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第九章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第一节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第二节关税同盟理论第三节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实践学习目的和要求•理解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各种形式的含义、特点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关税同盟的静态影响和动态影响•了解世界上的各种经济一体化组织第一节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述二、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三、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条件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述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二、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特惠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一)特惠贸易协定•定义:指区域内的成员国通过协定或缔结条约,对部分或全部的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范例:1932年建立的英联邦优惠计划•特点:这种一体化形式只是部分减免关税,而不是全部免除关税,它是经济一体化最松散的形式。(二)自由贸易区•定义: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际家经济一体化组织。•范例:北美自由贸易区•特点:(1)自由贸易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区域内商品可以自由流动(2)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的对外关税自由贸易区实例•北美自由贸易区(简称NAFTA,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美洲自由贸易区(简称FTAA,包括美洲34国)•中欧自由贸易区(简称CEFTA,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AFTA,包括东盟十国)•欧盟与墨西哥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等。(三)关税同盟•定义: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相互取消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并建立共同对外关税或其他统一限制措施的经济一体化组织。•范例:欧共体最早于1968年7月建成六国关税同盟,以后又于1977年实现九国关税同盟,1992年建成十二国关税同盟。俄罗斯、白俄罗斯以及哈萨克斯坦三国“俄白哈关税同盟”于2011年7月1日正式启动运行。•特点:成员国在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建立了共同的对外关税(四)共同市场•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的对外关税,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范例:欧共体于1992年底建成统一大市场。•特点: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商品的自由流动和制定了共同的对外关税,还实现了生产要素和服务的自由流动。共同市场实例:•欧洲共同市场(EuropeanCommonMarket,ECM),在1958年1月1日由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和西德组成的经济联盟,其后,英国、爱尔兰、丹麦(1973)、希腊(1984)以及西班牙、葡萄牙(1986)先后加入。•南方共同市场(SouthAmericanCommonMarket,SACM)。1991年3月26日,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4国总统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签署《亚松森条约》,宣布建立南方共同市场。1995年1月1日,南共市正式启动。(五)经济联盟•定义:这种形式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要求成员国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政策的协调。•范例:欧洲联盟•特点:成员国不仅让渡了建立共同市场的,所需让渡的权利,更重要的是成员国让渡了使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本国经济运行的权利。(六)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统一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范例:欧盟•特点:它除具有经济联盟的特点外,各成员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方面实现了完全的统一,各成员国之间完全消除商品、资金、劳动力等自由流通的人为障碍。此时的一体化已经从经济联盟扩展到了政治联盟。经济一体化形式的比较减少彼此间的贸易壁垒取消彼此间的贸易壁垒共同的对外贸易壁垒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由中心机构决定共同的货币、财政政策特惠贸易协定有无无无无无自由贸易区有有无无无无关税同盟有有有无无无共同市场有有有有无无经济联盟有有有有有无完全经济一体化有有有有有有三、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条件•成员国在地理位置上相互邻近•成员国之间经济互补•一体化组织需要照顾到每个成员国的经济利益•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制度比较接近第二节关税同盟理论一、关税同盟的静态影响二、关税同盟的动态影响关税同盟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至19世纪德国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关税同盟实质上是集体保护贸易。美国经济学家范纳在1950年出版的《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率先提出并倡导了关税同盟理论,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李普西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一、关税同盟的静态影响贸易创造: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贸易转移: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的图示分析•前提:SA表示A国的供给曲线DA表示其需求曲线;PB、PC两条直线分别表示B、C两国的生产成本,且PBPC。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的图示分析图9-1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的图示分析结论:如果AB两国结盟,则对A国而言,贸易转移效应为Q1Q2;贸易创造效应为Q3Q1+Q2Q4。(二)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关税同盟对A国的净福利效应=(a+b+c+d)-a-(c+e)=(b+d)-e•对B国而言,组成关税同盟后,出口增加,生产扩张,所以对B国有利•对C国来说,因贸易转移,其出口减少,所以C国福利必然因其贸易规模缩减而下降(三)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的影响因素•A国的供需弹性越大,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明显;•组成关税同盟前,A国的关税水平越高,则组成同盟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大,而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就越小;•B、C两国的成本越接近,则贸易转移的福利损失就越小。二、关税同盟的动态影响•促进了成员国企业间竞争的加强•大市场效应•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可以使经济资源得到更好地利用关税同盟的建立的负面影响促成新的垄断的形成,严重阻碍技术进步可能拉大成员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第三节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实践•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败•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开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EUEuropeanunion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维克多·雨果•1950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先后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7月1日,6国将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经济共同体。•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1981年1月1日,希腊成为第10个成员国;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使欧共体的成员国增加到12个。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洲联盟。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使欧盟成员国扩至15个。•2004年5月1日,波兰等10个国家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这是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欧盟发展历程欧洲联盟的一体化进程之大事记•1950年代初,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5月8日,六国签订《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1968年,欧洲共同体实现了设置共同对外关税•1979年,欧洲共同体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1992年2月7日,成员国签定《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月1日,形成欧洲统一大市场•1999年1月1日,欧洲统一货币开始启动•2002年,“欧元”投入流通,代替各成员国的货币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中国家之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存在与发展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各成员国经济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以便为经济一体化提供必要的条件;•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前途有赖于内部市场的扩大和经济互补性的增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不能脱离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一切组织模式的选择要有助于各国经济的工业化。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NAFTANorthAmericanFreeTradeArea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在《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基础上,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经过一系列谈判,于1992年12月17日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于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开创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先例。四、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败(一)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功的原因(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缓慢的原因(一)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功的原因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小各成员国对内部市场的依赖性的强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总是从市场一体化入手(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缓慢的原因•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而缺乏进行贸易合作的物质基础•当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没能给各国带来足够的市场规模时,一些成员国就需要在共同体以外寻找出路,由此造成一体化组织内部凝聚力的减弱•发达国家市场的吸引力导致一体化成员国的离心倾向五、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开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义:开放性指成员间的所有优惠性的措施或安排,也适用于非成员成员经济体。这一点与传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有本质上的差异。范例: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11月,其成员已由最初的12个扩展到21个,其中发达成员有5个,发展中成员有16个,中国是在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从成员间的差距来看,该组织是差异最大的区域一体化组织。APEC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的总趋势。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初显雏形和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上升的背景下,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于1989年1月提出召开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相互间经济合作的倡议。1989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这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六、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一)联系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经过程。2、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加速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并最终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二)区别1、国家主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不一样。区域经济一体化以主权国家为核心,还渗入了政治因素,而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自发的市场行为。2、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动力也不一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政府推动的,也叫制度性一体化。而经济全球化是由企业推动的,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因此,也叫功能性一体化。3、理论依据不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依据是比较利益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依据是关税同盟理论和产业结构相似理论。4、区域经济一体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学重点及难点•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之间的关系•建立和维持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所需要的条件•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综合分析题•假设A国每年从B国进口衬衫100万件,进口时的价格为每件20美元,进口需征收50%的进口税。在C国,每件衬衫的价格为25美元。现在,假定A国和C国组成关税同盟,A国改从C国进口120万件衬衫,而不再从B国进口,请问:(1)A国的消费者、生产者和政府的收益或损失为多少?(2)A、B、C三国代表的世界总体的收益和损失情况如何
本文标题: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49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