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通用4篇)
好文供参考!1/14“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通用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通用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五年级下册《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第一篇】学习目标: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教学难点: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两根小棒,长分别是12cm、18cm,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棒,不许有剩余,每根小棒最长是多少厘米?学生讨论,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入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会很快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好文供参考!2/14(板书:找最大公因数)二、授新。1.首先,我们分别找出12和18的全部因数。①回顾我们“找因数”那节课,以12为例,我们是怎样找的?在找的过程中,怎样避免重复和遗漏呢?预设:写出12=1×12=2×6=3×4的算式。从1开始写,原因是什么?(因为1是所有自然数最小的因数。)到什么数字结束?(出现重复,或者是出现很相近甚至相等的数字,例如6×6,3×4)结论要一对一对的写。②生独立完成,汇报。师板书:12的因数有:1,12,2,6,3,418的因数有:1,18,2,9,3,6③但是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是这样写的,可以吗?1,12,2,6,3,41,18,2,9,3,612的因数18的因数2.深入研究。思考:12和18相同的因数有哪几个呢?和同桌交流你的方法。生独立找,小组交流,师巡视,生汇报。(生汇报,师板书:12和18的相同因数有:1,2,3,6,)好文供参考!3/14预设:方法①12的因数有:1,12,2,4,3,618的因数有:1,18,2,9,3,6在黑板上,把相同的因数圈起来。方法②看12的因数中有哪些是18的因数。方法③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12的因数。师追问:4为什么不是12和18的相同因数呢?对比三种方法,实际的题目中,你们觉得哪种好呢?3.揭示概念。想这样的结论,1,2,3,6是12和18的相同因数,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经常遇见,为了方便起见,我们给它们取了一个名字,叫“公因数”。那么,18和12的公因数有哪些呢?生汇报,书写在练习纸上。汇报:1,2,3,6是18和12的公因数。师修改板书。(“相同因数”改成“公因数”)师指课题:那到底什么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呢?生试着回答。师小结。在18和12的公因数中,有一个最大的数字是6,这个6就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师板书。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概念是怎么说的?展示PPT。好文供参考!4/14两个数的相同因数,称作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生齐读。4.用集合图表示公因数的方法。①出示空白集合图,你觉得中间部分填什么?生答:12和18的公因数,投影展示。②学生独立填写,汇报交流,并说说原因。三。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回忆:怎样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呢?生回答。PPT展示:找出两个数的因数。找出两个数的相同因数。确定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四。接下来,我们来检查自己是否学会了。1.找出9和15的所有因数及最大公因数,并与同伴交流你是怎么找的。9的因数有:;15的因数有:;9和15的最大公因数有:。学生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汇报,集体订正。反馈结果。2.填一填,与同伴交流。6的因数8的因数6和8的公因数好文供参考!5/14学生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汇报,集体订正。反馈结果。3.找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2和43和75和257和1327和99和816和48和7学生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汇报。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交流。和孩子们一起发现找特殊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①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②两个数是互质数,最大公因数是1。只得出结论,不用说原因。(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遇见很多这样的特殊情况。)学生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汇报,集体订正。反馈结果。五。回顾课前。看来同学们对这节课的内容掌握的不错,那现在我们看看开课前的题目,你能解决吗?有两根小棒,长分别是12厘米,18厘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棒,不许有剩余,每根小棒最长是多少厘米?学生齐读题目,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六。小结。好文供参考!6/14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哪些?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板书:找最大公因数12的因数有:1,12,2,4,3,618的因数有:1,18,2,9,3,612和18的相同因数(公因数):1,2,3,6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6《最大公因数》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教具准备:课件,长方形纸板,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片(硬卡纸做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动手操作好文供参考!7/141、情境导入2、出示问题,明确要求。(理解重点要求,如整分米数,整块)3、学生猜测可选用几分米的地砖。4、介绍教具,明确活动要求。5、小组活动。二、自主探索,形成概念1、展示学生作品,得出结果。2、教师将不同铺法展示到课件上。3、明确王叔叔对地砖的要求必须符合什么条件。(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4、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揭示课题。5、巩固练习课本80页做一做。三、自主探究,掌握方法1、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2、出示例2,独立思考,做在练习本上,指名板演,集体订正。3、归纳方法,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之间的关系。(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他们公因数的倍数,他们的公因数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四、巩固练习,总结提升页做一做,独立思考,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好文供参考!8/142、总结规律。(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时,那他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五、小结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第三篇】一教学内容最大公因数教材第82、83页练习十五的第2一9题。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三重点难点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四教具准备投影。五教学过程1.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十五的第2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找最大公因数的经验,并将这8组数分为三类。好文供参考!9/142.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十五的第3一5题。学生独立填在课本上,集体交流。3.完成教材第83页练习十五的第6题。学生独立填写,集体交流,体会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的几种情况。4.完成教材第83页练习十五的第7一11题。学生独立审题,理解题意,然后试着解答,集体交流。5.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3页的“你知道吗”。请学生试着举例。提问:互质的两个数必须都是质数吗?你能举出两个合数互质的例子吗?思维训练1.某服装厂的甲车间有42人,乙车间有48人。为了开展竞赛,把两个车间的工人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每组最多有多少人?2.有一个长方体,长70厘米,宽50厘米,高45厘米。如果要切成同样大的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的棱长最大可以是多少厘米?3.把一块长8分米、宽6分米的铁皮切割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铁皮,如果没有剩余,正方形个数又要最少,那么可以切割成多少块?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掌握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好文供参考!10/14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先分别写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圈出相同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也可以先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再从大到小,看看哪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从而找到最大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内容:课本P79~81例1、例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师生共同探讨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集合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初步了解算理。教学难点:了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计算原理。好文供参考!11/14教学用具: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导语:一年一度的运动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五年级的同学们想用队列表演来展现五年级同学们的风采。可是在训练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两个排的学生人数不一样,一排有16人,二排有12人,如果两排的学生单独列队,各自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列队方法?怎样确定?2.叙述:同学们学以致用的能力还真是很强,知道会用因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有关因数的问题。(板书题目:因数)出示视频4小明家装修客厅铺地砖的视频短片[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索新知1.出示动画8用正方形摆长方形的动画,请同学们帮帮忙,试着设计一下。2.探究方法。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3.全班交流。(1)说一说你是怎样安排的?(2)为什么找16和12公有的因数就可以?出示动画好文供参考!12/149、找16和12公因数的动画4.思考:像1、2、4这样,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这样的数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其中最大的数是谁?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过渡语: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最大公因数。5.想一想:前一段我们已经学过了因数,今天又认识了公因数,你能谈谈它们两者的区别吗?6.说一说:最大公因数和公因数有什么关系呢?7.试一试:你能找到18和24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8.练习:口答最大公因数。4和624和85和76和11问:你是怎样答出的?能说一说过程吗?9.除了找因数,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呢?分解质因数法。10.练习:求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用喜欢的方法求)。[在学生经历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三、巩固练习1.选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好文供参考!13/1412和1899和13224和3039和652.找最大公因数。(1)A=2×2×5×7B=2×3×7(A,B)=?(2)甲数=A×B×C乙数=D×E×F(甲数,乙数)=?3.反馈练习。(1)直接写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27、9)(17、51)(13、39)((3、8)(13、11)(15、16)(4、6)(6、8)(8、24)(15、30)(16、48)(5、11)(11、12)(13、17)(2)填空。小于10的最大偶数与最小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小于10的最大奇数与奇数中最小的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好文供参考!14/14自然数中最小的两个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小于10的最大两个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甲数在20至30之间,乙数在30至40之间,甲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2,甲数是(),乙数是()。四、全课总结你对今天的课有什么评价?谈谈你的感想好吗?板书设计:最大公因数16的因数:1,2,4,8,1612的因数:1,2,3,4,6,1216=2×2×2×218=2×3×312=2×2×324=2×2×2×3(16,12)=2×2=4(18,24)=2×3=6
本文标题:“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057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