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
主讲:尚可文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2内容提示4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1235劳务报酬所得税的筹划稿酬筹划法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的筹划个体工商户所得的纳税筹划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3第一节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筹划背景:1、工资收入是城镇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9年上半年重庆市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构成:家庭总收入:8785.04元•工资:6247.13元,占71.1%•转移所得:1933.04元,占22.0%•财产收入:145.93元,占1.7%•经营收入:458.94元,占5.2%统计表明,2009年上半年,重庆市城镇经济单位职工的总工资为13282元,同比增长了11.8%。也就是说,如果把13282元换算成月均工资,城镇经济单位职工人均月薪为2213.67元。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4第一节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2、工资收入属于劳动所得,应鼓励。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5第一节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3、工资差距越来越大。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6第一节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7第一节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8第一节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9第一节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10第一节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11第一节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从各区县收入来看,沙坪坝区职工的工资最高,为17552元,月均工资为2925.33元,紧跟其后的为渝中区,为17174元,月均工资为2862.33元。而收入最低的是巫溪县,上半年城镇经济单位职工的工资为6258元,月均工资仅1043元。倒数第二的是万州区8338元,月均工资1389.67元。地区间的职工收入差距较大。统计表明,全市职工最高收入区县与最低收入区县的收入差距为2.8倍;主城区职工最高收入区与最低收入区的收入差距为1.37倍。重庆市工资收入差距状况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12第一节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背景之四:工资薪金所得税是个人所得税的主要来源数据之一:2008年全国个税收入3722亿元。从分项目收入看,近年来工薪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收入,占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比重约为50%。数据之二:2008年自行申报的人数为240万人,占全国纳税人数3%,缴纳税额为1294亿元,占比35%。数据之三: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在30%以上,个别国家超过50%,发展中国家一般在15%左右,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这一比重在9%左右,而中国仅为6.6%。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13第一节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案例:北京的一家报纸曾经请税务专家按照虚拟的案例估算出,一个月薪4000元的上班族一生大概要交纳20万元的税。该案例假设一个人25岁参加工作,月平均工资4000元,年底一次性发放奖金1.2万元,30岁时存款达到20万元,花费30万元买了普通住宅一套,贷款20万元;35岁花费20万元买了一辆车,贷款10万元。那么到60岁退休要缴纳20万元的税,其中个人所得税为18万元。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14一、工资所得筹划技术均衡发放工薪、奖金的税收筹划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转换的税收筹划工薪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性质转换涉及附加减除费用的筹划奖金发放方式的税收筹划通过福利手段减少名义工资的筹划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15对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一次性取得的全年奖金、绩效工资和年薪,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计算时以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的商数来确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雇员取得的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1)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1、均衡发放工薪、奖金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16(2)具体案例宋某是一家公司的销售代表,每月工资5200元。年初,按照公司的奖金制度,宋某根据上年的销售业绩估算今年可能得到20000元奖金。请问如果宋某全年能够获得奖金20000元,其全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宋某该如何为自己的个人所得税进行筹划?1、均衡发放工薪、奖金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17筹划思路如果公司在年终一次性发放这笔奖金,按规定计算应缴的个人所得税如下:工资部分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为:【(5200-3500)×10%-105】×12=780(元)奖金部分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为:20000×10%-105=1895(元)宋某全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780+1895=2675(元)1、均衡发放工薪、奖金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18如果公司分两个月两次发放这笔奖金(假设公司最后一次发放奖金也未以年终奖形式发放),按规定计算应缴的个人所得税如下:未取得奖金月份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为:【(5200-3500)×10%-105】×(12-2)=650(元)取得奖金月份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为:[(5200+20000/2-3500)×25%-1005]×2=3840(元)宋某全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650+3840=4490(元)1、均衡发放工薪、奖金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19如果公司分四个月四次发放这笔奖金(假设公司最后一次发放奖金也未以年终奖形式发放),按规定计算应缴的个人所得税如下:未取得奖金月份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为:【(5200-3500)×10%-105】×(12-4)=520(元)取得奖金月份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为:[(5200+20000/4-3500)×20%-555]×4=3140(元)宋某全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520+3140=3660(元)1、均衡发放工薪、奖金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20案例评析显然,除一次性发放全年奖金外,同量的奖金随着发放次数的增加,宋某应缴的个人所得税会逐渐减少。因此,宋某应要求公司在年终时一次性发放其全年奖金,如果公司从其他方面考虑,无法满足宋某的要求,则宋某应与公司商议,尽量分月多次发放奖金。1、均衡发放工薪、奖金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212、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转换的税收筹划(1)政策依据与筹划思路依据: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承担的纳税义务不同,因此,应尽量避免成为一国的居民纳税人。思路:居住时间不满一年;充分利用30天、90天规则。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22(2)案例应用【案例】美国公民彼得和凯力均受雇于美国高盛投资公司,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因工作需要,被公司总部派往中国境内的投资公司分支机构工作。在工作期间,彼得7月~9月离境80天回国述职,10月~12月份又回国探亲50天。凯力年内曾三次临时离境,每次均未超过30天,共计78天。2012年度内,彼得从美国公司取得报酬2万美元,从中国公司取得人民币报酬15万元;凯力从美国公司取得报酬2万美元,从中国公司取得人民币报酬15万元。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23试计算比较彼得和凯力各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假设$1=¥6.8;工资薪金按月平均发放)。(1)彼得在2012年度两次离境,超过90天。因此,彼得属居住不满1年的非居民纳税人。根据个人所得税法,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对我国仅负有有限的纳税义务,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彼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50000÷12-4800)×20%一555]×12=11820(元)2、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转换的税收筹划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24(2)凯力在2012年度三次临时离境,每次未超过30天,共计78天,未超过90天。因此,凯力属居民纳税人。按照税法的规定,居民纳税人对我国负有无限的纳税义务,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和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故,凯力应纳个人所得税额={[(20000×6.8+150000)÷12-4800]×25%一1005}×12=45040(元)(3)彼得比凯力少纳个人所得税额=45040-11820=33220(元)纳税分析:彼得比凯力少纳3.32万元,其原因就在于两人的身份不同。凯力要想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就得设法将居民纳税人的身份变成非居民纳税人,即凯力每次离境都超过30天或多次离境累计超过90天。2、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转换的税收筹划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25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税法规定,工薪所得实行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劳务报酬所得实行20%的比例税率;对劳务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可以加成征收,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相当于实行20%、30%、40%的超额累进税率。政策依据3、工薪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性质转换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26筹划思路工薪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的最大区别在于:所得的获得者是否同劳务需求单位存在雇佣关系。纳税人可以通过对雇佣关系的处理来安排所得性质,使所获收入被定位于最有利的税收位置,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3、工薪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性质转换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27【案例一】林教授在某名牌大学广告系任教,月工资收入4200元,同时应某广告制作公司邀请,每月为该公司广告制作人员讲学一次,每次收入5000元。如何帮林教授筹划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案例应用3、工薪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性质转换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28案例解析如果林教授与广告公司存在雇佣关系,两项收入应合并,按工薪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则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4200+5000-3500)×20%-555=585(元)如果不存在固定的雇佣关系,两项收入分开计算缴税,则工薪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4200-3500)×3%=21(元)劳务报酬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5000×(1-20%)×20%=800(元)共计缴纳个人所得税821元所以林教授最好与广告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将劳务报酬所得转化为工资所得,这样就可以达到节税的目的。3、工薪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性质转换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29【案例二】假定朱先生系一高级工程师,2011年11月获得某公司的工资类收入62500元。如果朱先生和该公司存在稳定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则应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税,其应纳税额为:(62500-3500)×35%-5505=15145(元)如果朱先生和该公司不存在稳定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则该项所得应按劳务报酬所得缴税,其应纳税额为:62500×(1-20%)×30%-2000=13000(元)因此,如果朱先生与该公司不存在稳定的雇佣关系,或采取某些可能的措施,使其与该公司没有稳定的雇佣关系,将工资所得转化为劳务报酬所得,则他可以节省税金2145元(15145-13000)。3、工薪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性质转换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30【案例三】刘小姐2011年11月从公司获得工资、薪金收入共40000元。另外,该月刘小姐还获得某设计院的劳务报酬收入40000元。请问刘小姐应如何进行税收筹划?(1)两项收入分开纳税。(2)合并为工资所得纳税。(3)合并为劳务报酬所得纳税。3、工薪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性质转换2019/9/28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31分析评价利用该种筹划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同的收入水平下选择以工资薪金的方式或以劳务报酬的方式缴纳个人所得税所承担的个人所得税税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当工薪所得应纳税所得额较少时,可以考虑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劳务报酬所得转化成工资、薪金所得;当两项
本文标题:第四章个人税收筹划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45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