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建筑材料复习重难点指导建筑材料考试要求本课程考试在突出建筑材料的性质与应用这一主线的前提下,着重考核学员对建筑材料的标准、选用、检验、验收和储存等施工现场常遇问题解决的掌握情况。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对于理论性较强的问题以够用为度,不做过多、过深的要求。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员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和技术指标,以掌握学习和分析各类建筑材料性质及应用的工具,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基础。考核知识点1.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和密实度的概念、表达式、各密度指标所表达的材料构造的特点;2.材料吸水率、含水率、耐水性的概念及指标;材料导热性的影响因素及导热系数的表达式。3.材料的强度与强度等级的概念及区别;弹性和塑性、脆性和韧性的概念。4.材料的各种基本性质的有关计算。5.材料耐久性的概念及耐久性的影响因素。考核要求1.掌握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和密实度;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及指标;材料的导热性及导热系数;材料的强度与强度等级;弹性和塑性、脆性和韧性的概念;材料的各种基本性质的有关计算;材料的耐久性及影响因素。2.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影响材料强度试验结果的因素;影响导热性的因素。3.了解材料的耐燃性和耐火性;材料的热容和热容量;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复习重难点1.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对于某一种材料来说,无论环境怎样变化,其密度都是一定值。材料随含水率的增加,材料的密度不变,导热系数增加。对于颗粒状外形不规则的坚硬颗粒,如砂或石子,其体积可采用排水法测得,故对此类材料一般采用表观密度表示。材料的体积密度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材料的堆积密度是指粉状、颗粒状或纤维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2.材料吸水后,将使材料的强度和保温性降低。软化系数表明材料的耐水性。软化系数越小,材料的耐水性能越差。在100g吸水率为3%的湿砂中,其中水的质量为2.9g。在100g吸水率为4%的湿砂中,折算为干砂的质量为100/(1+0.04)克。某材料吸水饱和后的质量为20kg,烘干到恒重时,质量为16kg,则材料的质量吸水率为25%。某材料吸水饱和后的质量为25克,烘干到恒重时的质量为20克,则材料的质量吸水率为25%。材料的开口孔隙率(开口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体积之比的百分数)的大小,可根据该材料的体积吸水率来确定。材料的导热系数与其厚度无关。3.影响材料强度测量值的因素有:试件的形状和大小;加荷速度;温度;含水状态;表面状况。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主要有: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以及材料的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冻性、抗渗性等。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解除后,能完全恢复到变形前形状的性质。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或可恢复变形。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公式复习重难点4.密度:)1/(0P体积密度:00/Vm孔隙率:%100)ρρ1(P0体积吸水率:%1000120VmmW质量吸水率:%100/)(112mmmWw气硬性胶凝材料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员了解石灰、石膏和水玻璃同属无机材料,它们的结构和性质稳定。使用中或遭受破坏时不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因此是理想的绿色建筑材料之一。特别是石膏,它的多种良好性能使它在新型墙体材料、吊顶材料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考核知识点:1.石灰、石膏、水玻璃三种气硬性胶凝材料凝结硬化机理的特点及区别。2.石灰、石膏、水玻璃各自的性能特点及应用、保管注意事项。3.过火石灰、石灰的陈伏、水玻璃模数的概念和装饰石膏制品的种类。考核要求1.掌握气硬性胶凝材料的硬化机理、性质和应用。2.掌握石灰的陈伏、水玻璃模数及水玻璃固化剂的概念。3.理解准确地选择和使用好气硬性胶凝材料规则的具体含义。复习重难点1.石灰的主要成分为CaCO3。石灰在使用前一般要进行陈伏,这是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由于石灰浆体硬化时体积收缩大,以及硬化速度慢等缺点,所以不宜单独使用。过火石灰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是由于煅烧温度过高、煅烧时间过长。过火石灰会引起石灰的后期熟化,抹灰后会造成起鼓和开裂。石灰浆体在空气中凝结硬化是受到结晶和碳化两种作用。石灰膏体的硬化是由于干燥硬化、结晶硬化和碳化硬化作用完成的。石膏硬化时体积微膨胀,硬化后孔隙率降低。建筑石膏凝结硬化时,最主要的特点是凝结硬化快。建筑石膏的化学成分是β型半水石膏。水玻璃是Na2O×nSiO2的水溶液。2.石灰的熟化是指生石灰(CaO)加水之后水化为熟石灰[Ca(OH)2]的过程。生石灰熟化的方法有淋灰法和化灰法。石灰熟化的特点:生石灰具有强烈的消解能力,水化时放出大量的热。生石灰水化时体积增大。3.当入窑石灰石块度较大,煅烧温度较高时,石灰石块的中心部位达到分解温度时,其表面已超过分解温度,得到的石灰称其为过石灰。若煅烧温度较低,大块石灰石的中心部位不能完全分解,此时称其为欠火石灰。过火石灰熟化十分缓慢,其可能在石灰应用之后熟化,其体积膨胀,造成起鼓开裂,影响工程质量。欠火石灰则降低了石灰的质量,也影响了石灰石的产灰量。4.为了消除过火石灰在使用中造成的危害,石灰膏(乳)应在储灰坑中存放半个月以上,然后方可使用。这一过程叫作“陈伏”。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敷盖一层水,以隔绝空气,防止石灰浆表面碳化。水泥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员掌握硅酸盐系列水泥的技术性质、特性,掌握水泥在选用、贮存和运输中的注意事项,以获得正确选择和应用水泥、并对于水泥应用中的技术问题给于分析处理的能力考核知识点:1.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通用水泥的各自特性。2.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材料的性能,在各种水泥中的作用。3.不合格水泥和废品水泥的概念,在工程中的使用要求。4.水泥在选用、贮存和运输中的注意事项。考核要求1.掌握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及其它五种通用水泥的特性以及使用范围。2.掌握水泥选用、贮存、运输时的注意事项。3.掌握水泥石腐蚀的概念、类型和防止措施。4.理解活性混合材料与非活性混合材料的概念、特性和它们在各种水泥中的作用。5.了解硅酸盐水泥的原料、生产工艺及水化机理。复习重难点1.经过反应形成的化合物——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通称为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硅酸盐水泥与水作用,生成的主要水化产物有:水化硅酸钙与水化铁酸钙凝胶,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和水化硫铝酸钙晶体。2.作为水泥混合材料的激发剂,主要指氢氧化钙和石膏。国标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是以水泥胶砂试件在3d和28d龄期的强度来评定的。3.国家规范中规定,水泥体积安定性检验不合格时,需按废品处理。水泥初凝时间检验不合格时,需按废品处理。4.硅酸盐水泥一般适用于一般土建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快硬高强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5.影响硅酸盐系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水泥的熟料矿物组成及细度、水灰比、石膏的掺量、环境温度和湿度、龄期和外加剂。6.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适当的性质称为水泥体积安定性。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一般是由于熟料中所含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过多或掺入的石膏过多等原因造成的。7.防止水泥石腐蚀的措施:(1)根据环境侵蚀特点,合理选用水泥品种;(2)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3)表面加作保护层。8.硅酸盐水泥的特性有:强度高;水化热高;抗冻性好;碱度高、抗碳化能力强;干缩小;耐磨性好;耐腐蚀性差;耐热性差;湿热养护效果差。混凝土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员掌握混凝土的技术性质、特性、配制方法和常见技术问题的处理措施,初步具备混凝土应用和试验的能力。为在工程中进行混凝土施工和进一步学习相关后续课程打下基础。考核知识点1.混凝土的四项基本要求的内容。2.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和粗骨料最大粒径的定义及确定方法。粗骨料颗粒级配的定义及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的概念、3.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含义及确定、砂率的概念及与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的关系,调整工作性的常用方法。4.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定义和确定方法、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及强度等级的定义;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混凝土强度公式的运用;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5.混凝土配制的基本参数(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及调整。6.混凝土常用外加剂(减水剂、早强剂、引气剂)的主要性质、选用和应用要点。减水剂的作用机理。考核要求1.掌握混凝土的四项基本要求;细骨料的细度模数概念和确定方法;粗骨料的最大粒径、连续级配和间断颗粒级配的概念。2.掌握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含义;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因素;调整工作性的原则;水灰比和合理砂率的概念。3.掌握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及强度等级的概念及试验、确定方法;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混凝土强度公式的运用;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4.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过程和具体设计方法(混凝土配制强度、基准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的确定)。5.掌握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主要性质、选用和应用要点。6.理解混凝土对粗、细骨料的质量要求及这些质量要求对混凝土的经济、技术影响;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的确定及其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混凝土质量的评定原则;混凝土强度保证率的意义;减水剂、早强剂、引气剂的作用机理及常用品种;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7.了解混凝土的组成及特点;常用统计量(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的意义;普通混凝土的结构及破坏类型;其他外加剂的主要技术特性及应用范围。复习重难点1.混凝土对粗骨料的基本要求是颗粒的总表面积要小和颗粒大小搭配要合理,以达到水泥的节约和逐级填充形成最大的密实度。这两项要求分别用最大粒径和颗粒级配表示。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2.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个方面的技术要求。坍落度是流动性(亦称稠度)的指标,坍落度值越大,流动性越大。3.混凝土的抗冻性用抗冻等级(F)来表示,抗冻等级为F20的混凝土表示其抗冻融循环次数为20。4.能够显著提高硬化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外加剂是引气剂。早强剂是能够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并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的外加剂。缓凝剂是能够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并对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无不良影响的外加剂。5.配置混凝土时,为了满足耐久性质的要求,应控制的技术指标是最大水灰比。在原材料一定的情况下,决定混凝土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水灰比,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因素是保证足够的水泥用量,严格控制水灰比。混凝土的水灰比是根据强度、耐久性要求确定的。在配制混凝土时如拌合物流动性过大,就需要保持砂率不变,加砂和石子。试拌调整混凝土时,发现拌和物的保水性较差,应采用增加砂率的措施。6.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的。测定混凝土强度的标准试件尺寸为15×15×15cm。7.水、水泥、砂(细骨料)、石子(粗骨料)是普通混凝土的四种基本组成材料。水和水泥形成水泥浆,在混凝土中赋予拌合混凝土以流动性;粘接粗、细骨料形成整体;填充骨料的间隙,提高密实度。砂和石子构成混凝土的骨架,有效抵抗水泥浆的干缩;砂石颗粒逐级填充,形成理想的密实状态,节约水泥浆的用量。8.混凝土中水泥的选用,主要考虑的是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水泥的品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气候条件,特别是应针对工程竣工后可能遇到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考虑当地水泥的供应情况作出选择,相关内容在第四章中已有阐述。9.工作性又称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和环境下,是否易于各种施工工序的操作,以获得均匀密实混凝土的性能。目前普遍认为,它应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个方面的技术要求。10.工作性在搅拌时体现为各种组成材料易于均匀混合,均匀卸出;在运输过程中体现为拌合物不离析,稀稠程度不变化;在浇筑过程中体现为易于浇筑、振实、流满模板;在硬化过程中体现为能保证水泥水化以及水泥石和骨料的良好粘结。可见混凝土的工作性应是一项综合性质。混凝土公式复习重点混凝土公式复习重点0kcu,cu,0645.1+=σ
本文标题:建筑材料复习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7274 .html