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环境经济学基本概念环境经济学基本概念z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z外部性z外部性内在化z公共物品z产权外部效应的含义外部效应的含义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无法对外部影响进行支付.-外部经济性:收益外部化-外部不经济性:成本的外部化•外部效应也是市场失灵的一种主要表现,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一个重要领域。•应注意的是,外部效应的研究对象是市场行为,也就是市场中的生产者或消费者行为,它不包括作为市场管理者的政府行为。外部效应的类别外部效应的类别(一)生产的外部经济性。指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他人产生了积极影响。(二)消费的外部经济性。指企业等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消费行为,对其他人产生的积极影响。(三)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指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他人产生了消极影响。(四)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指企业等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消费行为,对其他企业和人产生的消极影响。(五)公共资源问题。公共资源有两个特征: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二是这种资源的使用不受限制。外部效应外部效应(一)外部正效应。某种产品收益的外部化导致这种产品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私人企业的供给不足,从而带来福利损失。(二)外部负效应。当存在成本外部化现象时,情况正好相反,厂商忽视产品的外部成本,将会造成产品的实际供给量大于帕累托最优的供给量,这也会导致福利的损失。(三)公共资源问题。以公共湖泊中捕鱼为例,渔船的增加一般会使这个湖泊鱼的总产量增加,但不可能是成比例的增加。每艘渔船的平均捕鱼量会随着渔船数的增加而减少,这意味着增加渔船的边际社会收益会低于每艘船的平均收益。外部效应治理与庇古税(补贴)外部效应治理与庇古税(补贴)研究外部效应突出体现于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庇古,他指出,如果存在外部经济的话,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将不是帕累托最优,这主要表现在外部正效应与外部负效应两个方面。从这两方面分析出发,他提出了相应解决或消除外部效应的两种方法,这就是罚款或收税和财政补贴。其中罚款或收税主要用于克服外部负效应;财政补贴主要用于克服外部正效应,也可以用于克服外部负效应。罚款或收税治理原理与方法罚款或收税治理原理与方法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而避免效率损失。由于这一纠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税。外部性与皮古税外部性与皮古税z由于交易成本存在,因而有必要通过立法或其他管制方式来应对外部性问题。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或补贴方式来实现类似的目标。以工厂排污造成负外部效应为例,政府可以把污水排放造成的社会成本转换为适当水平的税费,向排放企业征收,,从而消除外部性。右图表示,税收使厂商的私人边际成本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减少了相当于Q2-Q1的产量。z外部成本内部化(internalized)解决了污染的外部性问题。S’(税后)SDSPQQ1Q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z公共物品的概念与特征z非排他性z非竞争性,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为零。z公共物品的分类“公有财产的悲剧”如果一样东西属于大家,例如海洋,每个人都有经济上的激励去加以开发利用,却没有人有经济上的激励去保护。结果可能是鲸从海洋中消失——因此,产权是重要的。公共物品:支付意愿曲线公共物品:支付意愿曲线z提供公共物品存在边际成本(注意与“增加消费边际成本为零”不同),因而不存在市场和价格,无法得到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有必要用“支付意愿曲线”表示消费者在公共物品供给不同数量水平上愿为新增一个单位供给所支付的货币额。z右图是美国某地居民对清洁空气的支付意愿,横轴以空气中100万分之几氧化氮作为空气清洁度的度量,纵轴表示不同收入家庭为氧化氮水平每减少1/100万的支付意愿。第一,三个不同收入组的支付意愿曲线高低不同,说明清洁空气的需求(支付意愿)对收入存在显著弹性;第二,不同收入组支付意愿曲线都向上倾斜,表示空气越清洁,即横轴表示的污染水平越低,人们对空气质量边际改善的支付意愿越低;反之,支付意愿越高。氧化氮支付意愿经济学的核心:产权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学的核心:产权经济学的观点产权经济学认为,经济学要解决的是由于使用稀缺资源而发生的利益冲突,必须用这样或那样的规则即产权来解决。交换的实质不是物品、服务的交换,而是一组权利的交换。所交易的物品价值,也就取决于交易中所转手的产权的多寡或产权的“强度”。市场分析的起点,不在于回答人和物的关系是什么,而是要回答由于物的存在及其使用所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由社会规定的关系是什么。产权就是这样的行为规则。因此,阿尔钦说,价格如何决定的问题,就成了产权如何界定、交换以及以何种条件交换的问题。产权经济学的中心论题:只要存在交易费用,产权制度就对生产产生影响。产权经济学研究的中心论题就是如何通过界定、变更和强迫产权的结构,以降低或消除市场机制运行的社会费用,提高运行的效率,改善资源配置,加快技术进步,增加经济福利,促进经济增长。¾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因而消费和生产理论成为分析的中心问题,并且消费行为和生产行为都被抽象为完全理性的。¾产权经济学则认为,经济学要研究的问题是:资源稀缺对人的利益和由此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人所面临的环境是不确定的,信息的获得是要支付成本的。因此,产权经济学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是人对利益环境的反应规则和经济组织的行为规则。财产的类型3.1作为客体的财产财产(property)就是一个物,一个有主之物。如资本家拥有的机械、设备、厂房,居民所有的家电、住房等。约翰·洛克(j·locke)从原始森林的果子掉到地上开始分析物成为财产的原因。假若森林的果子掉到地上,没有人拾起,则果子不成为财产。但如果一个人弯腰拾起果子,则果子中注入了劳动,果子就会成为那个人的财产。因而,洛克认为财产是一种自然和技术的产物,是已经物化的劳动。财产是一种公认的产物,反映了一种社会关系,是人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人对物的排他性(exclusiveright)占有关系。财产的构成要素是作为主体的人(所有者)、作为可体的物或其它对象(人的劳动力、人身)。从财产的客体或对象来说,我们可以把财产划分如下几类:–形态:物质形态的财产和非物质形态的财产。–使用方式:生产性财产和消费性财产–运行方式:动产和不动产–形成方式:自然形成的财产和劳动创造的财产–排他性程度:私人财产、公共财产与俱乐部财产产权的几个基本问题:¾一是私人可以拥有什么样的资源(所有权的界定问题);¾二是所有权怎样建立(公共认可的占有关系);¾三是所有者如何合法地行使资源排他性权利(处置权、支配权、使用权);¾四是如何保护产权?如何补偿对产权的侵犯?¾产权经济学正是研究这些问题的。产权¾当经济学家说到资源配置时,他们实际上是说产权在经济参与者之间的分配。¾产权(propertyrights)是一束权利:——使用权:在权利所允许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使用权利;——收益权:在不损坏他人的情况下可以享受从事物中获得的各种利益;——决策权:在权利所允许的范围内改变事物的形状和内容——转让权:在权利所允许的范围内出租或出售¾后二者可以统称为“处置权”。经学家对产权的定义的特点:⑴西方学者是从行为权利上去定义产权的,它是人与物的关系的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⑵与产权相联系的“物”不限于生产资料,甚至可以超越财产的概念,因此较之于所有权概念,产权概念在经济分析中的运用领域更为广泛(以衣服为例)⑶产权不完全指所有权。牛和农田的所有权都是明确的。如果农夫有不受侵害的权利,那么养牛人就必须修筑篱笆或易地放牧,从而避免他的牛吃了农夫的麦苗,否则就要给农夫一定的补偿。如此问题已经超出了所有权的问题,而属于产权问题了。所有权表明的是一种归属关系,是指所有者可以处置归自己所有的财产的权利;产权则是指人们是否有利用自己的财产采取某种行动造成相应后果的权利,即使这种权利不被允许,他仍然保持对自己财产的所有权⑷只有当两个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发生关系时,才会出现产权问题。产权不同于所有权,但却又与所有权有关,它涉及到的是两种所有权之间的关系,即平等的所有权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医生对房屋的权利是否意味着他享有安静的权利,而制造商对机械的所有权是否说明他有使用机械发出噪音的权利。当只考虑一个所有权主体时,问题很容易解决,但是当问题出现在两个所有权主体之间发生关系的条件下,在所有权范围就难以解决⑸产权作为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对财产的权利,是指一组权利或者说是一束权利,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产权的基本属性产权的基本属性1、排他性:能够独立行使,具有都特定权利的垄断性。–存在排他成本,当其低于排他的可能性收入时,排他才是必要的。–排他必须可能:有对财产权利独占和保护的能力或条件——能够支付排他成本;存在对产权进行保护的公共性保护或服务。–为了降低排他成本,多少会容忍一定程度的产权模糊。2、有限性:一是产权之间有清晰的界限——否则导致产权纠纷;二是任何产权都限定在一定的范围——数量、时间、空间的限度。3、可交易性(exchangeable):整体交易(产权空间或属性可分或不可分)或部分交易(产权可分);永久性交易(时间可分或不可分)与有限期交易(时间可分)。可交易的条件:–能够排他–有性限:有边界、可计量,否则不能从特定产权中分离出来z可交易性是实施产权保护的重要方面——转让也是一种保护z可交易性是保护资源的重要手段——大象为例(后面有详细分析)4、可分性(divisibility):对特定财产的各项产权可以分解并分属于不同的主体。¾两方面的含义:权能行使的可分工性、利益的可分割性¾可分性不是无限的(技术约束、界定成本约束)¾是针对产权的使用、收益、处置而言的,对一客体的分解则是财产的分割¾产权分解必须在技术上可度量¾产权分解与产权合并都是产权配置的手段¾产权的分割(partitioningofpropertyrights)为资源配置提供了广泛的空间5、行为性(actives):产权主体在财产权利的限度内有权做什么、不做什么、有权阻止别人做什么,是针对产权权能而言的。z每个主体的产权行为包括:保护行为、排他行为、内部管理行为、处置行为等。z保护行为与排他行为相关,但不等同。排他行为是阻止别人进入自己的产权领域行动、获利或损害的行为,实现排他是保护行为的一个方面。对产权的保护还有社会行为(公共保护)。z内部管理行为是产权主体对其产权对象所采取的独立行为z处置行为包括交易或让渡行为(入股、买卖、出租、承包、合作等)、破坏与滥用行为。产权制度及其他产权制度及其他6.1产权制度市场交易是交易主体产权的交易,其前提是交易主体必须对所交易的物品拥有明确的产权,在此基础上,交易主体之间相互交换产权。如果所交易的物品或资源没有明确的所有权归属,想要获得该资源的个人就不会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租赁或购买该资源,而是花费时间、精力甚至雇佣打手去抢。这样人们为了争夺该资源的所有权,就会耗费大量有价值的资源,直到所耗费的价值与争夺的资源价值相等时,人们才会停止。此时要争夺的资源价值已等于耗费的无效资源价值,从整个社会来看,该资源的价值已经耗费怠尽(这就是租值耗散)。外部性与产权界定(外部性与产权界定(11):科斯定理):科斯定理z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科斯的研究对外部性与产权界定关系问题的理解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他的思想中心内容为概括为科斯定理。z科斯定理的中心内容是,如果产权得到明确界定,如果协商或谈判等活动发生的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那么,在有外部效应的市场上,无论所涉及资源的产权归哪一方,交易双方总能够通过协商谈判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状态。外部性与产权界定(外部性与产权界定(22):科斯定理):科斯定理z科斯定理提出无论把产权界定给哪一方与最终实现效率目标无关。但其前提是当事人之间谈判和协调成本为零。但现实社会中,协商
本文标题:第4章国际间接投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06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