过程终态的动量减去过程始态的动量(要考虑方向),切不能颠倒始、终态的顺序。4.动量定理公式中的等号表明合外力的冲量与研究对象的动量增量的数值相等,方向一致,单位相同。但考生不能认为合外力的冲量就是动量的增量,合外力的冲量是导致研究对象运动改变的外因,而动量的增量却是研究对象受外部冲量作用后的必然结果。5.用动量定理解题,只能选取地球或相对地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做参照物。忽视冲量和动量的方向性,造成I与P正负取值的混乱,或忽视动量的相对性,选取相对地球做变速好文供参考!11/14运动的物体做参照物,是解题错误的常见情况。高三物理教案【第四篇】一、电流、电阻和电阻定律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1)形成电流的条件:内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外因是导体两端有电势差。(2)电流强度: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与通过这些电量所用的时间t的比值。①I=Q/t;假设导体单位体积内有n个电子,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则I=neSv;假若导体单位长度有N个电子,则I=Nev.②表示电流的强弱,是标量。但有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③单位是:安、毫安、微安1A=103Ma=106A2.电阻、电阻定律(1)电阻: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的比值。R=U/I,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无关。(2)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R=L/S(3)电阻率: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由材料决定,但受温度的影响。好文供参考!12/14①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这种材料制成的长为1m,横截面积为1m2的柱形导体的电阻。②单位是:m.3.半导体与超导体(1)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电阻率约为10-5m~106m(2)半导体的应用:①热敏电阻:能够将温度的变化转成电信号,测量这种电信号,就可以知道温度的变化。②光敏电阻:光敏电阻在需要对光照有灵敏反应的自动控制设备中起到自动开关的作用。③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电容等电子元件可连成集成电路。④半导体可制成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等。(3)超导体①超导现象:某些物质在温度降到绝对零度附近时,电阻率突然降到几乎为零的现象。②转变温度(TC)
本文标题:高三物理教案【推荐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896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