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11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第02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
1《公共经济(财政)学:原理与模型》第11章税收的转嫁与归宿第11.2节税收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其他市场一切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税收对于某一特定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11.2.1供求弹性对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影响(1)供给弹性对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影响供给弹性,是指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量对于市场价格升降所作出的反映程度。供给弹性的强弱,可以分为四种情形:供给完全无弹性,供给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分别用四个图反映当政府征税时供给弹性变化的四种情形。其中P代表价格,S代表供给,D代表需求。供给弹性由弱到强,在图形上表现为S曲线的斜率变化。斜率越大,表示供给越缺乏弹性,越容易向后转嫁;斜率越小,越容易向前转嫁。图11.1供给完全无弹性(0弹性)时的税收转嫁:全部Backward图11.1表示供给完全无弹性,供给曲线S与横轴垂直。D与S相交于正,形成均衡价格0P和均衡数量0Q,无论需求曲线向下变化多少,其均衡数量一直为0Q。因为政府DPO0P'DE'1PS0QQ'E2征税之后,价格会发生变化,但生产量不变。这说明在供给根本没弹性的时候,税收会全部向后转移或不能转嫁,而由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或生产者承担。图11.2供给完全有弹性时的税收转嫁:全部Forward图11.2表示供给完全有弹性。供给曲线S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表示供给完全有弹性。税前税后的价格差额等于E和E垂直距离,即等于政府征税的数额T。这说明,在供给完全有弹性的情况下,税收会全部通过涨价形式向前转嫁给购买者。图11.3供给弹性较小时的税收转嫁:大部Backward图11.3表示供给弹性较小。税前价格为0P,税后价格为1P,税前产量为0Q,税后产量下降到1Q,但总体来说,是010010//OQQQOPPP,这表明生产量的减少幅度小于'1PD'1QPO0P'DES0QQ'E'1QDPO0P'SE'1PS0QQ'E3价格相对下降的幅度。所以税收不易向前转嫁,而向后转嫁的可能性较大。图11.4供给弹性较大时的税收转嫁:大部Forward图11.4表示供给弹性较大。政府征税后,因价格不能相应提高而造成相对价格下降,征税前后的价格差额为10PP,产量变化额为10QQ,但OQQQOPPP010010//。这说明,在供给弹性较大的情况下,生产量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相对下降的幅度,所以税收易于向前转嫁。(2)需求弹性对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影响所谓需求弹性,是指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对于市场价格升降所作出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的强弱,也可分为四种情形:需求完全无弹性,需求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需求完全有弹性。现分别用四个图来反映当政府征税时需求弹性变化的四种情形。仍以P代表价格,S代表供给,D代表需求。需求弹性不同,对政府征税的反应也不一。总体来说,斜率越大,表示需求越缺乏弹性,越容易向前转嫁;斜率越小,表示需求越富有弹性,越容易向后转嫁。D'1QPO0P'DE'1PS0QQ'E4图11.5需求完全无弹性(0弹性)时的税收转嫁:全部Forward图11.5表示需求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D与横轴垂直,政府征税后,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提高的数额与所征税额T一样。税前税后价格发生变化,但购买量不受影响。由此说明,在需求根本没弹性的情况下,税收完全可以向前转嫁,即转嫁给购买者。图11.6需求完全有弹性时的税收转嫁:全部Backward图11.6表示需求完全有弹性。需求曲线D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政府征税后,供给曲线向上移动,与D在E相交,均衡价格仍为0P,但均衡数量却减少至Q。这表明,纳税人不能通过提高价格的方式向前转嫁,而只能向后转嫁。PO0P'SES0QQ'ED'QDPO0P'S'1PS0QQ5图11.7需求弹性较小时的税收转嫁:大部Forward;小部Backward图11.7表示需求弹性较小。需求曲线较为陡峭,斜率大。政府征税后,价格上升。税前税后价格差为PP0,销售量差为QQ0,但OPPPOQQQ0000//,由此说明,当需求弹性在0与1的范围内变化时,销售量的减少幅度小于价格提高的幅度,所以税收会向前转嫁,即向购买者转嫁。图11.8需求弹性较大时的税收转嫁:大部Backward;小部Forward图11.8表示需求弹性较大。需求曲线较为平坦,斜率小。当政府征税时,价格上升到P。税前税后的价格差为PP0,销售量差为QQ0,但OPPPOQQQ0000//。由此DPO0P'SE'1PS0QQ'E'QDPO0P'SE'1PS0QQ'E'Q6说明,销售量减少幅度大于价格提高的幅度,税收向前转嫁困难,只能更多地向后转嫁。供求弹性的力量对比最终决定了税收转嫁情况:如果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则向前转嫁的成分多一些,反之,向后转嫁的成分大一些。其实,供求双方的税收负担率与供求曲线的斜率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如图11.9所示,纵、横轴分别表示价格和产量,征税前,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在E点相交。若对供给者征税,供给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若对需求者征税,需求曲线会向左下方移动。图11.9供求双方税收负担率与供求曲线斜率之间的关系图中:需求者的税收负担是)(PPd;供给者的税收负担是)(SPP;需求者税收负担与供给者税收负担之比为)/()(SdPPPP分子、分母均除以征税前后产量的变化数额)(eQQ,则有:eSedQQPPQQPP/这正是需求曲线斜率与供给曲线斜率之比。由此可见:需求方的税收负担与供给方的税收负担之比恰好等于需求曲线斜率与供给曲线斜率之比。*QDTSPOsPTD*E*PSeQQdP711.2.2商品课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从量税情况下商品课税的归宿假设政府从量计征的税以购买者为纳税人,如图11.10所示。在没有征税时,均衡产量为Q,均衡价格为P。图11.10从量税情况下商品课税的归宿由于对购买者征收了额度为t的税款,税后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在新的均衡点E相交,这时购买者面对的价格为DP,生产者面临的价格水平从P下降至SP,均衡产量由Q减少至Q。而t成为购买者支付的价格DP和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SP之间的差额。从量税效应就是把消费者所支付的价格从P提高到DP,使生产者得到的价格从P下降到SP,并使产量下降到Q,使政府得到了FEPPSD的税收收入。这部分税收是由生产者和购买者共同负担的,由于课税商品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大体一致,所以生产者和购买者各负担一半左右。(2)从价税情况下商品课税的归宿在从价税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成为税额大小的一个决定因素,价格越高,缴纳的税款越多。'DPOSP'EEPS'QQDPDQF8图11.11从价税情况下商品课税的归宿如图11.11所示,在政府征税后需求曲线由D变成D。DP和SP间的差额就是缴纳的税t。政府所得到的税收收入为FEPPSD。这部分税收由生产者和购买者共同负担,负担的比例会因D线斜率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上述分析表明:政府对商品的课税,不论以谁为法定纳税人,也不论采取何种形式,税负由谁来负担仍然由供求弹性来决定。11.2.3要素收入课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工资收入课税的归宿以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为课税对象的所得税,其税负的转嫁和归宿情形取决于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的力量对比。如果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那么,劳动者处于有利的地位,生产者则处于不利的地位,政府所征税收将大部分向前转嫁落在生产者身上;如果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那么,生产者处于有利的地位,劳动者处于不利的地位,政府所征税收将大部分不能转嫁,而落在劳动者的身上。'DPOSP'EEPS'QQDPDQF9图11.12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工资税的归宿图11.12揭示了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工资收入课税的归宿情况。在图中,劳动力的供给曲线S较为平坦,表示其弹性较大。劳动力的需求曲线D较为陡峭,表示其弹性较小。政府征税之前,S和D在E点相交,由此决定了税前工资率为W,劳动时数为L。政府对工资收入征税后,劳动者因净工资率的下降而反应强烈,其劳动时数减少的幅度大于净工资率相对下降的幅度。劳动力的供给曲线由S向左侧旋转至S,与劳动力需求曲线D在E点相交,由此决定税后生产者支付的工资率由W增加至DW,劳动者实际得到的净工资率由W减少至SW,劳动时数因此由L减少至L。DW和SW之间的差额即为政府的税收)(EFtt,但SD。这说明,在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情况下,工资收入的课税将绝大部分向前转嫁给生产者负担。'S工资率OSW'EEWS'L劳动时数DWDLF10图11.13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工资税的归宿(注:该图示,不准确!)图11.13揭示了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工资收入课税的归宿情况。在图中,劳动力的供给曲线S较为陡峭,表示其弹性较小。劳动力的需求曲线D则较为平坦,表示其弹性较大。政府征税之前,交点为D和S的相交点,由此决定的税前工资率为W,劳动时数为L。政府对工资收入征税后,劳动者对净工资率的下降反应较弱,其劳动时数减少的幅度小于净工资率相对下降的幅度。但生产者对劳动者通过减少劳动时数而施加的增加工资的压力反应强烈,劳动力需求曲线D向内旋转至D,与供给曲线S相交于新的均衡点E,由此决定税后生产者支付的工资率由W增加至DW,劳动者实际得到的净工资率由W减少至SW,劳动时数因之由L减少至L。DW与SW之间的差额即为政府的税收)(EFtt,但SD。这说明,在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的情况下,工资收入的课税将大部分不能转嫁,而由劳动者自己负担。(2)利润(利息)收入课税的归宿以资本所有者的利润(利息)收人为课税对象的所得税,其税负的转嫁与归宿情形取决于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的力量对比。工资率OSW'EEWS'L劳动时数DWDLF'D11如果资本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那么,资本所有者处于有利地位,生产者处于不利地位,政府所征税收将大部分向前转嫁,落在生产者的身上;如果资本的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那么,资本所有者处于不利地位,生产者处于较有利地位,政府所征税收大部分不能转嫁,落在资本所有者身上。图11.14资本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利润税的归宿(几何上,S曲线平坦,D曲线陡峻;对资本供给方征税)图11.14揭示了资本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利润(利息)收入课税的归宿情况。资本的供给曲线S较为平坦,表示其弹性较大,资本的需求曲线D较为陡峭,表示其弹性较小。税前S和D在E点相交,税前的资本收益率和资本投入量分别为0R和0K。政府对利润(利息)收入课税后,资本所有者对净资本收益率的下降反应强烈,大大减少资本的投入量。资本的供给曲线因之由S向左侧旋转至S,与资本需求曲线D相交于E。由此决定税后生产者支付的资本收益率由0R提高至DR,资本所有者实际得到的净资本收益率由0R减少至SR,资本投入量因此从0K降至1K,DR和SR之间的差额即为政府的税收)(EFtt,但SDRRRR00。这说明,在资本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情况下,利润(利息)收入的课税,将大部分向前转嫁给生产者负担。资本受益率OSR'EERS1K资本投入量DRD0KF'S12图11.15资本的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利润税的归宿(几何上,S曲线陡峻,D曲线平坦;对资本需求方征税)图11.15揭示了资本的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利润(利息)收入课税的归宿情况。资本的供给曲线S较为陡峭,表示其弹性较小。资本的需求曲线D则较为平坦,表示其弹性较大。税前S和D在E点相交,税前的资本收益率和资本投入量分别为0R和0K。政府对利润(利息)收入课税后,资本所有者对净资本收益的下降反应较弱,其资本投入量并不大幅度减少。但生产者反应强烈,资本的需求曲线因之从D向内旋转至D,与资本的供给曲线S相交于E。由此决定税后生产者支付的资本收益率由0R增加至DR,资本所有者实际得到的净资本收益率由0R减少至SR,资本投入量因此由
本文标题:第11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第02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31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