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八章教育投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掌握教育投资的概念、性质、分配及使用,在了解国际投资体制的基础上,认识我国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学重点、难点】:1、教育投资的性质、特点。2、我国教育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掌握教育投资的概念、性质、分配及使用,在了解国际投资体制的基础上,认识我国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学重点、难点】:1、教育投资的性质、特点。2、我国教育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第一节教育投资概述一、教育投资概念:教育投资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或者说是用于教育、训练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智力水平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二、教育投资的性质(一)教育投资是直接的消费性投资,间接的生产性投资。(二)教育投资是有形的消费性投资,潜在的生产性投资。(三)教育投资是今日的消费性投资,明天的生产性投资。(四)教育投资是有限的消费性投资,扩大的生产性投资。三、教育投资特点:(一)周期长。(二)弹性大。(三)间接性。(四)长效性。四、教育投资来源及构成(一)国家财政拨款:1、我国财政教育拨款最终来源于国民收入。2、两部分:教育事业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3、教育事业经费属于社会消费部分,构成社会消费基金;教育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属于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构成社会积累资金。4、教育教育事业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分别由人民银行和建设银行支付。(二)社会集资用于教育的社会税收教育费附加社会集资捐款。(三)学校自身投资:中小学勤工俭学,校办产业。(四)学生家庭和个人投资高校收费标准的依据: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恩格尔系数个人教育收益率(五)教育投资来源渠道变化财政渠道税收渠道收费渠道产业渠道社会渠道资金渠道科研渠道货款渠道利息渠道五、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1、教育投资总量仍然不足2、中国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3、地区及城乡教育投资差距大4、政府间教育投入财政责任划分不合理5、教育投资配置效率较低6、教育投入市场化与其面临的观念和政策法规的冲突(二)对策1、建立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2、建立规范的基础教育转移支付制度3、加快教育投资渠道多元化建设发行教育债券;发行教育彩票;股份制办学;扩大学校收入;建立发展教育投资基金;发展国家教育服务贸易六、教育投资发展趋势1、教育投资总量和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比例会继续增加2、教育投资将更加合理3、教育投资渠道将更加多元化第二节教育投资比例一、教育投资比例指标体系教育投资比例指标:是指教育投资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即教育投资与国民经济之间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数量指标及计算范围。静态指标: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教育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教育投资与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等。动态指标:教育投资增长比例与国民收入增长的比例比较,教育投资增长比例与国民收入增长比例比较等。(一)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标志着国家教育投资的实际水平。(二)教育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教育投资最终来源于收入。(三)教育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标志着国家政府在教育投资方面的水平和努力程度。(四)大口径与小口径所谓大小口径主要指教育投资实际包括范围大小的不同。小口径只计算国家预算内部分,大口径还包括国家财政预算外的部分。二、教育投资变化分析1、教育投资增加2、非财政性经费增长速度快于财政性教育经费3、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明显增长4、生均经费增长,中小学最明显三、教育投资政策调整和理念变化(一)相关政策调整1、公共教育投资管理体制与教育经费政策调整2、保证教育经费投入增长与教育经费政策调整3、义务教育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与教育经费政策调整4、农村义务教育收费改革与教育经费政策调整5、高等教育财政与教育经费政策变化6、民办教育与教育经费政策调整7、教育税收优惠与教育经费政策调整(二)教育投资理念变化1、日益重视教育投资2、公共教育财政理念逐步确立,使得教育经费投入的分配结构逐步趋于合理3、运用市场化机制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正日益被人们接受四、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因素(一)经济因素:决定因素1、一个国家教育投资比例的大小,首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程度与速度,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是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物质前提与客观依据。2、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只能提供它的物质资料的一部分用于教育投资,在这一前提下才能考虑不断培养加教育投资的比例。3、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对教育投资比例会提出必须超前增长的要求。(二)人口因素:直接相关因素1、社会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影响着教育投资比例和增长速度。2、人口分布的密度对教育比例也有影响。3、人口年龄构成也是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一个方面。4、社会人口文化教育程度构成,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文化教育程度构成,标志着一个国家教育投资存量和智力发展水平。(三)科学技术因素1、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程度结构和专业结构。2、科技发展必然引起社会经济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从而对人均教育投资比例水平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3、科技发展必然带动着教育内容各环节的变化,教育费用价值提高,扩大教育投资比例。(四)政治因素:国家关注教育,会加大投资力度。三、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原则与方法(一)确定教育投资总量的原则1、上限与下限原则。一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经济实力状况能为教育提供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用货币表现就是总的货币投入量。这种可能性是确定教育投资总量的上限原则。一国为了实现其经济增长目标,满足其经济增长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的人才供给量,从而测算培养这些人才的教育费用总额,这种实际需要的供给量,则是确定教育投资总量的下限原则2、规模与速度原则。确定教育投资总量,必须遵循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要求的原则,即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指标。义务教育普及率及增长率非义务教育的升学率及增长率。高等教育在校人生数及增长率。成人中的扫盲率及职工、农民接受业余教育和培训的增长率。3、经济政策与物价水平原则:教育投资总量必须随着物价指数的增长而增长。4、受益与能力原则。受教育者因接受教育,得到各种收益,应对教育投资总量作出贡献,应该支付一定的教育投入,同时也应注意受教育者支付教育投资的数量,应按其实际承受能力而行。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追加教育投资总量。原因如下:1、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2、充分认识到教育投资的重要性。3、社会不断趋于科学和文明,受教育者需求提高。4、物价上涨因素。5、其它因素。(二)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原则1、增长原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经济发展起步晚,教育投资比例偏低,为了加速现代化进程,必须增加教育投资,采取增长教育投资比例原则,使教育投资比例随经济增长而增长。我国提出三个增长:教育投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逐年增长;教育工资和公用费用逐年增长。2、超前增长原则:是指发展中如果确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很高,又要大力发展科技,必须使教育投资比例增长的速度快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3、减缓与稳定原则: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时,应使教育增长的比例和超前增长的比例随国民经济增长的比例或速度逐步减缓下来,直到稳定在教育投资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处于同步发展的最佳状态。4、弹性系数原则:所谓弹性系数,是指当国民经济某项指标达到某种数值时,教育投资比例要相应地有个弹性增长数值。(三)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方法1、推测法: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去推测实现目标所需要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从而测推出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进而预测出教育投资总量和增长的比例。具体步骤:1、需求量预测(社会)。2、人才供给量预测,常以各级各类在校人数为依据。3、按国家教育费用标准,预测各级各类学校每年人均教育费用4、根据2,3确定教育投资总量和增长比例。注意:1、经济目标要客观。2、预测方法要科学。3、生均教育费用要逐年提高。2、坐标图示法3、国际比较法(1)横断面分析方法:将不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的国家分成几个组,在同组内进行比较。反映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投资比例关系,以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2)纵断面历史分析比较:将一国现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投资比例,与别国某个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时的教育投资比例进行比较。可反映教育投资比例变动的趋势和规律。注意:(1)同横断面分析法结合;(2)注意不同历史时期的差异。第三节教育投资分配及管理一、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分配与使用教育基建投资:属非生产性积累基金,一般由国家计委、建委下拨,教育部门使用,主要用于校舍建设和大型实验仪器购置(5万元以上)。自筹教育基建资金:不纳入国家计划,来源于社会、个人捐助。二、教育事业经费分配与使用(一)教育事业经费按用途使用1、人员经费:工资、福利、奖学金、助学金等。2、公用经费:公务费、设备的购置费(5万元以下),修缮费、业务费、差额补助费、其它杂费。3、教育科研经费(二)教育事业经费按分配方向使用:各级各类教育中三、教育投资管理体制(一)我国管理体制1、基础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由各省、市、自治区下拨至县级,实行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县以下乡财政和地方征收的教育费附加主要用于基础教育。2、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建国后:国家主管部门年度预算,年终结余上交法改革开放后:1986年以后,“综合定额+专项补助”。3、教育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1996年开始实行教育经费预算单列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改革(1)提高教育经费预算等级,升级为第一次分配。(2)赋予教育部门对教育经费预算的编制权。(3)教育经费的分配权和管理权由教育部门负责。(4)教育经费预算单列到县级。(二)教育投资管理体制国际比较1、分权制管理体制:美国以地方州政府为主,实行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级征收和管理教育投资。其中州政府负担比例最大,联邦政府负担比例最小。2、分权制与集权制相结合管理体制:日本、英国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管理、各负其责。3、中央集权制管理体制:法国、中国。国家统一管理。4、我国教育投资管理体制改革(1)国家政府负责并保证普通中小学和师范学校教育所有教育经费,国家统一拨款,分级使用管理。(2)国家政府应负责并保证所有教育部门的人员经费,并逐年有所提高。(3)非义务教育和非师范类教育的费用,在国家政府投资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实行多元化、多途径。(4)逐步建立教育金融机构。各级教育拨款委员会、教育银行、教育基金会等。(5)鼓励私人办学。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适当的资助。三、教育投资管理内容(一)宏观管理内容(二)微观管理(三)建立奖惩制度(四)改革学校财会管理制度
本文标题:第八章教育投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14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