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 蹄疾步稳务实笃行同心奔赴高质量发展新未来(在医院职工会议上的报告)
蹄疾步稳务实笃行同心奔赴高质量发展新未来(在医院职工会议上的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医院领导班子,向医院X届X次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代表提出意见。一、2022年工作回顾2022年是我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一年,一年来,全院上下认真学习领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十九届七中全会精神。面临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医院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的坚强带领和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做精做细,深化提质增效,重点强化医院党的建设、诊疗技术、学科发展、人才队伍、疫情防控、服务能力、品牌影响力等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确保了“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良好开局后的乘势而上。——“一院多区”一体化管理取得成效。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一院多区”实现人、财、物统一管理和调配,学科建设深度融合,呈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良好局面。全年门急诊XX人次,同比增长XX、出院XX万人次,同比增长XX。手术XX万台次、同比增长XX,其中日间手术XX台次,同比增长XX。平均住院日XX天,同比缩短X天。病例组合指数(CMI)XX,同比上升XX,住院患者次均费用XX元,同比降低XX。——运营管理水平持续提高。2022年,医院以优化管理流程为前提,优化资源配置为核心,业财融合为抓手,全方位提升医院运营管理的效率、效益、效能、效用。全年总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其中医疗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财政专项资金XX亿元;年度总支出XX亿元,同比增长XX;药占比XX,同比降低XX;耗材占比XX,同比降低XX;年度医疗盈余XX亿元。资产负债率XX,同比降低XX。——医疗服务品质不断提升。2022年,医院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质量,提高技术水平,通过积极推广微信挂号、预约诊疗、诊间支付、电子医保卡、电子发票,建设互联网医院、老年友善医院,增强日间手术、出院回访等便民惠民服务,提升老百姓就医“前中后”全流程服务质量,改善就医体验。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内涵建设不断丰富。1.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强化思想理论。全年共举行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传达学习党的XX大精神。强化党委核心。深入推进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持续完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行为,规范了会议决策的论证、决定、执行全过程,整体决策能力、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提高。全年党委会决定事项项,院长办公会决定事项项,并对所有决定事项强化督办、确保落实。强化支部规范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落实党组织换届等制度,开展多种形式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强化全院党员干部讲政治讲规矩的行动自觉。把支部建在科室,落实党委书记抓党建和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落实“双带头人”制度,支部和科室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强化党建业务融合。党支部积极参与科室业务发展、人才引进、薪酬分配、职称晋升、评先评优、设备设置等重大问题决策,党建工作更有针对性、时效性,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聚焦薄弱环节,强化意识形态监督执纪问责。加强正面引导,筑牢舆论阵地。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维护网络安全。2022年全年发展党员X人,其中硕士学历X人,高级职称X人。2.廉政防线全面筑牢。认真贯彻落实“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及“廉洁从业行动计划”专项行动。建立预警提醒机制,强化审计监察“双监督”,发挥“微监督”作用。开展“以案明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活动。调查处理、反馈信访件件。严肃查处违反廉洁纪律、违规转介患者、违反社会公德、违反工作纪律、违反群众纪律及生活纪律等案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人、记过处分人、警告处分人、诫勉谈话人、免职人。通过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氛围,做到警钟长鸣、心中有戒。3.医院使命担当持续彰显。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院党委始终靠前指挥、掌握动态、分析形势、超前预判,因时因势调整防控策略,确保防控体系运转高效。X批医疗队X人,以勇于担当、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担负起了新冠病人的救治。援沪核酸采样医疗队星夜兼程、不辱使命。方舱医院开舱期间,医疗队克服重重困难,有序开展工作。全市的核酸标本检测、外派核酸检测车参与防控等工作完成出色。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院内的流调、预检分诊、疫苗接种、核酸采样等工作有条不紊,医院全年完成核酸检测人次、疫苗接种人次,圆满完成阶段性任务。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后,医院依照国家卫健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指导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工作重点从院感防控转移到医疗救治上来。一是全院动员,全面统筹,畅通“出入口”,全力满足急诊需求。ICU病区全力“保健康、防重症”。二是战略布局,全院“一盘棋、一张床”开展标准化诊疗服务,打通科室界限扩大病区,全力保障患者救治。三是将互联网诊疗作为线下诊疗的重要补充,开通远程发热门诊,提供新冠线上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四是关注脆弱群体,畅通救治绿色通道,全面统筹解决群众就医需求。院领导多次带队到发热门诊、急诊、重症病房等重点部位进行现场督导,多次召开疫情防控协调部署会,实时了解全院医疗动态,适时调配全院资源。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一是按照省、市疫防办要求,完成方舱医院设备、药品、物资及信息化应急招标采购和安装工作,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医护人员支援预案,切实提升医疗保障能力。二是通过开展涵盖收治接诊、检查、采样、危重症患者处置等的应急演练X次,切实提高医疗救治水平。提升紧急救援能力。一是优化发热门诊、急诊设置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对全院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升病情评估和应急处置能力。医院加强急诊医护力量,减少环节滞留、提高救治效率。二是加强重症救治力量。统筹编制重症储备护理人员队伍X人。配备有包括ECMO在内的专科设备仪器,生命监护、抢救治疗设备均准备完善。组建多学科(MDT)医疗会诊团队,保障综合救治能力。构建整合型服务体系。2022年,医院医联体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区镇村诊疗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深入,通过促进专家下沉、双向转诊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2022年共下沉专家X人,坐诊天数X天,累计完成双向转诊患者X余例,同比增加X%。二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满足社区居民诊疗及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2022年坐诊专家X人,接诊X人次,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完善、慢病管理、上门服务、体检、健康宣教及核酸采样相关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交办的各项公卫、诊疗和疫情防控任务。三是与县政府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力求通过稳健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破解医疗资源区域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一是认真履行人道主义的国家使命,顺利完成援外任务。二是将医疗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传授给偏远地区医生,切实提高诊疗水平。三是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医院派驻专家进行定期坐诊、带教查房、手术指导等帮扶工作,全年帮助县医院开展3、4级手术约X台,疑难病例会诊约X人次,带教查房约X次,极大地提高了县级医院的诊疗水平。(二)重点投入,多措并举,医疗水平不断提升。1.促进医疗质量与安全提高。完善医疗质控体系。医院将“国考”、DRGs等指标纳入医疗质量考评分析范畴,持续加大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督查力度,三级查房、会诊管理、术前讨论、病例讨论等核心制度落实明显改进。临床路径全年入径率%,完成率%,%的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管理(国家卫健委要求50%)。对投诉、纠纷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通报,达到警示作用,有效遏制类似事件的再发生。上线全面质量管理平台,持续改进关键岗位关键环节的流程再造,提升医疗质效。加强合理用药管控。上线合理用药及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对用药异常情况建立预警和干预机制,全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2021年DDDs),临床药师深入临床科室,参与查房、多学科会诊,为患者用药安全保驾护航。稳定院感防控机制。院感防控工作常抓不懈,院感染实时监控软件与现场督察结合,系统全面地开展医院感染各项检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同比增长%;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仅%,远低于国家标准;细菌培养阳性菌药敏试验率从2021年的%提升到%;开展覆盖全院的院感防控知识培训,筑牢院感防控“安全墙”。创新护理服务模式。全面推动护理内涵建设,成立安宁疗护理专科小组,开展安宁疗护项目X项。加强康复护理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康复护理服务能力,开展康复护理项目X项。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医院开展护理健康咨询X人次,实现“互联网+护理服务”0的突破。提供“硬核”设备保障。有序推进落实大型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工作,健全设备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机制,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损耗降低。2.促进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强化医疗救治中心建设。一是综合性卒中中心建设有所突破。通过积极救治,挽救卒中患者的生命,提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二是胸痛中心继续提供规范化的诊疗服务。打通了众多心梗患者生命“高速公路”,为救治赢得时间。三是创伤中心工作取得进展。创伤中心不断优化患者救治流程,加强多学科联动协作,实现院前急救与医院救治的无缝对接,缩短创伤患者救治时间,在提高创伤的整体救治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医院对突发事故的紧急医疗救援、大型社会活动的医疗保障能力。强化学科建设与管理。一是制度保障。成立重点专科项目管理领导小组,落实各专科建设所需经费,为重点专科学科建设创造条件。二是规范管理。制定重点专科建设目标和管理规范,有计划地开展专科能力建设。按年度开展绩效考核,推动医疗科研教学的全面发展,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储备。三是多重激励。安排年度重点专科专项建设资金,用于重点专科建设。对重点专科给予场地和设备添置重点倾斜,优先重点专科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新技术引进、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对获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科室给予奖励。四是院校合作。立足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台,加强与各大高等院校的合作交流,推动医院科研创新工作和产学研医的“深度融合”,带动医院整体科研学术水平的提升和综合实力的增强。强化医疗服务能力。一是新增诊疗科目。二是开设“多学科诊疗会诊中心”,提高疑难杂症诊断能力。三是互联网医院运行良好。四是日间手术增幅明显。通过规范日间手术管理,优化日间手术流程,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同时缩短患者在院治疗时间,降低患者诊疗费用,提高医院病床周转效率,促进医院收费结构更加合理。强化医疗技术管理。一是三新项目不断突破。二是临床管理日趋规范。(三)人才支撑,医教研协同,医院活力不断激发。1.人才管理体系日趋健全。做好干部“优选精育”。医院提拔任用X名中层管理干部。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等方式加强干部研讨、交流。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中层干部履职能力。做好人才“引育用留”。一是调研全院人力资源和专业技术人才体系,结合实际开展2023年招聘工作。二是实施急需紧缺专业“靶向引才”,完成高层次人才引进X人。三是柔性招才引智推动学科发展。推进与高水平医院交流合作。三是启动新一轮岗位绩效工资改革。运用RBRVS、DRGs和KPI值重新制定新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以技术含量、风险程度、工作量、成本控制等为指引,完善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四是发挥编制在留住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开展编外人员择优纳入编制周转池工作。2.住培和临床教学工作日趋完善。住培专家督导作用明显。制订住培专家组专项督导方案,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院级住培专家组督导制度,持续对医院住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多样化教学卓有成效。发挥教学信息化系统的便捷作用,标准化管理各项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公开示范课,并录制教学视频进行规范教学,促进教学能力提升,提升教学质量。住院医师职业能力更加夯实。通过组织住培学员入院教育、导师见面会、年终述职暨典型病例报告大赛等活动,加快了学员的融入,促进了学员的成长。(四)改革促动,创新驱动,管理方法不断优化。1.健全运营管
本文标题:蹄疾步稳务实笃行同心奔赴高质量发展新未来(在医院职工会议上的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411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