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税收自查--通用底稿参考模板
一、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核查是否存在以下涉税问题:(1)承租或承包的企业、单位和个人,不按规定办理税务手续,以出租人或发包人的名义进行经营,逃避纳税义务。(2)承租或承包超市、商场的柜台和经营场地,以超市、商场的名义进行经营,逃避纳税义务。(3)境外的单位或个人在境内销售应税劳务,而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代理的单位或个人是否未按规定代扣代缴增值税税款。(4)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但不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1.核查以下视同销售行为是否未按规定申报纳税:(1)委托代销业务不按规定申报纳税。重点查对委托代销业务的真实性,核查委托代销合同或协议,检查是否构成代销业务,核实是否将直销业务作为委托代销业务进行核算。(2)受托代销业务未申报纳税。重点核实是否存在代销收入不入账,延缓实现销售收入时间的问题。(3)不同县(市)间移送货物用于销售未申报纳税。对照异地分支机构的设立情况,核实机构间是否存在移送货物等问题。(4)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未视同销售申报纳税。(5)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无偿赠送他人,未视同销售申报纳税。核查兼营非应税劳务是否存在以下涉税问题:1.纳税人兼营非应税劳务,未分别核算或不能准确核算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和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未按规定申报缴纳增值税。2.取得非应税业务收入直接冲减了相关成本费用支出,未申报纳税。核查混合销售行为是否存在以下涉税问题:1.发生混合销售行为,将应税劳务作为营业税项目申报缴纳了营业税。2.核实混合销售行为中非应税项目是否一并申报缴纳增值税,有无将一项混合销售业务分割成增值税项目和营业税项目分别核算等问题。3.核实是否存在将收取的混合销售收入直接冲减成本、费用。4.企业销售自产货物、提供增值税劳务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应重点对照建设行政部门批准的建筑业施工(安装)资质证书和签订建设工程施工总包或分包合同,审核总包或分包合同中是否单独注明建筑业劳务价款。如果不符合国税发[2002]117号文件规定的条件,其取得的混合销售收入应全额征收增值税。如果符合条件,建筑业务收入征收营业税,还应注意否存在混合销售中增值税应税货物的销售价格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未按规定申报缴纳增值税。货物销售作为受托加工业务处理,仅就加工费收入申报缴纳增值税,少缴税款。二、征税范围增值税自查汇总表自查大纲自查内容三、适用税率1.核查是否存在以下涉税问题(1)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未分别核算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未从高适用税率。(2)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不能准确核算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或将高税率货物的销售额混入低税率货物的销售额进行核算。(3)销售不同税率货物或应税劳务,并兼营应属一并征收增值税的非应税劳务,未分别核算或不能准确核算,不同税率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和一并征收增值税的非应税劳务销售额,未从高适用税率。(4)销售不同税率货物或应税劳务,并兼营应属一并征收增值税的非应税劳务,将非应税劳务申报缴纳了营业税。.核查是否存在以下涉税问题1.人为滞后销售入账时间,延迟实现税款,主要包括:(1)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销售时,延期办理托收手续,不及时结转销售。(2)发出商品时不作销售收入处理,不申报纳税。(3)采用交款提货销售方式销售时,货款已收到,提货单和发票已交给买方,但买方尚未提货情况下,不作销售收入处理。(4)推迟代销商品的结算,造成应交税费推迟。2.发出代销商品超过180天仍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未在发出代销商品满180天的当天作视同销售处理缴纳税款。2.不按规定核算货物销售,应计未计销售收入,不计提销项税额,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销售货物直接冲减生产成本或库存商品。(2)以物易物不按规定确认收入,不计提销项税额。(3)用货物抵偿债务,不按规定计提销项税额。3.销货退回业务不符合规定(1)销货退回不真实或不符合规定,人为减少应计税销售收入。核查销货退回冲减销售收入时,有无合法凭据,在购货方尚未付款并未做账务处理等问题下,全部退货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各联次是否全部收回作废;已付款或购货方已作账务处理等问题下,是否取得了购买方税务机关出具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2)销售货物直接冲减生产成本或库存商品。(3)以退货名义支付费用。4.向购货方收取的应一并缴纳增值税的各种价外费用,未入账或冲减费用,或人为分解代垫运费或长期挂往来账等,不计算缴纳增值税。5.电力公司向发电企业收取的过网费,未缴纳征收增值税。6.与货物的销售数量有直接关系的、从事热力、电力、燃气、自来水等公用事业的增值税纳税人收取的一次性费用,未缴纳增值税。5.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的价格明显低于同行业其他企业同期的销售价格,或某一笔交易的货物(应税劳务)销售价格明显低于同期该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6.将收取的销售款项,先支付费用(如购货方的回扣、推销奖、营业费用、委托代销商品的代销手续费用等或用销货款直接进货),再将余款入账作收入的行为。7.接受委托加工业务的受托方收取的抵顶加工费的材料、余料收入,未计收入不申报纳税。8.以旧换新、还本销售方面的问题(1)采取还本销售方式销售货物按减除还本支出后的销售额计税。(2)采用以旧换新销售方式销售货物,按实际收取的销售款项计税(金银首饰除外)。9.设有两个以上的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用于销售,未作销售处理。四、销项税额10.出售、出借包装物方面问题(1)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包装物不计或少计收入。(2)包装物押金收入不及时纳税。核实时间超过一年的押金,是否按规定计算缴纳了增值税。对酒类生产企业,核实销售除黄酒、啤酒以外的酒类产品收取的包装物押金是否并入了当期销售额计算缴纳了增值税。11.销售残次品、废品、材料、边角废料等隐匿账外;或直接冲减、原材料、成本、费用等账户;或作其他收入,不计提销项税额。12.出售固定资产方面问题。(1)出售的固定资产(包括售价超过原值的应征消费税的机动车、摩托车、游艇,)是否属于列入企业固定资产目录并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货物、是否是使用过的固定资产。(2)相关固定资产转让价格高于原值的,是否按规定申报缴纳了增值税。13.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对外投资时,未作视同销售处理,或者计税依据错误,少缴增值税。14.销售折扣和折让处理是否符合规定1.购进环节是否存在以下问题:(1)购进固定资产和工程物资(除中部、东北试点地区外)等抵扣进项税额(2)扩大农产品收购凭证的使用范围、将其他费用计入买价,多抵扣进项税额。(3)错用扣税率,低税高扣(4)采购途中的非合理损耗未按规定转出进项税额。企业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短缺与毁损时,在未查明原因前,其短缺与毁损部分应按含税成本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待查明原因后,再根据不同情况作出账务处理。对短缺与毁损的进项税额应暂列应交税费账户按待抵扣进项税额核算,或者在其他应收款账户核算。重点核查有无采取提高实际入库原材料成本,按购入货物的全部价款核算计提进项税额,对这部分短缺与毁损不作账务处理的现象。2.存货方面是否存在如下问题(1)发生退货或取得折让未按规定做进项税额转出,多抵扣税额。(2)用于非应税项目、非正常损失的货物未按规定做进项税额转出,多抵扣税额。(3)用于免税项目进项税额未按规定转出,多抵扣税额。(4)以存挤销,将因管理不善等因素造成的材料短缺挤入正常发出数,少缴增值税。(5)盘亏材料未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及时处理账务,造成相应的进项税额未转出,或盈亏相抵后作进项税额转出,少缴增值税。①对应采用永续盘存制确定结存数量的存货却采用了实地盘存制,即根据材料的结存数量来确定领用或销售的材料数量,结果使大量因管理不善等因素造成的材料短缺挤入了正常发出数中,少缴增值税;②未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及时处理存货的盘盈和盘亏,造成盘亏材料相应的进项税额未转出,或盈、亏相抵后作进项税额转出。五、进项税额四、销项税额3.在建工程方面是否存在以下问题(1)工程用料直接进入相关成本、费用而不通过在建工程账户核算(工程实际用料超过账面用料记录),多抵扣进项税额。(2)工程用料不作进项转出或故意压低工程用料价格,少作进项税额转出。(3)工程耗用的水、电、气等不作分配,少作进项税额转出。4.返利和折让方面是否存在以下问题(1)把返利挂入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等往来账,不作进项税额转出。核查是否存在平销行为,是否以购销总量超过一定基数给予一定比例的扣率或资金返回,是否存在以下返利行为而没做处理:①购买方直接从销售方取得货币资金。②购买方直接从应向销售方支付的货款中坐支。③购买方向销售方索取与销售数量有关的销售费用或管理费用。④购买方在销售方直接或间接列支或报销有关费用。⑤购买方取得销售方支付的费用补偿或单独开票结算费用。(2)将返利冲减营业费用,不作进项税额转出。5.运输费用方面是否存在以下问题(1)扩大计税抵扣基数、错用扣税率。(2)非应税项目的运费支出计算进项税额抵扣。①是否有购进固定资产(除中部、东北试点地区以外)、销售免税货物等所发生的运费及采用邮寄方式购买和销售货物支付的邮寄费和其他杂费等,计算进项税额抵扣。②有无应由在建工程(另有规定者除外)等非生产项目负担的运费;6.应税劳务支出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不作进项税额转出。7.小规模纳税人转为一般纳税人后,抵扣其小规模纳税人期间发生的1.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否存在以下问题(1)未按规定填开增值税专用发票。(2)接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2.海关完税凭证的核查。(1)审查代码。审查海关完税凭证上代码是否按照进口关区、填制日期、缴税情况等规律填开。(2)审查印章。审查海关完税凭证上的海关印章有无使用防伪印油、有无莹光反射。(3)审查货物名称、数量及单位。结合《海关商品名称单位码表》,审查海关完税凭证上注明的货物名称是否符合标准名称、数量是否为阿拉伯数字标准表述、单位是否为标准国际计量单位、不同产品使用的计量单位是否基本与进口货物报关单上的书写形式一致。3.运输发票的核查(1)审查发票开票单位是否合法、内容填写是否规范(2)查实运输发票是否由地税局认定的纳税人开具或地税局代开,填开的项目是否齐全,运费和其他杂费有无分别注明。(3)审查购销合同、存货科目等和原始货运单据。核实有关的购销业务与原始货运单据上注明的发货人、收货人、起运地、到达地、运输方式、货物名称、货物数量等项目是否一致。(4)运费价格是否合理。五、进项税额六、增值税抵扣凭证4.农产品收购发票的核查(1)审查收购发票是否超范围开具①审查开具收购发票的货物。审查是否将收购的非初级农产品和其他不允许开具收购发票抵扣税款的货物开具收购发票抵扣了进项税额。②审查收购发票的开具对象。审查是否存在假借农业生产者的名义,将向非农业生产者收购初级农产品。核查的主要内容是:农产品的产地与收购地是否相符;有无不如实填开出售人姓名、住址或身份证号码;有无利用农业生产者的个人身份证多次填开收购发票;有无借用他人身份证或编造假身份证虚开收购凭证的现象。必要时,对有重点嫌疑的农产品收购业务,到出售人所在地进行调查,以确定收购业务是否真实。5.废旧物资销售发票和收购发票是否符合规定。七、增值税减免税核查是否存在以下涉税问题:1.将应税项目的销售收入记入减免税项目。2.将减免税项目的进项税额记入应税项目。3.减免税项目领用应税项目材料,进项税额未转入减免税项目。重点核查是否存在减免税项目领用应税项目材料,进项税额未转入减免税项目中;应税项目、免税项目在生产成本中的物耗成本分配标准(比如产量、单位生产工人工资等)是否合理,分配比例是否正确;在结转物耗成本时,进项税额是否同比例结转。4.将征税期间的销售收入记入免税期间。5.将免税期间的进项税记入征税期间。6.残疾人资料不真实或不符合规定,获得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收优惠。7.产品生产工艺(流程)、配方比例和产品用途等不真实或不符合规定,获得增值税免征、减征、先
本文标题:税收自查--通用底稿参考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25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