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苏州市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Vol.27No.4Feb.2010第27卷第4期2010年2月苏州市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夏海力1,廖瑛2(1.苏州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009;2.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9)摘要:大力加强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是苏州在新时期利用外资的重要战略选择。目前苏州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研究提出了推进苏州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的对策。关键词:苏州;外商投资;R&D中心;对策中图分类号:F12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48(2010)04–0040–040引言苏州位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创造了闻名于世的苏南模式。近10年来,苏州市积极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以IT产业为特色的外向型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苏州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评为“全球最有活力发展最快城市和地区”。世界权威杂志美国《新闻周刊》更将苏州与美国的奥克兰、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法国的蓝色海岸等城市称为全球九大国际新兴科技城市[1]。苏州长期以来坚持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成效显著、效果明显,为苏州实现世界新兴科技城市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苏州地区作为世界制造业的生产中心,目前主要还是从事生产制造、加工组装,是一种典型的基于FDI的外生性制造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急需转型升级。虽然苏州高新技术制造业集群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但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存在着产业空洞化的危险,有可能成为外资的飞地。因此大力吸引外商投资R&D中心,已经成为苏州推进产业升级、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重要措施,对于苏州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苏州在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上差距十分明显。截至2007年底,在苏州设立的经过江苏省认定的省级外资R&D机构仅38家,而上海已经拥有200余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但苏州实际利用外资的数量基本上与上海相当。在目前外资在中国已呈现出“北上西进”的大趋势下,大力吸引外商投资研发中心,既可以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又可接受外资研发机构产生的技术扩散效应,推动苏州市自主创新与国际创新的结合与联动,从而使苏州尽快成为与国际知识技术高端衔接的创新基地。1苏州市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的现状1.1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数量苏州的第一家外资研发中心是1994年设立的苏州飞利浦消费电子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但在上世纪外资研发中心的数量和规模都十分有限。近10年来,苏州先后出台了《苏州市鼓励和吸引国(境)内外研发机构的意见》和《苏州市引进国(境)内外研发机构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获得认定的优秀研发机构给予政策扶持和资助。例如,凡设在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机构,可享受国家赋予的特殊政策和“两区”制定的优惠政策。随着国家鼓励政策的出台和外资发展战略的变化,外商在苏州设立研发中心的速度明显加快,截至2007年底,苏州共有经过省市认定的外商投资研发机构126家,其中,独立外资研发机构12家,通过江苏省省级认定的有38家,省级外资研发机构占江苏省的79%,在苏州的世界500强企业有超过30家建立了研发中心。全市外资独立研发机构投资一般在500~700万美元,最高6000万美元,最低260万美元。1.2行业分布较为集中,具有明显的产业特色苏州外商投资研发中心在行业分布上,电子、机械、电信器材行业为最多(见表1)。在全部126家外资研发中心中,电子、机械、电信器材、软件行业共有87家,占69%,其它行业的研发中心,如医药有7家,仅占5.6%,材料有6家,仅占4.8%。外商投资研发中心在行业的分布状况与苏州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征基本一致,即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要优势,以生物医药、机电一体、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收稿日期:2009–03–27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SJB6300027)作者简介:夏海力(1971–),男,江苏江阴人,苏州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科技管理和区域经济;廖瑛(1973–),女,四川蓬溪人,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项目投资及管理。·41·夏海力,廖瑛:苏州市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第4期表1苏州外资研发中心的行业分布行业数量比重(%)电子5442.90机械1713.50电信器材118.70医药75.60化工64.80材料64.80软件54其它2015.90总计1261001.3地区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聚在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开发区是苏州最大的特色和亮点,5个国家级开发区、10个省级开发区已经是苏州科技资源和科技事业的高度聚集区(见表2)。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国家高新区3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聚集着苏州大部分的外资研发中心,占全市总量的65.9%。如苏州工业园区有39家、占31%,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有31家、占24.6%,苏州国家高新区有13家、占10.3%,3个开发区合计拥有外资研发中心83家。目前在苏州工业园区,美国艾默生电气公司设立了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研发有限公司,德国博世控股公司设立了专门开发中国市场产品的博世技术中心(苏州)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设立了松下电器研究开发(苏州)有限公司,韩国三星集团设立了专门开发半导体产品的三星半导体(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包括摩托罗拉、飞利浦、明基、富士通等在内的13家跨国公司已在苏州国家高新区构成世界级研发中心群体。落户昆山开发区的恩斯克中国技术中心、艾利(中国)有限公司的亚太研发中心和丹尼斯克技术中心已成跨国和跨地区性的研发机构。2苏州外商投资R&D中心存在的问题2.1独立外资研发机构较少,研发层次较低在苏州现有的126家外商投资研发机构中,高层次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较少,独立外资研发机构仅有12家,绝大部分为附属于生产制造企业的中小型研发部,研究重点仍然在面向市场的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和地方化等方面,以适应型研发为主,基础性研究较少,开展基础性研究的研发机构只有1%。而且某些制造企业成立研发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资金,而不是真正需要研发。绝大部分外资企业在苏州设立R&D中心的主要目的在于支持在苏的生产和销售,因此设立的是应用型研究和开发机构。2.2吸引外商研发投资的政策和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苏州先后出台了《苏州市鼓励和吸引国(境)内外研发机构的意见》和《苏州市引进国(境)内外研发机构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吸引外商研发投资的政策,但是有关政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主要偏重于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建设R&D机构,但几乎没有涉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跨国公司R&D机构的溢出效应。相关政策主要局限于税收政策,对表2苏州外资研发中心地区分布表地区数量比重(%)苏州工业园区3931昆山开发区3124.60苏州国家高新区1310.30张家港107.90常熟86.30太仓75.60吴江75.60吴中区64.80相城区54总计126100外资研发机构同样重要的人员入境、居留、土地使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则涉及不多[2];鼓励政策的力度也不够。在调研中一些企业反映,相关政策在外商重视的土地成本和规费、外汇管理、通检通关、进入境签证、人才引进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区域政策环境和科技管理机制方面都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和可操作性,苏州应在这些方面作进一步改善,加大创新力度。如严格而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市场发育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跨国公司及其研发中心选址的重要区位因素,虽然苏州已经专门成立知识产权局,但在这方面工作还存在着一些欠缺、有待完善。2.3专业研发人才资源明显不足苏州的科技资源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相比相对薄弱,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数量较少,目前仅有苏州大学和苏州科技学院两所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校,各类创新人才,尤其是拥有原创能力的高层次研发人才数量和质量上均相对缺乏,与跨国公司产业相匹配的专业研发人才相当紧缺,影响了外资研发中心来苏发展的动力。尽管苏州在人才引进方面采取了很多吸引政策,但很多高层次人才还是愿意到上海等城市发展。积极引进外资研发中心入驻苏州也有利于培养苏州的科技人才,进入研发中心的科研人员在岗位培训、研发工作中,能够汲取到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随着人员在外资研发中心和苏州本地企业之间的流动,加速了知识的流动与扩散,进而带动苏州本地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2.4数量、规模和层次等方面均低于上海苏州与上海相距70千米,实际利用外资的数量与上海也基本相当,但上海已经拥有200余家高层次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上海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的建设无论在数量、规模和层次等方面都要优于苏州,很多外资企业将生产制造环节放在苏州,而将研发环节放在上海。究其原因,除了资源禀赋等原因外,上海在研发机构设立条件、研发体系、人才、投入、知识产权体系和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是重要原因,上海市为吸引外商投资研发中心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和规划。上海各科技园区间通过错位竞争而形成合力,如上海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逐渐形成了集成电路、软件和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外资研发机构集群;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及其软件和新材料已经成为四大支柱产业;而上海大学科技园主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国·42·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纺织国际科技产业城则以园区资本结构调整为契机,发展纺织高科技产业。3进一步推进苏州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的对策3.1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大政策扶持和创新的力度世界著名的创新型国家,如韩国、德国、日本,国内先进城市,如上海和深圳等,它们在建立创新中心和吸引外商投资R&D机构方面有很多成功经验,苏州应该积极借鉴,加大吸引外商研发投资的政策创新力度。韩国在吸引外商研发投资中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苏州借鉴的地方,如规划引导跨国公司的研发行为,政府鼓励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合作,增强本土企业的技术吸收消化能力,政府为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搭建合作平台,鼓励本土企业到海外建立研发机构,吸引国外高端研发人才等[3]。例如上海鼓励外资研发机构参与国内产、学、研合作,并可参与上海政府科研计划的招投标。苏州应该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强在外商重视的土地成本和规费、外汇管理、通检通关、进入境签证、人才引进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区域政策环境和科技管理机制方面的创新力度。3.2吸引独立外资研发机构,推进外资研发活动服务外包独立外资研发机构往往具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种功能,对苏州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要远远大于生产制造企业附属的研发部门。目前苏州独立外资研发中心仅有12家,应该制定鼓励政策、积极引导外商设立独立外资研发机构。目前在苏州的2000多家IT企业,已构筑起规模强大、配套齐全的IT产业链,除电脑产品外,液晶面板、芯片制造、集成电路设计等产业布局业已成型。苏州已成为中国IT产品最大的制造和出口基地,形成了完整的IT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利用IT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优势,大力吸引独立外资研发机构是完全有可能的。例如台湾十大知名电脑生产商有8家落户昆山,并均设立有研发中心。应该抓住外资研发全球化发展机遇,以吸引世界500强跨国企业的独立研发机构为重点,以吸引电子信息产业研发机构为核心,对原创性、联盟性等研发中心进行全方位引入,积极推进企业研发活动的服务外包,促进外资研发产业的形成。3.3系统整合吸引外资研发机构的平台,对科技园区间进行规划以形成合力5个国家级开发区、10个省级开发区是苏州吸引外资研发中心的主要载体和平台,但各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区等科技园区间,目前缺乏相应规划,存在一定的无序竞争,而且在一些科技园区内,研发中心与生产企业混杂,研发功能不鲜明,研发集聚效应不明显。苏州应该系统整合吸引外资研发机构的平台,对科技园区间进行规划以形成合力,建立有利于接纳外资研发中心转移的统一平台,特别是苏州工业
本文标题:苏州市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22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