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汇编1424期-专题党课讲稿参考汇编(3篇)
专题党课讲稿参考汇编(3篇)【汇编1424期】目录1.专题党课讲稿——新时代青年要勇于“自找苦吃”2.专题党课讲稿——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3.专题党课讲稿——在奋力担当中凝心铸魂专题党课讲稿——新时代青年要勇于“自找苦吃”各位青年朋友,同志们: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也是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的基础。把“自找苦吃、为老百姓做事”作为第一信念,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共青团作为团员青年的政治学校、先锋力量、桥梁纽带、先进组织,更要把“自找苦吃”作为做好新时代团员青年工作的根本遵循,更好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青春力量。一、全面辩证,准确把握“自找苦吃”的本质内涵“自找苦吃”,是一种学习方法、成长经历,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共青团要引导新时代青年全面辩证地认识“自找苦吃”的本质内涵。“自”要敢担当,克难关。“自找苦吃”中的“自”,指“自己”“自我”,更指广大青年群体。新时代青年要发扬朝气、锐气、底气,自觉抵制骄、娇二气,摒弃当代社会泛在化的娱乐主义、佛系思维,在工作生活中谦虚谨慎,不断增强本领,磨砺综合素质,更好应对风高浪急甚至是惊涛骇浪的挑战。“找”要定目标,善作为。“自找苦吃”中的“找”是一门艺术,是为了得到所需求的事物而努力积极作为,蕴含了对“自”的精准认知和对“苦”的理解甄别,与“讨”有根本区别。新时代青年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出自身问题所在,发现核心竞争力,坚持缘苦求甜、苦中作乐,吃真苦、求真甜,最后苦尽甘来。“苦”要尝辛苦,促提升。“自找苦吃”中的“苦”,是“辛苦”,不是痛苦;是忙碌,而非清闲。有人质疑,现在物质丰富、生活富足,年轻人哪里还需要吃苦?答案是永远要居安思危,锻炼自己。提升自我,走出舒适区,就必然要吃苦。吃苦,并非只是肉体受折磨,而是要品尝大事要事难事带来的辛苦。要放在历史维度和时代责任中考量,始终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始终和服务中心工作大局相结合,培养青年在面对苦难、战胜苦难时所需精神。通过品尝“苦”,登高个人事业新成就,赢得人民群众真满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树立向善向上正能量。“吃”要有本领,能坚持。“自找苦吃”中的“吃”,不是被动承受,而是主动吸纳。“自找苦”是过程、是手段,“吃”是意图、是结果,是对“苦”的深刻理解和总结提升。新时代青年要持之以恒吃苦,不能浅尝辄止,否则就无法修成正果。人生会碰到很多苦难、矛盾、忧虑、无奈,需要有熬一熬的毅力,不抱怨、不躺平,保持向上的方向尽力生长,相信终有一日凤凰花会开、冬日有暖阳。把“苦”字定位好,做到不仅能吃苦,还能吃得津津有味,就像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把粽子蘸着墨水吃,吃出真理味道一样。二、学思践悟,不断增强“自找苦吃”的行动自觉“自找苦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涵养,与马克思主义密切联系群众思想一脉相承。共青团要引导当代青年把“自找苦吃”作为“必修课”。从“自找苦吃”中,感悟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自找吃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要素之一,从神农尝百草、卧薪尝胆、愚公移山,到孔子主张“发愤忘食”、孟子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应该说,主动迎难而上、不畏艰难险阻的“自找苦吃”精神,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广大青年要传承中华民族不怕苦、不怕难,敢与天斗、与地斗的勇气和决心,充分发扬自找苦吃、艰苦奋斗的斗争精神,迎难而上、绝不畏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自找苦吃”中,感悟百折不挠的坚韧精神。任何美好的理想,都不会唾手可得。要宠辱不惊,在低谷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在顶峰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就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一样,唯有多吃苦,才能将“苦”变成“福”。新时代青年一定要静心思考,警惕灰心丧气和躺平思想,要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底线思维。无论顺境、逆境,都要始终相信,只要“自找苦吃”找得对,苦的方向好,那么必有成就。从“自找苦吃”中,感悟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自找苦吃”与一些人避苦寻乐形成强烈反差,但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却完全融为一体,是恪守党员初心、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经验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蕴含着“铁肩担道义”“天下为公”的理想信念和“为民解忧办实事,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自找苦吃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是为了人民”。广大青年要更深刻认识到群众路线对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意义,在服务人民、推进改革、化解矛盾中增强工作本领,让自己的思想更贴近老百姓,在服务群众实践中暖民心、得民意。从“自找苦吃”中,感悟以苦为荣的乐观精神。“自找苦吃”充分体现了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境界,蕴含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新时代青年要坚信,只有经历过“千锤百炼”的苦,才能绽放出“耀眼夺目”的光。要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追求,坚守“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记住当下经历的苦是磨砺自己、历练自己的必经之路,在吃苦中涵养起自我调整、自我安慰、自我解压、知足常乐的精神,真正让吃苦之“苦”转化为收获之“乐”,不断升华人生境界格局。三、知行合一,切实找准“自找苦吃”的践行路径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共青团要引导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从“读书”中自找苦吃,汲取力量。多读党史、哲学方面的书籍,提高党性修养,铸造过硬政治品格;多读国学、历史方面的书籍,涵养人格品性,持续提升核心素养;多读基层治理、业务工作方面的书籍,拓宽才识眼界,不断增强专业素质。新时代青年要从学原理、读原著中“自找苦吃”,领会精髓,汲取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力量。从“实践”中自找苦吃,经受磨炼。“干”字当头,“实”字托底,“自找苦吃”的核心是实干。“自找苦吃”不是办公室里夜以继日的苦思冥想,更不是心猿意马的胡思乱想,而要当“行动派”,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造自己、提升自己。积极投入火热的干事创业中,掏地、挑粪、耕种、锄地、收割、担粮,别人怎么做,他也跟着做,别人不会做,他就想办法学会做,不懂的就向村里的“老把式”请教,渐渐成长为“种地的好把式”。新时代青年要抓住机会当一回“热锅上的蚂蚁”,接一次“烫手山芋”,牢记“多干三分活,多获三分利”,多努力实践,试一试、闯一闯,获取新技能,锻炼高强本领。从“思考”中自找苦吃,总结提升。吃苦并不单纯是为了吃苦,而是为了感悟。通过“自找苦吃”,收获良多,他从吃的这些“苦”中感悟到人民的力量,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新时代青年要警惕陷入“事务主义”,要勤思考,汲取百年党史和百年团史的奋进智慧,让已有的经验教训成为继往开来的火种、向上攀登的阶梯,要不唯上、不唯书,努力触及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境界,始终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明的道路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从“担当”中自找苦吃,突破成长。勉励广大青年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最好成绩。“自找苦吃”道路要自己主动去找,而不是被动安排。新时代青年要对自己“能力缺什么、需要补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尽快补齐能力短板,延伸能力长板,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行行都出彩。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跟主题教育,以青春建功新时代为目标,在服务“国之大者”中茁壮成长,释放闪耀光芒。新时代青年们,让我们牢记嘱托,与榜样携行,与精彩同往,不负韶华、不坠青云之志,向阳追梦、永葆赤子初心,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专题党课讲稿——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干部以非常之力决战决胜艰巨任务。然而,现实中仍有少数干部不主动担当作为,缺乏信心与斗志,面对任务左躲右闪,直接“躺平”,被群众称为“躺平式干部”。结合这次专项整治,我和同志交流几点,也算是一堂党课。一、“躺平式干部”众生相“躺平式干部”有几副面孔?随着作风建设的不断推进,过去一些干部身上的不良风气正在逐步扭转。但在一些基层干部中潜伏着一股“躺平”的暗流,值得警惕。着眼于具体表现形式,“躺平式干部”主要有以下几幅肖像“简笔画”。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落实工作要求时,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实则是只喊口号“唱空城”,工作上得过且过,满足于开会了事,贯彻落实没有下文。面对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某干部反复强调环保问题的重要性,提要求“口号响当当”,“反正该做的批示我批了,该开的会我也开了”,典型的不尚实干尚空谈、召开会议当落实。有的干部“表态”之后无“表现”,服务群众靠“表演”,面对群众诉求满口承诺,开的却是空头支票,害得群众空欢喜一场。“接待时热情无比,让人暖心,询问进度时总是顾左右而言他,让人寒心!”这种“表面上办”,其实只是“做给你看”,目的是“赢得你赞”,至于实际成效,却是“稀松散漫”。拈轻怕重“做样子”是“躺平式干部”的另一突出表现。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挑三拣四、讨价还价,甚至以各种理由推脱。比如,认为没有“实权”的部门是“清水衙门”,嫌弃偏远地区环境差,感觉干脏活累活“有失身份”,等等。有的干部长期坐在办公室以“遥控指挥”接“烫手山芋”,了解情况主要靠下属汇报、部署工作主要用电话通知、考评工作主要看下级报告,极容易导致工作安排脱离实际。还有的干部表示,自己单位一位领导对于有经济补贴的工作比较上心,对其他日常工作积极性比较低,经常做甩手掌柜。还有一类干部的典型特征是“不喊号子不拉纤,撸起袖子一边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庸碌无为“混日子”。有群众反映,有的干部平常不言不语,有事一问三不知,见到工作“两手一摊”,碰到问题“两眼一黑”。有的干部年近退休,认为自己“船到码头车到站”,如某市直属机关老干部管理服务中心原主任在被调整到服务中心后,就自认为退居“二线岗位”不用继续努力,于是把心思全用到了诗词歌赋和游山玩水上,学习教育请假缺席,重要会议副职代劳,政策落实不闻不问,最终放松警惕滑向腐败深渊。更有甚者,守着条条框框办事,作风拖沓、不重时效,把“遇到问题按兵不动、能拖一阵是一阵”奉为工作哲理,对限时办结的工作不按时限办理,对重大事项推动、落实不力。一些基层单位存在一种怪现象:有的干部面对“老大难”“硬骨头”,只想当“太平官”,选择一“走”了之。如,面对两家餐馆违规修建的钢架棚,某街道办工作人员收到上级指示后,担心采取强制拆除措施引发矛盾,没有及时处理该问题,导致违规现象持续长达6年。“躺平式干部”以虚字当头、空字挂帅,损了形象、伤了民心。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不负责、不作为,必将导致项目推进缓慢,抓落实打了折扣,甚至失去方向产生偏差。此外,“推一下动一下”,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能者多劳懒者闲”的现象,致使大量人力资源闲置难以形成合力,进一步拖延了办事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职权职能的正常发挥。长此以往,久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一些原本可以化解的矛盾、解决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实质性解决,最终致使群众叫苦连天。二、选任“干将”“闯将”,让混日子没有市场历史的契机、时代的重任,迫切需要干部队伍冲锋陷阵、能征善战。在新时代的前进征途上,应选任一大批“干将”“闯将”,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让混日子没有市场。(1)以思想破冰引领精神提振。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从“躺平”中“起身”,须捧一颗滚烫初心奔赴信仰高地。要有干事创业的情怀,摒弃“工作分好坏、干事论大小”的思维,让情怀转化为党员干部担当干事、为民办事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表现,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对待群众要有真情实意,以心换心,把群众的事当自个事,攀“穷亲戚”,和群众零距离接触,对其切身利益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了解他们的所需所盼。要有争先创优、破局前行勇闯的精神,克服守旧观念,突破固有模式,避免“穿新鞋走老路”,不给后人留麻烦,不给单位留骂声。(2)以正向激励打破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怪圈。这激励那激励,用好干部最给力。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新时代呼唤锐意进取的“闯将”,而不是出工不出力的“观
本文标题:汇编1424期-专题党课讲稿参考汇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724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