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4篇】
好文供参考!1/1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为中华崛起而读书【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感情朗读、展开想像,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渗透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聚焦“中华不振”1.点击大屏幕,出示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好文供参考!2/15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读课题――清晰而坚定地读一遍课题――铿锵有力地再读一遍课题――2.在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和“中华崛起”的意思正好相反。请同学们现在就到课文找一找。(指名说。教师板书:中华不振)二、感受“中华不振”1.出示小组合作的要求: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了“中华不振”?用横线划出来,可以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等会挑感受最深的地方读给大家听!(生自由读课文,感受“中华不振”。)2.指名汇报朗读,教师适时点拨。3.重点研读:(大屏幕出示)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洋洋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师:谁愿意读读这段话?这段话中哪些词语深深地刺痛你的心?好文供参考!3/15师:听了几位同学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师:假如当时你就在现场,亲眼目睹了这样的场面,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同情气愤愤怒……)师:老师深深地理解你们此刻的感受,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段话?(指名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大屏幕上的话。教师相机插问,随机补充板书:啊!!!)4.师引读: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活泼可爱的孩子,她心如刀绞,读----(生1)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相依为命的丈夫,她悲痛欲绝,读----(生2)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白发苍苍的母亲,她心都碎了,读----(生3)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呢?(中华不振)5.配乐朗读生配乐《江河水》齐声朗读第8自然段,再次感受“中华之不振”。三、参读――“中华不振”1.中华不振啊!身为中国人,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我们怎能不激动愤怒呢?其实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中国,又何尝只有一件、两件呢?大屏幕出示补充材料《华人与狗不得好文供参考!4/15入内》。2.生默读材料。3.师导入: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看了这样的材料,你想说什么?(连续指名学生作答,让尽量多的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4.出示材料《火烧圆明园》的资料,学生谈感受。师: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因为什么?学生齐说:中华不振啊!!!四、思考――“中华不振”1.从租界回来,少年周恩来常常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2.指名学生汇报,教师即兴点拨、生成。3.在修身课上,听见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恍然大悟,听到魏校长点他的名字,他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指名学生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请小组同学站起来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什么而读书?让这坚定的声音响亮地出现在四(1)班教室!男生齐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这坚定的声音响亮地再次出现在校园!女生齐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好文供参考!5/15让这铿锵有力的声音响遍中华大地!全班齐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五、课堂延伸读了少年周恩来的故事,我们的心中一定也有了自己的思考:我又是为什么而读书?请同学们拿起笔,把心中想的写下来吧。(独立写话,交流反馈)六、课堂结束最后学生齐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片断结束课堂。生齐读――“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业超市:(任选一题)1.有感情地读课文,和同学合作朗读对话。2.摘录课文中的好词好句。3.搜集一些有关立志的名人名言。4.课外更多了解周恩来。向你推荐一个关于周总理的网站:周恩来纪念馆这里有周恩来的生平介绍、日记、作文手记等。板书设计: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华不振读书中华崛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篇】好文供参考!6/15学习目标:1、学会9个生字,正确理解有关的词语。2、有感情的理解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学习重点:目标2、3学习难点:目标3学习准备:1、查找有关周恩来的资料。2、写预习卡学习课时:2课时听记:听完这段话,看你能记住了什么?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一、导入新课。1、我相信,通过刚才的听记,大家对周恩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实,少年周恩来在12岁那年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今天,我们大家共同学习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伸出右手指和老师共同书写课题。二、初读好文供参考!7/151、下面,我们就共同学习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首先请同学们在六人小组组对检查读书情况。2、同学们读得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查一查。请同学们正确的朗读下列文中词。谁先来?(两生读)三、解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在三人小组内汇报交流,并指定发言人。四、质疑释疑,赏析课文。(学生向同学请教自己不会讲或认为讲不好的问题。)1、“提出问题是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基础。”我相信同学们在课下肯定也会有许多问题。请同学们在三人小组内解决。2、交流问题。评出最佳问题。全班交流。你们组评出的最佳问题是什么呢?哪组先说。3、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中华不振”?请同学们读课文,在书上划出有关的句子。重点理解的句子:(1)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2)他们急忙奔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读了租界里发生的一幕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读出来。(3)小结:中华不振就是繁华热闹的地方不属于自己……好文供参考!8/15(4)同学们,中华不振何止这些,请看下面三幅画面。(上海租界的电车,头等车厢供洋人乘坐,中国人只能坐三等车厢。上海外滩公园的门口竟然挂出这样一块刺目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租界里的洋巡捕拿中国人当活靶子,练习射击。)4、同学们,当周恩来从租界回来后,一直在沉思,他在沉思什么呢?在一次修身课上,当魏校长问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的回答解开了答案,周恩来是怎么回答的呢?谁能读一下9—17自然段。指生读。齐读17段。相机处理“……”、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铿锵有力地回答。5、“是的,少年周恩来……”周恩来是这么回答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奋斗的一生。齐读18自然段五、拓展阅读。1、你们知道吗?他在去日本留学前,曾经写下了这样一首抒发救国抱负的著名诗篇:师范读,请同学们也一起读读这首诗吧!2、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周恩来总理小时候的故事,要想真正了解周恩来,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周恩来传》这本书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三篇】好文供参考!9/15一。谈话导入:你每天起早贪黑,风雨无阻来学校学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而读书?1、齐读课题,解释“之”,“崛起”。2、我们的总理周恩来在他的随笔中提到,十二岁那年,他到沈阳读书的那段时间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就是在那时,让他立下了坚定的信念:(齐读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二、初读课文1、在沈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他立下此誓言呢?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不懂的句子多读几遍。三、检查生字词(先自由读后指名分组读)1、(1)沈阳东北东关模范学校(把第一组词语排队后改为:东北沈阳东关模范学校)(2)租界洋人巡警(解释“租界”)(3)欺凌训斥耀武扬威(4)妇女衣衫褴褛哭诉轧死2、师:联系课文内容读三四组词,从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这是令人心酸的一幕,由此引出第7、8自然段四、学习7、8自然段1、再读7、8自然段,思考:哪一幕刺痛了少年周恩来的心同时也刺痛了你的心呢?把你感受特别深的句子多读几遍,可以在旁边用简单的词写出你的体会。好文供参考!10/152、汇报交流:(1)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这句话中哪个词首先跳入了你的眼帘、刺痛了你的心呢?)师:我们知道这个妇女哭诉是因为她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请看这一小段话(出示第2句),这儿哪里又刺痛了你的心?又让你伤心、又让你难过、又让你气愤了呢?….指望中国巡警帮她伸张正义,为她讨回公道,为她报酬雪恨。。。。。(2)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原指望谁?指望他干什么?从“训斥了一通”你读出了什么?想想妇女的悲伤,想想巡警的可恨,你能把这小段都读读吗?)不但。。。而且。。。(3)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你能读懂此时围观的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吗?从哪看出他们的气愤?紧握的拳头表达的仅仅是气愤吗?还有无奈)围观的中国人不敢。。。。不敢。。。只能。。。(4)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耀武扬威的巡警。(中国人的地盘上站的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环境描写’等,读出气愤等)3、出示不平等条约。好文供参考!11/154、师:这一条条不平等的条约,在我们的国土上妇女在哭诉,中国的巡警在那里欺压百姓,洋人在我们的国土上耀武扬威,这是一切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究竟是为什么?5、周恩来明白了:引读最后一句话。你们明白了吗?----中华不振啊!这种种现象就想利剑一样刺痛周恩来的心,像重锤一样敲打着他的心!他思绪万千,为此,少年周恩来立下了一生奋斗的目标;他立下了一生坚定的信念;作为一名中国人,让我们用清晰而坚定的声音说;让我们像周恩来一样再次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五、总结:周恩来以后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第四篇】一、导入新课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照片想看吗?2、出示照片,知道他是谁吗?(生答)他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3、出示资料,谁把这资料读给大家听。周恩来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更是一位深受爱戴的总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讲的他小时候的一件事。板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二、揭示课题好文供参考!12/151、跟老师读题目2、同学们请看“崛”这个字,拿出本子和老师一起写“崛”注意读jué咱们一起读两遍。3、一个新字不光会读还要问学生。(明白它的意思)是呀,拿出字典第一范文网。4、你准备用什么查字法?生答:可以用部首查字法,也可以用音序查字法。5、崛的意思是什么?板书:高起、崛起、突起。同学们请看部首,是“山”,把部首和意思连起来,“崛”是什么突起?生答:山,一个国家如果像山一样突起高起,那就是强大,中华是指?中国,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说:为中国的强大而读书。三、初读课文1、同学们让我们好好的读读课文,感受感受这志向的伟大吧。2、请同学们先看屏幕:1、认真读课文,读通读顺。2、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认识。能做到吗?开始读吧。3、刚才看到同学们一会查字典,一会儿用笔记,老师很高兴,读书就要这样。4、看屏幕,这些词认识吗?咱们这样,先在小组内读一读,认一认,如果发现同学读错了,你当小老师教教他。5、老师想考考大家,老师指哪个词,你们就读哪个词,比比谁反应快。下面再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开得好。好文
本文标题:为中华崛起而读书【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210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