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
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經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靈鷲山,與大比丘眾及大菩薩眾俱。爾時,薄伽梵入深明法門三昧,是時,復有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觀照般若波羅蜜多深妙之行。見五蘊皆自性空。於是壽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白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若有欲修般若波羅蜜多深妙行者,作何修習?」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壽命具足舍利子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樂修般若波羅蜜多深妙行者,應作是觀(應以五蘊亦從自性空真實現)。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亦不異色,受想行識,亦知是空。舍利子!以是諸法性空無相,不生不滅,無垢亦無離垢,無減無增。舍利子!是故空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無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是以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舍利子!是故菩提薩埵以無所得故,依止般若波羅蜜多,心無罣礙故,無恐怖,遠離顛倒,究竟涅槃,三世安住,諸佛亦依般若波羅蜜多,得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圓成佛道。故應諦知般若波羅蜜多咒,是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除一苦咒,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爹雅他:嗡!噶德、噶德、巴喇噶德、巴喇桑噶德、菩提娑哈。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習深妙般若波羅蜜多。」於是薄伽梵從三昧起,告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復云:「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深妙般若波羅蜜多應如是行,一切如來亦皆隨喜。」薄伽梵作是語已,壽命具足舍利子,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暨諸眷屬,天人阿修羅,乾達婆等,一切世間,皆大歡喜,宣讚佛旨。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經略釋洛桑嘉措講授一九九六年八月十四至十七日于美國洛杉磯林耿如整理一、前言在漢地的佛教徒,大家都會很重視心經,同樣的,在西藏也非常重視心經。以前在西藏赤松得贊國王的時候,把大藏經譯好之後,開始創立一種規矩,就是每天要把所有大藏經唸完一遍。剛開始,寺院各自分開,每天都會唸誦;但時間長久無法實行,最後才向國王請求,改為每天念誦心經,以心經來代替所有的經。同樣,每十五天布薩的時候也要念誦心經,這種習俗至今仍存在;因為念誦心經等於唸誦了所有的般若經;心經含攝了所有般若經最重要最精華部份,般若經扼要都在心經裡面。在三大寺每天都念誦心經,哲蚌寺念誦心經,不會像剛才用唱誦的方式;但在色拉寺就有這種習俗,他們用很慢的調唱誦,要花很長一段時間。傳說從在拉薩附近的色拉寺開始唱唸心經時出發,到拉薩買完東西回來,這一遍還不會唱完。一邊慢慢唱誦心經,一邊觀想心經的內涵;心經的內涵,值得我們去思惟、去觀察。以前在西藏,講解心經的人不多,但依心經的內涵修持,思惟的人很多。到了印度2之後,講解心經的人也慢慢多了。以我個人來說,自己也喜歡思惟心經的內涵。很久以前對心經所說的內涵,覺得自己了解一些,我也曾經講解過一次,那時我因為覺得自己都已了解,沒有參考註解論本,自己就這樣講解。後來我參考解釋的論文,對於上次我講的是不是很完全,就有一點懷疑了。心經的註解,高僧都有不同的解釋。我看過一些不同的解釋,但都不能讓我很滿意。這一本是由江揚嘎為羅珠大師所寫的心經解釋論本,也不是很廣,也不是很略,覺得是很適當的講解,所以我想以這本為依據來講解心經的內涵。這位江揚嘎為羅珠大德是哲蚌寺一位很有學問的高僧,據傳說他能直接與文殊師利菩薩問答;因此,特別在見解方面的註解,有好多論文。現在我依據他的註釋來向你們解釋。他先釋經名,緊接著就是頂禮,向文殊師利菩薩頂禮。頂禮之後有一偈頌,是頂禮及發願註寫這個解釋。第一句第二句的內容是:不管菩薩或是二乘聲聞緣覺,凡是希求解脫或佛果位,都必須透過空性,了解空性之後才能達到希求的果位。內容和大手印最後所說,解脫無二門的意思很相似,說明要走向解脫或佛果的地位,必須經過了解空性的大門。第三句是說,不管希求解脫也好,希求佛果也好,必須要走的大道,就是空正見。誰說的唯有這一條大道呢?是恩德無邊的導師釋迦牟尼佛宣說的大道,我要向他頂禮。恩德無邊的導師釋迦牟尼佛,他所講的八萬四千法門,這寶庫裡最精華的珍寶就是心經,也好比國王很珍惜的一個寶庫裡,國王最喜歡的就是心經。最後一句就是說,我要把這重要精華的心經辭面意思向大家介紹。佛陀不管到那裡,誰向他請法,他會當場向請法的人講法,並沒有在講法之前要安置寶座,上寶座之後再講,並不是這樣。但是在靈鷲山宣說般若波羅蜜多經之前,佛陀親自準備獅子法座,然後向法座頂禮,然後再上座向大眾宣說般若經。佛陀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般若經是大乘小乘共同需要的一條大道,這裡詳細解說透過空正見這條大道,才能達到解脫或佛果。所以佛陀對於講解般若波羅蜜多經的時候,很慎重、很尊敬的向它頂禮。因此心經是這麼重要的大法,大經藏的最精華的內涵,按理說講解心經的傳法者,必須具備一些不共的條件。同樣的,聽法者也要有不共的尊敬心,與不共的信心來聽聞。因為我們都是希望得到解脫,得到佛果的人;希望得到解脫或佛果,必須了解空性,得到證空現量,才能達到解脫或佛果。了解重要性之後,而對它生起尊敬心及不共信心。江揚嘎為羅珠是以四大科判來解釋心經。不管解說什麼經論,都經過分科判之後再進行解釋,這種習慣在西藏很盛行。但以前在印度並不是很盛行,就好像現在的西方人,他們不管寫什麼書,都不會分科判,只是以不同的段落來解釋而已;但是在西藏就不同了,他們會把內容很有規劃性的分成不同的科判,有相互連繫性的作解釋。對於分科判解釋,是有它不共的內涵存在,應該要體會。在解釋某些論典的某些偈頌時,必須配合它的科判,當了解科判到一定程度之後,才能解釋的很清楚,如果不了解科判,有些偈頌根本不能了解從何而來。好像入行論、中論、四百論等,必須配合科判規劃,了解科判之後,再作解釋。四大科判首先釋名,第二釋禮敬,第三釋正文,最後結行。3在釋名之前,我要介紹一下西藏譯經的慣例。這部經的整個名字是「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經」。以西藏翻譯的方法,第一句是「梵文言」或「梵語曰」,然後有一句梵文的音。西藏翻譯的經典的第一句,通常以「梵語曰」為最多,這表示是從印度語(梵語)翻譯過來的。也有從中國翻譯過來的,第一句是「中國語曰」。也有從「祥雄」地區翻譯過來的,第一句是「祥雄語曰」。這三種當中,大部分是從印度文翻譯過來的,所以一開始就是「梵語曰」的經論為最多。為了能了解這些經論的根源,知道是從那裡翻譯過來,所以第一句有「梵語曰」、「中國語曰」、「祥雄語曰」等不同。經由這句「梵語曰」,我們可以了解到,這部經的根源是從印度翻譯過來的,在印度很多語言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它是依梵文翻譯過來的。當時西藏的國王也立出一些規矩,要大譯師們直接翻譯梵文的經論,不需翻譯印度其他語言,他要求主要的就是翻譯梵文的經論,特別是經。同時也規定,如果是譯論典,必須經過印度很多大班智達共同校訂確認的論典才可以譯,如果只是一位大班智達寫的,就不翻譯。因為在六、七世紀的時候,印度有許多人解釋經文的論文,如果把各種各樣的論典都翻譯過來,會產生很多不同的見解。這實在是正確的決定,我們現在可以體會到,在中國或台灣,經由藏文直接翻譯也好,或由英文也好,不同人寫各種經論的註解被翻譯成中文,供給大家閱讀,但並沒有經過校訂確認,產生很多問題。二、初釋頂禮頂禮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經第一句是「頂禮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這是大譯師們在翻譯之前所作的頂禮,他們為了消除自己在翻譯過程當中的一切障礙。另外,為了分別是屬於三藏中的那一藏,大譯師們作不同的頂禮。如果翻譯的時候,大譯師們是向文殊師利菩薩頂禮,智慧到彼岸頂禮或是向薄伽梵母頂禮,這都是屬於論藏的。如果向諸佛菩薩頂禮,是屬於經藏的。如果頂禮一切智,是屬於律藏的。為什麼論藏的需要向文殊師利菩薩、薄伽梵母頂禮呢?因為論藏是三學之中的慧學為主;而智慧之主、智慧之本尊就是文殊師利菩薩,而圓滿一切智就是薄伽梵母,所以要向文殊師利菩薩、薄伽梵母頂禮。經藏要頂禮一切佛及菩薩,經藏主要的是以定學為主,諸佛菩薩的定是最殊勝的,所以要向諸佛菩薩頂禮。律藏要頂禮一切智佛陀,細微的戒條在律藏裡都講的清清楚楚,只有具一切智的佛陀才能作到,所以要向一切智頂禮。這是一般性對三藏不同頂禮的解釋。但三藏之間也有共通性的,並不是完全相違。「薄伽梵母」,藏文君敦代瑪是佛母之意,是出生一切佛的種子,「諸佛從般若生。」所以般若經稱為佛母。佛陀所具有的一切智,「智慧到彼岸」,是佛陀所具有的現証空性的智慧,「到彼岸」就是到達最圓滿、最究竟的程度。我們現在不斷的聽聞、修行,就是正在向智慧的彼岸前進,但還沒有到彼岸。當修行達到最圓滿、最究竟的果位時,才能稱為到智慧的彼岸。所謂的「到彼岸」又可分為兩種:一是能詮文句的「到彼岸」,一是所詮文義的「到彼岸」。例如般若經,心經,這4些都是能詮語句的「到彼岸」,也稱為經函「到彼岸」。這些經論所闡述、所詮的「到彼岸」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因位上道次第的「到彼岸」,一種是果位上真正圓滿的「到彼岸」。所以一般提到的「到彼岸」,可以涵蓋三個內容:佛陀具有的一切智就是果位究竟的「到彼岸」,一切菩薩所具有的現証空性智慧,就是道的「到彼岸」,以及表達道位「到彼岸」、果位「到彼岸」的經論稱為經函「到彼岸」。大譯師們一開始時向「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頂禮,就是包括頂禮這三種「到彼岸」,但主要是向一切智「到彼岸」頂禮。這一句是西藏的大譯師們在翻譯之前加進去的。三、釋本經前序解釋完經名及翻譯前的頂禮,接下來正文部分又分兩段:第一、說明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解說這樣一部經。第二、是真正講解這部經的經文。類似現在很多人寫書都會有一段前言,前言分為兩段:一種是與其他經論共同的前言,另一種是不共的前言。與其他經論共同的前序當中,講出四大特點,也就是四圓滿。如是我聞,一時,「如是我聞,一時」,這句話表示時間的圓滿。我是指阿難,三乘共同認定他是聲聞阿羅漢,大乘顯教不共認定為普賢菩薩,但在密乘是秘密主金剛手菩薩。阿難向大眾講解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他聽到佛陀講這部經。佛陀在世的時候,阿難跟隨佛陀聽聞所有佛陀講的經,佛陀圓寂之後,經過阿難的口述結集,留下我們現在能讀的經典。一時的「時」,是指佛陀在世的時候,所以是時間的圓滿。薄伽梵「薄伽梵」這一句表示宣說經論者圓滿。「薄伽梵」是功德最圓滿的導師,佛陀不管講什麼法,都是經過自己現証的。而其他外道的導師,他們並不是自己了解之後自力的宣說,而是要靠以前某些人的講解,然後再向大眾講說;或者並不是自己現証,而是捏造出來再向大眾宣說。我們的導師「薄伽梵」,不管講那一部經,都是透過自己現証,再向大眾宣說。而他宣說的目的,完全是為了利益他人,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所以聽到「薄伽梵」這個名字,就表示導師的圓滿。在王舍城靈鷲山,「在王舍城靈鷲山,」是表示宣說這部經的地點圓滿。當時王舍城是摩伽陀國的首都,位於印度中部,佛陀住在那裡,國王頻毗娑羅一直很護持佛陀傳法。佛陀在靈鷲山講這部般若經的時候,當時的靈鷲山,並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麼平凡。同樣的,當時的王舍城也有它殊勝的特點,五山環繞,其中之一即靈鷲山,在很多經典裡也談到它不同的特點。而我們現在去朝聖的時候,只看到一座小山上有幾塊石頭,少量樹木而已。我在一本論藏裡讀到的說法,因為眾生的福德一直在往下降,共業也一直在往壞的方向轉;因為福報不夠,這些地點都會依眾生的福德而轉5變。佛陀在靈鷲山講般若經的時候,當時的徒眾就有十萬的菩薩,証得初果、二果、三果、阿羅漢果的也有無數,而我們現在看到的靈鷲山,好像很難容納一百個人,因為眾生的福德愈來愈小,這器世間也會隨著福報衰退;同樣的,靈鷲山附近的王舍城,佛陀在世的時候,它的國王非常有名,王舍城也是很有名的莊嚴的道場,現在剩下的遺址,只能看到一堆石頭堆砌起來的破爛小屋。王舍城在當時來講,地勢很好,只有東西兩條路可以通到城裡,在南北都有高大石牆圍繞,當時的王舍城是一個不可思議,很嚴密的城市。一塊石牆,以現在來看,至少要一百個人才能抬得動,可以想像當時的人的威力是多強大,他們是怎樣建築王城的。而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神奇點僅如此微小?同樣的,菩提伽耶的金剛座也是這樣。在我們剛從西藏逃亡到印度的時候前往朝聖,那時
本文标题: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53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